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部署的日本計劃終於開始產生利潤了,而且現在已經無需謝廖沙操心,國際遊資瘋狂的做空日本的房地產和股票市場,做多日本外匯市場。經過一開始的試探之後,日本政府毫無作為的舉動大大的助長了遊資的囂張氣焰,現在唯一能和全世界的資金瘋狂的對抗的只剩下了日本的銀行系統。
隨著日元的節節攀升,一筆又一筆的美元從日本流失到海外,日本人民在戰後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外匯就這樣被金融寡頭們給瓜分了。留給日本的只剩下了無窮無盡的債務,數以萬計的爛尾樓,還有一個又一個因為無力償還債務而破碎的家庭。
金融市場是零和遊戲,有贏家就一定會有輸家,謝廖沙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別人虧掉的。不過對於列寧格勒經濟特區來,終於可以不用為資金的問題發愁了。
波羅的海之路的示威活動又讓一部分外國投資者撤出了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項目,現在整個經濟特區的外國融資已經少了一半,而決定到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安家落戶的外國企業更是寥寥無幾。謝廖沙自己旗下的企業大部分都已經在列寧格勒經濟特區成立了新的項目,總算是讓謝廖沙在面子上沒有太難看。
剩下的那些企業主要都是各國的能源企業,比如法國的道達爾,英國石油公司,甚至連美孚都打算到列寧格勒經濟特區成立分公司,他們所看重的無非就是蘇聯的石油和然氣資源罷了。
現在擺在謝廖沙面前的現實已經很清楚了,蘇聯苦心經營多年的鐵幕和鋼鐵洪流已經開始崩塌,無法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了。可是蘇聯還是有歐洲無法拒絕的東西,那就是然氣和石油。只要控制住了石油和然氣,哪怕鐵幕真的不存在了,歐洲永遠都無法和俄羅斯鬧翻。美國雖然有錢,卻解決不了歐洲的穩定能源供應問題,而穩定的能源供應則是歐洲各國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這是美國永遠都無法為歐洲解決的問題。所以哪怕蘇聯再不受歐洲各國待見,蘇聯的然氣資源永遠都是歐洲各國政府最好的朋友。
歐美的石油公司依舊黏在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希望能夠儘可能多的拿到蘇聯的然氣。為了避免夜長夢多,謝廖沙啟動了連接西伯利亞油氣田和列寧格勒經濟特區之間的長距離輸送管道工程。就算蘇聯所有的企業都不掙錢,然氣依舊可以帶來穩定的利潤。而且管道工程將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改善蘇聯現在混亂的經濟。
謝廖沙將報告上交到了政治局,計劃很快就得到了批准,而與此同時,謝瓦爾德納澤也和波蘭和匈牙利政府達成了協議,蘇聯將會分批的從兩國的境內撤回駐軍。這些駐軍的安置問題因為謝廖沙的管道工程計劃而有了穩妥地安置方案。整個管道工程預計將會提供大約五萬個就業機會,如果算上配套的設施和一些臨時性的工作,基本上惡意在短期內提供將近二十萬個就業崗位。
謝廖沙向戈巴契夫要求在列寧格勒經濟特區實行自治政策,因為這裡是向國際開放的區域,不可能按照蘇聯一貫的方式來進行行政工作,因為效率實在是太慢了。戈巴契夫明白謝廖沙的意思,只是對謝廖沙提出的人選耶利欽感到有些不滿。
「耶利欽同志擔任過莫斯科市委書記,大規模城市建設他比我們所有人都要有經驗的多,而且耶利欽在歐美媒體那裡的口碑也很好,有他在,那些外國投資者也挑不出什麼毛病來,所以……」謝廖沙察言觀色的問道。
戈巴契夫考慮了一下,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財政大權並不在政府手裡,而是在外經貿部手中,而耶利欽起來雖然是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一把手,但是他其實只是幫謝廖沙管理特區建設的二把手,那裡現在還是一片荒蕪。就算給耶利欽這個機會他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想了半戈巴契夫也找不出來耶利欽有威脅的地方,他索性就同意了謝廖沙的建議,畢竟派一個曾經擔任過政治局候補委員兼莫斯科第一書記的人擔任經濟特區的行政一把手,也是向全世界表達蘇聯對經濟特區的重視。
得到了戈巴契夫的認可,謝廖沙終於可以把一直頂著顧問頭銜的耶利欽扶正了。現在謝廖沙算是耶利欽的領導,耶利欽要向謝廖沙匯報工作。不過謝廖沙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目前工地上的這好幾萬建設工人可不好管理,他們不是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除了吃飯和工作之外還要有各種各樣的需求,他們要住房,要看病,要入黨,要娶妻生子,這些繁瑣的事情謝廖沙根本就管不過來,謝廖沙只關心如何能更快的完成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所以謝廖沙把這些不感興趣的工作一股腦的推給了耶利欽去處理。
一直待在瑞士的列別捷夫在謝廖沙的首肯之下,接受了來自日本媒體的採訪,他向日本媒體描述自己對日本經濟的研究資料全都是來自於公開的資料。列別傑夫的這番辭倒是沒有讓日本人感到懷疑,因為事實確實如此,他們關心的是渾水背後的做空者是誰。對此列別捷夫表示毫不知情,他只是提供諮詢服務而已。這讓遠道而來的日本客人大失所望。
不過日本的記者們倒是不用擔心沒有新聞素材了,因為就在警方宣布將會對竹下登任命的內閣官房長官藤波孝生正式發出逮捕令之後,人們在藤波孝生的家中發現了他的屍體,經過警方的初步勘驗,藤波孝生是服藥自殺的。消息一出,整個日本都為之譁然。藤波孝生為誰而死,就算是不相干的人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他的死讓警方的調查只能止步於藤波孝生,而無法調查竹下登首相在整起事件之中富有的責任。
躲過了牢獄之災的竹下登再也沒有臉繼續賴在首相的位子上了,而其他自民黨的大佬們也都備受媒體的責難。於是經過一番糾結之後,竹下登內閣終於宣布集體總辭。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6s 3.726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