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沙特用實彈實車做的測試,「哈立德2」的炮塔正面等效防護厚度僅600毫米。
此外,也證明了「哈立德2」採用的是普通複合裝甲。
其實,這個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600毫米的等效防護厚度不夠?
如果只是用來應付周邊威脅,其實是足夠了,實在不行還能安裝附加裝甲,把等效防護厚度提高到750毫米。
這個厚度,足夠擋住除了最新一代穿甲彈之外的全部穿甲彈。
更何況,沙特的主要假想敵是伊朗,而伊朗根本就沒有性能出色的穿甲彈,即便沒有安裝附加裝甲,「哈立德2」也能應付伊朗主戰坦克的威脅,而且憑藉強大的火力,在戰場上獲得壓倒性優勢。
此外,在城市戰裡面,坦克的主要威脅不是來自正面。
可見,以實際使用為標準,「哈立德2」已經足夠了。
問題是,在沙特獲得「哈立德2」的時候,需要考慮的不止是伊朗的威脅,還有緊鄰的那個不聽話的阿拉伯國家。
誰?
卡達。
在沙特從華夏採購第二批60輛「薩勒曼」的時候,德國曾經向沙特推銷坦克,也就是強大的「豹2」a8sa。
雖然這種坦克的防護也不怎麼樣,不比「哈立德2」好多少,但是火力,也就是坦克炮的威力遠遠超過了「哈立德2」。
為什麼?
因為德國可以按照客戶的要求,提供140毫米坦克炮!
當時,沙特沒有購買德國坦克。
一是因為貴,二是與沙特的總體戰略不合。
此外,140毫米坦克炮真的用得著嗎?
要知道,在口徑加大之後,攜帶的炮彈必然減少,而且必須使用自動裝彈機,因為炮彈的重量超過了裝填手的極限體力。
事實上,這也是西方國家一直使用120毫米坦克炮的關鍵所在。
120毫米炮彈的重量,就讓裝填手難以承受,而140毫米炮彈就更不用說了。
結果呢?
卡達接下了這批坦克,以3500萬美元的單價,一口氣採購了120輛,而且全部部署在朝向沙特的南部邊境地區。
這120輛配備140毫米坦克炮的「豹2」a8ca成了沙特的心腹大患。
要知道,當時沙特手上只有120輛「薩勒曼」能夠勉強與之對抗。
這樣一來,沙特對坦克的性能就極為重視,特別是防護性能。
雖然在理論上,現有的任何一種坦克都無法抵抗140毫米坦克炮的穿甲彈,因為按照最保守的估計,140毫米坦克炮的長杆鎢芯穿甲彈的穿甲厚度都在1000毫米以上,而現在沒有任何一種坦克的等效防護厚度達到這個水準,但是在當時,德國並沒有研製出能夠使用的先進穿甲彈。
賣給卡達的,其實是一種在dm63的基礎上放大了的穿甲彈。
說得更準確點,就是把dm63的彈芯套上一個更大的彈托,然後裝到了140毫米穿甲彈的彈殼裡面。
得益以更高的初速,這種穿甲彈的理論穿透厚度達到了900毫米。
顯然,「哈立德2」在安裝了附加裝甲之後,也擋不住這種穿甲彈。
當時,只有華夏原產的,也就是第二批引進的60輛「薩勒曼」在安裝了a級附加裝甲之後,才勉強達到了900毫米。
為什麼?
原產的「薩勒曼」配備的是第一代金屬陶瓷裝甲。
可見,沙特對「哈立德2」的防護很不滿。
怎麼辦?
當然只能找華夏。
在這次測試之後,沙特找到生產vt-4的華夏企業,提出由華夏企業對「哈立德2」進行升級改造。
只有一個項目,用金屬陶瓷複合裝甲替換掉原來的裝甲,至少是炮塔與車體正面裝甲。
可惜,談判進行得並不順利。
為什麼?
價格太貴。
替換下來的裝甲只能返還給巴基斯坦,當二手貨處理,而且重新安裝裝甲,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搞到最後,沙特也只對120輛「哈立德2」進行了升級改造。
要到數年之後,也就是在第三代金屬陶瓷複合裝甲問世之後,華夏開始向巴基斯坦提供第一代金屬陶瓷複合裝甲的生產技術,這個問題才得到解決,只是到那個時候,沙特已經有自己的生產線了。
此外,華夏也開始出口配備第二代金屬陶瓷複合裝甲的主戰坦克。
其實,「哈立德2」並不差。
雖然防護不夠,但是火力足夠兇猛。
簡單的說,與「豹2」a8ca對抗,「哈立德2」扛不住對方的穿甲彈,不過也能用穿甲彈摧毀對手。
別忘了,「豹2」a8ac的防護比「哈立德2」好不了多少。
當然,在沙特軍隊裡面,「哈立德2」的正式稱呼是「薩勒曼」le,進行了裝甲升級的被稱為「薩勒曼」xe,而原裝的為「薩勒曼」mx,而這幾個後綴代表的其實就是這三種坦克的性能。
有趣的是,「哈立德2」的到來,最受刺激的不是伊朗,而是印度。
為什麼?
印度手裡,沒有一種能夠跟「哈立德2」對抗的坦克。
甚至可以說,印度沒有一種能夠在戰場是摧毀「哈立德2」的坦克。
要知道,全披掛的「哈立德2」的正面防護達到了750毫米,而印度的t-90s所使用的穿甲彈最多只能打穿650毫米的裝甲。
結果是,印度再次跳進了俄羅斯的大坑,出資參與研製t-14。
其實,巴基斯坦並沒有採購多少「哈立德2」,而是用了原本為「哈立德2」開發的技術來改進「哈立德」。
為什麼?
貴。
巴基斯坦本來就不賦予,而且國家在大搞基礎建設,陸軍拿到的軍費,也就只能勉強維持現狀。
當然,改進之後的「哈立德」在火力上足以壓制印度坦克,也就沒有必要採購更加昂貴的坦克。
如此一來,巴基斯坦在靠「哈立德2」賺錢的時候,印度卻在燒錢。
到最後,印度在t-14項目上砸了幾十億美元,而等到該項目成熟的時候,比「哈立德2」更加先叫你的坦克已經問世。
也就是說,印度砸了幾十億美元,得到的卻是一種在投產的時候就已經落後的坦克。
顯然,花了幾十億美元,並沒有給印度帶來裝甲力量上的優勢。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3s 3.63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