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來就很難有什麼秘密,何況巴黎方面的動作還那麼大。
只是剛剛接到雷?科帕發回來的電報,法國政府就已經開始在境內尋找合適的工廠,那些政客們為了把這些份額交給與自己有關的工廠更是想盡了辦法,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得法國方面顯得十分的活躍。
這種情況下如果英國人還察覺不到些什麼的話,那大英帝國也就白稱霸世界這麼多年了,何況在法國內部英國也是有些自己人的。
而得知了這一情況後,倫敦方面頓時暴跳如雷。
在1912年的時候,英國的財政收入應該是一億八千九百萬英鎊,和嚴紹的全部身家差不多,雖然兩者看上去差不多,不過一個人的多年積累與一個國家一年的收入終究是不對等的,而且像股票風潮這樣的機會,恐怕嚴紹也真的是很難再遇到了,換句話說現在的嚴紹只能是踏踏實實的賺錢了。
一千萬英鎊的生意,最終那些資本家能從中賺到的,估計也就兩三百萬英鎊,可能還要更少一些。然而這其中所代表的並不只是單純的金錢,更重要的是其所擁有的大量工作機會,何況這些還能產能連鎖反應,帶動大量的產業。
對於這個世界的人來說,英國的確是霸主沒錯。
但是盛極必衰,就算是霸主也會有衰弱的一天。19世紀中葉,有「世界工廠」之稱的英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但70年代以後,英國的經濟發展緩慢下來。從1870年到1913年,英國工業總產量在世界上的比重,由32%下降為14%,並且在19世紀90年代先是被美國超過,接著又在20世紀初被德國超過,落為世界第三位。
1913年,英國的鋼產量為778萬噸。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和德國的1/2。與此同時,對外貿易由於美、德的競爭,在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也由1871年的22%,下降為1913年的15%。農業原料和食品也越來越仰賴於從國外輸入。
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表明了什麼,而對這些,英國人自己顯然也是心知肚明。
英國工業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在於第二次技術革命的時候,英國起步較晚。且步伐較慢,英國的大部分工廠建於工業革命早期。到19世紀中期後,這些工廠的設備日顯落後。但是英國資本家在世界市場上一直未遇對手,故對技術改革和設備更新不感興趣,也不願由於更新設備而遭到損失。
因為資本家們安於現狀,並把大量資本投資於殖民地以獲取超額利潤。大量資本的輸出影響了國內投資的擴大。遲緩了工業的發展。而美國、德國等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9世紀後,紛紛開始採用先進的技術與設備,生產力飛速發展,使英國不可避免地在世界市場上受到激烈的競爭。許多國家對英國商品實行抵制,採取了關稅保護政策。這樣,自19世紀70年代後,英國在世界市場上的壟斷地位被迅速地打破。從而也影響了英國工業的發展。
不過話也說回來,雖然英國雖然失去了工業壟斷地位,但是作為一個帝國主義國家,憑藉著龐大,並且越來越多的殖民地,英國還是能維持自己的優勢地位的,只是頹勢越來越明顯罷,且殖民地對英國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也是因為這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威爾遜提出的『威爾遜十四條』對英國來說才會這麼麻煩。
因為如果失去了龐大的殖民地,現在的英國和其他強國相比根本就沒有任何競爭力。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英國手底下的殖民地基本上都已經獨立後,英國也不可避免的淪為了二流國家…
————————————————————
英國人對自己的情況還是比較清楚的,只是有些事情並不是說清楚了就能解決。所以儘管在英國有不少人清楚狀況。但是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英國的頹勢越來越明顯——————何況現在英國還要面對同盟國的挑戰,就算想要調整也是力不從心。
雖說如此,但英國人還是希望能有那麼一點改變的契機,哪怕只是一丁點。
這次倫敦方面之所以這麼惱火。一方面是因為每年一千萬英鎊的貿易額,對英國來說雖然不是特別的大,但也絕對不是能夠隨意忽視的。
這筆生意如果能夠拿到手裡,就算無法成為倫敦方面所希望的契機,好歹也能帶來一點幫助——————現在歐洲這邊已經陷入軍備競賽狀態,倫敦的經濟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糟糕,何況這麼一大筆生意也能帶動不少的就業。
不過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倫敦那邊還不會氣成這個樣子,真正讓倫敦方面惱怒的是,作為揚子江內的一個省份,安徽從某種角度上講也算是在英國的勢力範圍內,結果這麼一大筆生意沒落在英國人手裡,卻落到了與之毫不相干的法國人手裡…
這就好像自己的後花園裡有一筆寶藏,卻被自己的朋友給挖走了一樣,這叫倫敦那邊怎麼可能不惱怒?
而作為英國在中國的駐華公使,朱爾典在這件事上顯然是要負大部分責任的,因為本來英國是可以獨享這些利益,並且從中得到更大份額的,現在他們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法國人得到了這些,而且他們還不能生氣,至少不能當著法國人的面生氣…
————————————————————
作為袁世凱的密友,從1898年開始升為駐華代理公使,到如今成為英國駐華特命全權公使,朱爾典在公使這個位置上已經坐了整整十四年的時間。
這十四年的時間裡,雖然朱爾典在英國的外交版圖中一直都處於一個次一等的級別,但在中國的權利之大卻是完全可以想像的。
而在公使這個位置上幹了十四年後,莫名其妙的就被倫敦那邊給訓斥了一頓,朱爾典的惱怒同樣可以想像。
沒錯,朱爾典的確是袁世凱的密友,彼此之間的交情也非常的深厚。但不得不說,朱爾典的確是一個專業的外交人員,在華的這些年裡也一直都以英國的利益為最優先,之後才是他與袁世凱的私人友誼。
也是因為這個關係,英國和中國的許多不平等條約都是在他擔任公使的這段期間簽訂的。
所以他和袁世凱的私交雖然不錯,但讓他無視了嚴紹的原因並不是他與袁世凱的私交,而是作為英國人的莫名驕傲…
作為駐華公使。安徽的情況朱爾典當然知道一些,也知道在安徽有著一家全球最大的汽車公司,其所生產的汽車比全球其他所有的汽車公司加在一起都要高…
問題是,那又如何?
雖然英國的頹勢越來越明顯,但是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外交使節朱爾典依舊是驕傲的,而且作為一名老牌公使再加上還是袁世凱的密友。朱爾典也不需要像雷?科帕一樣迫切希望能夠做出一些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來。
嚴紹的汽車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也沒多久的時間,朱爾典對其的重視程度難免有些低,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會對其產生一定的關注,但絕對不是現在…
只不過現在既然法國人已經搶先了一步,那一切自然也就都成了泡影…
————————————————————
「先生,要不然的話我們也和那個叫嚴紹的軍閥簽訂一個協議?」站在一旁,看著朱爾典手裡面的那份協議。公使館裡的一名官員輕聲建議道。
雖然電報上的話基本上都是在訓斥朱爾典,但是作為公使館的一名成員,這又何嘗不是在訓斥他們?
同時作為一名驕傲的英國人,對法國人他或許沒什麼辦法,但他卻很想現在就教訓一下那個讓他受到侮辱的中國人。而且他也希望能夠挽回倫敦方面對他的評價,所以在他看來,一個新的,並且遠比法國人得到的更加優厚的協議顯然是應有的。
然而聽了他的話後。朱爾典的面色雖然難看,但是還是搖了搖頭道。「恐怕已經來不及了,既然法國人已經介入其中,就算我們出面也沒什麼用…」
「法國人?」聽到朱爾典談起法國人,那個公使館的官員有些不屑。「就算他們出面又能如何…」
「他們出面,就意味著倫敦方面不會支持我們的擅自行動,別忘了。歐洲那邊的情況已經越來越緊張了,隨時都有可能會爆發大戰,這種情況下倫敦那邊對法國的重視程度絕對要遠遠高於我們這邊,在這種情況下倫敦那邊也不可能為了這麼一點點的利益就冒著與法國交惡的風險…」對於這點。朱爾典還是比較清楚的。
中國對於英國來說,僅僅只是一個商品的傾銷地。如果再多一些的話,就是中國的西藏對印度這個英王冠上的最明亮的一顆寶石有著極大的危險,僅此而已…
為了中國的一點點利益,就冒著和法國交惡的風險?在歐洲局勢緊張的情況下,聰明人可絕不會做這種事情…
所以至少在現階段,無論朱爾典想要做些什麼,只要是和法國方面有關的,恐怕都不會得到倫敦那邊的支持,何況只是為了這麼一點事情…
「那難道我們就這麼放棄了?」聽著朱爾典的話,那個公使官員有些憤憤不平的道。
因為嚴紹的舉動,莫名其妙的就被倫敦那邊訓斥了一頓,這叫他怎麼可能咽的下這口氣。
其實不只是他,就連朱爾典本人也是如此,畢竟是做了十多年的土皇帝,朱爾典也養出了不少的脾氣。何況這次倫敦那邊的口氣又是前所謂有的嚴厲。而且因為這件事情,恐怕倫敦方面對他的評價也會降低不少,如果不是朱爾典在中國已經多年,且與現在中國的半實質統治者又有著非常深厚的友誼,恐怕倫敦那邊已經因為這件事把朱爾典給扯換掉了——————到不是說這件事有多嚴重,只是本來應該是自己得到的東西莫名其妙的就變成別人的了,這讓對面子十分看重的英國人很想找一個宣洩的對象,而本來就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的朱爾典,無疑就成了這麼一個對象。
但是他還是知道大局的。所以最後也只是淡淡的道。「再等等吧,等到歐洲的戰事分出分曉後,我們也就不需要再顧慮這麼多了…」
英國和法國本來就是一對冤家,會站在一起也是為了應對同盟國的威脅,只要同盟國的威脅消除了,兩個國家就會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
歷史上德國戰敗後,法國本來是想給德國弄一個讓他一輩子都站不起來的苛刻條約的——————也不奇怪。畢竟法國在一戰中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一些。
但是英國和美國都主張給德國留一口氣,這裡面除了蘇聯的因素外,也有著不希望法國在歐洲大陸上一家獨大的想法。
不過嗎…
斬草要除根,雖然英國和美國最後給德國留了一口氣,但最後簽訂的條約在德國看來依舊是十分屈辱的。而這最後的一口氣,也給了德國重新站起來的機會。
強大的實力。再加上極其強烈的復仇心理。
正是這些,最終導致了另一場大戰的爆發…
而也是這場大戰,使得英國最終失去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並最終導致蘇聯和美國的崛起…
————————————————————
雖然莫名其妙的被倫敦方面訓斥一頓,使得朱爾典惱怒異常,但他也清楚現階段並不是對付嚴紹的最好時機。既然嚴紹已經拉了法國人做自己的靠山,那麼想要對付他的話。就只能暗中做一些手腳,或者是英國再也不需要法國的時候…
另一方面,並不清楚協議的事情已經被英國人知道了,嚴紹還在忙著許多的事情。
先是解決撫恤的問題,在已經得知了陣亡官兵的詳細情況後,這一部分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等著嚴紹去做。
「下午一點鐘,前往城郊的德隆公司觀看工廠運營狀況。下午三點鐘,和銅陵市的市長見面,下午五點鐘…」捧著記事本,伍千秋站在旁邊對嚴紹輕聲念道。
而只要伍千秋多念一個,嚴紹的頭就會變得更疼…
「……另外詹天佑詹次長來了,似乎是有些事情想要和您談一談…」就在嚴紹的頭疼的厲害的時候,伍千秋突然對著嚴紹道。
「哦?詹天佑?」聽到這個名字。嚴紹也精神了一下。「什麼事?」
「還不清楚,不過似乎是和鐵路有關…」將本子合上,伍千秋正色道。
「那快請他進來吧…」聽到是詹天佑來了,嚴紹也有些興奮。
這時的詹天佑。正在都督府的大廳內喝著傭人剛剛端上來的咖啡。
雖說嚴紹覺得自己很忙,但實際上詹天佑才是全安徽最忙的一個——————比任何人都忙…
作為交通部的次長和安徽鐵路工程的總工程師,過去的幾個月里詹天佑一直都在忙著鐵路的事情。尤其是在向山與當塗之間的鐵路已經修的差不多後,詹天佑也開始了其他鐵路的勘探和修築。
在安徽呆了一段時間後,詹天佑對嚴紹究竟多有錢也有了一個大致的概念——————雖然這個概念距離現實還是有著很大的差距。
自從詹天佑擔任了交通部的次長以及鐵路工程的總工程師後,詹天佑的經費就一直都沒有短缺過。所以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詹天佑除了指揮下面的人進行修築工作外,剩下的就是在安徽境內進行勘探工作。
或許是因為過去一直飽受經費問題的苦惱,現在猛然間不在需要擔心經費的問題,讓詹天佑對工作頓時陷入了一種狂熱的狀態。
詹天佑先是在安徽境內進行了一番勘探,並大致掌握了一些重要城鎮之間的地形等,幾個月的時間,詹天佑已經勘探了小半個安徽的地勢,最終拿出了一份規劃出來。
可以說,接下來施工的隊伍只需要按照這份規劃來進行就可以了,至於詹天佑本人,則只需要跟在一旁稍作指點。
不過嗎…
還是一句老話,錢的問題…
看了看自己過去幾個月的工作成果,好不容易才從狂熱狀態中退出來的詹天佑也是一腦門子汗。因為如果真的按照他的規劃圖來修鐵路的話,那麼其中所需的花費可就不只是用千萬來計算了…
只是既然規劃圖都已經弄出來了,詹天佑也不希望就這麼放棄。
所以想了想後,最終詹天佑還是帶著規劃圖跑到了都督府來,希望能夠得到支持——————這是他在得到旁人指點後的結果,先前他其實已經跑到財政部去詢問過了,不過李良也很直接,直接就給他看了財政部現在的財政餘額……-375塊,也就是說現在財政部反而倒欠了別人375塊…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4s 3.67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