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都宮前,朱雀門外。
板楯散落,雲梯崩折。
多有文官披創。重傷瀕死,亦大有人在。
宮城守衛,皆出虎賁。人數不多,然皆銳士。且王太師不惜工本,督造皇宮。城下士卒,苦無兵器輔助,又多出文臣。好比以卵擊石。急切間,如何能破銅牆鐵壁。
「司空,何意?」便有屬吏,渾身浴血,陣前相問。
程昱厲聲答曰:「勠力攻城,毋需多問。」
「喏!」屬吏領命自去。稍後一鼓作氣,衝上雲梯。卻被一刀劈下。骨斷筋折,哀嚎不已。除身披重甲,足稱防備。城頭虎賁,換用刀背,亦手下留情。
且自屬吏跌落城下。城頭亦未落井下石。任由同僚,將受傷屬吏拖離。
「明公,何意?」目視前鋒,損傷慘重。百官陣列,便有人竊竊私語。
「『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便有同僚,耳語答曰:「『敵王所愾,而獻其功』。司空乃為,關東士林,『同仇』而『敵愾』也。」
「原來如此。」眾皆醒悟。文官據大義而攻城。然卻屢攻不下,多有損傷。試想,目睹同僚,紛紛折戟。百官焉能不怒極生恨。
眾口鑠金,尚能積毀銷骨。更何況,唇槍舌劍,口誅筆伐。見事不可為。必有同僚,求衛將軍營士出擊。
如此,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即便城破之後,血流漂櫓。試想,甄都百官,亦無怨無悔。便是所謂,「同仇敵愾」。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生死攸關,無所不用其極。
果不其然。見刀筆小吏,郎官御史,損傷過半。便有屬吏,陣前高呼:「忠臣死直,義士何在!」
「死直」,語出《楚辭·離騷》:「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意指為正道赴死。
「忠直退避,義士在此!」衛將軍營將,齊聲高呼。
文臣陣列,聞聲紛後撤。衛將軍營,先登死士,四面殺來。
城頭虎賁中郎將王越,厲聲高呼:「兵器卻敵!」
「兵器卻敵——」
四面宮城,殺聲震天。
承光大殿,人心惶惶。
董侯畢竟年少。何曾歷此危難。更加,本就理屈。董承刺曹,董重矯詔。二董滿門家小,盡入宮城。一朝城破,血流成河。天子亦於心不忍。然若,曹司空恨意難平,殃及天子,又當如何。
天子尚且如此。宮中黃門侍女,可想而知。自先帝崩後,宮亂不止。洛陽十萬黃門,飽受屠戮,十不存一,凋零殆盡。本以為,徙都甄下,當可得免。豈料,不出數載,又重蹈覆轍。
末世之兆,無存漢祚。
黃門令左豐,偷窺天子驚慌失措。滿腹淒涼,有苦自知。
永樂宮,董太后寢宮。
帷幄自動,鬼影幢幢。
「董……姝……****……汝……知……罪……否……」
陰風陣陣,霧氣氤氳。
「董……姝……****……汝……知……罪……否……」
似有鬼怪,飄忽繞行。
「董……姝……****……汝……知……罪……否……」
寢榻之中。董太后,渾身顫慄,汗如雨滴。尤其眼帘之下,眼珠亂動。似入噩夢。似醒非醒。
忽遠忽近,若有似無。冷不丁,字字入耳:「**!汝知罪否?」
董太后,渾身惡寒,怒目而叱:「何人鬼祟!」
聲音尖嘯高亢,震耳欲聾。
一連數日。孝仁皇陰魂不散,夜夜入夢。董太后,怒不可遏。
「太后毋憂,封諝在此。」永樂太僕封諝,攜黃門死士,殿前答話。
「朕,無礙。」董太后,為母則剛:「速捕奸人。」
「喏!」永樂太僕封諝,領命自去。
「金縷玉衣,同穴貴人。朕,『仁之至,義之盡』矣!」言畢,董太后酣然入睡。
太倉蟾宮,折桂館。
大長秋兼尚書令曹節,將宮中傳書,轉呈長樂太僕段珪:「昨夜,程夫人險被封諝所捕,此事不可再為。」
「董太后,似清白無辜。」段珪看罷,付之一炬。
「既清白無辜,何必多此一舉。」曹節老謀深算。
「董太后,何為?」段珪遂問。
「扶風侯公子言,蛾賊發孝仁皇丘。槨中孝仁皇,非但金縷玉衣,另有婦人同穴。」曹節道破隱秘。
「哦?」段珪不解:「孝仁皇死時,不過解瀆亭侯,何來金縷玉衣。且永樂董太后未亡,何人與其同穴。」
曹節語出驚人:「桓帝馮貴人。」
「嘶——」段珪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陳年舊事,依次浮現:「桓帝馮貴人絕艷。死後三十餘年,群賊發其冢,見貴人顏色如故,但肉小冷。賊遂競奸之,鬥爭相煞而死……」
段珪必有此問,「何以,與孝仁皇,同穴。」
「賊人本意,乃為盜屍嫁殤也。」曹節一語中的。
「如此說來。乃董太后,命人發丘。取馮貴人屍,為孝仁皇殉葬乎?」段珪焉能不知。
「然也。」曹節笑意深沉:「聞,仙門有寄身之術。『穀則異室,死則同穴』。永樂太后,不欲與孝仁皇同穴。故取馮貴人屍,以代之。老大人以為,董太后因何不同穴?」
「德行有虧。」段珪如何能不醒悟。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2s 3.690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