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無法無天正文卷第二百八十二章不堪一擊九月二日,上午辰時末,天地蒼茫。墨子閣 m.mozige.com
蘭州城外曠野遼闊,遙遠的西方平原上,無數密密麻麻的黑點,徐徐向著城池進發。
城外棲息的百姓早就逃散,有的拖家帶口往南逃入了山里,有的急急忙忙躲入了城中,還有的乾脆背井離鄉,往東逃入了宋國境內。
西夏人趁著宋軍在內部整頓,自顧不暇。又趁著青塘久經商事,疏於軍事訓練,想一舉拿下蘭州,隨後西取河湟。
宋軍雖然遣了火器軍一萬五千人到了西北邊境,然而消息短時間內送不出去,尚未有宋軍來援。
但幸運的是,恰好有兩營火器軍奉命前往大宋最西北的邊境線會寧駐紮,路過古渭寨的時候,被當地將領孫光義給拉了過來。
他們本來就是來邊境駐守打仗的,聽說有仗要打,火器營的兩個指揮使曾勇和孫光義,自然要過來幫幫場子。
大宋與青塘之間,可是簽訂了宋青戰略互助契約的,朝廷也常說要對青塘的唃廝囉多有幫扶。
所以眾人躍躍欲試。
深秋九月,塞北天氣已經在慢慢變寒。
雖然草還尚未變黃,可曠野之上,已是一片褐綠交嵌。
蘭州城一直都是吐蕃人、回鶻以及漢人常住地,這裡很多少數民族都學會了耕作,遊牧與耕作並存,成為了極罕見的游耕民族。
但此刻城外的農田早就已無人耕作,村莊在幾日間同樣是空無一人,只剩下被遺棄的狗子嚶嚶狂吠。
大隊西夏士兵繞過村莊,從北面的曠野上向著蘭州城北的方向而去。
不是他們有素質不破壞村莊不踐踏農田,純粹就是怕耽誤時間。走有障礙的村莊田地還不如走大路,儘早前往戰場上列陣。
但即便如此,也有很多馬匹沒有跟在隊伍當中,四散走入麥田裡,咀嚼著剛剛種下的冬小麥麥苗,讓那些棲息在城外的胡漢百姓遭到重大損失。
等到巳時初的時候,無數西夏人就已經出現在了蘭州城北,密密麻麻的士兵們在曠野外分成不知道多少個軍團,陣型列得很開,並不是傳統的集陣,這是為了防止大炮。
他們距離蘭州城池大概七八里,隨著西夏將領不斷怒吼,四十門大炮拉了上來。
這些大炮與宋人的大炮有巨大的差別,最顯著的就是上面有鐵箍防止炸膛,哪怕西夏人的冶煉技術不錯,戰甲都比宋人戰甲好,可熟鐵終究是熟鐵,比不得鋼。
「發射!」
西夏指揮的將領用党項話高聲喊著。
「砰砰砰砰砰砰!」
大炮發出巨大的火星,鉛彈瞬間飛濺而出,在空中划過一個弧線,向著蘭州城砸去。
片刻後,城牆、城樓乃至城內,到處都是巨大的響聲。
蘭州城牆上也不甘示弱,吐蕃人不會用大炮,但宋人士兵會,他們就用繳獲的九門大炮進行回擊,對著城外同樣不斷發射炮火。
雙方你來我往,隔著超遠距離對轟,哪怕命中率低得可憐。
可西夏人只要運氣好當任何一發炮彈擊中北城門,將城門擊破,那麼他們完全可以頂著城上的炮火,一路衝殺到城裡去。
而就在雙方熱火朝天之際,在這一片混亂中,誰都沒去留意東方十幾里外的山坡上,正有一千人的騎兵,正在丘陵山頭,遠遠地眺望著西面浩浩蕩蕩,仿佛一眼看不到盡頭的西夏大軍。
趙駿並沒有發明望遠鏡,事實上趙禎看的歷史裡,倒有提過關於如何製造玻璃,然後製造望遠鏡的事情。
趙禎興沖沖地去實驗。
結果被打臉。
tm的。
他發現有很多歷史胡編亂造啊。
按照里的方法根本沒用。
直到後來又看了一本叫做《三國之謀伐》的才知道緣由。
原來受限於燒制技術和原材料,中國本土的玻璃燒制方式會讓原材料沙子中含有鉛與鋇,因此燒出來的就是鉛鋇玻璃,而不是透明的鈉鈣玻璃。
很多歷史根本不查資料,直接就一拍腦袋寫,真實幹起來才發現裡面有很大問題。
而根據那本描述,要想燒出鈉鈣玻璃,就必須要用特殊的辦法處理掉沙子裡的鉛鋇,然後才能正常地燒制出鈉鈣玻璃。
倒是記載了方法,那就是在製作過程當中加入碳酸鈉,也就是蘇打即可。
聽上去好像挺簡單。
然而在1861年比利時人歐內斯特·索爾維發明索爾維制鹼法,以及後來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發明侯氏制鹼法之前,蘇打幾乎不可能製造。
那本當中只是說了主角會製取方法,但具體方式卻沒有寫明,因此趙禎相當難受。
又錯失了一個剽竊創意,青史留名的好機會。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生物學家、農業學家、現代遺傳學之父,改革派先鋒,大宋世界霸主地位的奠定者,王朝基業的開拓人等一系列稱呼,遺憾地要少一個化學家了。
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曾勇他們就只能通過肉眼遠遠地觀望,他們看到在外圍有大量的西夏鐵鷂子騎兵游弋,這對於他們來說,顯然也是個威脅。
「走!」
曾勇揮揮手,身後騎兵們頓時向前疾馳。
張文武不甘示弱,同樣催動馬匹。
一千人的騎兵團分出左右兩翼,排列出整齊的隊形向前方跑去。
大概過了幾分鐘不到,距離城池至少十餘里外的鐵鷂子斥候兵們迅速發現了他們,登時各種號角、哨聲不斷。
有斥候迅速向李元昊匯報,得知只是一千左右的宋國騎兵來襲,他沒有放在心上,只是派出三千鐵鷂子重騎兵去攔截即可,目光依舊放在遠處的城池。
由於他的火炮占優勢,此時蘭州城顯然落入下風,就連城樓都被轟塌,上面的守軍已是心驚膽戰,反擊的頻率也小了許多。
而這邊曾勇他們繼續向前進發,離西夏人本部軍陣還有大概六里位置,三千鐵鷂子圍攏而來。
「殺!」
他們都穿著重型鎧甲,手中舉著彎刀,嘴裡發出狼嚎般的聲音。
雙方都沒有衝鋒,只是讓馬匹徐徐前進。
因為馬擅長短途爆發力,如果一開始就衝鋒,會嚴重浪費馬力,特別是西夏重甲騎兵,一輪衝鋒其實跑不了幾百米。
可是讓西夏人沒有想到的是,距離他們不過二百步處,敵人卻忽然停了下來,遠遠地看著他們。
雖然有些疑惑,但西夏人不會停,他們繼續往前緩緩篤步。
只要到一百步,也就是一百四十米左右,他們就會正式發起衝鋒,向前猶如轟鳴的鋼鐵軍團一樣,將前方的一切碾壓成齏粉。
「舉槍!」
曾勇和張文武都高聲吶喊。
幾乎所有宋軍士兵都從背後把火槍拿了下來。
「填彈!」
他們繼續大喊。
士兵們有條不紊地把米尼彈塞入槍膛當中。
而此時西夏人離他們還有二百多米。
「準備!」
等過了十秒鐘,兩個指揮使又喊。
所有士兵都舉起了槍。
「發射!」
「砰砰砰砰砰砰!」
白煙從槍管中瞬間冒出來。
無數細小的鉛彈在火藥和膛線的推力下,以極快的速度出膛,撕裂虛空,射向敵陣。
「啪啪啪啪啪!」
大量子彈射穿了西夏人的鐵甲,頓時成片的鐵鷂子倒下。
「嘶!」
活著的鐵鷂子們倒吸了一口冷氣。
因為他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只知道宋人舉起了一個莫名其妙的長管對準他們。
一陣「砰砰砰砰」的響聲之後,隊伍最前面的騎兵們如中邪了般從馬上衰落,地上大部分人都沒有當場死去,還在痛苦中哀嚎。
這讓其餘西夏騎兵一陣躊躇,個個都忍不住拉著馬繩,畏懼不前。
後方一個將領見前方畏縮,用党項話大罵了幾句,再次催促士兵們向前移動,只要到百步,他們就可以催動馬匹發起讓對手死亡的衝鋒了!
可僅僅過了二十多秒,那死亡的「砰砰砰砰」聲音再次襲來,前方又是大片士兵倒下,僅僅一個照面,他們就損失了數百人。
「啊!」
終於有人忍不住,在見到眼前的隊友莫名慘死後,忍不住大叫了一句,隨後調轉馬頭逃跑。
這下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其餘兩千餘殘存的鐵鷂子,紛紛向後方逃竄而去。
「追!」
曾勇和張文武高聲大喊。
諸多宋軍騎兵立即收槍,催促著馬匹向前追擊。
他們的裝備是這樣的,身上穿著宋軍秋季軍服,右側腰間懸環首直刀。
左側腰間則掛著一個小包,包里有三顆手榴彈。
馬匹兩側還懸掛著兩個大布袋,布袋裡有很多小布袋,每個布袋都有一顆米尼彈和一包定量火藥。
每次射擊結束,士兵們都得花至少二十秒左右的時間來清理火藥匣以及裝填彈藥。
因此發射效率還是比較低,每分鐘只能射2-3發,遠不如小鋼炮快。
但小鋼炮有四個人分工協作,一個人裝火繩,兩個人填彈藥,最後那個人點燃火繩發射,且必須熟練操作才能做到大概6-7秒鐘一發。
這是因為鋼材在黑火藥時代炸膛率比較低,黑火藥的威力還是不如黃火藥,很難將結構以及堅固程度更高的鋼炮炸開。
要是熟鐵炮的話,還得有個人用沾水的刷子冷卻炮管,等炮管完全冷卻才能繼續發射。
而且每分鐘2-3發的炮彈也只是在初期能用幾次,到後面都必須保持1分鐘1發,乃至2分鐘1發,否則就要炸膛。
而宋軍的槍械雖然也是鋼材製造,炸膛率同樣較低,可士兵需要一個人完成清理火藥匣、裝火藥、填子彈三個步驟,效率自然比鋼炮慢得多。
因此單論射速來講,火槍還是不如火炮。但在近距離單兵作戰能力上,火槍甩了火炮好幾條街。
騎兵們繼續浩浩蕩蕩向前壓進。
很快遠處的西夏軍團們就注意到了鐵鷂子軍被擊潰,有斥候向李元昊報告。
李元昊這個時候正因為急功近利,在初期射了1-2分鐘後,沒有停下來等炮管冷卻,導致好幾門大炮炸膛而煩躁。
聽到斥候來報,也沒有太在意一千人的進攻,只是又增派了五千人繼續來圍攻。
可他顯然有些低估了這批宋軍的厲害。
並且李元昊不知道的是,在這些宋軍徐徐推進的時候,後方王士允拉著他自己的那十多門小鋼炮也抵達了戰場。
小鋼炮還是比較輕便,即便不用馬,一百多斤的重量兩個人抬都能抬著走。
他們到了大概四五里開外,開始布置炮台。
公元18世紀拿破崙時代,在沒有膛線的情況下,12磅拿破崙炮最遠射程就已經能達到2.5到3公里。
到19世紀初,有了線膛炮之後,這個射程直接加到了3到5公里,也就是十里的距離。
如今趙駿的火炮都是有膛線的火炮,西夏和遼國人仿製的火炮同樣有膛線。
兩國沒有冶煉鋼鐵的工藝,製作方法雖然不像宋國採取的模具,但也簡單粗暴,用最原始的刮刀法就行。
他們的大炮都重達一千至兩千斤左右,口徑非常大,仰角射擊,通過膛線的加持,最遠射程大概在10里左右,如果在高處,距離更遠。
小鋼炮口徑小,裝填的火藥量也小。
雖然有膛線加持,但平地射程也就四五里,因而他們必須要靠火槍兵保護推進才能靠前。
當然了。
從敵人炮兵陣地側翼靠過去也沒事。
因為人家的大炮轉向和機動性太差了,很難威脅到小鋼炮陣地。
可架不住人家的騎兵突襲。
所以火槍軍陣地,其實就是為了保護炮兵陣地。
外圍的西夏人已經能夠看到大概兩千多宋軍出現在了他們身後,隨著李元昊軍令下達,又有數千騎兵圍攏過來。
此時後方還在裝填小鋼炮,曾勇和張文武就下令原地駐守,以三段射擊的方式,阻擊來犯之敵。
結果就是四面八方的敵人來一個死一個,大批西夏人被射得屁滾尿流。
很多人也嘗試用弓箭射擊,可西夏人都是騎兵,用的騎兵弓,那射程跟火槍比起來,突出一個慘不忍睹。
一時間後方的西夏人根本無法突破槍林彈雨,王士允這邊幾乎毫無壓力。
「好了!」
過了大概幾分鐘後,王士允這邊終於裝好了小鋼炮。
他抬起頭看向不遠處正守著他們的曾勇等人,怒喝道:「把炮彈都給我打出去,一個不留,就算炸膛也在所不惜!」
「是!」
數十名炮手應聲回復。
鋼炮雖然比熟鐵炮和青銅炮堅固,但也不是不炸膛,如果高頻率使用,也有可能出現炸膛的情況。
可眼下顧不了那麼多,他們以少數兵力對付人家西夏五萬大軍,必須全力以赴。
炮彈手們迅速各司其職,填火藥的填火藥,裝炮彈的裝炮彈,在短短的6-7秒鐘之內,眾人就完成了全部步驟。
「發射!」
王士允大喊道。
「砰砰砰砰!」
炮口噴出火焰。
槍膛仿佛火山噴涌一樣。
硝煙直冒。
幾秒鐘之後,數里外的西夏人陣地。
忽然爆發出巨大的聲響。
十多顆榴彈炮在他們密集的人群里炸開,泥土飛濺,石頭四射。
「怎麼回事?」
陡然聽到後方有巨大的爆炸聲,李元昊連忙回過頭去看。
但身後都是密密麻麻的騎兵人頭,根本看不清楚情況。
他四下掃視,注意到右前方有一個高三四米的小坡,於是連忙縱馬上去。
等到小坡上,他才注意到後方極遠的地方,遠到甚至只能看到一些小黑點的方向,正有個炮兵陣地。
李元昊大怒道:「怎麼讓敵人摸到身後來了,傳來下去,快去清剿了那些火炮!」
「是!」
身邊傳令兵立即去後方傳達軍令。
然而此時後方已是大亂。
宋軍現在是有什麼炮彈用什麼,加快速率,完全不顧炸膛危險,開足馬力放炮。
也是趙駿搞出的鋼材質量真就是不錯,在保持每分鐘8-10發的速率下,居然一門鋼炮都沒有炸膛,這已經算是個奇蹟了。
畢竟所謂每分鐘8-10發,基本上也就能持續個2-3分鐘就不錯了,正常情況下,還是應該每分鐘3-4發最好。
在小鋼炮們的狂轟濫炸下,西夏人的後軍潰不成軍,已經有好幾個軍團直接潰敗,四散而逃。
此時從遙遠的西面,射程之外的地方,李元昊調集的人馬才姍姍來遲。
大概一萬多人,從三個方向將陣地包圍。
可當他們要進行突破的時候,前方一千人的火槍軍,保持著持續不斷的射擊速度。
曾勇和張文武不斷下令發射,每次都有三百多人射出子彈,在前方二百米內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網,幾乎無人能夠突破。
一個個西夏士兵莫名其妙地就覺得胸口一疼,隨後就如遭雷擊,墜落下馬。
這一幕顯然把其他西夏士兵震懾住,幾輪過後,他們就損失了數千人,可卻都沒有推進到地方陣地百步處。
即便是縱馬馳騁,也有很多戰馬被巨大的槍炮聲音嚇得四處亂竄,根本組織不了有效的衝鋒陣型。
一時間西夏後方東北方向的陣地亂作一團,至少一兩萬人被火槍以及火炮打得到處亂竄,近乎是潰不成軍。
很快這種情況就席捲了西夏人整個軍隊,大量的潰逃士兵衝散了一部分軍陣,導致西夏軍隊後方防線接近崩潰,完全無法成軍。
如果從高空俯瞰的話,就會看到在西夏軍的東北後方一角,由炮兵和火槍手組成了一個宋軍小型陣地,對西夏軍東北角的部分軍團進行猛烈進攻。
這部分軍隊人數其實也就那麼一萬餘人,可根本頂不住宋軍火力,馬匹跟是被嚇得驚慌失措到處亂跑。
榴彈炮威力不如實心彈,但對付騎兵真就有奇效。
因為落地後會爆炸,產生巨大的聲音,馬匹聽到後如炸鍋一樣根本不聽騎士的指揮,導致在短短兩三分鐘之內,這裡就淪陷了。
緊接著開始倒卷整個西夏部隊。
剎那間兵敗如山倒。
李元昊站在山坡上眺望,就看到他的部隊莫名其妙地就潰逃了,整個軍團都遭到了衝擊,隨後大敗。
一時間他愕然不已,連忙下令說道:「快,鳴金收兵,鳴金收兵!」
可還沒等他敲響銅鉦,遠處蘭州城門大開。
所有吐蕃士兵都殺了出來。
接著後方宋軍也發起了衝鋒,如獵人驅趕著獵物一樣追擊。
李元昊完全來不及收攏部隊,五萬大軍全都四散逃命,毫無隊形可言,很多人甚至乾脆在擁擠當中被踩死,落馬摔死。
這個時候李元昊也沒辦法控制人馬了,他也被裹挾著不得不縱馬向西逃竄。
後方王士允看著潰敗的西夏軍隊,看著曾勇和張文武他們收起了長槍,從腰間拔出環首直刀呼喝著沖了上去,嘴角一咧,不屑說道:「不堪一擊!」
「砰!」
下一刻,右側距離他三十多米外的一門小鋼炮終於不堪重負炸膛,爆發出巨大的響聲。
有朋友說大炮射程不對,估計這位朋友漏看了,書里的大炮都是線膛炮,射程比滑膛炮遠一倍。之前也有人說膛線不可能手工打造,但事實上15世紀就有膛線了,手工打造的辦法有很多,查到的資料里不僅有模具,有刀刻,甚至還有原始車床打造。
槍械射程和射速也跟原始燧發槍不同,是因為直接搞了米尼彈,有了米尼彈後就從燧發滑膛槍變成了燧發線膛槍,射速和射程那可不就不同嗎?
而小鋼炮的射速也是合理的,每分鐘10發是最高射速,18世紀英法戰爭有記載青銅滑膛小口徑炮最快能達到每分鐘7-8發,只是這樣會很容易炸膛。
鋼製的話炸膛率就低了,加快射速也正常。
米尼彈和膛線都非工業時代產物,基本上都是在18世紀前後英法就已經有了,所以書里數據基本上是合理的,請大家放心。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6s 3.685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