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塾鎮,桓溫大軍已經集結待發。墨子閣 www.mozige.com
過去的近兩個月里,桓溫一直在集結兵馬,準備前往京城討個公道。司馬昱的死對桓溫而言倒是沒什麼,但是司馬昱臨死之前的遺詔事件讓桓溫甚為憤怒。
當初自己和王謝等人妥協,同意立司馬昱為皇帝,也正是看中了此人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性格。桓溫知道,司馬昱沒有什麼才能和膽量,易於掌控。只要稍微施加壓力,他便會完全聽命於己。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郗超在京城完全控制住了司馬昱。從郗超的稟報來看,司馬昱對自己極為畏懼,擔心自己也會去廢了他,怕的要死。所以,在朝廷大事上,司馬昱起初雖然有所反抗,但在郗超警告他之後,司馬昱便再也沒做過出格的事情。
王謝等人的奏議,但凡不合自己的意思,都可通過郗超影響司馬昱。司馬昱也都將那些奏議駁回了。一段時間裡,桓溫認為司馬昱已經完全操控在手,已經不必有任何的疑問了。
桓溫本以為,司馬昱死前定會按照郗超的授意將皇位禪讓給自己,或者再不濟也會給予自己攝政的權力。但是,事實卻打了桓溫一悶棍。桓溫憤怒便是基於此,感覺像是被司馬昱耍弄了一般。
被任何人耍弄都可以接受,但偏偏被司馬昱耍弄,這讓桓溫無法接受。
當然,桓溫知道,司馬昱沒有這個魄力和膽量這麼做,定是王謝在背後搗鬼。郗超擬定的遺詔本來已經讓自己有了絕對的理由得到自己的想要的東西,但忽然生變,定是王謝無疑。
桓溫當然不能忍,在得知消息之後,他咆哮憤怒,恨的咬牙切齒。他拒絕去京城出席新皇登基的典禮,也拒絕出席司馬昱的葬禮,這只是態度的表達。他還要領軍去京城興師問罪,要讓王謝付出代價。
本來桓溫是要立刻率軍前往京城的。但是他不得不等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因為他需要集結大量兵馬,以最大的聲勢去京城。
和之前的廢立之事不同。這一次荊州軍無法支援,因為秦人占領了梁益二州,荊州面臨秦人進攻的威脅,荊州兵馬無法支援前來。姑塾駐紮的兵馬不過三萬餘,這不足以形成巨大的優勢兵力。所以他需要另外的兵馬。
一個月前,他寫信給了自己的五弟,江州刺史桓沖。
信上他告訴桓沖,他知道桓沖不贊成自己的一些想法,他也理解他的想法。去年大軍去京城行廢立之事時,桓沖沒有按照他的要求率江州兵馬前來增援助威,自己也沒有責怪他。但是這一次,桓沖必須出兵前來、
桓溫在信上的語氣極為強烈,他寫道:「我桓氏一脈,艱難經營方有今日之勢。兄戎馬半生,歷經無數劫難,為大晉立無數功勳,所為者何?所得者何?空談安逸者反得名望,浴血忠國者反遭惡污。世人談王謝無不欽服,談我桓氏者鄙之以賊寇,焉有此理?此番陛下駕崩,新皇即位之事,皆由王謝操控,我桓氏被其視為無物,毫無尊重之心。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兄出兵,只為討個公道之理,亦要糾我大晉不正之氣。此前五弟不與,兄可恕之,然此次你若不至,兄絕不寬恕。江州兵馬二十日不至,兄與汝斷袍割義,再不復為兄弟。」
這話已經說到位了。告訴桓沖,如果你這一次不出兵幫我,我將不再縱容你,我要和你斷絕兄弟關係,再也不承認你是我桓家之人。
桓沖接到這樣措辭強烈的信,還怎能拒絕?於是立刻整頓江州兵馬,攜帶糧草輜重,率領三萬江州兵馬奔赴京畿。數日之前,江州兵馬抵達姑塾,合兵一處。
幾天的陰雨之後,天氣轉晴,氣溫雖然依舊寒冷。桓溫披掛齊整,帶著桓沖郗超等一干將領上馬。一聲令下,六萬大軍以及數以干計的輜重糧草車輛開拔。大軍隊伍綿延數十里,浩浩蕩蕩,氣勢洶洶開赴京城。
經過浩浩蕩蕩的三日行軍,十月二十一午後,桓溫大軍抵達位於京城西南方向的新亭。
新亭距離建康城外廓南籬門只有十餘里,此處本是一處風景絕佳所在,位於山嶺大江之側,地勢開闊平整。當年大晉士族南渡之時,每到風和日麗之日,便在新亭留連遊玩宴飲,遠眺北方故國。每每酒醉之時,便相對垂淚。
「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這便是當時士人哭泣的原因。此處風景和洛陽
第四零二章 壓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