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七日,陸戰二團抵達新蘭前線,替換下蘭芳的第一、第二兩個團,以便他們南下發起對荷蘭人的進攻。而陸戰二團則接過了打擊土著人的任務。
根據蘭芳政府提供的情報,加里曼丹島的土著人有將近五百多萬,這還只是一個粗略數據,由於島上森林密布,道路難行,如果不是這裡的當地人,外人是很難在島上行動的。因此蘭芳根本沒有辦法對這些土人進行深入調查,只能大略評估了一個數據。
只是單單這個模糊的數據,就已經是蘭芳國民的十倍了。由於人口太少,交通閉塞,再加上一旁荷蘭人的牽制,導致蘭芳無法對土著人發起大規模進攻,之前也只能是吞併一部,控制一部,逐步向前平推蠶食。
正是由於蘭芳的蠶食策略,造成了土著人與蘭芳的極大矛盾,雙方常年大小戰爭不斷,不過土著人雖然人多,但是武器落後,一直都沒有討得好處。
在吃了幾次大虧後,他們也學聰明了,利用荷蘭人與蘭芳的矛盾,取得了荷蘭人的支持,並且得到了部分現代步槍,不過由於數量太少,因此他們一直也不敢動手。只是這次荷蘭人為了讓土著人能充分牽制蘭芳的軍隊,從而提供了大量軍火物資,再加上荷蘭人的挑撥,徹底將土著人的蠻性激發了出來,糾集了上萬人向蘭芳發起進攻。
也正是由於有了這些土著人在一旁干擾程宇華的視線,才讓他對荷蘭人的預謀產生偏差,直到劉阿生組織的叛亂爆發才醒悟了過來。
按照程宇華和劉青山的計劃,這次就算無法占領整個島嶼,也要盡全力打擊土著人,向內陸開拓,一旦得手,程宇華就會組織船隊加大轉運移民的力度,以便減緩國內的土地壓力。
作為世界第三大島,加里曼丹島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十分適合華人的繁衍生息,就算從國內移民一億人都能夠輕鬆養活。正因為此,程宇華才一直鼓勵劉青山想內陸發展,驅逐當地的土著人,為華人騰出更多的生存空間。
不過由於蘭芳國力有限,軍隊不多,驅逐的工作一直進展緩慢。這次陸戰二團既然已經到了蘭芳,程宇華也就乾脆自己赤膊上陣了,既可以騰出蘭芳的軍隊南下去應對荷蘭人,也可以讓自己的人對土著人和當地情況進行詳細了解,以便今後對蘭芳提供更有力的援助。
陸戰二團在休整了一天後,也就是二十八日,主動發起了對土著人的進攻。陸戰隊採取的是大團制,一個團六個營,加上程宇華對其期望很高,採用精兵政策,訓練十分刻苦,要不是缺少重裝備,恐怕一個陸展團都可以輕鬆對抗兩個陸軍團了。
因此儘管參戰的人數少了,但是給予對面土著人的壓力卻更大。由於之前蘭芳的兩個團經過多次打擊,已經給予了土著人重大殺傷,這麼多天他們也只是不甘失敗,苦苦支撐。如今換上五千生龍活虎的陸戰隊員的強力打擊,於是土著人在堅持了半天之後終於崩潰。
等程宇華接到陸戰二團戰報的時候,已經是三天之後了,這時他們已經殺到了土著人的王庭所在地特瓦,直接將蘭芳的邊境向前推進了兩百多公里。而此時在香港的談判在經過一番拉鋸戰後,也進入了尾聲。
儘管薩科齊也想盡力為法國挽回損失,但是他的手上沒有足夠的談判籌碼,猶如一隻待宰的羔羊。在河靜苦苦支撐的孤拔已經快要彈盡糧絕了。南圻的局勢雖然穩定了下來,但是越南已經在逐步消化占領區。為了能夠儘快驅趕走越南人,在西貢的哈文也接連不斷的發來催促電報。在諸多原因的困擾下,最後薩科齊在堅持了幾天之後,只好無奈放棄抵抗,於九月一日在丁生提出的和平條件的基礎上簽署了條約。
由於這場談判中南寧不具備國家效力,而且談判地點在香港,所以丁生採用的是程宇華提出的代表方為中國,因此這次的條約被稱為《中法香港條約》。
《中法香港條約》的主要內容為:一、法國向南寧中國政府治下的平民支付總計2100萬華元的損失。二、法國承認越南河靜以北的紅河地區為中國領土,不得有任何疑義,法國今後在南寧中國政府控制區域內的任何活動,都需遵守當地的法律。三、割讓峴港給南寧中國政府。四、法國向南寧中國政府支付150萬華元,作為俘虜的生活費用。南寧政府在收到所有錢款後,釋放法國士兵,准許河靜的法國軍隊離開。五、法國軍艦今後不得進入潘切(包括潘切在內)以北的越南領海。
《中法香港條約》的簽訂,讓雙方持續了大半年的衝突終於得到了一個結果。此次衝突以法國的大敗虧輸結束,這讓世界各國對南寧有了重新了解。這個新興勢力不僅陸軍強悍,就是一直被人忽視的海軍也讓人大吃一驚。從此以後,他們如果還想在南寧境內有非分之想,就要好好衡量一下了。
當然,實力的暴露也會讓南寧的處境更加兇險,至少再也不能扮豬吃老虎了,之前對南寧採取綏靖政策的英國很可能會改變態度,不會再任由南寧安心發展了。
對於今後南寧所要面對的這些局勢變化,程宇華心中早就明了,因此他才會讓丁生想法利用這次機會,將法國人徹底禁錮在南圻六省,避免法國今後北上打擾南寧的發展。也是為了避免孤拔和俘虜的法軍回到南圻後,對越南的反攻太重,嚴重削弱越南的國力。
薩科齊對南寧的這一要求嚴重不滿,甚至提出要退出談判。薩科齊之所以如此不滿,就是因為他知道一旦答應了這一要求,那麼法國今後在越南就再也難以有所發展,這會嚴重影響法國在遠東的利益布局,因此薩科齊寧可終止談判,也不願意同意丁生的這一要求。
而英國也擔心一旦讓南寧的目的達成,那麼法國北上的企圖就會破滅,導致他們不得不轉變發展方向。如此一來,法國勢必會將他們的精力集中到西邊的暹羅。這樣將會增加英國在暹羅的壓力。所以香港總督也反對南寧的這一要求,最後在軒尼詩的斡旋下,雙方各退一步,南寧不再限制法國在越南的勢力發展,而法國也不會再讓海軍謀求北上,今後法國就只能通過陸路北上了。
原本薩科齊還企圖贖回被南寧俘虜的軍艦,那可是包括了兩艘鐵甲艦,四艘裝甲巡洋艦,以及一批輔助艦隻的艦隊,一旦成功贖回,那麼就可以迅速加強已經明顯處於劣勢的遠東艦隊。只是薩科齊的這一要求一提出來,就立即遭到了丁生的拒絕,明確表示這些武器作為法國入侵的證據,無論法國出多少贖金都不會交還。
見到南寧方面強硬的拒絕,再加上條約中規定的法國遠東艦隊的行動範圍,薩科齊也就熄了贖回軍艦的打算,因為就算現在贖回來了,在對越南的反攻中也用不到。至於怎麼加強弱勢的遠東艦隊,那就不是該他操心的問題了。
雖然沒有達成禁錮法國的想法,但是程宇華也已經很滿意了,法國海軍不能再北上,這就意味著他們今後想向北開拓,就要負擔更大的支出,這會嚴重影響法國北上的力度。如此一來,也算是幫助了越南政府,讓他們不用再擔心法國軍艦會從他們的背後偷襲了。
《中法香港條約》一經公布出來,南寧治下的各大城市當天就組織了盛大遊行,就連香港的華人同樣組織了活動,慶祝南寧政府的這一偉大勝利,這是中國首次戰勝列強,也是首次獲得戰爭賠款。雖然條約為了照顧法國的顏面,只是說明法國是向平民進行賠款,但是聰明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就是變相的賠款,政府只是為了不想讓法國難堪,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而已。
條約的簽訂也就意味著法國可以著手對越南的反攻計劃了,因此程宇華在條約簽署的當天,一邊再次向越南順化政府發去了警告,一邊要求軍情局加強對那兩萬起義軍的控制,預防到時越南新軍一旦崩潰,造成法國可以迅速北上的局面。
法國也在條約簽訂後,立即調集資金用來支付賠款,以便促成被南寧包圍和俘虜的軍隊儘快回到南圻,這時候哈文已經為反攻籌集好了物資,就只差行動的軍隊了。
九月三日,南寧政府在收到了法國總共2250萬華元的賠款後,開始陸續釋放俘虜的法國士兵,十六、十九兩個師也放開了對孤拔的合圍,撤回了大江以北。而法國早已準備好的運輸船則迅速進入河靜港和演州港,將兩地的法國士兵運回南圻。
此時已經被南寧圍困了一個多月的孤拔在上了運輸船後,不禁老淚縱橫。對於他來說,這次的戰爭完全就是一場噩夢,原本以為可以輕鬆的取勝,最後居然變成了慘敗,要不是為了穩定軍心,預防部隊投降,從而減少政府在未來的贖金,他早就自殺了。這次的失敗,讓原本對殖民極為狂熱的孤拔,再也沒有了激情。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9s 3.68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