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正文 第二卷 拂曉之晨_第152章 糧食統購政策

    朱由檢沉默了一會,才對著黃立極說道:「原本朕以為,可以依賴發行糧食公債,建立糧食儲備局,從市場上收購糧食,從而對各地的糧食市場進行調節。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可是朕沒想到,今年陝西會繼續大旱。連續兩年的旱災,想來最底層的陝西百姓已經毫無抵禦災害的能力了。

    但是現在公債還沒有發行完成,糧食儲備局也還處於籌建之中,我們現在完全無法依賴糧食儲備局對各地糧食市場進行干預,並對受災百姓進行賑濟。

    如果光光依靠內庫撥付銀兩,而不加以政府的行政干預,那麼這些銀兩隻會造成糧食產地價格的上漲,而未必能籌集到足夠的物資入陝救荒。

    所以朕以為,這次對陝西的賑災,重點還是在於政府的政策干預和引導,其次才是購糧的資金籌措。」

    黃立極躊躇了一下,心裡也不由認同了崇禎的判斷,但是他的擔心反而更為強烈了。崇禎登基以來,不管是整頓京城治安,還是收攬京營軍權,從來都是不管不顧的橫衝直撞。

    雖然這位少年皇帝的運氣很不錯,京城勛戚早就不是國初時的模樣,對於皇帝蠻橫的剝奪了他們最後的一絲軍權,也捏著鼻子認可了。

    而英國公年老體衰,一心想要保住英國公府的榮華富貴,根本無意得罪年少的皇帝,從而給自家招來禍患。

    對於朝廷的文官來說,因為要應付魏忠賢下台帶來的人事變革,也無人敢出頭,阻擾皇帝對京營軍權的掌控,生怕因此招來皇帝的猜忌,從而成為皇帝鬥爭的對象。

    在這種種機緣巧合之下,崇禎才能夠順利的控制了京營,並在京畿地區推行了衛所改制。但是即便是如此,也還是出現了京營兵變和順義民變。

    對於黃立極這樣在宦海沉浮的官僚來說,最討厭的一件事就是,事情的發展脫離自己的掌握,而崇禎的行事,則每次都能造成事態失去控制。

    雖然到現在為止,皇帝推行的這些事情的結局都還是令人滿意的,但是誰也不能保證,今後事情也會這麼順利。

    看著黃立極沉默不語,朱由檢不由繼續說了下去,「朕希望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今年暫時恢復實物勞役,不再以白銀作為稅收要求。」

    這個要求並不出格,對比起銀兩來,現在陝西更需要的是糧食,黃立極點頭贊同了崇禎的意見。

    朱由檢毫不遲疑的繼續說道:「朕還要求內閣下令,對這三省實行糧食統購統銷的政策,除了朝廷設立的糧食局和擁有朝廷頒發糧食販賣執照的糧商,任何人不得在三省經營糧食貿易,包括親王在內。

    另外,今年陝西的糧食沒有經過內閣和朕的批准,不准一顆糧食運出省外。而山西、河南兩省的節餘糧食,只准運往陝西銷售。

    還有,所有運往陝西出售的糧食,朝廷決定予以免稅。並且凡是往陝西販賣了1000石以上的商人,可以減免相等價值的貨物稅收。

    但是敢於在以上三省對糧食生意進行囤積居奇者,不得享受以上優惠政策。政府除沒收其違法所得之外,並對其處以違法所得1-3倍的罰款,吊銷其在以上三省經營糧食貿易的執照。」

    徐光啟大為贊同,崇禎制定的類似糧食專營的政策,他認為這樣的強制政策,顯然可以救助更多的陝西災民。

    但是黃立極同郭允厚都下意識的出聲反對了,黃立極和郭允厚都認為,如果內閣頒發了這樣的政策,恐怕會遭到三省士紳的強烈反對。

    黃立極為想要說服崇禎道:「陛下,凡是經營糧食生意的,大多是家中田地眾多的士紳,或是有地方權要人士支持的官商。

    這些人物都是安定地方的關鍵,但是陛下這個政策一出,豈不是等於是從他們口袋裡拿糧食。到時這些維護地方的士紳,恐怕反而會變成變亂之源啊。」

    朱由檢神色有些奇怪的看著自己的首輔問道:「那麼首輔大人,如果陝西同河南兩省必然有一處要發生叛亂,你覺得那一處對我大明危害最小呢?」

    黃立極同郭允厚對了下眼神,才對著崇禎回道:「局勢當不至於此,若是陝西下半年能夠下上兩場雨,今年終究還是能夠勉強度過的。」

    朱由檢擺了擺手說道:「朕不想靠天意來決定我大明的國運,朕只想問一問諸位先生,如果河南同陝西必然有一處要亂,我們應當選擇在何處最為有利?」


    郭允厚從旁為黃立極解圍道:「陛下,河南地處中原,又與運河相鄰,此地實在是亂不得啊。」

    黃立極對於郭允厚的話語表示了默認,顯然兩人都覺得,如果一定要選,他們還是要保河南,而拋棄陝西的。

    然而朱由檢卻搖了搖頭,他對著兩人說道:「朕以為,要亂還不如先亂河南。

    陝西是三邊之地,和塞外民族打了數百年仗,民風剽悍遠過於內地之民。更何況陝西連年災荒,這些能夠熬下來的百姓,都是意志堅定,身體素質最為出色之人。

    反觀河南,雖然人口眾多,但是畢竟位於內地,承平以久,民風趨向於柔弱,連衛所軍將都已經不修武備久矣。

    陝西若是生變,能夠入陝平亂的唯有邊軍,而山西兵力不足,又要防守蒙古人寇關,我們只能調遼東軍入陝。現在遼東軍對上建奴不過勉強自保,若是再抽調遼東軍去陝西,建奴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嗎?

    而河南則不然,河南本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雖然靠著運河,有截斷漕運之風險,但是南方有中都鳳陽守陵之軍可以抵禦,而北方可以招陝西邊軍入河南,就算有一時之亂,終究還是能夠平息的。

    再一個,陝西受災日久,連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如何還能負擔平亂軍隊的費用?而河南這兩年起碼沒有受災,可以負擔軍隊的平亂物資,加上鄰近運河,也可以從江南調撥物資,這也是對朝廷最節省的平亂費用。

    最後,陝西之亂是饑民作亂,只要朝廷解決不了陝西百姓的吃飯問題,陝西的民亂就永遠平息不了。無論我們消滅了多少叛軍,總還是會有饑民參加亂軍的,除非朝廷把整個陝西人口殺到朝廷可以賑濟的程度。

    而河南則不同,不過是一小撮野心家和土豪劣紳的自私自利之舉,就算一時有百姓被他們所蒙蔽,但是最終還是會拋棄這些人的,因為河南百姓現在還沒有到活不下去的時候。」

    黃立極和郭允厚兩人沉默了許久,連徐光啟都有些難以認同崇禎這麼功利的計算了。

    黃立極左思右想,還是有些猶豫的說道:「陛下,這三省士紳畢竟還是我大明的棟樑,如此行事,會不會讓這些士紳對朝廷離心離德呢?」

    朱由檢溫和而堅定的說道:「共體時艱,才是我大明的棟樑之輩。如果有好處就要,沒好處就想鬧事,這樣的大明棟樑,不要也罷。」

    皇帝的堅持,終於還是讓黃立極、郭雲厚軟弱了下來,不管崇禎這番話有多功利,兩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是避免最壞局面的最為可行的政策。

    徐光啟思考了一會,不由插嘴道:「那麼山西怎麼辦?山西山河環抱之地,若是出事,恐怕比陝西民變也好不上多少。」

    黃立極反應極快的回道:「山西同河南、陝西不同,大同邊鎮欠餉不多,只要邊軍不亂,則山西必然無事。

    不過新上任的河南巡撫邱兆麟尚算得力,但是現在的山西巡撫牟志夔御下甚為苛刻,被言官彈劾的次數也最多。臣以為,山西巡撫應當另選一得力人士,可以掌控山西全局,以協助陝西安撫民眾,剿滅叛軍。」

    朱由檢點了點頭問道:「那麼先生以為,誰可以接任山西巡撫呢?」

    黃立極馬上推薦到:「太僕寺少卿李魯生行事謹慎,正可為之。」

    朱由檢頓時皺著眉頭反對了:「李魯生沒有接觸過邊事,山西乃是邊境之地,非是熟悉軍事之人,如何能夠掌握得了邊軍?

    宣大總督張曉、大同巡撫張宗衡守邊,這山西巡撫既要支持大同邊鎮,又要協防陝西,還要整治地方,不是手段強硬有力者,恐怕是難以擔當重任的。」

    黃立極還在思考,除了李魯生之外,還有誰比較合適,這邊郭允厚已經出口說道:「不知陛下心中可有人選?」

    朱由檢思緒良久,才神情複雜的說道:「陝西布政使參政洪承疇行事幹練,一向甚得同僚、上司的讚許。就令他升任山西巡撫,執行山西徵購糧食的政策吧。」

    黃立極和郭允厚只是考慮了下,便發覺他們提出的人選,未必能夠完成皇帝交付的任務。這種得罪地方士紳的工作,也不是什麼人都願意去做的。

    而洪承疇雖然年輕,但是任官的年限卻已經不短了,勉強也夠得上擔任山西巡撫的職位。且這位被眾人看好的政治新秀,在政治上也很平和,並不是東林黨人的支持者。

    黃立極、郭允厚終於還是認可了皇帝對於山西巡撫的提名人選,但是他們對於皇帝接下來任命楊鶴,摒棄了馮三元接任陝西巡撫,則表示了極大的憂慮。



  
相關:  火熱的年代    夢回漢時:東風若與周郎便  飛越泡沫時代  穿呀!主神  迷霧紀元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挽明正文 第二卷 拂曉之晨_第152章 糧食統購政策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挽明"
360搜"挽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2s 3.674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