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渭河,從鳥鼠山北側嘩嘩流淌而來。筆言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一路上,從西往東,流經了襄武縣、中陶縣後,過武山,走洛門,穿秦城,入麥積,在西秦嶺和隴山之間形成的峽谷中,衝撞前行,曲曲折折,往關中平原而去。
時值初冬,天已降雪,雪花飛舞,山川蕭瑟,河谷兩山對峙,狀如巨門。
在鄧艾的帶領下,劉禪、黃權、馬良等人跟隨其後,在這個寬不過百餘步的河谷中行走。
冬季水位下降,劉禪踩著渭水上露出來的岩石,小心翼翼地行走。
鄧艾指著遠處的麥積山棧道,說道:「陛下,此棧道便是我等近年來所修繕。類似此棧道者,渭水河谷中不下十座。如北峪、閻西、金龍山棧道。」
黃權在旁介紹,說道:「渭水道,乃秦人古道。昔秦人起於天水,沿渭水東出,東獵汧渭交匯之處,爭奪關中。」
於眾人記憶中不同的是,秦國本身並非關中本地人,而是發家在隴右,當時的關中被蠻夷所占據。秦人實行東出戰略,欲要占據關中。故而陳倉渭水道當時是秦人溝通隴右、關中兩地的生命通道。
在秦人平定關中之時,秦人的都邑是在不斷向東變遷。首個是天水,第二個是汧渭之會。汧渭之會(今鳳翔縣長青鎮),乃汧水與渭水的交匯地帶,兩條河流沖刷出來的平原,秦非子養馬於此。
天水、汧渭之會二地恰好是陳倉渭水道的東西兩側,因此秦人在這狹窄難行的河谷地區修繕棧道。故而不僅是巴蜀地區有棧道,渭水道亦有棧道。當時秦人為了更好地控制這條通道,還設立燔史關,直到漢時依然存在。
兩漢時,對渭水棧道也有進行修建,但經歷了羌亂以及天下紛爭,棧道早已腐朽不堪。而曹魏從天水郡分置出廣魏郡,不僅是為了加強對隴山諸道的控制,還加強對陳倉渭水道的控制,郡治臨渭縣便設在渭水河谷中。
歷史上,街亭之戰,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上邽沒有被攻占,致使曹魏的物資、士兵可以通過渭水道支援上邽,這是郭淮沒有被諸葛亮擊破的重要原因。
當然這個面位有鄧艾雪夜襲上邽,徹底斷絕渭水道,讓大漢順利地攻伐下隴右。鄧艾也因此大放異彩,身居軍隊中的高位。
劉禪看著河谷間險峻的大山,感慨說道:「秦人起於西北,經歷數百載終成大業,走此路取關中。我大漢今日亦走此路,望車騎將軍能助我大漢能復秦人克關中之舉!」
聞言,黃權拱手,沉聲說道:「請陛下放心,臣定不負陛下之託。」
劉禪巡視完武都郡後,轉而巡視天水郡,查看黃權等人出兵關中的準備工作。黃權自此率兵兩萬人,效彷秦人走陳倉渭水道,抵達汧渭之會,與在渭南的陳倉隔河相望。故而近歲以來,鄧艾率人不斷地在修繕渭水道棧道。
為何黃權不走隴山諸口,過蕭關道攻關中地區,還是糧草問題。隴山不僅讓曹魏進攻困難,讓黃權出擊也不容易,特別是司馬懿在關中的那一系列政舉措,大漢基本判斷這次關中之戰無疑是一個時間段非常長的戰役。
因此,黃權及諸葛亮多次商討後,決定黃權所部可出渭水,抵達汧渭之會,隴右的糧草可以順流而下。同時看能否攻占陳倉,打通諸葛亮與黃權兩軍的通道,共同夾擊司馬懿大軍。
話語間,劉禪等人沿著渭水道,抵達隴右大軍軍糧囤積處的邸閣。邸閣,乃是漢時所設儲存糧食等物資的倉庫。
劉禪等人抵達邸閣之時,周圍的漢軍官吏早已經等候多時,營門大開。
劉禪走入邸閣內,看著露出地面四、五米高的糧倉,問道:「此倉共有多少石?」
長期存儲的糧倉並非建於地上的倉庫,而是將地上挖開一個洞,先將內部泥土烘乾並且進行硬化,不僅僅保證內部有乾燥的環境,同時也將外部的水汽隔絕在外面。除此之外,內部還存放有大量草木灰,藉此中和空氣中的水分。
而軍糧這種中短期存儲的糧食,工藝上以及程序上相對簡便許多。
作為負責人的鄧艾,說道:「此倉可存萬石糧草,可共五千將士一月之用。」
漢時,一名士卒月食2石左右軍糧,一萬石差不多可供五千名將士一個月吃用。黃權大軍兩萬人差不多一個月需要四萬石軍糧,騎卒的消化量會更大,馬匹是成年士兵3-5倍食量。
一年下來,黃權大軍除去馬匹差不多需要四十八萬石軍糧(注一),如果有農夫走陸路運糧草,消耗將會更大。
劉禪穿梭在糧倉之間,問道:「目前邸閣內糧草有多少石,可供大軍多少之用?」
鄧艾跟在劉禪背後,自信地說道:「啟稟陛下,臣於天水、清河、新陽、率萬人屯田,十二分休,常有八千將士耕種,四年間獲糧一百九十二萬石,可供兩萬大軍四年之用。受上丞相軍令,調一百萬石於漢中供北伐大軍足用,如今邸閣內有糧草有九十二萬石,可供大軍兩年之用(拋出農夫消耗量),不計馬匹。」(注2)
一百萬石軍糧對於諸葛亮的九萬大軍可以說是幫助甚大,差不多可供五個月之用,這還沒有算上在漢中的糧草,以及從隴右各地上繳的糧食稅收。大漢可以說是為這場關中之戰,準備了許久。
劉禪心裡默默盤算,歡喜地看著著近百座的糧倉,鄧艾真就是屯糧小能手,難怪諸葛亮屢次在公文內誇獎鄧艾,讓諸軍將士向鄧艾、霍弋二人學習。
劉禪停下腳步,一臉讚許地看著眼前的這些糧倉,說道:「士載之功,朕方知也!」
----------
一:南北朝時「兵士二萬人,歲食米四十八萬斛」,斛與石相同。
2:鄧艾在淮河、淮北屯糧,四萬人年得五百萬石,六七年間,得三千萬石,可供十萬將士五年之用。(在這裡考慮地理因素,減少一半的歲產。)
/131/131227/31985067htl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3s 3.684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