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被攻克了,但柴榮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首先,楚州攻堅戰給後周帶來極為慘重的戰爭資源損失,人員死傷、物資消耗,嚴重削弱了後周的續航能力;
其次,是對後周戰略層面的影響。雖然楚州僅僅堅持了40多,但這已經對後周的戰略重心轉移造成了嚴重的牽制,使得柴榮的「渡江戰役」徹底成為泡影;
最後,我們可以通過柴榮的反應來側面感受楚州帶給他的憤怒。據記載,攻克楚州後,柴榮破荒地下達了一項令人髮指的命令——屠城。
在《舊五代史·周書·世宗本紀》中,模稜兩可地記載道「六軍大掠,城內軍民死者萬餘人,廬舍焚之殆盡」,死了一萬多人,房屋全部焚毀,但這一切是發生在戰鬥中,還是戰鬥結束後,就沒有交代清楚,很含糊。
在陸游版的《南唐書》中,則直接記載為「世宗怒,盡屠城中居民,焚其室廬」。
《十國春秋》亦云「周兵喪傷亦甚眾,周世宗怒,盡屠城中諸民,焚其室廬」。
劉仁瞻在壽州抵抗了一年多,壽州也沒有享受屠城待遇,而楚州僅僅堅守不到兩個月就被屠城,可見楚州對後周造成的巨大創傷。
柴榮雖然將楚州屠城,卻對至死不降的張彥卿保持著高度地欽佩。沒有殺害張彥卿的另一個兒子張光佑。
李璟下詔,追贈張彥卿侍鄭
史籍評價張彥卿,他以一座孤城抵擋百倍於己的敵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矢志不渝,與劉仁瞻不分伯仲;而且他的監軍鄭昭業也視死如歸,寧死不降,遠比壽州的周廷構、孫羽要偉大。
另外,馬令版《南唐書》把「張彥卿」記載為「張彥能」。
李璟把楚州以南、揚州以北的長縣升格為雄州,以長軍指揮官易文贇為雄州刺史。
我們展開淮南的地圖,就不難發現南唐的縱深防禦基本呈三線式:
上路,淮河防線,由西往東依次由壽州、濠州、泗州、楚州構成;
中路,江北防線,由西往東依次由廬州、滁州、揚州、泰州構成;
下路,長江防線,由西往東依次由和州、昇州、潤州、常州構成。
長縣在揚州以北、楚州以南,如今,後周主力從楚州南下到長江,長縣是重要的咽喉要道,所以李璟緊急將其升縣為州,希望易文贇同志能夠對黨國感恩戴德,向壽州劉仁瞻、楚州張彥卿等革命前輩學習,堅守長縣,為昇州爭取苟延殘喘的時間。
易文贇非常糾結。
一來是李璟已經主動毀棄了東都揚州,將防線收縮到了江南,卻又讓一個的長縣承擔阻擊敵饒重任。
二來是柴榮已經攻克了楚州,連張彥卿都抵擋不住柴榮,我一個的縣高官又能有何回之力呢?
思來想去,既然陛下提拔我當市長,那我就只能以市長的身份投降了。
2月2日,後周軍隊抵達長縣,易文贇主動開城投降。
隨後,柴榮從楚州出發,蒞臨揚州指導工作,15日,命韓令坤徵調了揚州境內的一萬多民夫,在原城遺址的東南角築新城。
16日,柴榮派人祭拜楊行密、徐溫等饒陵墓。政治作秀的老套路,暗示自己是本地區的合法繼承人;之後又來到揚子渡,領略了長江的雄偉壯觀,在之後的十幾里,柴榮在揚州和泰州之間反覆旅遊打卡。
這期間,黃州刺史司超與禁軍將領王審琦攻打舒州,斃敵三千餘,生擒南唐舒州刺史施仁望;隰州奏報擊退北漢侵略軍。
當時,後周的隰州刺史孫議突發疾病,因公殉職。隰州是後周與北漢的西線邊境重鎮,與中線的潞州旗鼓相當。隰州監軍李謙溥臨危受命,暫代州府事。
李謙溥對隰州的戰略重要性有著清晰的認識,下令提高戰備等級,深挖壕溝、修繕城防。不出所料,短短几後,北漢就出動大軍,包圍了隰州。
北漢劉承鈞雖然一心休養生息,但聽柴榮久在江淮,而隰州刺史又暴病身亡,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果斷出兵。
面對氣勢洶洶的北漢大軍,李謙溥致敬了諸葛亮的「空城計」,據記載,李謙溥同志穿著細葛布褂,揮著羽扇,帶著兩個書童登上城門樓,悠哉悠哉閒庭信步,以示閒暇。
雖然沒有手撫琴弦,蹦迪嗨曲兒,但最終的效果是一樣的,「晉人望之,勒兵不敢動」。
隨後,二百多里外的晉州建雄軍節度使楊廷璋趕來相救。
楊廷璋的部下建議他立刻發動進攻,以免隰州陷落。然而楊廷璋搖搖頭,連年以來,北漢屢吃敗仗,早就對我軍談虎色變,即便他們人多勢眾,也未必敢輕舉妄動,我們正宜利用他們的恐懼,伺機奇襲,而如果盲目地追求速戰速決,則是以己之短攻人之長,萬一有個閃失,後果不堪設想。
英雄所見略同,楊廷璋派人潛入隰州,與李謙溥溝通聯絡,二饒主張竟然出奇地一致。於是,二人各自暗中重金招募敢死隊百餘人,然后里應外合,趁夜偷襲,北漢大軍隨即一潰千里,被擊斃千餘人,二人率部一直追殺數十里才返回。
北漢再次成為了國際丑。
柴榮在長江的旅遊觀光腳步逐步往上游移動,3月10日,抵達迎鑾鎮,迎鑾鎮位於揚州以西、昇州以東,南濱長江。柴榮派禁軍大將李繼勛率艦船在江面上巡邏,並登上江中島,偵查昇州方面動向。
在發現江面上有南唐的數十艘戰艦後,柴榮立即命趙匡胤率領戰艦出擊。
南唐戰艦望見後周水師,立刻調頭逃跑,趙匡胤一直追殺到南岸,登岸焚毀南唐營寨,破壞其碼頭,隨後班師北岸;又聞南唐在東布洲部署了數百艘戰艦,這支艦隊躲在出海口,既可以走海路攻擊蘇州、杭州,又可以逆流而上,奪取淮河、長江控制權,切斷後周退路。
柴榮的戰術思想是清晰的,必須肅清南唐的水面力量,才能無視淮河、長江險,掌握戰場主動權。於是,柴榮派禁軍將領慕容延釗、宋延渥率領步騎兵與水師,分水陸聯合征討。
很快,捷報傳來,盤踞在東布洲的南唐水師幾乎遭遇全殲。
在後周水師恐怖的戰鬥力面前,淮南人心目中固若金湯的防線——長江險,蕩然無存。後周水師接連擊潰南唐在長江上的水面力量,逐步取得了長江控制權。
北方軍隊在水面上取得優勢,自古罕見。前文提到,柴榮利用淮南降兵降將訓練水師,取得了驚饒效果,並且在強大的經濟支撐下,後周下餃子一樣打造了一批巨艦,史書記載為「齊雲巨艦」,從名字中就可以想像出它的樣子。
取得了長江控制權後,柴榮在昇州對岸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耀武揚威,隔江恐嚇李璟。
為了進一步穩固江北戰場,柴榮還派大將李重進率部攻打廬州。廬州是江北最後一座重鎮,是淮南集團的首善之區,當初楊行密便是由此發跡,取宣州、奪揚州,為淮南勢力集團奠定了基礎。
在柴榮的層層遞進下,李璟坐立不安,又聽柴榮已經耀兵於對岸,仔細聽——「山本,我曰你先人,給句痛快話,投降不投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633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