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

    此刻林延潮正躺在竹椅上,雙手枕著腦袋,一卷《菜根譚》掩著肚子。一窩蟻  m.yiwoyi.com

    午後林延潮就如此躺在書房的窗邊,望著天上雲捲雲舒,一雙眼睛半睜半閉的,有時候似馬上要睡著了,但聽得窗外的竹林沙沙有聲又醒了過來。

    院子裡林用,林器嬉鬧聲音時而傳來。

    林延潮半搭著眼皮看了一眼窗外,隨即又安心地閉上。

    林用去縣試中式後,又在府試,院試先後中式,名次都還不錯。

    在院試之中,他的文章被順天府提學道李堯民看中點為第七名。

    李堯民為官十分正直,很有官聲。

    據說李堯民當時看了林用的文章曾讚嘆道:「此乃可就之才。」

    後來知道對方是林延潮之子後,生怕自己將對方名次取了太高了,有阿附大臣的嫌疑,於是改作第七名。

    李堯民倒不是有惡意,只是作了一名清流大臣應當作的事,畢竟從李三才,魏允貞彈劾會試之中張四維,申時行兒子先後及第,朝廷上的風氣已是變了。

    從縣試至院試考試中,林用就一直享受如此待遇。

    當時林延潮正在朝鮮,林淺淺知道此事後火冒三丈,正要找李堯民說道說道。但卻見林用如同沒事人一般,該幹嘛幹嘛,吃好睡好。

    林淺淺詢問林用,林用回答說,他志不在此,所以是第一名還是第七名無所謂,能混個秀才的功名糊弄林延潮就行。

    這會輪到林淺淺被氣得鬱結了,狠狠訓斥了林用了一頓。

    林延潮從朝鮮返京後,林用可謂緊張得不得了,他本以為林延潮會責怪於他。哪知林延潮知曉後,對林用說,世儒之弊在於知天下而不知心,或在於知心而不知天下。

    林用聞後大惑不解,請爹爹說人話。

    林延潮說,知天下就是人去就山,重本心就是山來就我。

    「那麼是人去就山好?還是山來就我好?還是取兩邊?」

    林延潮不答。

    林用又想了想後拍手道,前者似理學,後者似融於禪宗的心學,而從人去就山到山來就我,就是事功。林延潮聽了林用的話,就不說什麼了。

    次日林用就去尋徐光啟,趙士禎。

    徐光啟,趙士禎因進魯密銃有功,二人被授予武英殿舍人,特別是徐光啟開了不經科舉仕官的先河。

    不過他們研發這魯密銃,倒是因此得罪了兵部,工部的一些人。

    因此除了授官,他們也不能如真正武英殿舍人般出入紫禁城行走.所以他們改在東華門金水河找了幾處朝廷閒置不用的舊廊房,改一改門面作為衙署。

    徐,趙二人就是這麼召集了十幾個工匠在此美其名曰研發,整日也不知鼓搗些什麼東西。

    當然這衙署是不被朝廷承認,除了徐,趙二人以外也沒有任何編制,以及朝廷財政補貼。維持辦公的經費也是靠著林學門人有一筆沒一筆的贊助著。

    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是石星打壓林延潮的緣故。畢竟石星是實權兵部尚書。

    所以滿朝文武都拿此當作笑話看,大有看看他們能堅持到哪一日的想法。

    但林用卻往那走得很勤。

    林延潮知道林用此舉後也不明確的反對,只告訴他每日府學的功課不可拉下就是。若是在歲考和科考中成績不理想,那麼就不許他往徐,趙二人那跑。

    林用表示答應,一定努力用功讀書。

    微風拂過,林延潮側了個身子正要繼續去夢周公,突聞外頭報:「老爺,外頭有客!」

    林延潮皺了皺眉道:「不是說了,要閉門謝客嗎?」

    外頭道:「老爺,來人是東林書院的山長!」

    「他!」林延潮想了想坐起身子自言自語,「是顧憲成的說客上門了吧。」

    林延潮對外道:「見吧!」

    說完林延潮更衣,換了一身衣裳來到客廳。

    鄒元標已是坐在那,一見林延潮即起身道:「山人見過大宗伯!」

    「誒,我乃是賦閒之人,不必多禮。鄒兄請坐!」

    當下下人給二人上茶,二人各坐在高背椅上,鄒元標沒有直接開口,而似琢磨了一番說辭。

    林延潮先笑著道:「鄒兄不在無錫教書育人,怎麼到京師來了?」

    鄒元標道:「大宗伯,難道不知京師風雲將變?」

    「哦?不知鄒兄所指得是什麼?」

    鄒元標笑了笑道:「在山人吐露前,想請教大宗伯,還記得當初咱們信上辯論,言的約禮約法之事嗎?」

    林延潮點點頭道:「當然。鄒兄莫非今日又要來於林某辯難嗎?」

    鄒元標笑道:「論辯難,何人是大宗伯的對手?鄒某怎麼好意思再自取其辱。鄒某當日在信中與大宗伯言道,天生民不能自治,立君治之,君不能獨治理,為相佐知。相者也,一人之身而社稷朝綱所賴者,必置身與綱常天道之中而後朝廷服萬民懷。」

    林延潮撫須道:「此至公之論。」

    鄒元標道:「當時大宗伯回說,宰相者,乃佐君王以明正天下之禮而治理天下,這句話不知今日是否仍是認同。」

    林延潮道:「林某當然不會隨便自食其言。」

    鄒元標正色道:「大宗伯,明人不說暗話,王太倉去位在即,不日天子將下旨增補閣臣,若是大宗伯有意,鄒某可以助一臂之力!」

    林延潮笑了笑道:「鄒兄今日替顧叔時來的?」

    鄒元標搖了搖頭道:「並非如此,顧叔時並沒有找過我,反而是王山陰,沈歸德都曾向我大力推舉足下!」

    鄒元標交遊很廣嘛。

    林延潮想了想道:「鄒兄,當初我與你言過,要明正天下之禮,這禮出自於哪裡?出自清議嗎?」

    鄒元標點點頭道:「這是當然。」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那宰相也要聽從清議而施政嗎?」

    林延潮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如此要宰相何用?

    鄒元標聞言稍稍考慮了一會,然後道:「不錯,宰相當然要權衡輕重上下,也有斟酌從權之舉,但宰相不正是要令百卿信服,各抒己見,使得言論可以上抵天聽,規勸天子嗎?」

    林延潮道:「上抵天聽不難,難在規勸天子,這十幾年來前有恩師申吳縣,後有王太倉,不安於清議而去,後也有許新安,王山陰不聽取上意而罷。恐怕誰也不知要如何當這個宰相吧?」

    鄒元標欲出言,林延潮伸手一止道:「朝中不少大臣都是清流,持清議之論,可是但凡立一論必有一論駁之,難道駁於清論的官員都要盡指為佞臣嗎?」

    「鄒兄以力諫張江陵名震天下,後為東林山長為士林敬重,但我有一言不得不直言相勸鄒兄,切莫先直臣,繼儒林,終黨人啊!」

    鄒元標面上有些掛不住,想了想後終於心平氣和地道:「大宗伯見教極是。但鄒某此來不是與大宗伯爭論鄒某如何,是與大宗伯爭論天下將來如何?」

    「當今朝堂之上,人各有心,讒嫉險伺,群僚百司各懷讒嫉黨比之心,此實國家之病也。但大宗伯如此良才不站出來匡扶社稷,寧可遠在江湖,為一儒士,如此……蒼生奈何啊!鄒某懇請大宗伯以百姓為重!」

    好一頂大帽子扣下來。

    林延潮聞言沒有言語。

    鄒元標起身正色道:「無論是清議,還是上意,大宗伯總要拿出一個主張來吧!」

    林延潮聞言呷了一口茶然後道:「說實話,林某已生閒雲野鶴之心無意為官,就等朝鮮之事了後兵部給出個定論,林某即行辭官回鄉!」

    鄒元標面色漲紅,神情激動道:「當年張江陵離京時,言滿朝文武獨大宗伯可安天下。當時吾不解,現在我有些明白了,或許在大宗伯眼底無論是上意,清議,都不如自己當權臣吧!」

    鄒元標盯著林延潮,但見林延潮斥道:「鄒兄無話可說了嗎?如此之言你是要置林某於何地?」

    鄒元標拱手道:「大宗伯勿怪,是鄒某失言了。但大宗伯持變法之意,鄒某也看出得出。但若大宗伯以為負眾望就可以推行新政就錯了。要變法就要攬權,如此再如何也比不過當年王安石。那麼請恕鄒某有言在先,若大宗伯將來若真要行新政,那麼鄒某必如司馬溫公般反對!」

    鄒元標疾言厲色,直接指責林延潮為王安石這樣的大奸臣。

    林延潮聞言冷笑一聲道:「鄒兄,莫非欲為王朗乎?這要拉林某上船到的是公,這推林某下船的也是公?」

    鄒元標自明白林延潮講得是世語新說的一段故事,華歆、王朗遇賊,於是同乘一船避難,當時岸上有一人要登船與他們一起逃命。

    華歆則不肯,然後王朗指責他說道:「船還很寬,為何不能多載一人?你這人一點沒有仁義之心。」

    然後賊人追到,王朗嚇得不行,要將方才所攜之人推下船。


    華歆道:「之前我不肯此人上船,正是因為於此。但現在對方既然已將性命託付給你,你又怎麼可以丟棄呢?」

    林延潮用這個例子告訴鄒元標,你推舉我為宰相,口口聲聲以仁義大公拉我上船,好了到了大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就趕我下船。你這舉動與王朗有什麼區別?真的是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鄒元標畢竟不是王朗,被林延潮數落的面紅耳赤後,他想了想道:「大宗伯,鄒某並非是此意,鄒某此來是一心推舉公入閣的。」

    林延潮點點頭道:「鄒兄之心,林某曉得,林某言語也是孟浪了,請坐吧!」

    鄒元標依言坐下,方才劍拔弩張的氣氛倒是緩和了幾分。

    這一回看來二人倒似多年的老友一般促膝長談。

    鄒元標道:「鄒某還有幾句肺腑之言想與大宗伯道來。」

    「鄒兄請說。」

    「平朝鮮之功雖朝廷沒有定論,但士林早已經許之大宗伯,眼下大宗伯可謂負天下眾望。可是如此大功不賞,聖意與執政對大宗伯的態度,鄒某與朝野之士也看得出來。鄒某心中何嘗不為大宗伯不平,故而想助一臂之力啊!」

    林延潮嘆道:「鄒兄你的心意,我如何不明白呢?我屢屢推辭,公以為我毫無仁義之心,正如方才說的華歆不允人上船,我何嘗不願為天下老百姓辦一些事呢?」

    「我之所推辭,是因為時不在我,朝堂之上似鄒兄這樣反對我主張的官員恐怕不在少數。既然明知道入閣要遭人反對,我又何必徒然為仁義的名聲,幾句請託,而出山為相呢?」

    「他人看相位如何如何?但於我今日榮華而言又有何加?倒不如傳道授業,讓天下人能夠明白我的主張,等到如公這樣的官員都能支持我時,我又有什麼不樂意為之?要知道移風易俗難!而行新政變法更是難上加難啊!」

    鄒元標聞林延潮之言幾乎落下淚來,他再度起身長長一揖道:「大宗伯之心,可表日月,能得大宗伯這幾句肺腑之言,鄒某真是三生有幸!」

    林延潮托起鄒元標道:「鄒公有鄒公主張!林某也有林某主張!王安石在沒有為宰相前,與司馬,歐陽不也是知己嗎?」

    鄒元標感慨道:「人生知己難求,能得大宗伯為知己,鄒某無憾了。」

    當即鄒元標重新向林延潮拱手作揖,然後大步離去。

    林延潮目送鄒元標點了點頭。

    鄒元標當夜從離京,返回了東林書院,面對東林書院的眾學生時,他對林延潮不吝嗇褒獎之詞言:「朝廷若用林侯官為相,如此百王之弊可以復起,三代之盛可以徐還!」

    以鄒元標當時的聲望,他的這一句話頓時引起了士林轟動。

    當時天下讀書人中林延潮聲望雖高,但不少秉持理學正宗的讀書人對林延潮事功變法的政見都有所微詞,甚至大力反對。

    現在經理學中領袖人物鄒元標這麼一說,等於代表板古的理學鬆了口。甚至不少食古不化的官員,這些人中大有反對過張居正變法的,他們聽了鄒元標的話,也不由生出了不如讓林延潮試一試的想法。

    此事傳出之後,眾人都以宰相意屬林延潮,但唯獨顧憲成悶悶不樂覺得鄒元標被林延潮的花言巧語給騙了。

    不過此非林延潮所知了。

    拒絕了天子,又婉言謝絕了鄒元標後,林延潮知自己仕途就要畫一個句號了。

    雖說朝鮮那邊還未議定,石星仍是打算著治自己一個臨陣抗旨之罪,但如此民意之下,石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真的給自己找麻煩!

    林延潮絲毫沒將兵部最後結論放在心上,從大功到治罪,最後到不賞不罰也就是那回事而已。若石星真的議定大功下來,朝野上下勢必推自己入閣,到時候天子那邊也就難受了。

    因此這個局面剛剛好,林延潮讓府內上下這幾日收拾行禮,準備返鄉之事。

    最後也不知誰走漏了消息,聞之林延潮決定離京,門生故舊官員是一波又一波的上門來挽留。

    方從哲很慌,表示無人主持新民報,他也要與林延潮一起撂挑子了。

    蕭良友,葉向高,李廷機等則是為林延潮的待遇憤憤不平。

    孫承宗則不發一言,在林延潮面前默默地流了眼淚。

    而林用,林器也不舍京中結識的師長同窗,不過因林延潮決定返鄉,他們也不得不隨之離去。

    這一日京師下了一點小雨。

    林延潮與林淺淺一起出遊,事實上林延潮來京當官這麼多年,其實與林淺淺一起在京師遊玩卻很少。這一日也算離京前陪一陪妻子。

    林延潮與林淺淺坐馬車游遍京師,待玩了大半日,林延潮問林淺淺還要去哪裡。

    林淺淺忽然對林延潮道:「紫禁城我還沒去過呢?」

    林延潮聞言問道:「紫禁城有什麼好去的?再說每歲元旦你不是入宮朝賀幾位娘娘?」

    林淺淺笑道:「那是坐著轎子去的,連轎簾都不許掀開,有什麼意思?」

    林延潮點點頭道:「不過我現在不可隨意進宮,賦閒之身進宮恐有結交……」

    看著林淺淺嘴巴嘟起,林延潮笑了笑道:「那我們坐馬車到東城牆根下逛一逛!」

    林延潮與林淺淺坐馬車至東城牆下,找了一處沒什麼人的地方下了馬車。

    僕役給二人撐了雨傘,二人相依看著煙雨之中的紫禁城。

    以前上朝時日日來此不過是覺得紫禁城是個皇上住的地方,辦公地點而已,就算京城腳下的百姓見了紫禁城也不覺得稀奇。但對林延潮而言,也許馬上就要離,今日在此看紫禁城卻別有不同。

    紫禁城朱紅城牆,用恢弘,悠遠,大氣,凝重,古樸等等詞彙,不能一一形容。

    那上朝之時,第一縷陽光落在紅牆碧瓦的金鑾殿上,百官朝拜的場面。

    林延潮突然間想起,以前在貼吧看到一段文字。

    我華夏始於夏,烈於商,禮於周,霸於秦,強於漢,亂於晉,雄於隋,盛於唐,富於宋,剛烈於明……

    華夏之土,泱泱中國。存天地兮千載,盡人世乎倥傯。及吾大明,日居月儲。正禮儀於炎黃,存衣冠於漢唐,化天工於造物,開海波於萬疆……

    如此的大明,而在五十年後紫禁城北的那座山上。

    最後一個皇帝會在那寫下『……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的遺詔然後自縊。

    亡國之君,那麼天下儘是亡國之臣民了!

    陡然之間,林延潮突道:「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非不願實不能也!」

    說完後林延潮淚下。

    林淺淺見林延潮不知為何忙道:「相公,相公,你怎麼了?」

    林延潮搖了搖頭道:「無事,我有些累,先回府。」

    林淺淺幾時見到林延潮如此臉色蒼白,但不知說什麼唯有與他一起坐馬車回府。

    林延潮回府後倒是因此病了數日。

    紫禁城的雨下個不休。

    當司禮監太監田義殷勤給王錫爵撐傘時,王錫爵絲毫也不理會,連客氣一句也是沒有。

    儘管王錫爵一直以來都如此待自己,田義心底雖恨不得給這老匹夫點顏色看看,但是誰叫對方乃天子最信任的首輔大學士。所以田義將滿腔怒火都壓抑在心底,面上仍是強裝出滿臉笑容的樣子一口一聲地稱王老先生。

    王錫爵畢竟是上了年歲,近來足疾發作,走路都要人扶持,從乾清門前下轎後,這一路行至乾清宮著實費了不少氣力。

    等見了天子後,王錫爵已有些喘不過氣來。

    天子見此慌忙命人賜坐,左右太監上前扶王錫爵坐定。

    等王錫爵喘定了氣後道:「老臣年老體弱,勞累陛下憂心。」

    天子道:「王先生為國家操練如此,朕實不知說什麼才是。」

    王錫爵道:「皇上若體恤老臣,就讓老臣能骸骨歸鄉吧!」

    天子嘆道:「王先生這又讓朕為難了。」

    王錫爵勉強坐直身子,然後示意左右太監不必攙扶著自己:「自二月以來,老臣已上了八疏辭官,御醫早勸臣早休靜養,臣之危陛下可知,而臣母日夜持臣之忒,泣臣於前,今日問陛下可曾有寬旨讓臣回鄉,明日又問同官可有替臣代奏致仕之事,還請陛下念臣與臣母,放老臣一條生路。」

    天子俯身向王錫爵道:「朕知道先生因國事操勞,已是下旨吏部增補閣臣二人,稍減先生勞頓。還請先生寬心,儘管在府修養。」

    王錫爵道:「老臣疾已重,恐怕短日裡難再有侍奉君前之日,陛下不如放老臣歸鄉,萬一留得此身,將來再圖後報不晚。」

    王錫爵知天子現在怎麼也不肯放自己走,唯有留下這句話,如此讓天子聽了稍稍放心。

    有了王錫爵這句話,天子確有些意動道:「自先生抱疾以來,朕日夜盼望先生能痊癒,出理國事。眼下先生執意回鄉,朕不知說什麼,才能全了這份君臣之誼。眼下先生既決定返鄉養病,將來再回朝主持國事,在此期間朕可以暫將國事交託給何人?還請先生教朕!」

    聞天子此語,一旁的田義心底一緊。

    申時行走時推舉趙志皋,張位,而王家屏與天子不合,故而他沒有推薦人。

    現在天子又讓王錫爵推舉閣臣了。

    (本章完)



  
相關:  江山國色  寒門宰相  大志所向    我在異界有座城  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  破天蹤  斗破之無上之境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明文魁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明文魁"
360搜"大明文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7s 3.694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