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後傳 204.千古奇冤

    韓國公李善長,和魏國公徐達,開平王常遇春一樣,都是安徽鳳陽人,朱元璋的老鄉,也是最初跟著朱元璋造反起兵的謀臣,響噹噹的從龍派。雖不像徐達和常遇春這種衝鋒陷陣的武將立下戰功,但其智謀了得,出謀獻策,功勳卓著,是文臣第一人,人稱「軍中蕭何」。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國,封了李善長為左丞相,並賜金書鐵卷,封韓國公,是唯一得到公爵爵位的文臣,名聲大噪。

    除了名以外,李善長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權力,身為淮西文官集團領袖的他,成功的將文官里唯一可以於他抗衡的誠意伯劉基從朝中擠走,逼得劉基辭官回鄉,去老家青田縣養病去了,於是沒有了對手掣肘的李善長在朝中呼風喚雨,幾乎無所不能。

    除了在名利上登峰造極,李善長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貴。李善長和洪武帝是君臣,也是兒女親家。

    臨安公主下嫁李善長的長子李琪,成了李家的兒媳婦,而且臨安公主是洪武帝的長女,地位尊貴無匹。

    李善長心思縝密,思慮周全。難得在名利巔峰時頭腦也仍然保持清醒,深知盛極而衰的道理,極力促成長子李琪尚了公主,有了公主的庇護,將來李家後人即使沒什麼本事,也足以守成了。

    之前徐妙儀懷疑過李善長,包括他的對手劉基,因為有能力瞞天過海,一直藏在背後截斷線索,甚至將錦衣衛玩弄於鼓掌之間的人,朝中有這種實力的只有幾個,一個巴掌都能數的過來,義父道衍禪師將這個名單一一列舉出來,當時李善長的名字就在其中。

    有了人選,欠缺的是足夠的動機:到底是誰非要弄死謝再興不可?

    張士誠書房那些斷斷續續的絕密文書揭開了一切關鍵的線索……

    其實一切在源頭時就註定了結局。元朝末年,民不聊生,韓山童創建明教,振臂一呼,宣稱「明王出世,普度眾生」,給即將餓死的百姓指出一條活路。

    為求生路的百姓紛紛響應,明教的起義軍被稱為紅巾軍,紅巾軍很快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大元,大元無數次派兵鎮壓,但按住葫蘆浮出瓢,星星之火越滅越盛,大元的軍隊不復以前入主中原的輝煌,被看似烏合之眾的紅巾軍揍得退出江南。

    大元暫時和紅巾軍休戰,而江南的紅巾軍起了內訌,很快各自為陣,互相吞併殘殺,明王韓山童被架空,形同傀儡,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三分天下。

    所以在三分天下之前,李善長雖然一直跟著朱元璋身邊出謀劃策,他其實和張士誠同屬一個陣營,都是明教紅巾軍,兩人有些私交,且張士誠私鹽販子出身,平日喜歡附庸風雅,深受江南文人的推崇,比起朱元璋這種文盲泥腿子農民,李善長和張士誠詩文相答,更聊的來。

    後來張士誠和朱元璋兩人都自稱吳王,徹底決裂,帳下謀士將軍自然各為其主,從盟友變成了對手。私鹽和海商起家的張士誠最為富有,控制大量鹽田還有漕運海運的船隻,人都是要吃鹽的,所以朱元璋和張士誠開戰的同時,食鹽交易買賣也從未斷過。

    朱元璋下過多次禁令,不准和東吳交易,違者以叛徒處置,但處於現實考慮,這道禁令並沒有起很

    大作用,朱元璋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佯裝不知。

    李善長作為朱元璋身邊的第一謀士,肩負籌備糧草的重任,食鹽是必不可缺的,水至清則無魚,李善長暗地派手下和東吳販賣私鹽等各種交易,除了軍備所需外,自己和手下也獲利豐厚。

    從密室里的賬本上來看,李善長和張士誠的私鹽買賣有百萬之巨。除了李善長,連外祖父謝再興,親爹徐達,姨夫朱文正也和張士誠有過私鹽交易,可以說朱元璋帳下幾乎人人都這麼幹過,畢竟鹽和糧食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張士誠乘機挖朱元璋牆角,想要將李善長招攬在帳下,李善長皆委婉推拒了。

    但隨著朱元璋頻頻遭遇重創,一再陷入困局,被張士誠和陳友諒,甚至大元三面夾擊:

    陳友諒手下大將張定邊攻占饒州,吞併這個重要的城市。

    東吳吳王張士誠的大將呂珍攻占了安豐,殺死劉福通,活捉朱元璋的同知樞密院院事廖如安。

    朱元璋手下大將蔣英,劉震叛變,殺了金華守將胡大海和郎中王愷,金華失守。

    朱元璋的大後方洪都遭陳友諒包圍,守城的是朱元璋的侄兒朱文正,當時朱文正守軍不到五萬,陳友諒足足帶著三十萬軍隊攻城!

    李善長覺得朱文正年輕,頂不住壓力,必定潰敗。何況當時朱元璋手下另幾位大將都在外面征戰,無暇回營幫助朱文正解洪都之圍。

    胡大海功紹興;邵榮攻湖州;常遇春攻杭州……皆是久攻不下,陷入僵局,無法退兵支援。

    如果守將是徐達或者李文忠這種人物,李善長覺得或許有點勝算,但守將是公子哥般的朱文正,朱文正雖然號稱文韜武略皆通,但在李善長眼裡,他只是在他叔父朱元璋的照顧下博得的虛名而已,當不得真,類似紙上談兵的趙括,空有一副好皮囊和出身而已。

    李善長做夢都夢見洪都失守,朱元璋腹背受敵,敗走麥城,西吳就此滅亡……李善長對朱元璋這位主公的信心開始搖擺了,對張士誠的一再邀請開始有了含蓄的回應。

    畢竟張士誠的實力最強,倘若朱元璋敗,李善長良禽擇木而棲,還能另謀高就,利益不損分毫。

    這就是李善長的性格,永遠高瞻遠矚,永遠都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不見兔子不撒鷹,李善長是腳踏兩隻船的老狐狸,朱元璋沒有在張士誠的一再相邀下,李善長並未立刻背叛朱元璋,而是指使心腹暗中投靠了張士誠,並且出賣了一些無關緊要的情報當做投名狀,這其中就有參將李夢庚,先給張士誠一點甜頭嘗嘗。

    可是後來的局面出乎了李善長的預測:

    首先是李文忠和謝再興聯手打敗了叛變的蔣英,劉震,奪回了金華城,重新掌握了這個江南重地。喘息未定時,東吳張士信十萬大軍圍城,那時李文忠已經離開金華支援朱元璋去了,只留下謝再興和金華知府鸞鳳守城,守軍連帶著病殘都不足一萬。


    李善長以為謝再興也必敗無疑。他覺得謝再興和朱文正這對翁婿都會死,謝家大女兒真是苦命啊,一夜之間失去了丈夫和父親。

    可是奇蹟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令李善長無比汗顏:謝再興以弱勝強,一萬對十萬,再次守住了金華城。

    朱文正乾脆五萬對陳友諒三十萬,守住了洪都,這對翁婿創造了奇蹟,朱元璋也神奇的走出了困境,重振旗鼓。

    連連的奇蹟使得李善長重拾了對朱元璋的信心,成大事者,運氣比實力更重要,而好運氣似乎永遠站在鳳陽農民出身的朱元璋這邊。所以李善長和張士誠表明了他對朱元璋的忠心,斷絕了來往。

    可就在這時,變數出現了,謝再興和鸞鳳鸞知府發現左總管和麋萬戶被張士誠收買,在販賣私鹽的同時出賣情報給東吳,而這兩人被發現後被朱元璋下令砍頭,將頭顱掛在謝再興軍帳內,以警示他失察之罪。

    謝再興很震驚手下的背叛,和鸞鳳推斷背後肯定有更大的官員投靠了張士誠。

    為了引出叛徒,謝再興和鸞知府決定演一出「周瑜打黃蓋」的戲碼。

    首先謝再興藉口左總管和麋萬戶是被冤枉的,不滿朱元璋處死的命令,將兩人頭顱收殮埋葬,還在暴怒之下大鬧鸞知府的衙門,並大罵朱元璋「昏聵無能」,「不辨忠奸」。

    謝再興在知府衙門擺戲台,唱《竇娥冤》,幾乎公開表達了對朱元璋處罰的不滿,朱元璋也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他再次嚴詞警告謝再興,並且派出參將李夢庚去金華接替謝再興守城。

    由此謝再興和西吳王朱元璋不合的事情傳出了金華城,江南人盡皆知,張士誠,陳友諒等人當然也知道。張士誠近水樓台先得月,想著弟弟張士信十萬軍隊都攻不下金華,何不如買通謝再興,讓他倒戈投降呢?

    見到張士誠派來招降的密使,謝再興大喜,魚兒終於上鉤了!謝再興很快和鸞知府演了第二場戲:「鴻門宴」,並且將這個連環計寫入密信,送到朱元璋手中。

    鴻門宴上,謝再興先用劍柄拍暈了前來接替他的李夢庚,又和鸞知府夫妻演了一場夫妻雙雙斃命的慘劇,綁走昏迷的李夢庚。

    原本的計劃是李夢庚夫妻假死,等候謝再興深入敵營,拿到叛徒的名單後再復活的。可是連環計的密信落到了李善長手中,李善長是朱元璋最信任的心腹謀士,攔截一封密信並不難,他當即決定將計就計,假戲真做,在鴻門宴後,派出死士殺死了欒知府夫妻。

    這是第一招,接下來李善長雙管齊下,利用主公朱元璋對侄兒朱文正的猜疑和忌憚,離間這對曾經情同父子的叔侄。因為朱文正是謝再興的女婿,一損皆損。

    謝再興綁走了李夢庚,投奔張士誠,他本想在半路故意放了李夢庚,可是甦醒過來的李夢庚居然對他說自己早已投奔了西吳,正好兩人一起去西吳升官發財。

    謝再興乾脆殺了李夢庚,裝作不知情,提著他的頭顱當做投名狀去見張士誠。說自己本想帶著鸞鳳一起投降,獻出金華城的,可是鸞鳳不配合,他沒有法子,只得殺了鸞鳳夫妻,將李夢庚的頭顱當做禮物獻給張士誠。

    張士誠大喜,以為謝再興真心投降,又得密報,說鸞鳳夫妻已死,都驗明了屍首,朱元璋大怒,宣布謝再興為叛徒,並且派兵圍住了紹興的謝府,下令滿門抄斬。

    都鬧到這個地步了,應該不是詐降。張士誠放心的十萬大軍交給張士誠,命他攻打金華城。

    李善長明知謝再興是詐降,卻沒有寫信告訴張士誠,因為他要坐實謝再興投降的罪名,就必須幫助謝再興隱瞞詐降的企圖。

    當時張士誠很是焦慮,他每天都在聽說謝府被困,謝家人要死絕了的消息,他剛開始以為朱元璋得到密信後,為了將投降的假戲做的真一些,故意放出謝家滿門抄斬的消息,其實謝家人只是假死而已。可是當他發現和鸞鳳的秘密聯繫中斷,他開始失去了自信,懷疑鸞鳳已經死了,朱元璋並不知內情!

    當朱元璋派出大將李文忠來守護金華城,和叛徒謝再興十萬大軍對陣,謝再興在陣前屢次試探李文忠口風,李文忠的表情都沒有什麼反應時,謝再興的懷疑得到了證實。

    看著李文忠冷漠的表情,一瞬間,謝再興終於明白,謝家人祠堂上吊,連同自己的小女兒小謝氏被刺殺身亡,孫女徐鳳失蹤的噩耗居然都是真的!

    是真的。

    失魂落魄的謝再興毫無意外的輸掉了金華之戰,十萬大軍一舉崩潰,只有他逃到了蘇州城。

    為了回去證明清白,謝再興再次說服了張士誠,又領了十萬西吳軍攻打義烏城。這一次他打算再葬送十萬軍隊,儘自己最後的力量削弱張士誠軍力,並且乘亂逃到朱元璋那邊自訴清白。

    從始至終,謝再興都不曾背叛朱元璋,哪怕謝再興明知朱元璋逼謝家人懸樑自盡,他對西吳的忠誠都不會動搖。

    可是李善長不會給謝再興任何翻身的機會,他一邊利用謝再興謀反案離間朱元璋和朱文正,他一再慫恿朱文正給岳父謝再興求情,求朱元璋網開一面,放過謝再興和剩餘的謝家人,由此朱元璋對朱文正五分的忌憚,變成了十分。

    惡果是朱元璋對謝再興謀反案沒有詳查的耐心,只想儘快殺了謝再興結案,因為在朱元璋心裡,謝再興,朱元正,徐達翁婿三人的威脅太大了,他必須快刀斬亂麻,將一切可能消滅在發跡的時候。

    另一方面,李善長收買了李文忠的手下,在義烏之戰中,乘亂殺死了謝再興滅口。

    為了毀屍滅跡,李善長命人將謝再興的屍首撞進麻布袋子裡,在馬蹄下踩得粉身碎骨,碎肉扔進河裡餵魚,所以李文忠一直找不到謝再興的下落。

    家人自縊,謝再興失蹤,弟弟謝四謝五絕望中接受了張士誠的招降,但李文忠苦勸,保證不殺他們,謝四謝五本不想背叛朱元璋,覺得李文忠是大將,還是朱元璋的親外甥,說話應該可靠,於是放下武器開城門投降。

    可以一切都晚了,此時的朱元璋不可能再聽任何求情和勸告,徐達,朱文正,李文忠,甚至李善長也假惺惺求情,他冷酷的對謝四謝五處以極刑,凌遲處死。

    不到半年,朱文正被朱元璋栽贓謀反,奪官圈禁,鬱鬱而終……

    而真正的背叛者李善長則位極人臣,風光無限。



  
相關:  十八釵  吉祥如意  今萍嵋    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  我在異界有座城  絕代神主  星辰之主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明·徐後傳204.千古奇冤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明·徐後傳"
360搜"大明·徐後傳"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7s 3.678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