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令賈文和,左右為難。此事,定非同一般。
果不其然。
此事難就難在,神上宗師當如何審,又該如何判。
神上宗師,十餘年如一日,兢兢業業,掌管薊國將作諸事。令薊國機關術突飛猛進,冠絕天下。薊國上至薊王,下至百姓,士農工商,文武百官,皆深得其利,坐享其便。繁重的農活,皆由機關器取代。三兩老農,便可日種一頃。家中五十畝美田,一日種畢。大量青壯勞力,皆用來營城築樓、釀造捕撈、造船架橋、通渠鋪路,不一而足。機關塔吊,機關沖錘,機關夯機等,又助施工事半功倍。人力、畜力、水力、風力、火力,皆為所用。
薊人享受種種機關紅利,右國令及將作館,居功至偉。
功績不容抹殺。
且神上宗師,所作所為。最大獲利者,便是薊王劉備。劉備又如何能獨善其身,又如何自圓其說。又如何證明,自己從始至終,未曾參與其中。
所以,賈詡才舉棋不定。若非荀攸勸說,賈詡更想「秘而不宣」。待右國令與世長辭,愛恨情仇,隨風逝去,一切皆「入土為安」。況且,其人身份,除去薊王身邊近臣,天下無人知曉。甚至連「神上宗師」名號,亦無人聽聞。世人只知大賢良師,不知神上宗師也。
更況且。神上宗師一切暗中謀劃。薊國上下,自詡明以照奸的劉備,號稱算無遺策的謀主,先前竟皆不知。說出來,誰信?
正如一眾墨門子弟所思所想。
從頭至尾,此事更像是卸磨殺驢。而非為國除奸。
稍有不慎,天下唾棄,萬民離心,君臣離德。
亦知茲事體大。為右國令之事,薊王劉備專開朝會。
比二千石及以上,薊國肱股重臣,悉數出席。各城稻作正酣,一眾屬吏,皆各司其職,萬勿輕動。
將右丞手書遍傳眾人,又口述琉璃暖閣中與右國令當面對質。震驚可想而知。
饒是王傅黃忠,亦勃然變色:「老賊可恨!」
不等武將出聲,薊都尹婁圭,急忙起身奏曰:「主公明見。右國令其人,雖十惡不赦,卻堪稱當世鬼才。雖有大惡,亦有大功。功過雖不能相抵。亦需慎重!」
「暗行不端,弒殺二君。」黃忠怒斥:「老賊縱有大功,豈免死乎!」
薊東尹鍾繇,起身奏對:「王傅所言極是。然婁府君,亦有道理。右國令久居高位,已有十餘載。乃國之宿臣。若一味公事公辦,將逆行告知於天下,主公如何能,獨善其身。鄙國上下,又該如何自處。」
「《詩》曰:『涇以渭濁,湜湜其沚。』豈能混淆善惡,顛倒黑白。」薊西尹管寧,起身奏道:「臣以為,功過賞罰,當秉公決斷。先賢亦云:『上天告譴,則王者思其愆(qiān 罪過);政道或虧,則奸臣當其罰。』主公明以照奸,不可不察。」
劉備又問鄭玄:「鄭公,以為如何?」
上庠令鄭玄,起身奏對:「所謂『大直若詘,道固逶迤』。老臣細讀右丞手書。言,黃巾亂前,乃大賢良師一人主事,待黃巾亂後,方為神上宗師收拾殘局。蛾賊之惡,大體並無相干。然弒君大罪,罪無可赦。」
劉備輕輕頷首,又問身旁水鏡先生:「司馬公,以為如何?」
門下祭酒司馬徽,起身對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此言出自老子《德道經》。大意是說:真實的話不漂亮,漂亮的話不真實。善良的人不巧辯,巧辯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識的人不賣弄,賣弄自己的人不是真有知識。聖人不存占有之心,盡力顧全別人,自身也更充足;盡力給予別人,自己亦更豐富。自然的規律是讓萬事萬物都能得到好處,而不是傷害它們。
一言蔽之: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鄭玄與司馬徽,皆引用老子之言。劉備略作思量,便心領神會。
鄭玄言「大直若詘」,實則想說「大忠似奸」。又說「道固逶迤」,實則想說「虛與委蛇」。意指,右國令雖屈身從賊,卻並未助紂為虐。
司馬徽所言,如出一轍。「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皆是為右國令,開脫之言。前提是,弒君大罪,十惡不赦。
家國天下。
若以漢室宗親,劉氏諸王論。神上宗師之舉,大逆不道,當夷三族。
然若為天下萬民計。廝殺昏君,扶立明主,撥亂反正,則大有裨益。
問題便在於,家、國、天下。列候、諸王、天子。自下而上,此乃大漢三層權力構架。若「君皆可殺」,權力金字塔,勢必崩塌。天下大亂,社稷無存。昏君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喊殺。封建秩序,將被徹底摧毀。易被野心家利用,稍有不如意,便聚眾而反,起兵謀逆。
諸侯並起,戰亂不休。重蹈兩漢之交,新莽覆轍。
此事,換作旁人,或許左右為難。然劉備愛恨分明,利落果敢。
待百官言畢,劉備已有決斷:「右國令之罪,交由左右國相,併案共審。比二千石及以上,皆可列席。因涉先帝與新帝。故需上報洛陽朝堂,由竇太后及少帝,量刑定罪。」
「主公明見。」百官下拜。
「右國令沉疴纏身,切莫用刑。不願說,可不必說。所有未盡之罪,皆由孤承擔。」薊王又道。
「臣等,遵命。」左右國相,同聲下拜。
「主公不可!」薊都尹管寧,起身進言:「若朝堂有人尋機滋事,不肯善罷甘休。削縣除國,萬事休矣!」
劉備笑道:「君臣十載,孤又如何能,置身事外。若真如此,薊國有諸位,足可保萬民無虞。至於孤,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容身。」
王傅黃忠笑道:「若除國。臣等當隨主公遠渡重洋,另闢樂土。」
「一言為定。」劉備灑脫一笑。
後人怎麼說來著。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s 3.665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