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攪局者 19 王叡倒履迎儒宗 鄭玄不恥問算學

    有了通江商號這一批錢糧的支持,王衡的另外一些構想也可以實現了,他在自家的奴僕里找來了一些鐵匠,向他們提供了足夠的研究經費,和一些籠統的思路,讓他們研究煉鋼術。王衡沒有給這些奴僕規定時間,也沒有限定經費,給了這些奴僕很大的自由度,他還委託通江商號從各地運來最好的石炭和鐵礦石,以支持這些鐵匠們的研究。

    一切逐漸走上了正軌,王衡也將大部分精力放到了學文習武上面,因此這段時間以來,他在文武兩途上的進步都非常快。

    王叡對王衡在經學上的進步感到驚訝,王衡不但對所學典籍倒背如流,而且有著許多自己的獨到見解,至少王叡沒有在這個時代的大儒那裡聽到過,雖然有些見解王叡不一定認同,可是王叡也覺得王衡的這些見解對他也有很多啟發。

    在武藝上,這段時間王衡並沒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可是他的進步非常穩定,他產生氣感之後,體內的真氣一直在穩步增長,如果說剛開始產生氣感的時候他體內的真氣只有頭髮絲那麼纖細,那麼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苦練,他的真氣已經增長到了兩根頭髮絲的粗細了,雖說這樣的增長很難察覺,可是王衡自己和黃忠當然都能感覺到,黃忠對王衡這樣的進步也感到非常欣喜,王衡的進步再一次出乎了他的預料,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調高對王衡的預期。

    真氣的增強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王衡對刀和弓的控制力更強了,他揮刀和開弓的動作愈加穩定,完成度越來越好,在隨黃忠學武的初期,他揮刀開弓到最後的時候,他的手總會有一些無力感而導致動作變形,可是現在,他日益增強的真氣讓他的耐力和恢復力都更強,他現在哪怕是揮出最後一刀,拉開最後一弓,也跟第一刀和第一弓的動作一樣。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時間很快就到了二月中旬,二月十七日,王垚回來了。

    隨著王垚一起來的,還有鄭玄一家和他的一些弟子。

    王垚在車隊來到離漢壽城十里的地方,先派了一名義從回了刺史府給王叡報信,聽得鄭玄果然來了荊州,王叡大喜過望,簡直就是倒履相迎,他扔下正在批閱公文的毛筆,便衝出了自己的書房。

    王衡也聽說了消息,他連忙叫上了母親和兩個姐姐,跟在了父親身後,一家人上了馬車,迎出了漢壽城北門。

    在漢壽城北門外三里處等候了不多時,大家便看到了一隊車隊從北方轔轔而來,王叡下了馬車,當先迎了上去,鄭寧、王衡等人跟在了後面。

    看到王叡迎了上來,車隊中馳來幾騎,正是王垚、趙虎等人,王垚等人馳到近處,翻身下馬,對王叡施禮道:「使君,王垚幸得不辱使命,已將康成先生一家接來了荊州!」

    王叡對王垚虛扶了一下道:「德高辛苦了!康成先生在哪裡?快帶我去見他!」

    雖然王家與鄭家是姻親,王叡與鄭玄也是至交,兩家又居住在鄰郡,不過古代交通太不方便,所以兩人也有幾年沒有見過面了。

    鄭玄又是舉世聞名的大儒,一代儒宗,在天下士林之間的聲望實在是太高了,他親身來了荊州,王叡當然會很激動了。

    王垚道:「康成先生就在後面的馬車裡,我帶使君去見他!」

    王垚前面帶路,王叡一家人跟在了後面,此時只見對面的車隊裡也下來了一群人,走向了這邊。

    在隨黃忠練武,尤其是練出氣感之後,王衡的眼力越來越好,離著里許遠,王衡便看到對面那一群人當中領頭的是一位老者,他面容清矍,身著一身儒生袍服,峨冠博帶,大袖飄飄,腰間還帶了一把長劍,大步走了過來,而跟在他身後的是一群年輕儒生。

    王衡心道,這位老者應該就是鄭玄了。

    雙方走路都很快,很快雙方就會面了,離著老遠,王叡便向那位打頭的老者施禮道:「康成大兄,這可讓王叡等得望眼欲穿了!」

    老者搶前一步,扶住了王叡道:「通曜賢弟,如今你是一州刺史了,不可對我行此大禮!」

    王叡道:「應當的,應當的,康成大兄你如今可是一代儒宗,王叡身為學儒之人,拜見一代儒宗有什麼不應該嗎?」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仰頭哈哈大笑起來。他們本是知交,又都是灑脫之人,倒也不拘這些俗禮。

    兩人開始互相介紹起身後的家人、學生起來,先是鄭玄介紹了他的家人。

    鄭玄今年已經是六十歲了,已是年屆花甲之年,不過他的精神還是很矍爍,腿腳也很靈便,這應該與他腰中的劍有關,他也像傳統儒生一般學文習武。他的妻子宋氏今年也有五十二歲了,也許是因為鄭玄家境一般,操持家務太過辛苦,她的頭髮已經花白了,臉上也多了不少皺紋,不過娟秀的臉龐還是能夠看出她年輕時一定也是一個美人。

    鄭玄只有一個兒子,名叫鄭益,字益恩,鄭玄是中年得子,所以鄭益今年只有十六歲,他面容清秀,斯文有禮,是一個謙沖少年。

    接下來鄭玄又介紹了跟隨他一起來到荊州的幾位學生們,這幾位學生分別是張逸、徐商、崔琰、公孫方、程秉、國淵、孫乾、吳儼、張曾等人。

    張逸、徐商和孫乾是北海人,崔琰和公孫方是清河人,國淵是樂安人,程秉是汝南人,吳儼和張曾則是東萊人,這其中,王衡聽過名字的只有崔琰、程秉、國淵和孫乾三人,這四人中兩人是日後的魏國名臣,一人是日後的吳國名臣,一人是日後的蜀國名臣,沒想到他們都是鄭玄的弟子。

    張逸、徐商、崔琰、公孫方四人年歲較長,現在已經有三旬左右,而其他五人都很年輕,只有二十歲左右,年紀最小的國淵和張曾都只有十六歲。

    年歲最長的張逸今年三十八歲,他很早就拜在了鄭玄門下學經,鄭玄很欣賞他,甚至將自己的幼妹鄭嬿許配給了他,因此他與王叡也算得上是連襟了,兩人也是熟識。

    鄭玄躬耕於不其南山的時候,其門下弟子最多的時候達到了數千人,可是由於缺乏糧食,數千人都是風流雲散,一直跟在他身邊的弟子只有十幾人了,而這一次跟隨他前來荊州的只有這九名弟子了。

    待鄭玄給王叡介紹完畢自己的弟子們,鄭寧上前施禮道:「大兄遠來辛苦了!」

    這一次王垚去北海接鄭玄一家人,去時騎馬,只用了十天左右,而來時則只能乘車,速度很慢,所以花了一個多月才來到漢壽,在這個年代,道路顛簸難行,馬車又沒有減震系統,坐一個多月馬車倒真是一件苦差事。

    鄭玄爽朗的笑道:「不辛苦,不辛苦!」

    看到鄭玄的精神狀態還不錯,鄭寧倒也是放下了心。只不過想到鄭玄在家裡竟然連過日子的糧食都要別人接濟了,鄭寧不由得又流下了兩行清淚,她連忙轉頭,裝做是沙子迷了眼,這才掩飾過去。


    王衡上前向鄭玄深施一禮道:「甥兒王衡見過康成舅父!」

    聽到王衡的名字,鄭玄不由得眼前一亮:「你就是叔平賢甥?」

    王叡笑道:「他就是叔平了,他幾歲的時候大兄見過的。」

    上一次鄭玄見到王衡還是在王衡七八歲的時候,他到王家借書看,他定睛看去,現在的王衡眉眼間還有著當初的影子,不過仔細看了看,鄭玄又有一些詫異,怎麼王衡的面相有了這麼大的變化?當初他可是……

    鄭玄喜愛術數、占卜之學,對易經非常有研究,看人的面相無有不准,當初他見過王衡的面相,當時他還是福薄之相,可是現在王衡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已是一副大富大貴之相了,這不由得讓鄭玄在心裡嘖嘖稱奇,不過現在剛見面,並不適合說這個,他也只能在心裡為王衡高興了。

    人的面相併不是一成不變的,按照面相學中所載,人做了一些特別的事情,或者去了一個新地方,都有可能對人的面相和福禍造成影響,正好王衡最近就做了很多特別的事情,而且也是來到了荊州,也許這就是他的面相改變的原因吧?鄭玄這樣想著。

    鄭玄向前跨了一步,握住了王衡的手,朗聲笑道:「叔平賢甥,老夫可是想見你很久了!」

    鄭玄這一代儒宗跟王衡一見面就表現出了極大的善意,讓王衡有一些受寵若驚,他連忙對鄭玄道:「甥兒也是渴欲求教於舅父門下久矣!」

    突然間,鄭玄鬆開了王衡的手,向王衡拱手長揖,這一幕讓所有人都是大驚失色,王衡反應最快,他上前抓住了鄭玄的手道:「舅父這是要折殺甥兒嗎?」

    王叡、鄭寧也連忙上前攙住了鄭玄道:「大兄這是為何?豈不折殺了晚輩?」

    鄭玄正色道:「我這一拜不為別的,是為了天下的讀書人而拜的!叔平發明出印刷之術,讓天下讀書人都有書讀,讀得起書,其功堪比聖賢,從此之後,天下的讀書人都要感念叔平的功勞啊!」

    隨著鄭玄的話,他身後的九名弟子以及他的兒子鄭益,一起躬身向張衡行了一禮,張衡扶無可扶,避無可避,也只好受了這一禮。

    王叡道:「康成大兄遠來辛苦,還是先回城裡去,我好為大兄接風洗塵!」

    鄭玄哈哈一笑,他拉著王衡的手,執意要與他同車而行,王衡也便隨了他的意,登上了鄭玄的座車,其他人坐車的坐車,騎馬的騎馬,一起向漢壽城北門而去。

    鄭玄在車上像一個小學生一樣,問起了王衡很多事,武陵春酒、印刷書籍,還有算學。

    說起來,鄭玄在這年代算得上是算學大家了,他幾歲的時候就能做出成年人都做不出的算學題,成年之後更是對算學研究頗深,對天文學也很有研究,還寫出過幾本關於天文學和曆法的專著,可是這一次王衡讓王垚帶給他的幾道算學題,鄭玄整整想了一夜,都沒能想出解法,結果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同意了跟王垚一起到荊州來。

    當然,鄭玄同意來荊州,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這幾道算學題還是立了大功的。

    鄭玄的座車上就帶有算籌,他興致勃勃的拿出那幾道王衡出的算學題,又拿出算籌,就在車廂里計算起來,就在他擺放算籌的時候,車夫趕車稍微快了一點,馬車顛簸了一下,把他擺好的算籌顛亂了,他還掀開車簾,禮貌的請車夫把馬車趕慢一些,接著他又回到車廂里,跟王衡一起計算起來。結果他的車夫放慢了車速,整個車隊也都把車速放慢了下來。

    鄭玄對學問的痴迷和認真也讓王衡肅然起敬,他也拿過算籌,跟著鄭玄一起計算起來。

    第一題是中國四五世紀時的數學著作《孫子算經》裡的一道題目--「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內幾多僧。三百六十四隻碗,看看用盡不差爭。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吃一碗羹。請問先生明算者,算來寺內幾多僧?」

    這道題目其實出得有些不大合適,佛教此時雖說已經傳入了中國,可是還不是最流行的宗教,而且鄭玄是儒生,給他出一道題裡面寫和尚稱得上不合時宜,這算是王衡考慮不周了,不過鄭玄一見題目,便被吸引住了,倒沒在意題目里是和尚還是儒生。

    這道題放到現代,一個普通的中學生都能解出來,不過在東漢末年,數學還沒發展到那個水平,就算是鄭玄這樣的算學大師也很難找出具體的解法,這與智商無關,只是時代的局限。這些天在路上鄭玄倒是通過硬湊把人數給湊出來了,可是他當然知道這種硬湊不是解題的正途,所以他很想看看到底王衡能夠用什麼辦法把這道題給解出來。

    王衡用現代的解方程的辦法,分別設了兩種不同的未知數,用兩種不同的方程組很快的把這道題給解了出來,而且解說的時候是用的這時代的語言,深入淺出,讓鄭玄能夠聽得懂。

    不得不說,鄭玄的算學造詣確實很深,論智商的話,他也是這時代最高的那一批人之一,王衡的解說給他推開了一扇門,讓他一下子明白了這種題應該怎麼解了,他舉一反三,一下子把後面好幾道類似的題都解出來了。

    這不禁讓王衡汗顏,他之所以能夠解出這些題,只不過是因為他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而鄭玄在算學上的天賦真的是太驚人了!

    就在鄭玄想要繼續跟王衡探討其它幾題的時候,車隊停了下來,王垚策馬來到鄭玄所乘坐的馬車前,下馬對鄭玄道:「康成先生,前面有本郡太守和本郡名士、鄉紳等數百人迎接先生!」

    鄭玄的眉頭一皺,他是個淡泊名利的人,更喜歡鑽研學問以及授徒,對於這樣的迎來送往並不喜歡,只不過他也知道,現在他的名氣和聲望實在是太高了,這種事情到哪裡都是免不了的。

    前年黃巾賊起的時候,北海自然也有黃巾肆虐,連北海城都被黃巾打破了,可是黃巾軍卻相約不敢進入高密縣城,因為他們敬重鄭玄,而高密正是鄭玄的家鄉。連黃巾都不敢冒犯鄭玄,可見鄭玄的聲望有多高了。

    不知多少名士以見鄭玄一面為榮,黨錮結束之後,州郡官府爭相徵辟鄭玄,連當朝權勢滔天的大將軍何進都要徵辟鄭玄,而且在見到鄭玄之後,根本不敢擺什麼架子,一直對鄭玄以禮相待。

    在來荊州的這一路之上,鄭玄都表現得很低調,一直在馬車上研究那幾道算學題,沿途沒有人知道這隊車隊裡竟然有鄭玄這一代儒宗,因此一路未受打擾。

    可是現在來了漢壽,鄭玄來了的消息無可避免的傳了出來,首先是張機、桓階、黃忠等刺史屬吏得知了,然後便是武陵太守曹寅知道了,曹寅立刻組織了包括漢壽縣城的名士、鄉紳等在內的數百人,匆匆忙忙的迎出了漢壽縣城,來迎接鄭玄。

    當然,這並不是曹寅有多麼尊重鄭玄,對於他來說,鄭玄再是一代儒宗,也不如宮裡的一名常侍重要,他組織這麼多人來迎接鄭玄,與其說是對鄭玄的尊重,還不如說是他想要用鄭玄的名聲來給自己臉上貼金。

    曹寅在投靠十常侍之後,在士林當中的名聲早已是臭不可聞,誰提到他的名字,都是一臉的不屑。

    曹寅雖然嚮往功名利祿,可是他也希望能得到士林的認可,這也許就是像他這樣投靠十常侍的士人共同的心理矛盾吧!

    以鄭玄在士林當中的聲望,今天曹寅來迎接他,甚至不需要鄭玄說他什麼好話,只要鄭玄和顏悅色的跟他說幾句話,對曹寅的聲望都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https://www.biyange.org/4551/31.html
相關:    傲臨都市  超級搜美儀  穿越在聊齋的世界裡  位面旅行家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三國之攪局者19 王叡倒履迎儒宗 鄭玄不恥問算學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三國之攪局者"
360搜"三國之攪局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6s 3.475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