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憲富愣住了。
在遞出論文的時候,他甚至都做好了被諷刺一番的打算。
然而卻是沒想到,自己這個天馬行空的設想,竟然能夠得到陸舟的認同。
「冷核聚變並不是一個取笑的命題,事實上很多做不到的東西並不是因為它是錯的,而是因為我們對這個宇宙還不夠了解。」
從辦公桌前站起身來,陸舟走到了懸掛在辦公室牆邊一角的太陽系圖旁邊,視線落在了那團數十億年如一日燃燒著的火焰上。
「就像我們至今無法完全理解,恆星力量的來源一樣。」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恆星內部發生的聚變反應也是一種形式的冷核聚變,只不過它看起來並不像人們所能理解的那種「冷」。
倘若要實現核聚變,兩顆質子必須具有足夠能量來克服庫侖位勢壘,使得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的距離小於10^-14米。而想要達到這種距離,單個原子核的熱動能至少得達到mev的能級。
然而事實上,恆星內部的原子核的平均熱動能只打到了kev的能級。
一個很直觀的數量級對比,便可以證明單獨熱動能並不能克服庫侖位勢壘來促成核聚變。即便考慮引力的作用,恆星內部的聚變反應,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也是不科學的。
從經典力學的角度,是很難解釋這種「不科學」的現象的。
因此,就不得不引入一個量子力學中的概念。
即,量子隧穿效應。
雖說這個概念聽起來可能有些晦澀,但事實上只要對波粒二象性和不確定性原理有所了解,就不難理解這它的內涵。
在量子力學中,一切研究對象都處在一個不確定的狀態,而且其確定的範圍滿足一個關係。
以一個經典力學中常見的小球為例,在一座高山的面前放著一顆小球,按照經典力學的觀念,只有當小球的速度足夠大時,才能越過這座高山。如果它的速度不夠,可能衝到了半山腰上便耗盡了動能,最終哪裡來的滾到哪裡去。
然而在量子力學中,即便小球的速度可能不是很大,但在滾向這座山的時候,它依然有一定地概率能夠穿過去。
如果將這座山換成勢壘,小球換成原子,就是恆星中能夠發生聚變反應的原因了。
儘管原子核的能量遠小於庫侖位勢壘的位勢,但由於量子隧穿效應的存在,使得質子依舊能夠穿越庫侖位勢壘,投入另一顆質子的懷抱中。也正是因為這種概率性的燃燒,恆星才能穩定地燃燒數十億年的時間,而不是在一瞬間爆炸,將所有的燃料全部耗盡。
「冷核聚變事實上是可行的,或者換個更學術點的說法,在未達到聚變的宏觀條件時,使聚變反應確實發生這件事情,在理論上也是可以做到的,只不過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也沒有將理論推進到足以完全揭示其中奧秘的程度。」
「想要解決可控聚變的小型化問題,我們必須從本質上出發,弄懂強相互作用是什麼,並用一個確定的模型將它和電磁相互作用達成統一,」說著,陸舟將手中的論文還給了盛憲富,停頓了片刻之後繼續說道,「如果能用一個確定的模型將強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達成統一,我們的課題也會順利許多。」
「事實上,我並沒有放棄可控聚變小型化的研究。」
「只是因為,理論方面的工作,目前看來只有我能做。」
……
關於楊米爾斯方程的通解,陸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然而關鍵性的幾個難點卻依然無法解決。不過他也不是很著急,馬上還有一場報告會要開,等開完了報告會他還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思考這個問題。
就這樣,時間一天天過去,很快便到了五月份。
隨著計算材料學和數論兩門課相繼結課,陸舟現在只等著幾個學生發的論文登刊,便可以領取系統任務獎勵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他發現在這個獎勵任務比以往的任務還要佛系,甚至沒有規定領取獎勵的時間。理論上如果他不想完成的話,甚至可以拉著幾個學生把影響因子總數刷上天了才去交任務。
不過,就這麼繼續拖著似乎也沒什麼意思。
相比起一點影響因子才1000自由經驗10點積分,就算是刷上千了也才十萬。
然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陸舟已經打定了主意,六月之前能發多少論文,就發多少論文。實在趕不及的也就算了,這半年來他休息的也差不多了,還是早點開始下一個任務比較好。
報告會開始的前三天,來自德國的克勞斯·馮·克利青教授,提前抵達了金陵,在金大新校區的數院實驗樓下,碰到了正上完最後一堂計算材料課回來的陸舟。
「好久不見,」給了陸舟一個熱情的擁抱,克利青教授看著他笑了笑說,「沒想到這才兩年不到,你的名字又得讓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的老傢伙們頭疼了。」
陸舟笑了笑:「也許吧。」
「不是也許,總之不管他們會不會考慮一個剛剛拿過諾貝爾獎的學者,我都會為你提名,」說到這裡,克利青教授忽然笑了笑,繼續說道,「說起來,這次來華國之前,克雷伯教授讓我帶一句話給你。」
「呃,什麼話?」
「他說你是個可怕的對手,」聳了聳肩,克利青教授笑著說道,「他說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向你炫耀他的實驗室。拜你所賜,他現在被經濟與技術部催的焦頭爛額。那些技術部的官僚們看到你們動動手指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覺得可控核聚變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據說他們上次開會,螺旋石7-x實驗室的工程師差點和技術部的秘書打起來。」
聽到這句話,陸舟不好意思地輕咳了聲。
「這個……我很抱歉。他要是覺得不公平,以後我也帶他參觀下金陵高等研究院好了。」
「哈哈,我只是開玩笑的,」克利青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並不恨你,甚至於……還是挺感謝你的。畢竟如果沒有你的等離子體湍流模型,現在仿星器的研究大概還處在一個被邊緣化的狀態。更何況換一個立場,如果是他的實驗室率先完成了可控聚變,我覺得他大概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陸舟做了個無奈的表情,「希望我的研究不會給他帶來麻煩。」
「怎麼會?而且,說不定以後我們還有合作的機會,」克利青笑了笑,繼續說道,「幾個iter主要成員國已經與華國達成了協議,在許多爭議問題以及工業領域的技術上做出交換。大概以五年為期吧,協議上的內容會逐步執行。」
聽到克利青的話之後,陸舟點了點頭。
五年算是一個不錯的緩衝期。
因為不確定能否在短期內解決這個問題,其它國家自然也不願意過早的用自己手上的籌碼進行交換,而華國這邊,同樣也不希望可控聚變技術過早的被其他人掌握,而失去在該領域的優勢地位。
當然,有一點大家是達成了共識的,誰都很清楚永久保密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像可控聚變這種註定得大規模使用的民用技術,除非是捂在手心裡不用,或者把與國門徹底關起來,否則等到可控聚變電站與跨區域電網項目的鋪開,有太多的可能性會導致技術流失。
配合三年普及可控聚變電站,供應全國80%以上用電的戰略規劃,以五年為期用可控聚變技術向其它國家交換政治、技術等等方面的利益,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而這五年的時間,已經足夠發生很多事情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3s 3.635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