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橡膠
這一次遠征的成績確實不錯。
先是繳獲的錢銀,搜颳了梁山的錢庫,得黃金一萬三千兩、白銀八十六萬兩、銅錢六十一萬貫。單單是這些,折算已超一百五十萬貫。梁山山賊從各村莊、各州縣搶回來的錢銀被清空。
這次的清空,令那伙汲附在大宋軀體上吸血的毒瘤又一次回歸了一貧如洗。
其次是這一役由朱武、魯智深、林沖、史進、李俊、張橫等將領率領實施的「火焰行動」,對流求部隊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檢校,對部隊的遠程行軍進行了考驗,對流求各艦隊的遠程運輸能力朝廷了有效的測試,還有就是對流求的後勤供應系統、行軍運輸工具、糧草調運等方面的能力都進行了驗證。
最後的戰果當然是火燒梁山,一把火把梁山的基業幾乎燒得一乾二淨。這一役影響深刻,殺死殺傷梁山山匪四千多人,斬殺仇人劉唐、穆春。從此,潯陽錢莊、潯陽商行成了梁山所有人心中的夢魘,相信從此以後,那伙山賊自宋江以下,連同那108顆「星星」,都不會再敢招惹潯陽錢莊、潯陽商行。
其實趙朗他們不知道的是,還有一個戰果,就是他們的這一次行動,直接加快了梁山山賊向大宋朝廷投降的步伐。
流求部隊陸續回到了昌國,趙朗指定朱武、周侗、楊蔣氏制定獎勵方案,獎勵遠征的將士,撫恤傷亡的士兵。
這次遠征,史進的特種部隊、魯智深的牽制部隊和朱武的突擊部隊前後三批人馬共三千五百人參戰,加上海陸運輸人員,共有六千七百人直接或間接參加了這一次行動。這些人,都要參照當初搶奪方臘財物那次「春風行動」的標準進行嘉獎。
過了幾天,撫恤金和獎勵金很快就發放下去,趙朗下令這六千多人放假三天,讓這批冒險遠征的士兵們好好享受一個美妙的假期。
忙完這些雜事,趙朗召集格物門高層在昌國島召開一次「火焰行動」總結會議。這已形成慣例,每次戰鬥行動後,開一次總結會,總結經驗,收集不足,拾漏補缺,減少下一次戰鬥犯錯的機率。
八月初三,格物門各高層齊集昌國島,準備參加「火焰行動」總結會議。開始許貫忠建議這個會議定在流求召開,趙朗本來也有意在流求與兄弟們相聚,但李俊與童威提出在昌國召開,還提了一個強大的理由,運輸成本。
現在格物門除了流求、江州、昌國三個基地外,又多出了遼蘇州的旅順,昌國正是處在這四個地方的中心,大家來昌國島花費的時間和運力比去流求少很多。趙朗思索了一下,就批准了李俊的建議。
眾人自趙朗成親之後分別已有一年多,又一次相聚自不免吹噓、打屁、吹牛,好一陣熱鬧。
議事廳內,待眾人落座,作為「火焰行動」的指揮者,朱武首先發言道:「眾位兄弟,受趙門主驅使,朱某與魯旅長、張順、李俊兩位總管負責指揮『火焰行動』,前後歷時六十三天,終於不負眾望,一戰而勝,殺死殺傷梁山人馬共四千多人,繳獲錢銀一百多萬貫。這一戰,打出了我流求部隊之威名,不但報了仇,還達到了練兵的效果。」接著,他便把「火焰行動」從投石問路到聲東擊西一系列的計謀和實施過程娓娓道來。
眾人聽了,均大聲喊妙,讚嘆連連,大伙兒這才意識到,仗原來可以這樣打的,同時也意識到兩個參謀部的重要性。
聽了這一役的過程,格物門眾人又有了疑問,這三軍都督府之中的兩軍已彰顯了戰力,還有另外的一軍是什麼部隊?
他們哪裡知道,這三軍都督府的「三軍」只不過是趙朗趙門主的一個惡趣味而已,另外的一軍是空軍,在這大宋建立空軍部隊,可能嗎?「三軍」只不過是趙朗留個念想罷了。
待朱武講述完這次戰役的經過,趙朗接過了話茬道:「朱軍師把咱們的行動和戰果都講完了,先前由於保密需要,沒有向大伙兒通報作戰計劃。正所謂君不密則失其臣,臣不密則失其身。作戰計劃得到了保密,才保證了這次戰役的勝利。這次行動,咱們的傷亡很少,殲敵甚多,比上的『春風行動』好了很多。不過,這次也有不足之處,咱們先讓參加行動的兄弟先說說,看看有什麼拾漏補缺之處。」
林沖站起來道:「我先來說說。這次我們第一旅精銳部隊經水路再走陸路,遠赴2000多里到山東梁山,沿途的運輸是個大問題。水運還尚可,有潯陽商行的內陸船隻,運輸士兵和兵械物資不成問題,咱們潯陽商行的船隻在內河上通行無阻,所到之處水賊避讓,無人敢阻。但一上岸,運輸物資便成了大問題。在外在,既要防著沿途山賊截道,又要防著官兵卡路,還要避開州縣城府,本來已是艱難,而咱們的部隊每個士兵背著五個轟天雷、一袋十斤的糧食、還有刀槍、洗換的衣服、鞋襪,再有那防蚊布、強弩、匕首等等,共有二十五斤,嚴重影響了行軍的速度,也消耗了士兵們的體力。馬車也不夠用,佛朗機、轟天雷、火藥、箭矢,還有糧草、鐵絲網、盾牌等,馬車塞的滿滿,行動緩慢。馬匹一生病,在異地補充很是困難,一車的物資就擱置,無法運輸。更要命的是五月正值雨季,道路泥濘,馬車往泥坑裡一陷,整個車隊就會停下來,唉,那種情景真是不堪回首。咱們盡全力的快趕慢趕,還是比原計劃慢了四天才趕到目的地,這還是咱們的好兒郎不怕吃苦的最好行軍速度。眾位兄弟都來合計合計,如何解決這個棘手的難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人聽了,都暫時陷入了沉思。
趙朗也在思索,這次行動他跟隨朱武的突擊部隊,目睹了陸地運輸的困難,他對林沖的話深有同感 。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難題?他不知道。
他不知道古代戰爭是如何解決物資運輸問題,古代戰爭大多是就地籌糧,運輸壓力沒有這麼大,這也是所謂的兵禍的來源。但流求部隊不能靠就地籌糧呀,畢竟流求部隊不是大宋朝廷的官方軍隊,沿途官府、百姓不可能協助籌糧,想要依靠沿途收集糧食,風險極大。
怎麼解決?趙朗苦苦思索,不清楚古代的軍隊運輸細節,那就想想後世的軍隊,後世的人民軍隊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咱們的軍隊也沒有機械化運輸部隊呀,他們在轉戰之中怎樣解決運輸問題?他想到了陳大元帥在淮海戰役中所說的那句著名的話:「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用手推車推出來的。」不由眼中一亮,手推車!
可以設計出後世那種輕便的兩輪手推車,士兵們裝著一定重里的物資,無論行走在官道還是鄉村小道都方便得很。可再一想,又有點泄氣,以現在的生產技術生產出來的車輪子,行不了幾十里路可能就會散了架,畢竟這個時代沒有橡膠輪胎,減震技術落後,在這大宋的道路,木輪子甚至是鐵輪子哪裡會承受得了長途的顛簸,一兩天便會散架或是變型了。
不行呀,沒橡膠呀。噫?橡膠?好像有呀,五年前那些橡膠種子不是派人去了瓊州播種嗎,現在已經五年了,應到了收割的時候了。還有就是張橫在南洋諸國買糧、販賣流求貨物時,也發現了好幾處的橡膠林,以前沒重視,現在正是應用的時候。嗯,兩輪手推車速度太慢,有了橡膠,不如乾脆研製自行車。
呵呵,有了自行車,那流求部隊的行軍和迂迴能力就大大的提高了。記得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中,日軍攻占緬甸,快速挺進部隊也是用自行車行軍和運輸,打得英軍潰不成軍,三兩下就投降了。
對,就研製自行車。有了自行車和鐵絲網,還用怕女真人的騎兵部隊嗎,哼哼。
喜歡他從水底中走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9s 3.71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