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先鋒廖化 第七十八章 三英

    董卓這個西涼來的土豪雖說沒有真正見識過黃巾妖法,但是對妖法的厲害還是有所耳聞的,所以當北軍五校的將士還在與「黃巾兵士」血戰的時候,他早已帶著他的親信隨從,由西涼鐵騎護著逃出了廣宗城,一路向著西北往巨鹿逃去,他知道這些死而復生的賊兵絕非人力可敵。

    而那些北軍五校將士搭上性命的浴血奮戰換來的唯一成果,便是替這個臨陣脫逃的主帥贏得了逃命的時間。

    當黑夜褪去,天色變亮,太陽的光芒從身後照耀而來的時候,董卓才終於確信自己擺脫了那些詭異的追兵。但沒想到正在他停馬歇氣的時候,從斜刺里一左一右殺出兩支人馬來,這兩支人馬青一色的頭系黃巾,口中高喊著:「活捉盧植!活捉盧植!」

    董卓雖然知道對方認錯了人,但是被這些黃巾賊抓住怕依然是凶多吉少,所以只好揮鞭打馬,沒命的往前跑。然而一夜的奔逃人雖不困但馬已疲乏,董卓等人沒跑出幾步便被身後的黃巾賊給趕上了,正當他以為將被黃巾賊活捉之時,突然身後的黃巾賊們自己亂了起來。董卓趕忙回身去看,發現黃巾賊的軍陣中有三人往來衝殺,異常勇猛,弄得這些黃巾賊陣腳大亂。董卓一看來了救兵,趕緊回身助戰,經過一番廝殺之後終於趕跑了黃巾賊。

    其實也算是這西涼土豪命大,這半里路殺出來三員猛將乃是劉備以及那日斬殺程遠志的綠袍小將、捅死鄧茂的黑衣漢這三人。原來,當劉備護送著囚車內的盧植走到黃河邊的陽平渡口時,盧植執意不肯讓劉備再繼續護送,要他回廣宗軍營助新任主帥破敵。師命難違劉備只得依依惜別了恩師盧植,引著所部的五百餘鄉勇回廣宗。而那綠袍、黑衣兩位小將乃是劉備帳下的兩員部將,名為主從,實乃兄弟,三人曾於桃園義結金蘭,誓同生死。

    綠袍將姓關名羽,河東解良人,本字長生,早年因殺了鄉中倚勢凌的豪強,逃難於江湖,改字雲長,後至幽州涿郡,他在集市販賣綠豆時被劉備遇見,劉備見其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一時間驚為天人,而關羽亦折服於劉備的不凡儀容,二人英雄相惜,一番長談之後,引為知己。

    而那黑衣漢姓張名飛,表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氏,乃是劉備的同鄉,世居於涿郡以賣酒屠豬為業,家中頗有莊田,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因黃巾賊起,結識了在郡中募兵的劉備與關羽,三人情投意合結為兄弟,張飛因而散了家財與劉備、關羽二人同來討賊。

    劉備在回廣宗軍寨的路上,引著軍馬走至一座小山腳下,突然聽到山後喊聲大震,他命軍士止步原地待命,卻叫上關羽、張飛二人縱馬跑上一邊的高崗眺望,見到官軍大敗潰逃,後面是漫山遍野如潮水般追擊而來的黃巾賊,這些賊兵舉著兩面大旗,旗上分別寫著「地公將軍」、「人公將軍」。

    劉備對關羽、張飛二人說道:「二位賢弟,此乃張寶、張梁兄弟倆,獨不見賊首張角,不知是否還有埋伏?但救人要緊,可速速引兵隨我殺將過去。」

    關羽一摸頷下美髯,半閉著他那雙丹鳳眼,頗為不屑的說道:「縱有伏兵有何懼哉!」

    而一旁的張飛著早已拿著他的那杆丈八蛇矛衝下高岡去了。

    在一番的拼殺之後,黃巾賊敗退五十餘里,三人救了董卓回到廣宗軍寨。

    董卓見三人年紀不大卻身手不凡,以為這三人必是朝中將門之後,而自己久處西涼邊陲,在朝中無人熟識,正好藉此次機會巴結這三人,也好靠著這三人的家世在朝中開拓自己的人脈,因此將三人邀入帳中飲酒,並以上賓之禮相待。

    酒至半酣,董卓問道:「未知三位將軍現居何職?」


    劉備並未領會董卓之意,起身答道:「末將三人現在北軍中侯鄒靖帳下聽後調遣。」

    聽到這三人在小小的北軍中侯鄒靖帳下董卓已然感到失望,但又追問道:「是何官職?」

    劉備再次拱手答道:「白身。」

    董卓頓時對三人大為蔑視,令左右撤去酒席,打發三人回營休息去了。

    這劉備、關羽二人見董卓竟如此無禮,心中甚為不悅,而張飛則已是鬚眉倒豎勃然大怒,劉備急忙扯著他,三人一同退出了軍帳。

    出了軍帳張飛大怒而罵:「我等浴血拼殺,救了這廝,他卻這般無禮!今若不殺之,難消我心頭之氣。」說著拔出腰間的佩刀便要回帳去殺董卓。

    劉備、關羽二人見張飛怒氣衝天要壞大事,急忙制止,劉備道:「他乃朝廷命官,被天子拜為東中郎將,來冀州討賊,恩師讓我等回來便是助他,汝豈可擅殺之?」

    張飛恨恨道:「不殺這廝反倒要在他帳下聽令,吾心實不甘,二位兄長若必要在此,弟自投別處去了。」

    劉備拉著關羽、張飛二人的手嘆息道:「我三人桃園盟誓,義同生死,豈可相離?益德若不願在此,我等不若就此離了此地,都投別處去。」

    張飛至此方才壓下些心頭的火氣,說道:「如此,稍解吾恨!」

    而那廣宗城的城牆上,二娃子何邑躺在地上伸了個長長的懶腰從美夢中甦醒了過來,口中還含混不清的說著:「淳哥,我怎麼就睡著了。」

    但此刻的廖淳是一臉的凝重,他望著廣宗城內外密密麻麻鋪滿在地上的屍體一語不發,「刀槍不入、肉身不亡」的魔咒在清晨初升的陽光下消散了,那些原本四處遊蕩的殘破的肢體終於又安靜的躺在了地上。五萬的黃巾義軍與將近五萬的官軍,十萬健兒於一夜間殞命在廣宗城下,這便是「立黃天」的代價嗎?太平道中那慈悲的「中黃太一」老祖,難道看不到這塗炭的生靈嗎?還是自己太過婦人之仁了?自打舉義以來諸多的疑問此刻在廖淳的心底里噴湧出來,他轉身衝著他最最崇敬的大賢良師喊了出來:「為什麼?!」

    然而就在廖淳轉身的瞬間,張角仰天倒了下去,臉色蒼白到看不出一絲的血色。廖淳、眭固二人見狀趕緊去扶,二娃子何邑也連滾帶爬的從地上站起來趕到張角的身邊。然而卻不知張角性命如何?

    註:張飛,表字益德。「翼德」乃是訛傳,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張飛字翼德,《三國演義》雖然與宋元時期的「說三分」甚具淵源,但早期的《三國演義》均無承襲宋元時期通俗文學的訛誤,仍據正史以張飛字作「益德」。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約1522年刊)及早期的周曰校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約1591年刊)亦皆如是。嘉靖本作為據史演義的本子,著力將歷史通俗化,故大部份內容依據史書,是以張飛之名沿用「益德」。就現存材料而言,「翼德」之說在《三國演義》版本中首見於萬曆十九年(1591)經修訂後刊行的周曰校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可見周曰校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修訂前後是「益德」訛為「翼德」的重要過渡。

    《三國志》裡張飛字作益德,而《華陽國志》作翼德。

    以上注釋出自百度百科


https://www.shenduhui.com/51497/24.html
相關:    貼身秘書  黑客傳說  笑傲天下  銀狐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三國之先鋒廖化第七十八章 三英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三國之先鋒廖化"
360搜"三國之先鋒廖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3s 3.1485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