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墨抵達宣德殿時正值午時,劉莊皇帝正在用膳,聞聽北海靖王劉睦覲見,他立刻擱下碗筷,滿面春風地迎上前去:「子墨啊!你若再不來見朕,朕可就要翻臉無情了!哈哈!來,我們共飲你那好酒,邊吃邊談!」
劉莊一手挽著子墨衣袖,一手撫胸暢笑。
兩人落座於餐桌,子墨欠身施禮:「謝陛下厚愛,侄兒惶恐之至。」
劉莊擺手道:「我與你叔侄一家,無需這般客套。朕有諸多事務欲與你商議。」
子墨適時遞上剛剛產出的白紙,劉莊接過後仔細端詳,鼻翼微動,讚嘆道:「潔白、柔軟、竹香四溢。雖不及日爾曼細紙之光潔緊密,想來那波斯皇室商人確有保留。然蔡倫言,此紙僅以低廉竹料與石灰制就,是乎?」
子墨點頭應道:「正是,陛下。成本低廉,方能使天下寒門學子皆可購得,如此大漢方能人才輩出,文采飛揚,為盛世之基矣。」
劉莊撫掌大喜:「子墨此舉,既解我內帑之急,又為大漢未來鋪路,功不可沒!來,共飲一杯!」
二人舉杯對飲,劉莊接著道:「此細紙上市,還將一舉打破郭氏家族對絹帛市場的壟斷,痛擊其高價絹帛,實乃大快人心!來,再干一杯!」
劉莊愈說愈興奮,兩人又共飲一盞。
「陛下似對郭氏家族頗有不滿?」子墨察言觀色,試探問道。
劉莊神色凝重:「子墨,你不知,先皇對郭氏一族恩寵過甚,致使今日郭氏富甲一方,朝中文武半數為其河北舊部,尤其是那廢太子聲望漸漲,令朕憂心忡忡,夜不能寐。」
「加之先皇遺留的開國元勛與各大豪族推舉的公卿,皆無治國之才,徒占高位,朕心力交瘁,國政難施啊!」劉莊長嘆。
子墨暗思片刻,忽憶起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之事,遂言道:「侄兒有一計,可令彼輩知恩退位,未知當講否?」
劉莊目光灼灼:「講來聽聽。」
「侄兒之意,陛下宜以恩澤籠絡,將其視若神明般供奉,使其青史留名,永載史冊。如此,彼輩為保這份無上榮譽與名節,自會明白該如何行事,以彼等智慧,必能領會陛下深意,此為雙管齊下之策。」子墨娓娓道來。
劉莊聽罷,沉默片刻,繼而朗聲大笑:「妙哉!你意在以榮譽名節羈絆其心,使之自知進退。此計甚妙!」
子墨乘勢進言:「侄兒還建議在南宮雲台依天象二十八宿對應開國功勳畫像建祠堂,陛下親撰表彰功績之檄文,予以封賞。」
劉莊聽後陷入沉思,旋即再次大笑:「妙極!子墨實乃朕之福將也!此事又立一功!來,乾杯!」
劉莊對子墨之謀深感滿意,因其每每獻策,不僅精妙絕倫,且考慮周全,滴水不漏。
酒杯交錯,劉莊卻又憂慮道:「你之妙計雖佳,卻需時日籌備。然朕眼前之患,乃是三公權柄過大,皆為世家豪門代言,朕之政令經他們之手傳達,往往面目全非。子墨可有良策應對?」
子墨心知東漢權柄結構之癥結,暗自苦笑。隨後建議道:「陛下何不創設一個直接聽命於您的政令頒布機構?凡朝廷政令,無論出自何人,皆須由此機構頒行至各郡州。如此,皇權便能真正回歸陛下之手。」
劉莊眼眸一亮:「你是說,未經朕同意,任何政令均不得下達各地?如此一來,皇權終將重歸朕身。」
子墨點頭道:「正是。此機構可稱作中書台,主事者品秩雖低,權柄卻重,乃陛下意志之體現,既是陛下喉舌,又是承上啟下的關鍵部門。陛下宜親自挑選忠誠且有才幹之人擔當此任。」
劉莊沉吟片刻,列出數人:「宋均、伏恭、馬濤、鍾離意、班固皆為上選,子墨以為何人最為適宜?」
子墨答道:「鍾離意才華出眾,剛正不阿,忠君愛國,實為中書台首腦之不二人選。」
劉莊拊掌道:「好!乾杯!」
今日劉莊心懷大暢,困擾他多時的兩大難題,竟在與子墨交談間迎刃而解,心中頓感踏實。唯有子墨這位朝局之外的至親侄兒,既能洞悉時局,又能推心置腹。
然而,劉莊更為驚奇的是,子墨總能在關鍵時刻信手拈來妙策,恰到好處地解決棘手問題。於是他好奇問道:「子墨,你這些神思妙想,為何總能適時而現,恰到好處?」
子墨含笑回應:「陛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
喜歡佛緣盛世耀明章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1s 3.687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