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聽說常州危急,急忙派呂珍支援,另外命趙打虎援救長興。
耿炳文馳至長興城下,正碰趙打虎到來。
趙打虎喘息未定,就被耿炳文迎頭痛擊,只好退走,守將李福安等人隨即出城投降。
耿炳文收降了幾個人,又獲得戰船三百餘艘,立即疏報捷。
朱元璋下令設置永興翼元帥府,任耿炳文為元帥,統兵把守。
張士誠派左丞相潘原明、元帥嚴再興前來攻打長興。還沒到城下,就被耿炳文的伏兵襲擊,四散而逃。這時只有常州相持不下,常遇春分兵四路,截斷他們的糧道。
城裡沒有吃的,呂珍免不得惶恐起來。他屢屢出城突圍,都被徐達擊退。後來,城裡的糧食全部吃完,幾千士兵餓死,呂珍顧不守城,趁著夜黑,打開城門溜走了。常州隨即失陷,徐達引兵入城。
張士誠損兵折將,連番丟掉常州、長興、江陰、常熟等地,復遣兵反攻常州、常熟,均失敗而歸。氣得他一連幾日茶飯不思,懊惱至極。
忽然噩耗傳來,張士德在朱元璋營中絕食身亡,朱元璋派人警告他,若不趕快歸還部將,可不敢保證張士信的安全。
張士誠悲憤交加,已經損失了一個弟弟,不能再損失另一個弟弟了,一邊咬牙切齒下令釋放顧時、張龍和楊憲換回張士信,一邊集結全軍要為張士德報仇。
正在此時,許五對他建議道:「主公不如書朝廷,要求和楊完者、方國珍合力夾擊朱元璋,這樣既可以減少我們自己人的損耗,也可以藉機出口惡氣,以報這二人當初攻打主公之仇!」
楊完者原是十峒飛山苗人首領楊再思的後裔,元廷為了平息江南叛亂從湖廣召來這支少數民族部隊。但是這部苗軍作戰紀律很差,燒殺搶掠,備極慘毒。反正他們殺的也不是元人,朝廷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求在平叛起義軍的時候出力就行。
方國珍和張士誠一樣,也是私鹽販子出身,不過他與張士誠不同的是,一個走的陸路,一個走的海路。方國珍曾經在大閭洋殲滅了元江浙行省水師,後來被元廷招安後就為元廷海運漕糧,兼或做點打劫過路船隻的海盜買賣。
這三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被元廷招安的起義軍。然而三人積怨已久,即使同朝為官也是面和心不合。
張士誠聽完許五的建議後恍然大悟,朝廷派他一個人出兵對付朱元璋分明是拿他當槍使,借攻打朱元璋其實消弱他的勢力,說明朝廷根本就不信任他,他還傻傻地打了這麼久。不行,得把楊完者、方國珍也拖下水來,最好讓他們沖在前面,不管哪一方打敗都是他樂見其成的事情。於是他當即修書給達識帖木兒,說自己實力不行,攻打朱元璋屢戰屢敗,恐延誤軍紀,希望朝廷增派楊完者、方國珍兩支部隊協助。
達識帖木兒一想,只要不是我們元人受損失,你們漢人也罷,苗人也罷,打死打殘都無所謂,便同意了張士誠的要求,派人通知楊完者、方國珍協助張士誠攻打朱元璋。
誰知楊完者根本不賣達識帖木兒的帳,拒絕出征。
原來這些苗人本來生活在窮山惡水的環境中,被召到江浙後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外面的世界多富饒。他們不識漢字,不習教化,但力大無比,又有一股蠻勁,常常以悍不畏死的勇猛之勢打敗起義軍,每次勝利後都能得到可觀的戰利品,嘗到甜頭的他們漸漸不滿足行軍打仗,開始屠殺擄掠百姓。
這是一支驕橫濫殺、不得民心的部隊,與張士誠部隊的紀律嚴明相反,以至於蘇州、秀州、杭州等地有「生不謝寶慶楊,死不怨泰州張」的俗語。
原本楊完者受元廷命令攻打張士誠並沒有多想,可在元廷招安張士誠後有個叫黃三的手下告訴他,「張士誠乃販鹽起家,又做了那麼久的王侯,本來就富可敵國,朝廷還不讓將軍殺他,甚至把最富庶的地盤都給了他,這種好事朝廷從未想過將軍,現在還叫將軍去協助他攻打朱元璋,看來朝廷還是看重漢人多於我們苗人啊。」
楊完者頓時火冒三丈,因為如果依照他和元廷定下的慣例,只要殺了某人,那人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歸他的部隊,那麼殺了張士誠就能得到張士誠所有的財富,可是元廷只是招安張士誠不讓張士誠死,他就得不到張士誠的財富。這簡直就是裸從他手中搶走巨大的財富啊,即使叔叔能忍嬸嬸也不能忍!
所以楊完者聽到達識帖木兒的命令根本就不配合,他巴不得張士誠去死,怎麼還可能聯手和張士誠攻打朱元璋?
這樣一來達識帖木兒就生氣了,十分不滿楊完者的囂張跋扈。楊完者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撂攤子,分明是不把朝廷放在眼中,難道他也想叛變?一旦叛變這些苗人比漢人還麻煩,隔三岔五出來掠奪一番,打不贏就往山里躲,讓人頭痛不已。不行!既然楊完者已有二心,那麼這次就不能放虎歸山!
達識帖木兒立刻遣人秘密給張士誠送了一封信,暗中約定聯手做掉這個不服從命令的苗人首領。
張士誠十分高興,干不掉朱元璋能殺死楊完者也不錯,若不是楊完者這個傢伙壞事,說不定自己還好好的在高郵當王爺,哪用委曲求全當元廷一個小小的太尉。
達識帖木兒親自趕到杭州再次命令楊完者出兵浙東,張士誠出兵淮南。
楊完者不好和朝廷直接鬧翻,就叫部將楊通泰、楊通知、李才富、肖玉分四路去浙東溜達一圈,他自己仍然在杭州花天酒地。
張士誠佯裝率兵十萬與朱元璋作戰,暗中卻屯兵杭州城附近,當探知苗軍已出兵遠征,即迅速調集兵力攻擊杭州,以達識帖木兒為內應,圍攻楊完者。
楊完者這才知道中了達識帖木兒和張士誠的毒計,然而他的軍隊不在身邊,此時已無回天之力。他倒有自知之明,知道張士誠不會善待自己,索性與其兄伯顏自縊身亡。
等楊完者的部將得到消息率軍趕回杭征剿張士誠時,張士誠早已聞風逃之夭夭。
為了平息「杭州之變」,安撫苗軍,元廷贈楊完者為潭國公,諡忠愍,贈伯顏為衡國公,諡忠烈。
但這並不能平息苗軍的氣憤,他們舉起反元旗幟,歸附了朱元璋的軍隊。
朱元璋做夢也沒想到,居然有一支苗軍主動投靠自己,調查清楚原因才知自己無意中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可是他又頭痛這支苗軍的紀律性太差,恐給自己的仁義之師帶來負面影響,急忙召開會議討論苗軍的安置,最後決定把這支苗軍打散分配進每支隊伍,同時派人約束他們的軍紀。
國公府後院裡,遜影一邊牽著朱樉慢慢行走,一邊笑著說道:「主子這招可真厲害。達識帖木兒想利用張士誠對付國公,主子偏叫他不能如意。許五、黃三兩人只需三言兩語就叫張士誠、楊完者斗得兩敗俱傷,最後國公得利。」
馬秀英正在教朱標識字,聽到此話頭也不抬,淡淡地說道:「若不是這二人不齊心,怎麼會受人鼓動自相殘殺?只可惜讓那張士誠逃走了。叫許五繼續跟著張士誠,注意他的動向。至於黃三,楊完者這邊已經沒什麼大礙了,把他調到別的地方吧。」
朱標抬起頭,好奇地問道:「娘,什麼叫自相殘殺?」
「就是自己人互相殺害的意思。」馬秀英摸摸他的腦袋,「乖孩子,這幾個字寫完,娘就給你講一個河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2s 3.73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