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光漸漸變得耀眼起來,照得田野碧綠的莊稼上都披上了金光。清新向上的春風,吹得萬物勃勃向上,似乎能看著它們在上長。風還吹得張友瓊的頭髮都飄舞起來。油菜籽都金黃了,在等待著收穫;早秧苗也你推我擠的,葉片將蓋滿田地。還有零星的農民在催鞭犁地。她們踏著筆直的小路來到村林場。林場的這塊地比較偏遠,張友瓊記得小時候來過這裡,當時這裡還住著知青。知青住的紅磚平房是國家撥款做的。現在房子沒了,也見不到一塊磚的。耕為平地,長上了莊稼。這裡雖然叫林場,可早沒有樹了。那片杉樹,前幾年被砍去賣錢,為村里抵了債。張友瓊在田埂上站住了,問:「這裡有幾百畝?」冉臘娥說:「沒有。只有一百多畝。他還有幾十畝的漁池,還有丘嶺子的一百多畝。也可作白田,也可作水田的。」她接著說:「村里把一畝八的責任田還我了。在丘嶺子那邊。」張友瓊說:「你還種得了?」冉臘娥精神抖擻的說:「嗨,莊稼人不能缺了土地。沒有土地還算莊稼人呢。再說政策這麼好,我占了田也是為你們占的。不過,我知道你們不會回來種的,這田遲早是要給人的。我現在活一天算一天,就是今後,你們也不能白給了人。」張友瓊突然覺得冉臘娥不簡單,說出的話就象遠古不變的數學定律似的。便笑說:「我們休長假的時候,可以回來幫你種。」冉臘娥也發現張友瓊變了,變得會體貼人了。不管她這是哄騙的話還是什麼的,總之聽了就覺得心裡舒服,比吸一口新鮮空氣還舒服。舒服得讓她喜上眉梢的。便說:「原來我以為張瑞全會成地主了,不好的。現在地主也吃香了。我剛才又去說了,他得保證我的早稻秧,還說不要錢。我還想,你們要能當上地主何尚不可,但也不實際。」她的話說對了她的心底,忙說:「有什麼不實際的。我這次來就是和翔宇商量好的,來包田的。」冉臘娥驚異的注視她,說:「那你們不要單位了!」張友瓊說:「單位又不甩。平時您可以看著些,農忙時就請機械,請工。」冉臘娥搖頭說:「曉春他們就是這樣做的。你們不行。唉,現在誰再想包那麼多的田,沒有那好的機會了。」張友瓊追問:「不是好多人去打工丟下了田麼。」冉臘娥說:「那都是有主兒的。現在的田比過去的煤油火柴票都緊張的。」她們說著看著走著,向丘嶺子走去,要去看那一畝八分的責任田。當路過一大片似乎荒蕪的田地時,張友瓊急切說:「這田不是人丟下的。」冉臘娥說:「不是丟下的。是去年乾旱沒有種上油菜的。你看那頭都有人在翻耕了。」遠處,果然有個半老頭在揚鞭,嘴裡吆喝著「溝里」的犁地昵!
回到家裡,張友瓊似乎腿軟,一屁股塌到木椅上。還是不甘心的催著冉臘娥去找村幹部說說,租過幾十畝田,或按韓翔宇說的包個漁池也是好的。然而,冉臘娥在邊做飯時,就邊簡略說了張瑞全前年包漁池的糾紛,又說了前不久要回責任田的坎坷和辛酸。張友瓊聽了,猛地起身,怒目圓睜,硬要上張瑞金的門去問問理,出口氣。被冉臘娥以死相威脅的阻止住了。冉臘娥還探詢的說:「村裡有人要我辦個助哺所,把父母外出打工的伢們收起來照看,每個孩子收幾百塊錢的勞務費。友瓊,你說好吧。」張友瓊沒有心思琢磨其它的事,張冉一趟算白跑了。不過,她也沒覺得白跑,這恰恰說明包田越來越重要。按照這個思路推理,她又想到了韓翔宇的老家童豆刂。到那裡包田比到張冉更好,不說包幾百畝,就是幾千畝也不怕,有爹媽照管更放心。再說他們種了一世的田,懂農技和季節,不怕沒收穫。當她匆匆趕回家,與韓翔宇電話一聯繫。得知曾國超被南橋鎮的書記任從平攔截了,一定要挽留他們在南橋吃飯。曾國超的老母癱瘓在曾國紅家裡,余鳳志的父母也在南橋街居住。任從平他們賣了禮品,還陪著去看望。韓翔宇因工作拖累,在單位上吃工作餐。晚上回家,張友瓊還是問了:「任從平不是與曾國超不和麼,怎麼會請他吃飯呢。」韓翔宇神秘說:「這是官場上的伎倆,你不懂。相互利用吧。」張友瓊說:「曾國超已經是局外人了,還利用個屁。」韓翔宇蔑視說:「說了你也不理解,算了。」接著笑說:「只看你租到田麼?」張友瓊便會聲會色的介紹了張冉田地緊張的情況,最後說:「你別取笑我。你有本事去童豆刂租到田了,哪怕幾十畝,我都佩服你。」韓翔宇告饒說:「我的姑奶奶,我真的沒有時間,上次送種去你又不說。再說明天還要請曾國超他們吃飯。」張友瓊緊逼說:「明天不行就後天。」韓翔宇應付著說:「再說吧!」他只想去看看冉臘娥的,不想她竟然把租田的當真了。然而,第二天上午還不到10點鐘,韓翔宇就打電話去落實。曾國超抱歉說:「不好意思,有幾個鄉鎮的書記等在賓館裡,我實在沒法推辭。再等兩天看。依我說,我們之間也不必客氣,如果這次沒有時間,就留到下次。好吧!」他仿佛在向韓翔宇說好話求諒解了。搖身一變老闆,就格外受捧了。有橫溝、閔集、余歇等幾個鄉鎮的書記、鎮長,不知聽誰說的曾國超要回大縣投資辦罐頭廠。有人開始懷疑,不相信他一下海就摸到個金海龜。過去他再怎麼貪占,不過幾十萬吧,都是捉襟見肘的幾個人,誰不知誰的家底。一打聽還是真的,還帶來了台商的代表余老闆等人,看來不光是來看看虛耀自己,還真是來投資辦公司的。他們也相信曾國超這個人是說到做到的,有台商作後盾,那一定是真的了。這就看誰捷足先登,搶走這個投資項目。有了項目,招商引資工作才好匯報,才有實質說的也有實質看的。有說的又有看的,才有政績。有政績,前程才有希望,才能名利雙豐收。大縣過去的賣官買官已查處過,要誰再想走這個捷徑,不僅希望渺茫,而是風險太大,弄不好會身敗名裂。況且郭道武儘管升成了市領導,在大縣的事都過去好幾年了,偏偏現在東窗事發,正在接受省紀委的查處呢!
本文來自看書網小說
第五十七章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