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往事 第908章 決戰開始

    【決戰開始】

    宋軍開決汾水,將汾水引入新修的圍城堤壩中,很快,城外變成一片汪洋。趙匡胤駕臨太原城東南,下令把強弩架設在舟上,然後靠近城牆射擊。這應該是冷兵器時代的驅逐艦了。

    然而趙匡胤應該不會知道一條水戰基本原則,那就是水面艦艇應該竭盡所能地避免與岸上的要塞交火。一直到近代,如果攻守雙方在裝備上不存在代差的話,艦隊在要塞面前處於絕對的劣勢:

    首先,受船體結構和吃水線等客觀條件的限制,艦載巨弩或火炮的口徑存在花板,而陸地上的碉堡要塞卻無此限制,也就是在純傷害輸出的數據上,艦船明顯吃虧;

    其次,同樣基於上述原因,要塞擁有著上不封頂的防禦體系,相比之下,艦船的護甲簡直薄如紙殼;

    第三,地面上的要塞可以隨時補充人員、彈藥等資源,維修起來也更加方便,幾乎是無限續航,相比之下,艦船則是一次性玩具。

    果然,在守軍的頑強抵抗之下,宋軍損失極為慘重。內外馬步軍都軍頭王廷義被箭矢爆頭,當場犧牲;殿前都指揮使石漢卿中箭落水犧牲。

    閏5月,南城被水沖開一道缺口,洪水從外城奔騰湧入內城,城中驚擾。守軍搶險救災,打算修築防水牆。宋軍弓弩手予以火力壓制,防水牆工程遲遲不能完工。忽然間,有大量乾草和木頭從城裡漂來,完全免疫宋軍的遠程輸出,於是北漢將士利用這些柴薪淤塞住缺口,將洪水重新擋在城外。

    緊接著,北漢守軍從西門湧出,意在破壞宋軍的攻城器械,雙方隨即爆發激烈交火,北漢軍損失慘重,超過一萬人被殺,只得退回城內休整。

    當晚上,忽然有人向宋軍營寨喊話,「我主投降啦!」

    太原被圍困數月,又新遭水淹,幾番突圍均遭失敗,損失慘重,在這種情況下,北漢劉繼元的投降似乎在情理之鄭趙匡胤對此深信不疑,立即下令儀仗隊列隊,開門迎降。

    「慢!」

    趙匡胤的親信八作使趙璲急忙攔截,道:「受降如受敵,須以臨戰姿態處之。何況,哪兒有半夜三更忽然投降的?」

    平兩湖時,趙璲就奉命前往潭州與張文表接觸。此人沉穩老練,遇事冷靜,是不可多得的智囊。趙璲的一句話立刻點醒了趙匡胤,於是緊閉寨門,全員進入戰鬥狀態,派偵查員前往偵查,偵查員很快傳回情報:太原詐降!

    趙匡胤抹一把額頭的冷汗,恐懼之後往往會產生憤怒的情緒,趙匡胤下令加大攻勢,用輕舟載柴薪,集中焚燒太原南門。

    太原守軍的頑強抵抗,宋軍禁軍將領李懷忠被流箭擊中,身負重傷,幾乎就要犧牲,被抬下來後,趙匡胤趕來關牽李懷忠掙扎著,向趙匡胤道:「敵勢已困,現在才是關鍵時刻,我們只要挑選一批敢死隊,那就直接一波了。」

    話音剛落,一旁的殿前都虞侯趙廷翰立即跪倒,殿前司的其餘將領也紛紛跪地表忠心,爭先恐後地報名敢死隊,哭著喊著要肝腦塗地以報君恩。

    趙匡胤老淚縱橫,對他們道:「你們都是我一手帶出來的心腹愛將,無不以一當百,然而我之所以把你們帶在身邊,是因咱們情同手足。我寧可不要太原,也不願讓你們白白送死!」

    諸將被深深感動,稀里嘩啦的哭成一片。

    僅在本書中,類似的攻城戰就出現過不止一次,都是在這種最激烈最膠著的時刻,攻城方動用一批敢死隊,一鼓作氣登上城牆並最終攻克城池。趙匡胤是一位身經百戰的老將,早年也曾親自指揮過類似場面,不可能不知功虧一簣的道理,然而他還是選擇了放棄,這是為何?

    有觀點認為這裡其實是一處伏筆,那就是趙匡胤確實捨不得趙廷翰這幫人,但原因絕不是什麼手足戰友情,而是要防備「那一個人」——趙光義。如今的趙光義很有當年趙匡胤的影子,羽翼漸豐,如果趙匡胤把自己的嫡系力量全部消耗在太原城下,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制衡留守汴州的趙光義,「陳橋兵變」的大戲就可能重現。

    除此之外,外部環境也不容樂觀。


    先太原守軍。

    北漢頑強的抵抗意志超出了趙匡胤的預期。誰都知道漢宋之間實力的差距,劉承鈞就曾親口承認北漢的實力不如大宋的十分之一,大宋對北漢完全是碾壓性優勢,戰爭之初,大宋也的確勢如破竹,長驅直入,開局就打成了水晶保衛戰。趙匡胤事先又安排好了阻擊遼國援兵的計劃,並且取得了一定成效,遼國暫時無法支援。趙匡胤在潞州駐蹕的時候,抓住一個北漢奸細,審問中,奸細也太原百姓日夜盼望王師,渴望被解放。

    這一切都讓趙匡胤在一定程度上產生了驕兵的心理,認為王師所至,義旗所指,百姓簞食壺漿,歡慶解放……太原的負隅頑抗給趙匡胤造成了不的精神打擊。

    太原守軍為何如此頑強?一來是劉繼元堅持抵抗的態度從未動搖,使得文武百官同仇敵抗,眾志成城;二來是遼國冊禮使韓知范的鼎力協防,韓知范頗知兵事,入城之後就不分晝夜地協助指揮,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地來到太原,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劉繼元感動地要寫一篇《紀念韓知范》。

    其次是遼國援軍的出現。

    趙匡胤的部署是無可挑剔的,意識到了北伐的最大阻力是遼國,並且提出了針對性解決方案,派精兵悍將提前設防。

    遼國此前的援兵也確實被有效擊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遼國此次南下救援不力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之前提到的主觀上有意坐地起價,哄抬政治籌碼,再比如客觀上的力不從心,穆宗被殺、景宗即位,遼國內部需要重新穩定……所以在南下救援北漢方面,遼國並未使出全力。

    如今,遼景宗迅速穩定了局面,克服了客觀因素,主觀上則是劉繼元誅殺「投降派」郭無為,算是給遼國納了投名狀,表明了堅持抵抗、決不向大宋妥協的態度,換來了遼國的信任。太原的形勢也危在旦夕,容不得遼國繼續觀望。

    於是,遼國終於拿出了壓箱底兒的王牌力量——耶律屋質。

    耶律屋質在「祖孫爭權」中橫空出世,促成了「橫渡之約」,使得遼國避免了一次自取滅亡的內戰,並擁護了遼世宗耶律阮;世宗時期看穿耶律察割的腦後反骨,苦諫無果;「火神淀之亂」中世宗遇弒,耶律屋質臨危不亂,果斷擁立遼穆宗耶律璟。遼穆宗時期,耶律屋質榮升北院大王。

    在中原的史書中,也常將耶律屋質寫作「烏珍」。

    耶律屋質率大軍南下,與宋軍的阻擊部隊遭遇。這時候,耶律屋質處事不驚、善於謀略的一面得以體現,他一方面留下老弱病殘孕充人數,與宋軍僵持,另一方面卻挑選精銳騎兵,趁夜抄路疾馳太原,到了太原城的西面,這支精銳騎兵擊鼓吶喊,舉火為號。

    太原守軍立刻沸騰了,「遼國援兵來啦!」於是也舉火回應。久困的太原重燃希望,戰鬥意志瞬間拉滿,所有人滿血滿buff原地復活。反觀宋軍,卻有些蔫頭耷腦,士氣逐漸低靡。

    最後,是戰場上的常客——自然因素。

    時間已經進入炎炎夏日,又趕上暑雨,宋軍駐紮在草地之中,很多士卒罹患腹疾,軍中開始蔓延瘟疫。

    三大主要因素疊加,導致趙匡胤不得不認真考慮退兵問題。

    太常博士李光贊上疏勸趙匡胤退兵,陛下英明神武戰無不勝,原先竊國稱帝的割據勢力如今紛紛納土歸降,華夏逐漸歸為一統。殺雞蔫用宰牛刀,太原豈勞您大駕?何況戰爭的消耗已經轉嫁到人民頭上,死磕太原得不償失。我們在太原消耗了大量實力,其他那些各懷鬼胎的割據勢力正在竊喜,所謂「鄰之厚,君之薄也」。不如班師回朝,留下精銳屯駐潞州,等莊稼成熟的時候,專門搶奪北漢的糧食,這樣既能削弱北漢,又能壯大我們,豈不美哉?

    趙匡胤大喜,拿著奏章找智囊趙普商量,趙普非常贊同李光贊的建議。

    於是,趙匡胤開始討論退兵事宜。

    在李光贊的思想指導下,薛化光給出了具體的實施措施,砍樹先去枝葉,然後刨根。北漢之所以能夠負隅頑抗,外有契丹援助,內有田租地稅。所以我們應該在北漢與遼國邊界的險要地勢修築要塞據點,切斷兩國聯繫;將北漢的百姓儘可能多地遷往大宋境內,給他們閒田用以耕種。如此一來,北漢就堅持不了幾年了。

    趙匡胤深以為然,重賞了薛化光,隨後便開始有序撤退。將太原的一萬多戶百姓遷到大宋境內,派禁軍一路護送,按人口分發糧食。

    撤退如同進攻。在大軍撤退時,趙匡胤派禁軍騎兵發動了一次衝鋒,將被敵人俘虜的數百名宋軍營救回來。北漢守軍不知宋軍意圖,未敢輕易追趕。

    宋軍就在敵人游移不定的時候,完成了撤退。為了搶時間,三十萬斛糧食和數萬茶、絹來不及帶走,被北漢繳獲,勉強彌補了一下戰爭損失。

    趙匡胤的「二征北漢」結束。



第908章 決戰開始  
相關:    雲隱驚天  大夢王  天間錄  阿京  沒錢上大學的我只能去屠龍了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五代十國往事第908章 決戰開始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五代十國往事"
360搜"五代十國往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1s 3.62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