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釀白酒的作坊還沒有開起來,酒仍然是水酒,但對這些質子來說,依然是興奮不已。蕃人本就好酒,又在納質院裡關了多年,輕易得不到酒水,現在酒入口,便就如同喝到了仙液瓊漿一般,不由大喊大叫。
徐平讓種世衡派了人出去,四處巡視,凡是飲酒失態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站立聽從教誨,第三次杖五下。示之以恩的同時,處處要讓這些人守規矩,不能順著他們。要不然養成了習慣,驕縱慣了,那個時候再講規矩反而徒惹怨恨。
曹瑋守秦州,曾經上書朝廷說過治理蕃羌的策略:「蕃戎之情,不可專行恩惠。宜先加掩殺,使之畏懼,然後招撫,則悠久之利也。爾者秦州蕃部,本因張佶力取之地,使無粒食,以致侵擾。今或量給曠地,俾之耕作,實綏懷之策也。」
張佶大中祥符年間代李浚知秦州,當時正值党項趙德明作亂,張佶到秦州之後到處設立堡寨,凡不服朝廷所管的一律征討,殺戳極重。又在古渭寨附近設立采木場,周圍蕃落主動避讓,張佶也沒有進行任何補償安撫。秦州蕃羌對這個煞星極是憎恨,糾結起來搶掠作亂,又被張佶主動出擊,打得大敗虧輸。就連朝中提出的厚結宗哥部族首領李立遵,以牽制党項的政策,也被張佶反對,最後不了了之。
秦州的蕃部,多是張佶用武力征討來的,周圍蕃民對他恨是恨得要死,但也怕到了骨子裡。景祐年間,他的兒子張宗象以龍圖閣直學士知秦州,靠著父親的餘威,依然能讓周圍蕃部服服帖帖。秦鳳路設立,正是從張宗象管勾五州一府的駐泊兵馬開始的。
曹瑋知秦州的時候,實際上殺戳也不少,但與張佶比起來,到底是恩威並重,真立了功勞,他不吝賞賜。而且對於蕃族首領,能夠結以恩義,讓他們為朝廷出死力。有張佶這個殺星在前面比著,曹瑋就成了大善人,蕃羌之民到現在依然對他念念不忘。
之所以要恩威並重,目的不是要周圍的蕃羌害怕,雙方實力相差太遠,他們怕與不怕朝廷並不在乎。施以恩惠同時臨之以威的目的,是讓蕃落明白朝廷的恩惠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他們天然應該得到的,得到了好處要知道感恩,要知道為朝廷效力。單純靠施恩養不來自己人,人心不知足,越是只給好處越是容易養出仇家。
曹瑋的政策被朝廷接受,不過真宗皇帝心軟,還是讓曹瑋不要過多殺戳,以招撫為主。
從把這些人從納質院放出來,徐平給他們好處的同時,時時不忘立規矩,不守規矩的嚴加處罰,也是同樣的道理。這裡與西南川峽不同,朝廷對這些蕃落的要求,不僅僅是不鬧事,不給朝廷添麻煩,還要替朝廷出力,與正規軍一起,與党項作戰。
一場飲宴結束,已經日薄西山。由於有人彈壓,倒也沒有出現爛醉之後爭鬥打鬧之類的醜事,大家都還清醒。歡慶就是歡慶,不是放縱,守住度不越界是對他們的要求。
讓種世衡把人集中起來,徐平到人前朗聲道:「從今日起,你們領了新衣,便就要開始一種新的生活,不能再跟從前一樣。只要在這裡做得好,心念朝廷,就是朝廷的人,這一片蕃落之地,終究是要交到你們的手裡。循教化,知禮儀,你們就跟從前不同了,用蕃名多有不便。酒宴結束,重新編伍,各自按定好的編伍到安排好的房子去住。為了方便,給你們新起漢名,以後凡在軍中,一律不得再用蕃名。各自來自哪個族賬,來自哪裡,也不需要再提起。安心在這裡做事,學習,以後會有無窮好處。」
話音未落,就有人驚呼出聲,被周圍彈壓的吏人嚴厲喝斥住了。
無功不受祿,賜漢名按說是朝廷的賞賜之一,怎麼得來得這麼容易,讓這些人覺得不真實。質子對秦州和蕃落來說都是無用之人,以前被輕視慣了,甚至還因為消耗糧食被秦州看押的官吏苛待。徐平一來,待遇突然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徐平知道這些人因為什麼而吃驚,高聲道:「你們不用喧譁,這次賜的只是名,並不是姓,只是為了軍中叫著方便,也讓你們熟悉中原風俗。要想真正賜姓,還是要在這裡好好做事,立了功勞,稟過朝廷才可以。本次賜名,以天干甲次和《千字文》編排,《千字文》自『寒來暑往』起,『捕獲叛亡』止。『寒來暑往,秋收冬藏』,讓你們知道務農嫁穡是天下之本。『誅斬賊盜,捕獲叛亡』,讓你們知道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好了,新起的名字在我身邊的大箱裡,你們依次上前,每人抽取一張字條,上面寫的就是你們的新名字!」
說完,徐平示意種世衡,開始整理隊伍。
現在的編隊,是按照自願的原則,互相結合到一起的。這些人在納質院裡,當然也有朋友有敵人,關係好的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軍中管理當然不允許這樣做,以後會鬧出無窮事端,而且也不利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前面幾天為了安定人心,讓他們自願結合是權宜之策,現在情況熟悉了,需要打亂重新編組。不這樣做,管理會很困難。
秦州和帥府的官吏大多都不通蕃語,使用蕃名對他們多有不便,賜漢名方便他們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要讓這些人暫時跟原來的部族割裂開來,專心學習新的禮儀和風俗習慣。河西和河湟的蕃落跟一般的蕃胡不同,這裡是漢唐故地,一千年來就是漢人的地方,只是最近一百多年陷入吐蕃,才說蕃語,習蕃俗。對於這些蕃羌來說,對於漢族文化不但不排斥,還心中嚮往,樂於接受。也正是因為如此,朝廷允許他們用漢姓漢名才是一種賞賜,等閒得不到。給他們改名,是一種籠絡。
其實不只是這些普通部族,就是蕃族的大首領,如李立遵、溫逋奇和唃廝囉等人,也以得到朝廷封賞為榮。三都谷一戰,直接誘因就是李立遵要求朝廷封他為贊普,沒有得到同意,憤而興兵。朝廷有意抬高唃廝囉的地位,壓低李立遵,更是起了催化劑的作用。作為贊普之後,唃廝囉按照唐朝的習慣,一向稱中原皇帝為「天子阿舅」。
質子們已經慢慢開始適應徐平的要求,當下按照主管官吏的吩咐,排起隊伍,依次走上前來,從徐平身邊的大箱子裡抽取紙條。
作為一種儀式,徐平身為本地的最高軍政長官,讓拿了紙條的人到自己面前展開,親自給他們念取到的名,以示鄭重。如此做,意味著這名是徐平代表朝廷所賜,將伴隨他們一生。不過對徐平來說,念一兩千人的名,可能會持續一兩個時辰,是項重體力活。
編伍、賜名,從此之後這些人就將成為秦州屬下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的使命不是打仗搏殺,而是學習朝廷法度,漢家禮儀,中原風俗,作為種子,撒播到周圍蕃落里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3s 3.635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