亨利逃出墓穴之時,天已大黑,如今只有在山中的破廟之中露宿了。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亨利拖著疲倦的身體邁著步伐進入這個破廟之中,倒在稻草堆中睡去。廟外涼風不斷,狂風吹動著樹枝在黑夜之中搖曳。吹動著紙窗,廟門緩緩的打開,咔吱咔吱的聲音好像有人推門而入。黑夜之中閃電不斷,好像暴風雨即將來臨,廟門之內是悶熱異常。亨利躺在草堆之中,雙手展開,呼嚕聲不斷,在迷糊之中聽到有一女子的哭泣,其哭聲是那麼的悽慘,悽慘的哭聲在空中遊蕩。此時,亨利的四肢好像被捆綁了似的,使其動憚不得。突然睜開雙眼,眼前的那尊泥像,眼大如銅珠,好像這尊泥低頭俯視著他,凶神惡煞的樣子令人膽寒。一道閃電擊下,擊中那尊泥像手中舉起的長鐧,長鐧落下砸中了他的腦門,只聽見一聲慘叫,長鐧砸下,鮮血噴灑而出。法國全權駐華大使就這樣的被啟王手中的長鐧砸死,導致法國軍隊退出重慶到雲南紅河一帶。
這天的夜半,太夫人在家中鬱鬱而終,他臨死之前,口裡一直在呼喚,「國治,我的孫兒,」看來太夫人一直在掛念她的這個孫子,直到思念成疾,臥病在床,直到生命走到盡頭,心中掛念有增不減,反而病情是更加的嚴重,到這天的凌晨病逝。
國治在廣東是一天比一天的消沉,沒有了以前的那種鬥志,整天的待在煙館青樓之中是醉生夢死,不知今夕是何年?就在今日,他接到一封家書,得知太夫人病逝的噩耗,心中是悲痛萬分,臥於床榻坐起身。身後有一女子光著肩,起身問道:「相公,你怎麼了?」 國治的眼珠直打轉,是乎雙眼已經模糊,腦海之中是一片空白,什麼話也不說。起身坐於圓桌之前,坐了很久,沉默了很久,提起酒壺,將酒倒於酒杯之中。獨自一個人喝悶酒。女子坐在床頭一直望著身前的國治,從旁邊取來煙槍。
「相公,忘掉過去的一切不開心,來一口,」國治看著她手中的煙槍,女子手裡握著煙槍,點燃吸了一口,湊上前貼近國治不斷抽搐的雙唇噴出煙霧。國治微睜開眼睛,躺在她的懷中,大吸一口,整個房間之內是煙霧瀰漫,好像自己是處在幻境之中。
國家幾經劫難,打出自強的口號。朝中以李鴻章為首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成立北洋水師,抵制外敵。慈禧太后和身邊的大臣,還光緒皇帝登上軍艦試炮。為此,慈禧太后沾沾自喜的道:「這就是洋炮。」李鴻章叫來試炮,點燃炮管引線,一聲轟隆隆,甲板為之一震,海面之上炸起了浪花,有千丈之高。李鴻章站於一旁,道:「此艦可以抵制外敵,將這些洋人趕出國門。」
光緒皇帝很是興奮的道:「好,有此艦可助長國威,讓那些洋人們見識我們大清的百萬雄師。」
第二天,太監總管李蓮英來到李鴻章的府邸,李鴻章出府迎接,笑道:「李總管,不知因何事臨駕鴻章府邸?」隨後請李蓮英坐下。
李蓮英坐下之後,道:「中堂大人,再過半過月就是老佛爺六十大壽了,雜家正因此事發愁,關於修繕頤和園還得勞煩中堂大人。」
「關於修繕頤和園之事鴻章再想想辦法,」關於籌備修繕頤和園的資金還是巨大的,有些困難,對於此事他是猶豫不決。
「你看啊,雜家是替聖母皇太后辦事的,此乃皇家之威儀,不可缺。」
李鴻章沉默了半響,叫來下人送上一些銀兩,道:「這些銀兩是鴻章的一些心意,你叫太后放心,三天後籌備修繕之資。」
「雜家能得到中堂大人如此的厚愛,豈敢領受。」
「李總管的這番話且不是把鴻章當做外人了嗎?」
「好,中堂大人的心意雜家領了,」李蓮英收下李鴻章送出的銀兩,起身之後道:「有中堂大人的這句話就行了,雜家會把中堂大人的這番話稟報於聖母皇太后的。」
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在《天皇御筆信》中宣稱,「開拓萬里波清,宣布國威於四方,」蓄意向海外擴張。1871年,中日兩國簽訂了第一個條約《中日修好條規》,第一款,「嗣後大清國,大日本國倍敦和誼,與天壤無窮,即兩國所屬邦土,亦各以禮相待,不可稍有侵越,卑獲永久安全,」此乃一方面,然而在此條約之後日本並沒有遵守。1874年,發生了琉球漂民被告台灣高山族殺死事件,日本藉此為藉口向台灣發兵,但是日本和中國力量懸殊,加之水土不服,日軍初次登島戰役失利,在美英等國調停之下,日本向大清國所要白銀五十萬兩,並迫使清廷承認日本侵台是保民義舉,從台灣撤軍。1879年,日本吞併琉球王國,改設沖繩縣。
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開朝鮮國門,強迫朝鮮簽訂《江華條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一系列特權,該條約第一條,即宣稱,「朝鮮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平等之權,」把朝鮮的宗主國清廷排斥之外。1882年,朝鮮爆發了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朝鮮。清軍雖然在這次事件之中壓制住日軍,但是日軍還是在《濟物浦條約》中取得了在朝鮮的派兵權和駐兵權。1884年,日本幫助朝鮮開化黨發動甲申政變,企圖驅逐中國在朝鮮的勢力。袁世凱率清兵擊敗了日軍,鎮壓了政變,但是日本同清廷訂立了《天津會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朝鮮撤兵,兩國出兵朝鮮需相互通知。
1890年,日本爆發經濟危機,對開戰的要求更加的迫切,時任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第一次帝國會議的施政演說中拋出了所謂的主權線和利益理論,將日本本土作為主權線,中國和朝鮮半島視為日本的利益線,聲稱日本人口不足,必須以武力保衛利益線,加緊擴軍備戰。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軍節節敗退,迫使向清廷乞援。日本認為發動戰爭的時機到了,向清廷表示,「貴國何不速代韓戡?」誘使清廷出兵朝鮮。清廷派直隸總督葉志超和太原總兵聶士成率淮軍精銳2000人6月6日後數日兩批在朝鮮牙山登錄,準備鎮壓起義,並通知日本。6月10日,朝鮮和起義軍達成了全州和議,清軍未經戰鬥起義就平息了。6月25日,原定計劃的第三批清軍在牙山登陸,駐朝的清軍總數達到2465人。當時的伊藤博文內閣正面臨議會的不信任案彈劾,在朝鮮向清廷乞援的同時,日本通過駐朝鮮公館探知清廷要出兵朝鮮之後,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全力著手挑起戰爭。1894年6月2日,伊藤內閣決議出兵朝鮮。6月5日,日本立即設立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領導機關。6月9日,日本派先遣部隊400人,在駐朝公使大鳥圭介的領導下,以《濟物浦條約》規定之日本有權保護使館和僑民為藉口進入朝鮮都城漢城,同時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知照中方,其後又有6月12日派兵800人進駐漢城。在日軍先遣隊出發前,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適當之臨機處分授權大鳥挑起釁端。
全州義和達成以後,朝鮮要求中日兩國撤兵,大鳥圭介開始和清廷的駐朝大臣袁世凱進行撤兵談判,日方口頭答應撤兵並簽訂書面協議。6月15日,拋出中日兩國共同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的方案向朝鮮增兵。6月16日,大島義昌少將率領混成旅團第一批部隊在仁川登陸,侵朝日軍達到8000餘人,比駐朝的清軍占絕對優勢。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希望中日兩軍共同撤軍,即未向朝鮮增援軍隊。又未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為由清軍先行撤軍,最終給日本一個可趁之機。日本之所以提出共同改革朝鮮案,其目的一方面使自己的軍隊協助朝鮮改革內政為名賴在朝鮮不走;另一方面拖住駐朝的清軍,完全是為了發動戰爭採取的挑釁手段。清拒絕改革朝鮮案,並強調日本必須撤兵,於是日本在6月22日向清發出第一絕交書。此後,李鴻章寄希望於英、美、俄等歐美列強調停,讓日本撤軍,由於前述的各國利害關係,美、英、俄只是對日本表示譴責而已,並未採取強硬措施,加之日本靈活應變的外交政策,列強最後都採取觀望的態度,調停均告失敗。7月14日,日本向清發出第二絕交書,拒不撤軍,並污衊中國有意滋事,揚言,「將來如果發生意外事件,日本不負其責,」至此中日談判破裂。
日本向清廷發出第一絕交書以後,開始單獨改革潮鞋內政策略,於朝鮮交涉期間,大鳥圭介一方面逼問朝鮮否認自己是中國的附屬國;另一方面提出五項二十七條改革方案,強迫朝鮮限期接受。因此朝鮮十分反感於日本的蠻橫,敷衍日本的要求,並一再督促日本撤軍,到7月17日,日朝談判也宣告破裂。
1894年期間,日本發動戰爭的陰謀愈發的明顯,中國國內的輿論和清軍駐朝的將領紛紛請求清廷增兵備戰。在朝廷之內形成了以光緒皇帝載湉,戶部尚書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然而慈禧太后並不願意其六十大壽為戰爭所擾,李鴻章為保存自己嫡系的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實力,也是企圖和解的,這些人形成了在朝廷之中的主和派,到7月中旬中日談判破裂以後,一直按兵不動的李鴻章才應了光緒皇帝的要求,開始派兵增援朝鮮。隨著中日、日朝談判相繼破裂,列強調停均告失敗。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營作出開戰決定。7月20日,日本編成了以伊東祐亨為司令的聯合艦隊,隨時準備挑釁。同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向朝鮮發出最後的通牒,要求廢華約,逐華兵,並且要求在48小時之內做出答覆。朝鮮繼續敷衍日本,於是日本決定出兵控制朝鮮,已找到與駐朝清軍開戰的委託。
1894年7月23日凌晨,侵朝日軍突襲漢城王宮,擊潰朝鮮守軍,挾持朝鮮國王李熙,解散在朝鮮的親華,扶植國王生父興宣大院君李罡應上台攝政,日本促使朝鮮的親日斷絕與清廷的關係,並委託日軍驅逐駐朝的清軍,控制朝鮮。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朝鮮的豐島海面上襲擊增援朝鮮的清軍運兵船,濟遠、廣乙,豐島海戰爆發,海戰之中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游擊隊的浪速艦擊沉清軍借來的英國的高升號運兵商輪,製造高升號事件。至此,日本終於引爆了甲午中日戰爭。
1894年8月1日(光緒二十年七月初一)中日雙方正式宣戰,清廷在其宣戰的詔書中指出朝鮮歷來是中國的附屬國,清廷是應朝鮮的要求出兵的,相反日本不遵守條約,不守公法,任意滋長,專行詭計,釁開自彼,公理昭然,今清廷忍無可忍。因此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獅,陸續出發,以拯救韓民於塗炭。日本明治天皇睦仁在宣戰書中則爭鋒相對,聲稱,「朝鮮乃帝國首先啟發使就與列國為伍之獨立國,」提出開戰的原因,「帝國於是勸朝鮮以釐改其秕政,朝鮮雖以允諾,清國始終暗中百計阻礙,更派兵於韓土,要擊我艦於韓海,狂妄之極。」並且說出了目的,「使朝鮮永免禍亂,維持東洋全局之和平,宣揚帝國之榮光於中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6s 3.668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