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洪景來起兵時兵力大約有二千人,根據後來官軍繳獲的起義軍賬簿來看,起義之初,義軍便擁有槍炮二百一十門。一筆閣 www.yibige.com
這個數據是很模糊的,如果是大炮二百一十門,那洪景來早打下漢陽了,不至於被困定州,兵敗身死。這個數量應該是極少數的輕型火炮,加上大多數的火槍構成。
炮的話,大概也就是那種清軍也大量裝備的劈山炮。最輕的幾十斤,重的有三五百斤,這玩意兒移動方便,適合跟著大軍快速移動轉進。又能夠給步兵相當的火力支援,使得官軍在對陣之前就有遠程優勢。
大致上和大萌那會子的虎蹲炮一個思路,打霰彈。小的一次十幾枚鉛子,大的一次可以一兩斤上百發鉛子。據說遠的能打兩千米,但洪景來感覺和一炮過去糜爛十里是一個意思。一二百米,二三百米的距離上對著步兵集群來上那麼一下子,才有效用。
對於工事要塞和裝備稍微嚴整一點的盾車效果都不大,聽個響的那種。再過幾十年,基本就會被淘汰。
至於李朝的大炮實物,那倒是有不少,美國博物館裡就有,有大有小。怎麼說呢,尚未脫離那種泥模鑄炮的階段,大小規制不嚴整,炮彈裝藥也各有不同。
遠不如眼前的火槍來的靠譜。
鳥槍的話,就十分符合當時清國整體社會上槍支極度泛濫的現狀,那種用草繩把槍管系在木座上的簡便鳥槍,在部分地區甚至是家家戶戶人手一支。
以至於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甚至記載有普通的僕役手持鳥槍出門打野鴨子的事,這鳥槍還是僕役自己有的。價格據說低廉到一支只要三兩不到。
後來林.李二人一路攻打到天津靜海,好傢夥,被人組織當地打鴨子的獵戶用「鴨排」給打了回去。一則是林李的北伐軍到了強弩之末,二來是即使天子腳下民間也一樣保存有大量火槍,可以短時間內快速成軍。
而朝鮮這邊雖然有以前三韓之地,白衣騎射的傳統,但是如今也專習鳥槍,以至於清俄雅克薩尼布楚之戰還徵調上百名朝鮮鳥槍手從軍。薩爾滸之戰時,大萌也大規模徵調朝鮮鳥槍手從軍。
整個社會對於鳥槍的習以為常,以及基層的龐大鳥槍保有量,使得鳥槍成為了一種極易獲取且操作簡易的武器。
往後了說,三元里人民反英大起義,以及李朝本身的東學黨大起義,民眾們手中都有大量的鳥槍。而且在民眾手裡,這鳥槍就真特麼的好使。
官軍拿著一樣的鳥槍打不過外敵,民眾拿著這鳥槍偏生還敢和外敵干一仗,不僅打了,還能弄死幾個外敵。
揭過這章!
鳥槍不提,反倒是可用的弓在洪景來起義初期數量相對很少,只有區區百張,且每張弓配屬的弓箭不超過二百支。
當然戰馬就更加不易得了,整個義軍從上到下只得十匹清馬!
起義軍的主力武備仍舊以冷兵器為主,但也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士兵裝備了熱兵器。加上後來攻州破縣,摧破官軍,可以想見起義軍中的熱兵器是一直占據一定地位的。
隔壁的另一支起義軍不也是這樣,從土客械鬥中積累了豐富的集團作戰經驗,每到一地必定會注意收集各種軍資,尤其是大炮和火藥鉛子。
進了城以後,更是不吝惜錢財和洋人使勁買洋槍洋炮。到了戰場上,哪有一點冷兵器作戰的場面,雙方都是槍炮大鳴,打的驚天動地。
那棺材板子裡填滿了藥子,把城炸塌不也是這個當口,由他們發明出來的嘛!黑火藥能用到這地步,算是極限了。
想想也是,不管哪個時代,培養一個能披甲持劍,選鋒跳蕩的強兵太難了。漢有三河騎士,唐有折衝府兵,宋有殿前效用,往後倒也就不提了。但是培養一個會擼噴子的大頭兵那就簡單了,只需要短短的三個月。刀劍能殺人,鳥槍一樣能殺人。
只要火槍跟得上,人沒死完,這軍隊就好補充的很。
這也算時代在發展吧!
洪景來穿越過來,這一圈看下來。包括眼前富山浦的慶尚道左水營的官兵,實際上也有很多私賣盜賣的事情。刀槍棍棒什麼的肯定是賣的順手,至於鳥槍火箭,也不是沒賣過。
只不過他們的主要客戶萊商,是跑朝日航線的,這一段路太近了,基本不存在什麼海盜風險。商船的武備需求不是太高,所以倒也沒有把左水營的武庫給搬空。
其他各地的兵營大概情況也應該如此,所謂的官兵,不僅不足額,甚至可能就是沒有,至於武器裝備,真的是很不好說。
洪景來讓他們回鐵山老家打百十條槍,就算被發現,也盡可以遮掩過去。反正李在朝已經補了鐵山的捕盜從事官,手下的捕盜兵本來就應該要有武備的。
拿刀槍弓箭和拿火槍差不太多,反正手裡得有個傢伙嘛!
李在朝手下的那些捕盜兵,說白了就是當初他的那些老兄弟。再說直白一點,就是洪景來的手下。左手倒右手,自家轉自家而已。
「閣郎要這麼些個鳥槍作甚?」韓三石看李濟初帶著他那幫兄弟出去。
「倒也不特地為了什麼,給鐵山的老家的鄉親弄點防身的火器。」洪景來隨口敷衍了一句。
「這大鼻韃子的鳥槍和咱們的也差不了多少嘛。」
「這倒是的,沒太大的差別。就是發火機改的好些,方便雨天也好使。」
「鐵山那邊是有個鐵礦在?」雖然知道,韓三石還是多嘴再問了一遍。
「是有些產業在鐵山。」
「開礦確實要手底下點子硬!難怪閣郎讓李捕盜回鐵山做官。」
韓三石很自然就開始腦補了,他老家嘉山之前發現了一座金礦,他們韓家兄弟兩個作為鄉民代表,那可是用了非常「和平」的方式和礦主近距離激烈交涉,找補了不少大米的。
那礦主手下二百來個壯漢,明火執仗,裝備比官兵還齊全,有組織有紀律。和四千多嘉山鄉民對峙了兩個多月,最後還是敗在人太少,道路被掘斷,糧食斷盡。不然嘉山那攤子事情,一時半會子真的是解決不了。
而嘉山的官府對於礦主以及礦徒大規模武裝的事情完全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每個礦爐能不能足額的上交爐金,以及能不能收到礦主的賄賂。
本身鐵山郡的事情就不是官府在管,全都操縱於金進士這個鄉班以及像之前金斗吉一樣的鄉吏手中。這都是和洪景來結好的勢力,肯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現在韓三石既然跟了洪景來就時刻以偏向洪景來的方式考慮問題。洪景來在老家鐵山有人有產業,肯定要顧及好。別說勾結官府了,連官府的捕盜校都是洪景來的人。
反正朝廷是他們老李家的,這國家也是老李家的,與我何干?我先顧好我自己這個小家就不錯了。別談什麼家國情懷、民族大義了嗷。和韓三石他們這些小老百姓的距離太遙遠,基本上一輩子都不會發生交集。
以時人的眼光,你給我頓頓飽飯吃我就可以跟你混了。你要是能給我一場富貴,腦袋系在褲腰帶上跟著你干也不是不可以。
很樸素!
很現實!
就像電影《1942》裡的東家,他都知道要買一桿槍在家裡防備著。一場大災,官府的虛弱盡顯無疑,全縣七十二大戶悉數被搶。
他東家要是能有個二三十人的槍隊,那伙吃大戶的也進不了他這個莊子。也不至於兒子也死了,家也被燒了,全家去逃荒。
「主要還是多練幾個能辦事的人手。」洪景來把雙手背在身後,慢慢往外踱步。
「省得省得,做官的就要有手下。」
「你看現而今做官,要是京官兒還好,到外面做官,哪個不要家人?上下奔走要人,迎來送往要人,通曉事情要人。」
「這麼說弄上些槍,操練起來,以後還能有大用了?」韓三石一副原來大人你早有成算的模樣,像是深刻體悟了洪景來的想法。
「你想啊,先練上三五個月,起碼知道聽吩咐,知道辦差事,知道分輕重,對不對!」
「有點這麼個意思!」韓三石腦子比他弟弟活絡,樂意思考。
「大家跟了我,就算做不上官,但是以後做個領頭,做個管事。現在先立了規矩,學了條律,以後咱們人手多了,場面大了,立時就能操辦開不是。」
「是是是!閣郎說的有理。」
「好了好了,你把這些火帽槍都收好,過會子交給濟初,由他們帶回去。」
韓三石聽了吩咐,手腳麻利,抖開袋子就把那幾杆滑膛槍就裝了進去。帶著傷還釘著皮帶,方便攜帶。
「哎呦!這火帽槍背起來挺沉!」五條槍起碼四十來斤,背起來肯定沉。
要是一個普通步兵背上槍,再帶上其他的包裹,怕是負重不下三十斤,在朝鮮這個多山的地形,對人的耐力頗為考驗啊。
讀之閣,讀之閣精彩!
(www.玉ed玉e.com =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3s 3.68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