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天高雲淡。
秦瓊留下糜芳率領五千人守衛大營,親自統率一萬五千騎兵居中,麴義率領先登營埋伏在後面,徐達在左,武松在右,總計四萬五千人馬離開大營,向北迎戰,決心給夏侯惇迎頭一擊。
行軍途中,秦瓊命秦用、臧霸領著騎兵先走,自己勒馬帶韁等著麴義的先登營趕了上來,高聲道:「麴將軍,聽聞當年你在袁紹麾下效力的時候,曾經大破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這次面對夏侯惇的并州騎兵,就靠你的表現了。此戰是勝是敗,你麾下的先登營至關重要!」
麴義的相貌與秦瓊有幾分相似,同樣是濃眉虎目,方面重頤,頜下生著濃密的虬髯,只不過身材比秦瓊稍微矮了半頭。
聽了秦瓊的話,麴義不由得露出一絲自豪的笑容:「既然都督提起此事來了,那末將就說句大言不慚的話。當時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縱橫幽燕,打的匈奴、鮮卑等異族望風而逃,號稱『天下無兩』的精銳騎兵。即便是曹操麾下現在如日中天的『虎豹騎』在名氣上也是略有不及啊!」
「麴將軍提起來的這虎豹騎的確是個麻煩,幸好夏侯惇麾下的這支騎兵並非虎豹騎,不然的話此戰怕是難打了!」聽麴義提起曹操麾下這支精銳的重裝騎兵,秦瓊不由得眉頭蹙起,手撫虬髯沉吟了一聲。
據伺候稟報,目前曹操的中路大軍前鋒郭子儀所部已經抵達了單父縣,其戰略意圖有兩個可能。一個是攻掠彭城,直逼徐州治所下邳。第二個意圖亦有可能是進攻壽春。趁著諸葛亮援兵未到之時兵臨合肥,繼而攻占濡須口。直接威脅江東。
秦瓊手中可以調動的兵馬約有十萬人左右,在撥給楊延昭兩萬人,命他前往符離拱衛淮南門戶之後,又向彭城增派了兩萬人,下邳留了一萬人。實在再也抽調不出兵力防禦了。
作為徐州軍團的主將,秦瓊還是把防禦重心放在了徐州,因為這是他的戰區。雖然淮南那邊更加空虛,敵軍更加強大,來犯之敵是由曹操親自統率的十幾萬人馬;但淮南暫時由薛禮接掌了防禦。所以秦瓊也只能各掃門前雪,先圖謀保住徐州之後再救援淮南。那讓人頭疼的虎豹騎,只好讓薛仁貴去想辦法對付了。
「不過請都督放心,到了戰場上咱們按照計劃行事,定然能夠讓夏侯惇的騎兵吃一次大虧!」麴義拍著胸脯誇下海口,將秦瓊的思緒打斷。
秦瓊大笑一聲,朝麴義豎起了大拇指:「要不然本將怎麼會拒絕徐天德的計劃,一意孤行的出來與夏侯惇野戰?這次就靠你的先登營立功了!」
麴義躊躇滿志的拱手答應:「定然不負都督所望!」
交流完畢,秦瓊策馬揚鞭。追趕前面的騎兵部隊去了。
麴義則掃視了一圈列隊前進的先登營,扯開嗓子大吼一聲:「兒郎們,我等沉寂了那麼久,以至於讓天下人忘記了先登營的名字。這一次是時候重演界橋之戰的輝煌了。可有信心?」
「必勝!」
在麴義的鼓舞下,七千先登營的將士各個攥緊了手裡的強弓硬弩,發出了整齊嘹亮的吶喊聲。沙場建功,揚名立萬就在今朝。
大軍向北走了四十里。便看到北面塵土飛揚,旌旗蔽日。馬蹄聲震徹的地動山搖,號角嗚咽,鼓角爭鳴,七萬曹軍吶喊著掩殺而來。
「列陣!」
秦瓊背掛雙鐧,手握金纂提爐槍,在秦用、臧霸的拱衛之下,大喝一聲。
一萬五千騎兵按照行軍途中的吩咐排開了陣勢,但細微觀察就能發現每列騎兵中間都留了足夠一排弓卒衝出來的縫隙,這就是給麴義先登營預留的衝殺出來的通道。
隱藏在騎兵後面的便是麴義的先登營,按照每兩百人一隊排列,各個彎弓搭箭,只等麴義一聲令下,便從騎兵預留的縫隙中衝殺出去,給來犯的曹軍鐵騎迎頭痛擊。
在騎兵左翼的是徐達率領的長槍兵,前面的數千人握緊了手中的拒馬槍,做好了抵擋曹軍騎兵沖陣的準備。右翼的重步兵則由步將武松領銜,手提一根熟銅水火棍,腰懸一口玄鐵朴刀,隨時準備衝上前去與敵軍弓兵肉搏。
夏侯惇在遠處看到漢軍做好了防禦準備,手中長槍高高舉起,下令暫緩進軍速度,同時派出斥候刺探漢軍兵力。
片刻之後,斥候飛馬折回:「報……啟稟夏侯將軍,據目測前方的漢兵大約五萬人左右,中央的騎兵團由秦瓊親自統率,目測在一萬五千左右!」
「只有五萬人麼?」
聽了斥候的稟報,夏侯惇的一隻獨眼瞪的滾圓,臉上浮現出一絲不屑的表情:「秦瓊這廝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憑著從龍之臣的資歷混了一個四征將軍,真把自己和李靖、岳飛相提並論了?就憑區區五萬人馬,一萬五千騎兵就敢出來野戰,看我此番殺他個丟盔棄甲,讓他知道天高地厚!」
夏侯惇的語氣中充滿了輕蔑,卻渾然忘記了自己的驃騎大將軍也是靠著資歷與關係才上去的。論本事,整個曹魏軍團超過他的不在少數,若非因為和曹操同族,又豈能得以身居高位?
「王彥章、許褚做好準備,與本將率領騎兵掩殺過去!」夏侯惇長槍一招,下達了軍事部署,「文聘、多爾袞各自率領一萬五千步兵在兩側呼應,陳子云、曹規率一萬人馬殿後接應!」
「殺啊!」
隨著夏侯惇一聲令下,王彥章催馬挺槍當先衝鋒。許褚亦是不甘落後,同樣跨馬提刀,與王彥章雙騎並出,引領著三萬鐵騎,猶如潮水一般向漢軍陣地席捲而來。
「叮咚……王彥章『當先』屬性爆發,武力+3,鑌鐵大槍+1,當前基礎武力上升至103!」
三萬鐵騎猶如潮水般席捲而來,震動的山搖岳晃,而秦瓊卻橫槍立馬巋然不動,在心中默默的計算著雙方的距離,「五百丈、四百丈、三百丈……」(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58s 3.550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