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統和十九年,北宋咸平四年
自上次鎮壓耶律崇光謀反後,林夕在大遼已過了一年的生活,雖說時常想念大宋,也曾去過邊境眺望過歸雁山,卻再也沒有越過去。
某一個平常的晌午,觀音剛走不久,忽然又回到府內,林夕才得知了大遼要主動進攻大宋的領地,而且太后已經到前往前線去調度軍隊了。
林夕一路緊追,得知大遼已攻進了大宋的高陽關,最後在高陽關外見到了遼軍所扎的營地。
「站住!你們三個什麼人?」一個站崗的士兵攔住了他們。
「本宮遼國大公主耶律觀音,這是身份令牌,麻煩進去通報一聲。」
站崗的士兵看了看手裡的玉牌,對他們說:「你們在這待著,我去通報。」走之前他還不忘找人看著這三個來路不明的人。
過了一會兒,士兵從營地里急匆匆的跑了出來,「讓三位久等了,太后請三位中軍大帳一見。」
三人進帳,蕭太后還在大帳中對著地圖沉思。
「見過太后。」三人最後還是林夕先開的口。
「你們來了。」
「太后首戰告捷,在下特來道賀。」
「你的表情可不是像來道賀的,想說什麼你就直說吧。」
「太后此次南下,目標是何處,漳河以北,還是黃河以北?」
蕭太后用手裡入鞘的劍,指了指地圖上的汴梁。
林夕臉色微微一變,「看來,太后志在天下啊,倒是林夕目光短淺了。」
蕭太后問林夕:「知道這些年大宋在面對我們的進攻時是如何應對的?」
「林夕不知。」他已有一年多未曾打過仗,自然不敢妄自回答。
「但令堅壁清野,不許出兵,繼不得已出兵,只許披城布陣,又臨陣不許相殺。」
林夕心頭微微一顫,若蕭太后沒有說謊,宋軍就完全是在消極防禦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個命令在林夕看來,就是愚蠢至極。
「林夕,這樣愚蠢羸弱的國家,真的值得你如此思念和效忠麼?」
「我」林夕被這一番話弄得無話可說。
「我只有一個要求。」
「你說。」
「城破之時,勿傷百姓一人。」
「我答應你。」
「多謝太后。」
「汝可隨軍,若哀家違背誓言,則你可將我大遼行軍路線告知大宋。」
「我相信太后言而有信,至於行軍路線不用太后告知,我已大概知曉。」隨後,林夕的手在地圖之上依次划過,指向幾座重鎮:
遂城--保州--定州--河間府,最後向南劃了一下,意指南下。
「你是如何得知的?」
「聽聞遼軍向東進攻莫州失利,那必然會西進,而保州和遂城距離又非常相近,想來遼軍定會先攻下距邊境更近的遂城,而後攻保州,保州攻陷,便可以直取南邊的定州,而後東進攻克河間,到那時,遼軍便可一路南下,直至黃河北岸。」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哀家也難以相信,你口中所說的和我的計劃幾乎無差。」
「若我在此統兵,便會如此行軍,太后深諳大軍作戰之道,我想,太后的計劃跟我所想的,應該也是大同小異吧。」
「大宋竟把這樣一個文武全才逼到出走異國,真是愚蠢至極。」
「在下告辭了,希望太后遵守承諾。」
「放心,我會的。來人!帶他們三人去後營,找兩個軍帳讓他們住下。」
同年冬,遼軍至定州,兩軍出現相峙局面,宋降將王繼忠乘間勸蕭太后與宋朝講和。遼恐腹背受敵,提出和約,初為宋真宗所拒。十一月,遼軍在朔州被宋軍大敗,西部戰線的遼軍也因糧草不繼撤軍。遼軍主力集中於河間城下,日夜攻城,宋軍死守城池,激戰十多天未下。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率軍攻克祁州,蕭太后等人率軍與之會合,合力進攻冀州、清河。宋廷則「詔督諸路兵及澶州戌卒會天雄軍」。同月,遼軍攻克德清,三面包圍澶州。
「報!前線傳來消息,大宋皇帝御駕親征來到澶州,宋軍士氣大振,反擊已不像前幾日那般羸弱了。」
「噢?之前傳來消息說大宋皇帝意圖遷都,現在居然變得這麼快看來,宋朝還是有明白人的。」
「據說是宰相寇準的力諫皇帝一定要御駕北上,大宋皇帝這才來到澶州的。」
突然,帳外又闖進來一個士兵,喊道:「報——不好了!」
「何事慌張?」
「統軍使大人不聽勸諫,帶著幾十個人,執意要去澶州城下巡視,剛剛回來的弟兄回報,統軍使大人被宋軍的八牛弩射殺了!」
「什麼?」蕭太后手中的書本掉在地上,臉上難掩震驚的神情,帳中突然陷入了詭異的安靜。
「娘!娘?」這時,耶律觀音趕巧就走了進來,喊了蕭太后兩聲沒反應,觀音才覺得有些奇怪。
「娘,您怎麼了?娘?」
「觀音」
「娘,您哭了?」觀音看到了蕭太后眼角竟泛出點點淚光,在觀音的印象里蕭太后幾乎沒有流過淚。
「觀音你舅舅,蕭撻凜,陣亡了。」
「怎麼回事?早上不是還好好的麼?」
「觀音,你先走吧」觀音也識趣的點點頭就離開了,同時叫走了帳里的士兵。
「林夕。」觀音找到林夕,說道:「出事了。」
「怎麼了?」
「我的舅舅,統軍使蕭撻凜死了,我問過手下的士兵,他是在澶州城下巡視的時候被八牛弩射殺了。」
「看來,戰爭快要結束了。」
「你怎麼知道?」
「統軍使死了,對遼國軍隊的士氣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況且,遼國戰線拉的太長,後勤補給一定跟不上。我想,蕭太后應該就要退兵了。」
遼軍整整五天沒有動靜,第六天,果然不出林夕所料,蕭太后將林夕叫了過去,商談議和之事。
「太后。」
「我想讓你幫忙送一封信到澶州城。」
「是什麼信?」
「是議和信,你可以打開看看。」
「不必了,在下去送就是了。」
「你不怕我騙你?」
「太后沒有必要騙我,太后是個有手段的人,我想在戰前您就已經做好可戰可和的準備了吧。」
「不錯。」蕭太后滿意地點點頭。
「放心吧,林夕定不辱命。」
林夕隻身來到澶州城下,卻遭守門軍隊團團圍住。
「在下遼國信使,有信呈遞大宋天子。」
「把信給我,你在這等著,你們看著他。」領頭的士兵拿起信就進了城。其他士兵依舊圍著林夕,林夕也不慌,就這樣悠閒的等待著。
「陛下,遼軍來信,說的是什麼?」說話的正是在群臣首位站著的,大宋的宰相寇準。
「遼軍希望能罷兵言和。」
「陛下的心意呢?」
「朕也希望能息兵止戰,永結盟好。」
宰相寇準義正辭嚴,苦心勸道:「陛下,遼國已是強弩之末,人困馬乏,而我軍士氣高漲,正是擊敗他們的大好時機啊!」
「那諸位愛卿覺得,兩國應當如何?」真宗趙恆畏敵如虎,便將鍋甩給了下站的其他臣子們。
其他臣子也大都懼怕遼國,紛紛表示支持和議,甚至聯合起來攻擊寇準擁兵自重。寇準無奈之下,只能同意與遼國講和。
「送信的人呢?」
「稟陛下,還在城外。」
「讓他進來,朕要見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818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