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正淵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是「舌戰群儒」,也不是據理力爭,而是分析利弊,他沒有直接告訴這些人該怎麼做,卻引導著他們該這樣做。筆下樂 m.bixiale.com
在這個過程中,他能把人性利用到極致,把每個人的私心和想要追尋的安逸發揮到最大。
董正想拼,而今三王鬥爭嚴重,又怕把軍隊拼光失去勢力。
方屆助攻和稀泥,溫旭態度也沒有原來那般堅定,沒有錢糧支撐,他們的軍隊也維持不住。
溫旭心知攘外必先安內,南朝沒有一個統一的聲音將永遠不能成事。
南朝還有機會,那就是元武帝離京之後,朝中沒有主事,必成亂勢
這就是溫旭的想法。
很顯然他被陸正淵帶偏了。
至於其他人,除了吵來吵去什麼都做不成
就這樣,經過整整一天的議論,最終決定補齊稅額。
花錢消災!
陸正淵給所有人都畫了一個大餅,待元武帝離京之時,就是南朝雄壯之時。
當然,這也離不開方屆的推波助瀾。
這錢要從哪出?
抄家所得都要吐出來,而且還有些不足。
陸正淵提出個法子,南朝官吏進行義捐。
他先帶頭捐了三十兩,這是他全部積蓄。
陸正淵沒有貪墨,坦坦蕩蕩。
隨後方屆跟著義捐,都到了這個份上,溫旭也跟著捐出,最不情願的是董正這可是他抄家所得,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錢還不夠,劉棟又帶人去尋了幾個臨安城的富商,又是搞的雞飛狗跳才把錢湊齊。
第三天,陸正淵又跑了一趟把錢送出。
「不得欺壓百姓,若有此舉,朝廷大軍必來清剿。」
警告之後,大寧水師向北而去,他們要儘快趕往上京城。
自此,此事終結。
南朝上下都鬆了口氣,至少朝廷說話算話,收到稅後絕不多留。
臨安城城門重開。
南朝上繳秋稅之事如風一般迅速席捲,聲名盡失,威望全無。
危機解除,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沒錢了!
舉義造反至今有四個月,他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籌錢籌糧,最終結果是一場空。
南朝要發俸祿,治下也需要維持,才能維護統治,更是有兩萬鎮南軍和南朝軍要養。
沒有錢糧什麼事都幹不成。
籌錢籌糧又成了頭等大事,就在一場廷議中,臨賢王溫旭發難,直言在抄家過程中,鎮南王董正貪墨過多,卻在需要時拒不上繳。
他拿出實實在在的證據,就擺在眾人面前,使得董正極其難堪。
他當然不會承認,直言這是污衊,最終大吵一場,不歡而散!
當晚,陸正淵就被請到了鎮南王府,又是一頓挑撥,他自證清白,這些都不是他告知的,是溫旭自己查到的。
劉棟已經被溫旭拉攏過去。
董正知道,溫旭是要對他下手了。
他要還擊!
溫旭得理不饒人,要求董正把貪墨上繳國庫。
董正不認,還說出董正跟勢要之家勾結的事實,雖為清流,實則貪墨極多,名下田產有上萬畝。
你要我上繳國庫。
當初征糧署在時,你貪墨了多少你心裡沒數?
你怎麼就不上繳?
朝廷缺錢缺糧,憑什麼就讓我出?
鬥爭就是相互揭老底。
兩人各有底蘊,溫旭曾是江州州牧,在江州根深蒂固,南朝官吏多為其舊部。
董正手裡有軍隊,更是無法撼動。
誰也動不了誰。
兩人很有默契,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絕不能讓方屆做這漁人。
我們不能好,你也別想好!
你倒是沒做什麼,可你兒子做了。
你方家貪墨的也不算少。
方屆也由此被針對,不過他很坦然。
而今南朝拘謹,願捐糧捐錢,這不是空話,他確實是這樣做了。
這部分錢糧不能進國庫,要直接用於軍隊
這把董正和溫旭架了起來。
算盤是好算盤。
義捐出的錢糧用於南朝軍,這是成就了自己的威望,也拉攏了人心。
他們又沒得到什麼。
方屆也參與鬥爭,我都捐了出來,你們憑什麼不捐。
無奈之下,董正也做出了義捐,只是用於鎮南軍。
溫旭又很不服氣,他不想捐,捐出來成全了別人,他更得不到什麼?
可方屆跟董正又怎麼能放過他?
不僅如此,在方屆的提議下,任命陸正淵為督察使,清查南朝糧倉,本意是為籌糧,是為清查自己家底。
董正同意了。
既然撕破臉,那誰也不要遮羞布。
要查就查個底朝天!
溫旭沒有辦法,最終也接受了,要查一起查,誰也別想好。
最令人驚奇的是,陸正淵竟然又干回了本職。
他又用另一個身份完成陛下交辦的差事。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三王鬥法,使得南朝陷入混亂之中。
就這樣又過一月,大寧水師到達上京城外。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3s 3.666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