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風閣內之事,由始至終,程立從來未曾有半點放在心上。讀書都 m.dushudu.com
誠然,中原武林數百年來,都以「二聖七劍八家十幫」為正道棟樑,對於一般普通江湖人來說,七大劍派的掌門,幾乎便等於是天上神仙般的身份,高高在上,不可輕侮。
偏偏,程立卻絕非普通江湖人可比。
剷除江南霹靂堂雷家,毀滅排教,發掘琉璃寶藏,與傳承自久遠之前神話時代的神裔一族為敵,更參與殲滅漠界十三翼,親眼目睹過十萬大軍如何在剎那間被徹底葬送的驚天動地場面……
今時今日,程立無論能力、胸襟、目光,都已經遠遠超越了七大劍派掌門人這個層次。什麼華山崑崙,什麼峨嵋青城。程立若要殺掉他們,根本隨時隨地都可以。頂多就是花費一巴掌工夫,抑或兩巴掌工夫的區別罷了。
程立如今真正在乎的,仍是倭寇。不但包括正對面駐紮在仙女鎮的倭寇,也包括了其他那些倭寇。
之前在前往揚州的路上,程立率領羽林軍,接連和許多小股倭寇交過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麼簡單的道理,大家當然都懂。所以殺敵之餘,也抓了不少活口進行審問。
故此程立才能夠知道,這次扶桑國合共出動了十五萬大軍。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路。每一路三萬兵馬分別由真田、鬼庭、京極、立花、伊達等五位扶桑的大諸侯統領。
另外更有三千「神風營」,由軍神平五郎信綱所統領,獨立於五路大軍之外。人數雖然最少,戰鬥力卻很可能更在五路大軍之上。
五路大軍,各自負責對不同的地區進行攻略。眼下攻打揚州城的倭寇,便屬於前軍。領軍者為真田瀧兵,號稱扶桑第一勇將。其副將則是當年曾輔助豐臣太閤得天下的智將黑天若水。
既有勇,亦具智。前路大軍這三萬兵馬,可謂絕非易與之輩。縱然程立使用夜襲手段,在譚家莊前線以奇兵勝出一仗,但這並不意味著雙方強弱之勢就此逆轉了。
恰好相反。這次扶桑出兵,除去動員了國內五大諸侯之外,還有許多小諸侯。這些小諸侯不算入十五萬扶桑軍的正規編制之中,石田執權的扶桑幕府,頂多只負責用船隻把他們送過來中原,卻不會負責他們的糧草和軍械等各項開支,一切都需要由他們自己承擔。
相對地,這些扶桑小諸侯,在中原可以到處去進行劫掠。得到的人口和財物,只需要上交三成給石田執權,其餘便全部歸自己所有。換言之,等於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只要勤快一點,幾乎穩賺不賠。
這些小諸侯,每一路的數量都不多,頂天就是幾百人而已。但聚沙成塔,全部加起來的話,數量也十分可觀。之前被程立殺掉的那「葦名七本槍」,就是這些小諸侯當中,實力比較強的一路。
譚家莊一戰之後,倭寇前路軍轉入龜縮防守狀態,不斷加強駐地仙女鎮的防禦。但與此同時,散布在各地的那些小股倭寇,則不斷向仙女鎮方向移動。如今前路軍大將真田瀧兵的麾下,已經聚集起不下於四萬大軍。非但完全恢復元氣,甚至比譚家莊一戰之前更強。
這還不算。根據探子打探回來的情報,本來在閩地上岸的倭寇左路大軍,似乎也正一路奔著揚州方向而來。一旦前路軍和左路軍匯合,那麼倭寇大軍的數量,將暴增至七萬,甚至可能到達八萬。
可是與此同時,揚州城裡的兵力,全部加起來,卻只有五千人左右,連對方數量的一成都不夠。假如兩軍交戰的話,倭寇輕而易舉就能破城。哪怕程立再厲害,也不能單靠自己一個人,對抗八萬倭寇。
至少,若不動用「最終武器」的話,那是絕無可能。但由聖王伏羲所設計製造的「最終武器」,是真正的琉璃寶藏,更是對抗神裔一族的最後王牌。非到迫不得已的地步,絕對不可動用。
不過按照原定計劃,白玉京方面還會再派出七萬大軍,由鄂國公和潞國公兩位率領,作為後繼支援。所以揚州方面,只需要拖延一段時間,固守待援即可。倒也沒有必要單憑几千良莠不齊,胡亂拼湊起來的雜牌軍,就與八萬大軍對抗。
可是世事不如意者,往往十常八、九。一件事假如有可能變得怎樣糟糕,那麼它往往就大有可能,當真變得這樣糟糕了。
譚家莊夜襲之後的第七天,程立正在揚州城內臨時住宿的宅院裡,指點莞兒修煉「天絕地滅大紫陽手」的訣竅。忽然間,外面傳來了急如鼓點,又重又密的敲門聲。
在莞兒身邊伺候,魔聖殿十大煞神之一,位列五方守護之末的光頭大漢銅中鋼,快步過去開門,卻看見門外是揚州刺史衙門,李刺史身邊的一名親信隨從。
這名親信隨從滿面憂急之色,拱手道「奉刺史大人命令,前來求見燕國公。有緊急軍情。請燕國公立刻前往刺史府,與刺史大人商議大事。」
銅中鋼說聲「等著。」轉身回來,稟報給程立知道。程立立刻站起來,吩咐莞兒留下用功。自己則快步出去,吩咐那名親信隨從帶路。
那親信卻不走大路,似乎生怕被發現了一樣,專門帶著程立走那些偏僻的橫街後巷。鬼鬼祟祟,卻就像做賊一樣。程立問起,那親信就說是李刺史刻意這樣吩咐的,請燕國公見諒云云。
程立心下隱隱覺得不妙,於是加緊腳步。約莫半炷香時間之後,便從後門走進了刺史府。然後又一路被那親信引入李刺史的書房之中。
書房之內,不但有李刺史,甚至齊繼亮也在。另外,旁邊地上還放著一抬擔架,上面躺著名渾身纏了白布的傷者。縱然包紮得已經十分穩妥,但他身上仍不斷傳來陣陣血腥氣味。顯然受傷極重。
程立大步走過去,和李刺史,齊繼亮等見禮。然後詢問究竟。李刺史則苦笑著向程立拱拱手,說出請程立過來秘密見面的原因。
原來,這名傷者正是屬於鄂國公的心腹。鄂國公和潞國公二人率領朝廷大軍,一路東行至山東萊州。正要沿路南下,前往揚州支援。可就在這時候,倭寇的右路和後路兩支軍隊,也在山東的膠州上岸,恰好和朝廷大軍迎面撞上。
雙方都措手不及,於是當即爆發一場慘烈大戰。
本來,大魏軍隊在三十年前,也曾經和倭寇交過手。倭寇雖然悍勇,但刀槍衣甲等器械方面,卻遠不如大魏軍隊精良。再加上倭寇缺乏騎兵。如果彼此數量相當的話,倭寇是絕對敵不過朝廷精銳大軍的。
可是雙方一交手,鄂國公和潞國公二人,卻發現完全不是那個情況。倭寇的器械雖然依舊簡陋,可是倭寇里的高手,卻突然增加了許多。一旦有倭寇武士重傷瀕死,便會突然爆發出強悍無比的力量,以一當十,甚至當百都沒問題。
這樣一來,大魏軍隊大失預算。最終只能和倭寇拼了個兩敗俱傷,兩邊都損失慘重。在無法分出勝負的情況下,只好彼此都撤軍後退三十里,就地休整。
戰後點算結果,由鄂國公和潞國公二人所率領的朝廷大軍,竟戰死了超過三萬人,其餘士兵,也幾乎人人帶傷。軍隊處於半殘狀態。短時間內,再也不可能繼續南下,只能留在原地休養整頓了。
鄂國公和潞國公二人深感無可奈何,於是只好派遣親信,南下向程立報信。但在途中,為數五百人報信的小隊,又多次遭遇倭寇襲擊。死傷慘重。於是乎,最終能夠突破重重圍困,進入揚州城報信的人,也就只剩下這一個了。
驚聞噩耗,程立也不禁為之動容。他皺起眉頭,走過去那傷者身邊,再相信查問。幸虧那傷者雖然受傷極重,但神志還算清醒。縱使說話有氣無力,而且說得極慢。但一字一句緩緩說來,倒也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全都說得清清楚楚。
等那傷者把一切訴說完畢。程立這才點點頭,囑咐他好好安心休養。李刺史隨即揮揮手,吩咐下人把這傷者抬下去。繼而滿面愁容地道「燕國公,現在這個情況,你怎麼看?」
程立點點頭,道「這人說的話,應該可信。據我所知,倭寇的武士,掌握了一種武功心法,叫做八門遁甲。一旦使用的話,就能刺激本身潛能,讓力量大幅度上升。雖然過後多半會因為耗盡潛能而死,但用來和敵人同歸於盡的話,卻十分便利。朝廷大軍之所以會和倭寇拼得兩敗俱傷,多半就因為這個原因了。」
李刺史駭然道「這麼說的話,接下來我們再沒有援軍了。可是對面的倭寇,卻是越聚越多。燕國公,這可怎麼辦啊?」
程立回頭望向齊繼亮。凝聲道「齊校尉,你怎麼看?」
齊繼亮顯然也已經考慮了這個問題好久。他緩緩道「鄂國公和潞國公所統領的朝廷軍隊,和倭寇的右路和後路大軍,在山東膠州爆發大戰。這個消息我們能收到,仙女鎮那邊的倭寇,同樣也能收到。
所以現在,揚州城就是外有強敵,內無援兵。如果我是倭寇的大將,那麼顯而易見,我絕對不會放棄這個天大的好機會,一定會乘機發兵強攻的。」
李刺史大吃一驚,顫聲道「那……那怎麼辦?揚州只有區區幾千兵馬,無論如何都抵擋不住啊。」
齊繼亮凝聲道「確實抵擋不住。所以末將愚見,既然無法力敵,那就只好智取了。」
程立凝聲道「應該怎麼個智取法?」
齊繼亮緩緩道「想當年,魏蜀吳三國爭霸。蜀漢丞相諸葛亮大軍北伐,卻因為馬謖失去街亭要地,以至於魏國大將司馬懿,得以率領大軍長驅直進,直逼諸葛亮所在的西城。
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兩千多老弱殘兵。假如司馬懿攻城的話,完全可以一鼓而下,諸葛亮萬萬抵擋不住。
但諸葛亮卻擺布了一個空城計,硬把司馬懿給嚇走了。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末將覺得,這個空城計,現在咱們完全可以拿來借用一下。」
程立搖頭道「恐怕不行。當年諸葛亮能用空城計嚇走司馬懿,那是因為司馬懿多疑,而且他遠到而來,也不清楚諸葛亮的虛實。
但是現在,倭寇就在仙女鎮,距離揚州城可謂朝發夕至。敵我雙方對峙過這麼久,彼此的虛實,都已經被對方了解得明明白白了。我們又如何能夠再擺什麼空城計呢?
更何況,這空城計也只能暫時嚇走司馬懿。等司馬懿回過神來,諸葛亮還是要立刻逃跑。但我們現在,卻根本不能逃跑。所以空城計恐怕沒什麼用吧?」
齊繼亮胸有成竹,道「《孫子兵法》有雲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哈,這幾句話,可不就正好是眼下的指路明燈?」
程立凝聲道「看來齊校尉已經想出好主意了。」
齊繼亮道「是有個主意。但也十分冒險。如果有可能的話,末將也不願意這樣做。可惜,眼下這個情況,我們都沒有選擇了。」
李刺史聽說有辦法,立刻如蒙大赦。催促道「齊校尉,有什麼好主意的,趕緊說出來吧。即使要冒險,但也總好過坐而待斃啊。」
齊繼亮嘆道「刺史大人說得對,確實是這個道理。燕國公,不怕說老實話 ,其實我這個計策究竟能不能成功,歸根究底,都必須著落在燕國公你的身上啊。」
程立頜首道「我猜也是這樣。那麼,需要我怎麼做?」
齊繼亮沉聲道「首先,需要請援軍。有沒有援軍,能有多少援軍,是事情的關鍵。假如請不來援軍的話,那麼我這個主意,頂天了也不過可以再多拖延一段時間罷了。」
程立搖頭道「但是白玉京中,剛剛才發生天災。能夠派出七萬援軍南下,已經是極限了。短時間裡,朝廷不可能再有餘力派遣援軍。」
齊繼亮道「朝廷雖然辦不到。但朝廷之外,卻另外還有一股力量。正是江湖。燕國公,您不就是出身於江湖的麼?怎麼把這股力量也給忘記了?」
程立皺起眉頭,沉吟道「江湖麼……不錯,我確實是忽略了。如果是江湖的力量……嗯……」
尋思良久,程立終於緩緩點了點頭。道「很好。我會立刻去聯絡江湖的力量。」
齊繼亮面上流露喜色,道「但是必須要快。因為倭寇大軍隨時都會攻打過來,我們沒有多久時間了。」
程立深深吸口氣,肅然道「好,我明白了。那麼,如果得到了援軍,那麼接下來,我們又該怎麼辦?」
齊繼亮道「那要取決於援軍多久能來到揚州城了。」
程立斬釘截鐵道「三天之內,援軍必到!」
齊繼亮欣然道「如果當真三天之內就有援軍能到,那麼接下來的事情,便好辦得多了。我們表面上是擺空城計,但實際上是請君入甕。再來個拋磚引玉,聲東擊西。嘿嘿,不怕那幫倭寇不上鉤。」
程立頜首道「那麼現在,我們應該首先幹什麼?」
齊繼亮轉身面向李刺史,抱拳道「現在,就要勞煩刺史大人出面了。」
————
俗話說得好。普天之下,有兩個地方是最不能保守秘密的。第一是在青樓。第二是在官府。這兩處地方,都是人多口雜,耳目眾多。隨便一句話說出來,也不知道究竟會被多少人看見,又有多少人聽到。然後迅速一傳十十傳百,卻哪裡還能有什麼秘密?
現如今的情況,也是一樣。朝廷大軍在山東膠州附近,遭遇了另外一大股倭寇。雙方交戰,終於兩敗俱傷。朝廷大軍傷亡慘重,只好就地休整,再也沒辦法來揚州支援的事,也不知道究竟是哪裡走漏了風聲。不過短短一個上午的時間,居然已經傳遍了揚州的大街小巷。
倭寇圍城,揚州城內早已人心惶惶,一夕數驚。全靠「朝廷不日便將有援軍到來」這個消息支撐著。再加上前些日子程立率領羽林軍夜襲譚家莊,以三百大敗五千倭寇。這才讓揚州城內的人心,得以稍微安定。
可是現在忽然之間,又傳出原來沒有援軍了的壞消息。整座揚州城的幾十萬老百姓,登時大覺震怖。
於是一時之間,有人要拼死出城逃跑,有人則到處瘋狂採購糧食及各種日用品,又有人乘機囤積居奇,更有人上躥下跳到處串聯。整座揚州城,簡直變得活像一鍋沸騰的稀粥,混亂得無以復加。
關鍵時刻,還是刺史府出手。李刺史親自帶領府中衙役,上街去到處彈壓。哪裡有亂象,他就跑到哪裡去。這些衙役要上陣打仗,那是萬萬不成的。但他們人多勢眾,又一身官服,拿起水火棍一頓亂打亂罵,卻也極少有人可以不怕。一來二去,竟硬生生把城中混亂無比的局面,狠狠鎮壓了下來。
與此同時,被揚州城老百姓稱呼為「於龍齊虎」的兩員大將——余大友和齊繼亮,也把駐紮在姜家莊的三千廂軍,再加上一千民壯給撤了回來。
率領一千羽林軍協防的羽林軍副將成魏博,也無可奈何,只好跟著一起撤軍。否則的話,只剩下一千羽林軍,根本孤掌難鳴。若是倭寇乘機攻來,豈非要全軍覆沒?
成魏博回到揚州城,立刻便向燕國公報告。燕國公立刻拍案而起,然後怒氣沖沖,就跑去刺史府和李刺史見面。
雖然他們關起門來說話,但燕國公怒氣沖沖的大聲質問,卻已經遠遠傳了出去,很多刺史府內的下人都聽到了。然後,燕國公滿腔憤怒,咬牙切齒地摔門而出的模樣,不但刺史府內的下人,甚至刺史府大門外,大街上的很多行人,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這還不算。接下來,燕國公居然又去廂軍駐地,和余大友,齊繼亮兩位校尉激烈爭論。雖然軍營駐地,不比大街大巷,但軍營也要到外面去採辦糧食和各種日用雜物。故此燕國公和兩位校尉的爭論內容,還是被不少人知道了。
卻原來,燕國公認為揚州城絕不能坐以待斃,決心再度率軍出擊,依樣畫葫蘆,再來一次夜襲。倭寇多半料想不到,肯定也會中招。只要一戰功成,倭寇必定大敗,那麼揚州的危局,便算破解了。
但余大友和齊繼亮兩位,卻認為此計太過冒險。勝則大勝,那固然好。但若然敗的話,也是大敗。
到時候,揚州城將再無一兵一卒可用,倭寇若要攻城,揚州城也根本無從抵擋。那麼這滿城幾十萬老百姓,只能任憑倭寇屠戮劫掠了。勝敗之間,毫無迴旋餘地,故此兩位校尉始終猶豫不決。
但燕國公卻並不肯放棄。第一天不能說服兩位校尉,第二天接著又來。第二天還是不能,第三天接著再來。第三天依舊不行,第四天……
誰也想不到,第四天的時候,燕國公根本不肯再浪費唇舌了。三人才在中軍大帳里說得幾句,突然間,燕國公厲聲怒吼。緊接著,余大友和齊繼亮兩位,各自發出一聲慘叫。中軍大帳內,就此沒了動靜。
在中軍大帳之外等候的眾人,聽得這慘叫聲,一個個禁不住都心驚膽顫,既百般猜測,又不敢相信事情竟會發展到這樣惡劣的地步。可是片刻之間,只見燕國公揪開帳篷的門帘,大步走出。手裡還提著兩顆圓圓的東西。
看見廂軍的眾位都尉、軍司馬、牙門將、百人將等大小軍官,都圍聚在帳篷之外,戰戰兢兢地等候。程立冷哼一聲,隨手一拋,把手裡那兩顆圓圓的東西,拋到眾軍官腳下。眾人定眼一看,登時大驚失聲,紛紛驚叫道「於校尉!齊校尉!」
原來,這兩顆圓圓的東西,竟然就是余大友和齊繼亮兩人的首級!血肉模糊的首級上五官扭曲,顯然在臨死一刻,他們都充斥了滿腔驚懼與難以置信。同時,四隻眼睛都圓睜著,無論如何也不肯閉上。當真名副其實,死不瞑目。
程立則森然道「本將奉聖旨南下,主持抗倭大事,有臨機處置之權。不聽號令者,皆視為叛逆,可先斬後奏。余大友,齊繼亮兩人私心自用,延誤軍機,罪該萬死。本將軍奉聖旨斬殺這二人,有誰不服?」
說話之間,程立目光如刀,向在場眾多軍官掃視而去。眾軍官一個個噤若寒蟬,紛紛下跪,匍匐於程立身前,哪裡有人膽敢多說半個不字?
程立滿意地點點頭,道「很好。那麼眾將聽命,立刻回營準備。今天晚上初更時分,全軍出擊突襲仙女鎮。不成功,便成仁!」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s 3.601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