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城怎麼會變得如此蕭條。」孫紹臉色一冷,如此殘破不堪的江夏可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江東與江夏雖然連年廝殺不斷,動輒屠城但是自己早就下達過命令任何人都不得傷害平民百姓。如今的模樣顯然是沒有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
周瑜一愣,淡淡看著孫紹的冷厲的眼神,而後才開始說道:「江東與江夏積怨已久,雖然我軍已經張貼告示曉預江夏庶民,並且羅列出了一系列惠民條件,但是雙方之間的仇恨卻是絲毫沒有減免,並且越積越重,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將江夏四門戒嚴,先緩衝一段時間,而後等待主公派遣的各縣的文官前來穩定民心。」
「恩,你讓將士昭告江夏所有的民眾,五日後全部聚集到江夏城池之外,到時候我將會親自承諾他們一些條件,但是凡是在五天之內膽敢有聚眾鬧事者,實行連坐,一人犯罪相連五戶斬立決。」孫紹面容冷峻的說道。
周瑜面色一正,一臉震驚的看著孫紹,出征之時孫紹從下達過軍令不得任何將士都不得傷害平民百姓,讓周瑜以為孫紹懷有一顆婦人之仁的心,但是如今孫紹的手段之狠辣卻又讓他感受到一個不同的孫紹,張弛有度,不由得想到難道真是主公在天有靈護佑江東。說道:「是。」
在中途孫紹一行與江東數名老將相遇,在眾人行完禮之後孫紹並沒有說什麼,而是直接率領眾人進入江夏太守府。
「參見主公。」進入太守府之中,眾人再次一同作揖道。
孫紹則是立即說道:「我們請起。」
「不是此次我軍將士傷亡如何。」孫紹再次開口說道。
「啟稟主公,此次我軍雖然歷經戰爭一月之久,但是傷亡卻沒有超出預料之外,大約死亡六千人左右,輕傷者近八千,殘廢者一千。」周瑜立即開口說道。
孫紹露出了一股沉思,而後面容緊皺,但是是終究還是開口說道:
「黑甲軍之中有一條福利,就是凡是為國捐軀者,一律發放銀兩,家中如若只剩下遺孀者,一律交由吳侯府負責發放良田,進行輔助,也就是說絕對不會讓任何為我江東流血者犧牲者有任何的遺恨,這一條自今日起同樣適用於北營將士與為我江東征戰者的任何一個士兵,二叔你就將這些人員的名字統一計策在案,到時候核實之後,會由將軍府撫恤部統一進行發放。
另外就是傷殘者雖然不能夠再上戰場,不過畢竟都是再戰場之上流過血的鐵血漢子,不日我將會成立一所軍士學校,由我親自任校長,而這些傷殘者則會從其中選取最為優秀者進入學校擔任教官至於沒有選上者也無需擔心,到時候自會有統一的安排,但是要讓所有將士都知道凡是為我孫氏流血者,我孫紹必定不會讓他們老無所養。」
孫紹話語之中的含義實在是過於繁雜,並且其中有一些新興詞語還不是他們能夠理解的,但是他們卻都能夠明白這項政策對於所有的士兵都有超級大的誘惑,一旦這些能夠徹底實行下去,將來江東的軍隊恐怕將只會永遠效忠一人,眾人無疑不露出驚訝的神情。
周瑜則是面色一沉,並不是因為孫紹的計策不好,而是因為他明白這些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並不是簡單的幾句話語就能夠完成的事情,一旦將士都知道但是江東卻不能夠完成,說不定就會發生兵禍。
自然不能夠容忍出現這樣的事情,於是立即站了出來說道:「主公此事應當從長計議,如若有任何差池則悔之晚矣。」
「公瑾放心,此事我已經思索再三,斷然不會有任何的差池,你依令行事即可。」孫紹淡淡的一笑,顯然是對於此事非常有把握。隨後又淡淡的說道:「不知江東現在屯田事宜進行的如何。」
「啟稟主公,現在江東屯田一切進行的都無比的妥當,但是江東一些世家卻將一些新屯的田舍占為己有,不過好在主公準備的糧食充足屯田的民眾雖然沒有獲得田舍但是卻還是依然再進行屯田。」周瑜有些無奈的說道。
孫紹面目一沉,一股深厚的殺氣立即充斥在整個大殿之中,讓人不寒而慄,頗為冷淡的說道:「此事我不是交給張昭全權處置嗎,怎麼會變成如此場景,難道侍衛軍都是吃素。」
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原則性的問題,只不過是對於內政的處理方法有些相悖而已,孫紹表現的越加出色而周瑜也越加的高興,不過如此厚重的殺氣還是讓周瑜感到驚奇,因為沒有經歷過戰場的人絕對不會有如此殺氣,不由得想到難道此次漢中之行孫紹是親自前往。
周瑜露出一股不可置疑的表情輕輕搖了搖頭,而後平淡的開口說道:「啟稟主公此事並不怪張昭大人,這些世家都是以勞作的器物都是屬於他們為由繼而霸占一些新開發出來的良田,子布也實在是沒有辦法畢竟他們所說的理由都是事實,如若強用兵恐怕人心不服,再有主公不在子布也不敢妄自動兵。」
「那不知道這些占領良田的世家之中是以那一世家為首。」張昭對於內政有其獨特的見解,但是畢竟是文人對於殺伐還是太過於畏懼,不過這也不能夠怪他,於是就不再做計較,而是問起此事的為首之人。
「曹騰。」周瑜立即回答道。
「曹氏在我江東實在是太過於福有了。」孫紹輕輕一笑,徒然話鋒一轉道:「如若我要將北營進行改組重建,不知眾位叔伯是否願意支持與我。」
在場之人大部分都是跟隨孫堅一同起家,孫紹如此稱謂正如是,但是孫紹的話語卻絲毫沒有讓眾人感到親切,雖然眾人不知道到底如何改革,但是卻有黑甲軍改革的先例在眼前,說白了孫紹這是要奪權,如若在場之人都是奸佞之臣一定會當場反駁,但是眾位卻都是真正的忠義之士,自然不可能如此,場景因此陷入了一陣尷尬之中。
「眾位叔伯不必有任何疑慮,北營改革並不會奪取眾位將軍的領兵之權,而是讓北營能夠更加規範正規,北營將會設立六營兵馬,由大都督周瑜親自統領一營人馬,五位將軍各自統領一營人馬,一營人馬一共一萬人,合計六萬,五人一伍長,十人一什長,百人為一隊長,五百人人為一軍候長,一千人為一校尉,兩千人為一都尉,一萬人為一都統,一軍為一都督。軍候長之下的職位由士兵自行選舉,軍候長之上的職位由各營都督與都統商議,但是必須經由將軍府抉擇,任何將領都不得私自任命,至於眾位叔父的官職依然如舊,在位無官職者需要對高一級著行禮,但是在軍營則必須聽從軍令,下級服從上級,而任何軍營無將軍府帥令不得私自調動兵馬,另都督親兵八百人,都統親兵五百人,都尉校尉百人,軍候長親兵五十人,隊長親兵十人,隊長之下任何人親兵不得超過兩人,親兵可以自動調遣。以上種種如若違反則如同叛逆,不知眾位叔伯以為如何。」
除周瑜神情依然如舊之外,其餘的五位老將無一不被驚的目瞪口呆心中暗自咋舌,這是在徵求自己等人的意見嗎,明顯是都已經計劃好一切,相告自己等人,眾人都感到一陣無力的感覺,這畢竟是他們老主公的孫子,主公的兒子,只能再次陷入沉默之中。
如今形勢孫紹對於兵權的集中肯定是實在必行,任何一個強勢的主公對於兵權都有由衷的熱愛,周瑜知道自己是不可能阻止,不過現如今這個階段在周瑜看來並不適合整合北營兵馬,於是立即說道:「江夏新下,荊州劉表斷然不會放棄江夏之地,如果貿然整合北營兵馬,敵軍將之恐怕江夏將要再次陷入險境。」
「不日北營人馬全部遣往柴桑,黑甲軍一萬大軍將會駐紮,北營大軍將會在柴桑之地進行整編。至於荊州劉表守城之犬而已,在曹操的虎威之下就算敢動彈,但是我卻料定他不敢動用駐紮北方的精銳之士,至於其餘軍隊在我看來不過是土芥而已。」
荊州同樣並不是沒有精銳的軍隊,否則如此亂世荊州豈能夠直到如今還能夠處於安泰之境,駐守北方的文聘通曉兵法,善練軍士,與江夏的黃祖本來是要相對望。
不過文聘是隸屬於蔡瑁陣營,劉表不重用但是卻也不可不用,雖然不久之前劉表率軍進駐新野,為其防備北方,但是劉表畢竟是外人,而文聘雖然隸屬蔡瑁但是畢竟還是自家人是,所以並沒有一擼到底,十多萬精銳之士依然掌握在他的手中,如若這股大軍進軍江夏孫紹一定會有所顧忌,但是其餘不管是在襄城的十多萬軍隊還是荊州十萬水軍都不足為慮。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1s 3.707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