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系導演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不是杜撰,而是昭示

    隨著首屆華國科幻電影節開幕之後,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電影節。

    在觀看了更多的展映科幻電影之後,對比就出來了。

    不得不說,華國科幻電影這一塊,雖然這幾年的確比早些年要好不少,可是,相比之下,比起海外的其他的科幻電影來說,的確還差了不少。

    結果就導致了一個比較尷尬的結果,那就是這一次科幻電影節參展的電影的確不少,其中國產的科幻電影占了有三分之一的比例。

    從這方面上來說,海外的科幻電影占據了三分之二,對於科幻電影節來說無疑是成功的。

    一個電影節,成功與否,其實無非就是幾個點,第一個點,就是權威性,也就是這個電影節如果追求的是頒獎為主,那麼就需要讓這個電影節的獎項,在外界獲得認可。

    影響力這種無形的東西,是很難量化的,但是卻又是實打實存在的。

    當然,一個初生的電影節,這方面是不可能達到權威性的說法的,畢竟,你才剛成立,有哪門子的權威可言?

    為此,初創的電影節,第二個追求就無疑是整個電影節的名氣和影響力了。

    而想要名氣和影響力,那麼就和參展的電影的數量的多寡有著很大的關係。

    這次科幻電影節尷尬的地方在於,普遍上,在觀眾口碑也好,或者媒體影評人等方面的評價也好,整體上都是外片好過國產科幻片。

    這就真的很尷尬了。

    所以,電影節方面也只能逮著一隻羊可勁薅羊毛了。

    那隻羊就是《月球》這部電影。

    而媒體和影評人方面也是如此,畢竟,這是在本土舉行的科幻電影節,要是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也就算了,可是既然有,那自然要大誇特夸,大吹特吹了。

    比如作為科幻電影節的官方場刊上,對《月球》就可以說是進行了連篇累牘地報道。

    刊登的最多的就是關於《月球》的解讀。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你讓其他電影上來,都是外片,那麼這到底是不是華國科幻電影節了?

    而幾乎每天都有刊登《月球》的相關解讀影評,雖然看起來挽尊的意味很足,但是有一點卻也是大家不可否認的事實,那就是這一屆科幻電影節,的確《月球》是出類拔萃的。

    不止是對於國產科幻電影而言,事實上,同樣的《月球》也獲得了許多海外的影評人和媒體人的青睞。

    其中有一篇就是來自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影評人。

    他的解讀也有另闢蹊徑的意思。切入點和很多人都不同。

    「真相總是殘忍,無知才是幸福!

    好奇心的驅使下,每個人都會追尋真相,但是你有可能會因此丟失你所擁有的幸福。

    《月球》被很多人解讀,但是大家卻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點,都在探討複製人到底算不算人?

    卻忽略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類的最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好奇心!

    我們常常說,好奇心引領著科技的進步,驅使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如果人類失去了好奇心,那麼文明也好,科技也罷都將停滯不前!

    而《月球》裡面的主角吳,他之所以會和之前的複製人不同在於,他的好奇心促使他發現了真相。

    於是才有了這個故事。

    同時對於很多人給予這部電影的主題定下的基調,就是絕望,就是悲戚!

    這一點我不認同!

    我的理由在下面會給出來。

    從電影的節奏來看,這部影片節奏緩慢,觀影的過程極其冗長,但是奇怪的是你並不會感到無聊。

    如果一個人看這部電影會很容易和角色融為一體,因為有那麼一瞬間,孤獨讓你感同身受。

    我不禁問自己,導演營造如此極致的孤獨是為了讓我們抑鬱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看完電影後,我更加肯定影片的主題:希望。

    是的,是希望!電影的故事的確是一個絕望的故事,但是影片的主題卻不是絕望,而是希望!

    證據可以說在電影當中有很多地方都很明顯地為我們展現了。

    影片一開始,我們得知吳還有兩周就能回地球與家人團聚,充滿期盼的日子是非常幸福的,就比如我們在禮拜五的心情往往比禮拜天要好,有期待的生活才是最美妙的。


    在影片中段,吳對克隆體找密室的行為非常反感。當時吳已經對自己的身份產生了懷疑,但他不敢去深究,不敢打破這種美好,要知道他在這裡認真工作的動力是什麼?是在合約結束的時候能和家人團聚。如果這時候有人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假的,那對於他來說生活還有什麼意義?這大概就是無知者的幸福。

    所以,他一直在選擇去壓制自己的懷疑,當6號一直在提出自己的疑問,當他開始破壞5號一直所珍視的東西的時候,他依然還是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逃避,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內心深處在恐懼,恐懼自己一直以來的堅持,都是虛假的。

    可是一切的一切在他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亦或者是看到了6號的出現,他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所以他終於鼓起勇氣問機器人自己是不是複製人,我相信在當時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可是得到的答案並沒有奇蹟,他拿著妻子的照片看了很久,因為他知道,這是他僅存的記憶。當克隆體告訴他可以與地球通訊時,出現了第二個希望,吳希望能在視頻上見一見妻子,聽一聽她真實的聲音,而不是錄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認為如果他沒有發現那個密室,不知道自己在合約結束後的去向,他會一直保留這個希望,作為活著的期盼。可事實總是那麼殘忍,它一步步推著吳的前進,讓他親手將第二個希望化為烏有,他知道,他永遠也見不到妻子了。

    人一旦沒有希望了,那麼結果會是如何?

    而6號發現這一切後,他知道自己有多絕望,5號就有多絕望,這大概就是感同身受吧。於是他給5號創造了第三個希望,畢竟沒有任何事情比一個人孤零零的死去還要傷感。

    不過最後5號做出了選擇,他明白他們倆對妻子的感覺是一樣的,於是他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6號身上,讓兩人將希望合二為一。

    影片的結尾,6號對機器人說說,「我們不是程序,我們是人」,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他們除了會傷心難過外,還需要有生活的期盼,沒有什麼事情比喪失希望更殘忍,沒有希望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真正的孤獨來自於自身,來自於如同行屍走肉般沒有希望的活著。

    所以,6號奔向地球,就是電影給予的最後的希望,導演一直讓希望保持到了電影的最後。

    我不知道導演的想法是什麼,但是我想這個故事,一直都在給予絕望的人希望!」

    而《月球》的「真實感」也讓很多人津津樂道。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前文提過的,很多人看完《月球》都會有一種,這是未來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不是憑空杜撰,更不是自己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觀,而是仿佛是一種「預測」一種「昭示」!

    「我們先來做一個這樣的設想: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只是一個具有ISO認證的標準化產品。從咿呀學語到長大成人,無論是父母跟在屁股後面餵飯、上學時與同學追打嬉鬧,還是花前月下你儂我儂、抑或孩子出生時的幸福狂喜,所有的人和事全沒有真正發生過,一切的一切都是事先被植入的記憶。

    更可怕的是,在某一個角落,還躺著無數個跟我們長得一模一樣的皮囊,準備在我們損壞(死)後重複一遍我們的人生,為的只是替人勞作甚至博人一笑。這個時候,你是否會感覺到一股徹骨的寒意,又或者是充滿憤懣的沖天怒火呢?

    《楚門的世界》展現的是一種可能,而《月球》展現的同樣的也是一種可能。

    而《月球》無疑是昭示了未來的某種可能性,給予了我們一定程度的警醒。隨著基因技術(克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人類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一旦失控的後果將不啻為打開了另一隻潘多拉魔盒,說不定有一天我們終會成為自己的掘墓人。

    如果說之前的生活可以用孤獨來形容的話,那麼當真相被逐步揭開後,吳剛的處境就顯得愈加心酸了。就像我在文首的描述那樣,一切原來都是假的。吳剛只是一個複製人而已,在月球上充當重複勞動的工蟻,保證地球上氦-3的供應。每個吳剛的壽命只有三年,報廢之後便有新的吳剛入替。事實上,在基地的秘密儲藏室中還存放著許多批量生產的備胎。更可悲的是,關於妻子孩子的記憶都是預先植入的程序,真實世界早已物是人非,回家團聚的美夢頓成虛幻的泡影。

    此中的人文關懷與哲學思考不言而喻,人類以上帝的身份創造了複製人,卻並未賦予其人的尊嚴與權利,將其視作工具而非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命,既沒有責任感,亦毫無人性可言。

    對於冰冷無情的月球工業公司,複製人施以反抗的方式延續了本片一貫的含蓄,沒有任何過激行為,比如報復性地毀壞基地,而是新老兩個吳剛通力合作,利用公司的漏洞達到了最佳的結果,其中展現出的智慧和人性,老吳剛自知時日無多,把返回地球的機會讓給了新吳剛,恰恰是他們生而為人的吶喊,也給了公司管理層一記最響亮的耳光。

    從影片給出的信息能夠推測出複製人吳剛應該是有人類原型的,月球工業公司的複製人計劃也很有可能得到了這位初代吳剛的認可。而細思極恐的是,電影沒有拍出來的東西,那就是,月球上的信號屏蔽器被摧毀,意味著7號吳剛也會知道真相,那麼當無數個吳剛回歸地球時,他們的身份認同將會造成極為複雜困難的局面。至少,初代吳剛的女兒一下子多了幾百個爸爸,將是多麼可笑又可怕的事啊!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可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這種結果無疑是可怕的。

    我們知道很多東西,明明我們知道其出現會導致一些很不好的後果,可是只是因為有利可圖,就直接忽略了有可能帶來的可怕的後果,這不是陰謀論,而是人類的劣根性。

    當地溝油可以以更廉價的成本獲取更高的利潤的時候,那些黑心商人,他們難道不知道地溝油的危害嗎?可是他們選擇了無視!

    同樣的道理,克隆技術其實一直都在發展著,在多年前就已經實現了克隆羊的技術,這麼多年的發展,技術已經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我們暫時不得而知,可是可以預見,當未來的某一天,《月球》的事件有沒有可能變成真實而不是電影?

    答案是肯定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月球》不是一部憑空杜撰的科幻電影,而是根據現有的科技推導出來的一種未來的可能。

    我們能說他們錯了嗎?

    商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他們的本性!

    如果複製人不算人,只是工具的話,那麼他們的做法有問題嗎?

    而這才是最可怕的問題!

    最後,電影最有趣的地方在於還給孤獨的吳剛一個陪伴者,機器人八戒!

    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設定和安排,因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機器人的命運其實和吳剛們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

    他的一切都給人一種,他有了「人」的樣子,可是實際上,當他被格式化,被重啟,那麼他其實也和新被激活的克隆體又回到了同一個起點!」

    當然,電影始終只是電影,不管是預測未來也好,或者昭示著未來也罷,都依然只是虛假的東西。

    電影始終還是回歸到電影。

    對於李易而言,他其實根本沒想那麼多。

    對於很多討論者而言,同樣的,也只是在討論過後,就沒有了後續。

    《月球》的亮相,比起李易記憶之中的世界起點要高的多,這也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引發的討論也更多的原因。

    喜歡催淚系導演



  
相關:  超級洞府  我真不想拍爛片啊  隱者逍遙  半壁文娛    從紅海行動開始的文娛  妄為  團寵小奶包,我是全皇朝最橫的崽  武之極:執掌輪迴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催淚系導演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不是杜撰,而是昭示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催淚系導演"
360搜"催淚系導演"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69s 3.802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