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在這一年裡面都經過了強化訓練的強軍正在觀察著對方的陣型和部署,企圖找出哪怕一點破綻和漏洞出來。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清軍也幾乎同步完成了大軍的部署,岳樂正站在軍中工匠連夜趕製出來的指揮台之上,眺望北面明軍的大陣。
殿前軍的軍陣長達數里,層次分明,一個個長矛方陣線列整齊,旌旗飛舞, 士兵肅然挺立,宛如木偶,只聽號令,方陣移動的時候也井然有序,絲毫不見一點混亂,看起來氣勢如虹。
各方陣前方擺放著上百門小型火炮, 這種火炮其實早已經在福建,湖北兩大戰場上出現過, 但並沒有引起清軍高層的重視。
岳樂看著殿前軍的大陣, 只覺得後背發涼,這樣的軍隊,他從未見過,所有人就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
他手中的四萬八旗兵,除去首次參加戰鬥的新丁和年邁的老兵,還有近三萬五千精銳,再加上一萬多包衣兵精銳,數千新漢八旗和綠營兵,可謂是整個大清國的最強軍團了,但和對面比起來,還是感覺少了氣勢,這讓岳樂十分不解。
但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和政治家,岳樂很快就將這些想法壓制了下來,他扭頭看向濟度和尚善, 以及南一魁, 李本深等江西, 武昌城內趕來支援的綠營將領。
「大家都看到, 孫可望擺出了如此陣型。」岳樂頓了頓, 又道:「你們都說說,咱們該如何破?」
諸將沉默了片刻之後,濟度最先站了出來:「王爺,依我看,孫可望擺出的這個陣型,雖說基本上擋住了正面,兩翼也有騎兵壓陣,看起來十分妥當。但縱深不足,只要我們迷惑之,使其軍陣後方的部隊偏向另外一側,再利用騎兵的速度優勢猛鑿而去,必能一舉擊潰之。」
「王爺,濟度貝勒說得沒錯。」尚善也插嘴進來:「明軍騎兵不足,所以攻擊能力並不強,如今其前陣都是戰兵,槍炮,長槍, 刀盾層層疊疊,最後還有騎兵壓陣, 無非就是想要增強防禦力,消耗我大軍騎兵。但如此一來,其也就只能被動防禦,處處挨打了。」
「細說!」岳樂眼前一亮道。
「我大清騎兵來去如風,在戰場之上向來所向披靡,孫可望所部之陣又是長陣,左右難以相顧,只要一處破,便處處破,絕難久戰,而往來突襲正是我騎兵之利。如此一來,只要大戰開始,孫可望為了維持戰線穩定,就得不斷投入預備兵馬,直到無兵可用,陣型大亂。」尚善侃侃而談道。
岳樂聽罷,不由得眉頭緊皺,他並不覺得孫可望會如此愚蠢,事情也不會那麼簡單,對方這樣布置,背地裡應當是有什麼制勝的方略的。但濟度和尚善兩人都沒說到點子上,而且太過輕敵了。
而且,孫可望所部的騎兵只有少數部署在陣前,其餘的都在後方壓陣,若此龐大的一支機動力量,是絕對不能小覷的,一旦己方的陣線出了什麼岔子,極有可能會受到對方的致命一擊。
「王爺,兩位貝勒,末將倒是覺得,孫可望所部之陣另有妙處。」李本深忽然出列,拱手抱拳道:
「明軍軍陣戰線雖長,但每一個小陣之間的距離只有二三十步,大陣之間也不過四五十步,都在火槍的射擊範圍之內,其後方還有騎兵壓陣,戰兵,槍炮兵,騎兵,相互之間可以隨時支援,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而且,明軍陣前的那些火炮殺傷力極強,射速又十分快,我大軍若是硬沖,恐怕很難取得突破,末將覺得這是孫可望決勝的關鍵。」
李本深在武昌城外和殿前軍交手了數次,對殿前軍的武器裝備,戰鬥力,戰術,乃至是兵種之間的配合熟練度都十分了解。
這也是岳樂要洪承疇派一個得力的人出城支援的原因。他原本想要王輔臣的,但是洪承疇沒捨得,最後就派了李本深突圍出城支援岳樂。
岳樂聽罷,隨即點頭同意道:「李將軍說得沒錯,不止是明軍的戰兵,槍炮兵,其後匯聚的上萬騎兵同樣是一個巨大隱患,隨時可能成為大戰勝負的決定因素。」
清軍昨日剛剛奪下的兩個荒村今日就因為殿前軍主力抵達而失去了,岳樂好不容易通過戰略進攻取得一點戰場優勢也隨之失去。
這些都使得他已經開始懷疑自己出兵攻占荒村堡壘的所謂進攻,都是孫可望設下的圈套。所以,現在面對孫可望有些令人迷惑的部署之時,岳樂的提防之心不是一般的強。
而另一邊,孫可望和白文選,馬寶,張勝,葉應禎,關有才等手下心腹大將也站在望台之上,觀察著清軍的動向。
盧名臣今天早上突然傳來緊急軍情,說是漢陽方向的清軍存在異動,似乎要強行渡河,雖然孫可望覺得這只是清軍引誘他分散兵力的把戲,但心中仍舊不由得擔心起來。
眼前的滿清大軍黑壓壓一片,各旗兵馬旗幟,衣甲都十分鮮明,其後還有上萬精挑細選出來的包衣兵,他們明顯因為久經戰陣,成為了岳樂的預備役。至於其餘的包衣兵,似乎都被當成了苦力來使用。
這個時候,就不是兵馬越多越好了,那些因為近幾年接連大敗,臨時補充進來,戰鬥力,裝備兵甲都不能滿足戰場需求的新包衣兵,自然不能安排上陣。除非到時候需要用他們來斷後。
這種強軍之間的大戰,是容不得有任何閃失的!
孫可望和手下諸將一番觀察之後,很快就對岳樂的戰略意圖有了猜測,特別是其集中大量騎兵在西面長江沿岸一側的部署。
不過,岳樂此舉具體是為了什麼,諸將都還沒有個定論,疑兵之計,聲東擊西,亦或者說重兵突破?無論是哪一個都有可能,而且戰略意圖其實都類似,只是進攻的方向不一樣。
而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的。孫可望並沒有那麼多兵馬,可以隨意加強軍陣任何部位的防禦,所以只能依靠戰場上的指揮藝術,來擊退敵人。
不過,除此之外,岳樂的部署倒也沒有什麼異常的地方。兩支軍隊其實在底子上是一樣的,本質上都是明朝廷北方邊軍的底子。只是根據各自的需求,進行了不少的改革罷了。
隨著兩軍陣前,騎兵的鼓號聲響起,孫可望和岳樂各自派出的數千騎兵先鋒最終還是爆發了大戰。
殿前軍兩個千總部,一千五百餘騎兵成三列陣型,以兼顧騎兵軍陣的寬度和縱深,長槍,鈀,腰刀依次成行,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馬上的騎兵都是統一的鎖子甲加棉甲,三層防護。
滿清騎兵在數量上占據優勢,作戰經驗也更加豐富,但殿前軍騎兵都經過了嚴苛的訓練,陣法遠比清軍要強得多。
雙方都是軍中精銳,戰馬也十分優良,裝備更是大同小異,能否贏得勝利,就要看士兵最終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了。
很快,隨著旗手將旗幟斜向前方,軍號聲陡然響起,兩軍騎兵都同時開始策動馬匹前沖。
此時,兩支騎兵大軍的距離尚遠,也都沒有真正用力,只是緩慢前行。
這個時候,什麼時間,什麼距離衝鋒,就得靠領兵將領的能力和經驗了,一個準確的判斷可以使得己大軍獲得先發優勢,這至關重要。
殿前軍騎兵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全都熟練掌握了加速中保持陣型不亂的本事,這是騎陣充分獲勝,發揮戰鬥力的關鍵。
騎兵通過觀察各自旗隊長的位置,控制著自己的馬速,整個過程如同行雲流水,沒有出現任何差錯,整個騎兵軍陣也保持著密集的陣型持續推進。
清軍的騎兵也已經陣列迎來,同樣氣勢如虹而來,他們並不把這些殿前軍騎兵看在眼裡。仗著兵力優勢,還派出了游騎騷擾殿前軍的軍陣。
他們分成小隊,散往殿前軍騎兵軍陣的兩翼,用騎弓射出出輕箭攻擊,但殿前軍可是三層盔甲,這樣的攻擊幾乎沒有任何效果。
騎兵軍陣中的少數幾個騎兵被射殺之後,後面的騎兵又立即補上了,這點損失對整個騎陣而已毫無影響。
很快,雙方騎兵就接近到五百步,兩軍軍陣中都開始響起加速的號角。陣前不時有輕箭飛來,前排士兵眼中都是跳動的馬頭,各級軍官都在努力地控制著隊伍,維持著陣線的平直。
接下是四百米,三百米,馬蹄聲越來越大,越來越急,密密麻麻,很快就匯成了隆隆的悶雷聲。殿前軍騎兵平直嚴整的陣線就如同一道移動的銅牆鐵壁,銳不可當。
相比之下,清軍的騎兵陣線在加速奔跑的情況下,就開始出現鬆動了,騎兵間隔也開始變寬。
這就是訓練與不訓練的差別了。
在相互對沖的情況下,兩支騎兵的距離轉眼只剩下不到百步,在如此疾速衝刺之下,不過是眨眼間就會廝殺在一起。
「殺!殺!殺!」
兩支騎兵軍陣同時爆發出嘶聲力竭的吼叫。奔騰的戰馬,飛舞的旗幟,跳動的馬蹄,地上的泥土四處飛揚,煙塵滾滾,轟隆隆的震動聲就連兩軍主將的望台都能感覺到。
迎面而來的兩支大軍殺氣騰騰,雙方都是退無可退,生死就在交鋒的一瞬間。
殿前軍騎陣的優勢在五十步以內開始顯現,密密麻麻的長槍森林甚至使得清軍的戰馬收到了驚嚇,更別說是騎兵了,這使得清軍原本就有些混亂的陣型更加散亂。
「轟!轟!轟——」
無數聲悶響,兩股鋼鐵洪流迎面而撞,無數馬匹士兵在轟鳴的馬蹄聲中交錯而過。地上瞬間倒下了無數馬匹和士兵,折斷的刀槍在空中肆意飛舞,連綿不絕,在戰馬的踐踏下,甚至連倒下人馬的哀嚎聲都異常慘烈。
殿前軍士兵紛紛壓低身形,平舉武器,以此保護自己,但能不能活下來,只能是聽天由命了,這樣的對戰,個人的勇武已經幾乎不起作用了。
那些被撞得飛起的馬匹和騎兵大部分骨頭碎裂,倒在地上還依著慣性拼命翻滾,基本上十死無生。
經過最初的對沖之後,殿前軍騎兵方陣的密集隊形優勢更顯,清軍騎兵在經歷了最初的恐慌之後,還要同時面對兩三支,甚至更多的武器同時攻擊。
殿前軍騎兵的密集陣形很快就在對戰中占據了優勢,前排的清軍幾乎死傷殆盡,倖存下來的那些,則在穿過殿前軍前排陣線之後,又立即受到了迎頭一擊,基本上無人生還。
這些清軍騎兵剛剛經歷了生死一刻,這個時候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哪裡還有什麼還手之力?而殿前軍密集嚴整的軍陣使得他們幾乎不可能逃脫。
第一列騎兵對沖之後,緊接著就到了殿前軍的第二列騎兵,清軍騎兵再次損失慘重,陣形已經一片大亂。而殿前軍此時也已經損傷不小,特別是第一列穿過清軍前陣的騎兵,被後方的清軍騎兵合力圍攻。
隨後,就是殿前軍的第三列騎兵,清軍騎兵這個時候根本沒有機會去調整自己的方向,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手舉長刀的殿前軍騎兵就已經猛衝了上來。
三輪衝鋒之後,對戰衝撞的地方已經堆滿了死傷的戰馬士兵肢體,無數盔甲兵器掉落地面,血水染紅了土地,上千條生命幾乎就是眨眼之間,就全都消失了。
但事情還遠沒有結束,清軍騎兵占據了數量優勢,陣形厚實。殿前軍騎兵衝過了面前的清軍之後,也同樣沒有機會調整自己的方向,只能硬生生衝上去,就算能再殺一人,也會受到後排清軍的聯合絞殺,很多人難以抵擋,最終死在了清軍的兵器之下。
不過,這個時候,清軍陣線已經被打得千瘡百孔,陣線支離破碎,不少騎兵都減緩了馬速,戰鬥力大減。而且基本上失去了指揮。
而殘存的六七百殿前軍騎兵就如同往常訓練那般,絲毫不停,很快就重新來事聚集,他們分成數十個小群,時聚時散,且戰且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2s 3.719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