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偽,皆看薊王如何決斷。」呂布言道。
安素欣然點頭:「兄長所言極是。竊以為,有合肥侯自立在先。若再行廢立之事,必令天下譁然。豈能一而再,冒天下之大不韙。長此以往,人臣廢立君王,相沿成劣習。乃至綱常不繼,朝政無存。無君無父,亦非薊王所願。」
安素果知薊王心憂。
薊王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韙。只怕首開先河,乃至相沿成習。後世權臣,紛紛仿效。稍有不如意,便輕言廢帝。久而久之,將九五之尊,視如無物。將帝位傳承,視若兒戲。失去了禮法賦予的無上權威,整個封建秩序,由上而下,轟然崩塌。其後果,不堪設想。
封建秩序,是封建時代,生產關係的集中體現。其表徵為「天授皇權」,金字塔式的上層建築。若上層建築崩塌,生產關係及利益鏈條(輸送),隨之崩潰。再無法匹配生產力。累及整個封建時代的倒退。生產力隨之驟降,必然導致剩餘產出(價值)的日益匱乏。
首當其衝,人多粥少,三餐不繼。饑寒起盜心。於是天下揭竿,群盜蜂起。殺丁減口,諸侯混戰。內亂無休,必生外患。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之下。最後便是整個文明的劣化,甚至滅絕。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與生產力相匹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便喚做「秩序」。
打破秩序,必然打破原有生產關係。就時下而言,正有二股新興勢力,蠢蠢欲動。各自孕育著有別以往的新型生產關係。或稱之為「新秩序」。
首當其衝,乃是以薊國為代表的《圩田制》。其次,便是以豪強大姓為代表的《壟斷制》。
《圩田制》,產生新的上層建築稱之為「爵民」。《壟斷制》,產生的上層新建築稱之為「門閥」。
若化繁為簡,單就「人口等同於生產力」的封建時代而言。
門閥顯然有悖於生產力的發展(無法最大程度發揮人口的優勢)。其產生,意味著封建時代的倒退。因為被大量豢養的人口,及過度集中的土地,再無法相互匹配。
這一點,毋庸置疑。
於是從生產力的角度而言,自漢以後,華夏封建文明,便一直在退化。
漢化、胡化,反覆交替上演。實質而言,皆是重構封建生產關係的嘗試。其過程,當真慘不忍睹。
無論如何。提高和發展生產力,皆是歷代皇朝,當務之急。
一言蔽之,「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簡而言之,得食一日三餐,無人願提頭造反。
言歸正傳。
蕭規曹隨,上行下效。薊王威信天下,眾望所歸。一舉一動,眾目睽睽。若只求個人利益,何須改名劉備。悶聲發大財,豈不更好。
『沒有歷史的擔當,何必做時代的弄潮兒』。
聞安素一席話,呂布豁然開朗。自回宮復命不提。
安素送別呂布,亦出家門。入白馬寺,與高僧康巨相見。商討護送事宜。
話說,永平十一年(68年),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至此,凡高僧入漢,皆奔此來。白馬寺有華夏佛教「祖庭」及「釋源」之稱,足見一斑。自建成之日起,便是華夏仙門「眼中釘,肉中刺」。乃至靈帝專修四百尺千秋觀,以為平衡之策。
安素名義上,乃安世高之女。不知不覺間,成佛門代言。嫁入薊王家,於佛亦大有裨益。不求薊王皈依我佛。只需潛移默化,結好中夏新主,亦是立足東土,長遠之謀。
諸夏仙門,又何嘗不是如此。利益利益,先利而後益。
南宮,玉堂殿。
聞董太皇賜婚薊王。以黨魁為首,黨人口誅筆伐,群起而攻。上疏一日案滿。
少帝逐個翻閱,心情極佳。
奈何事關薊王,少帝反下詔訓誡,不可無端構陷宗室重臣。黨魁坦然受之。
君臣之間,一唱一和。關係更進一步。正如先前張讓、趙忠,二書朱雀闕。為少帝鳴不平。少帝又豈能心中無覺。
「眾人拾柴火焰高」。若能將黨人收為己用。帝位倍加穩固。
「陛下,夜已深,且安寢。」史夫人勸道。
「也好。」少帝放下書卷,隨口問道:「宮中可有不軌。」
「未有不軌。」史夫人答曰:「薊王婚期在即,自無人滋事。陛下安心。」
「確是如此。」少帝輕輕頷首,跟著話鋒一轉:「命衛將軍嚴守宮闈,切莫有失。」
「妾,謹記。」史夫人柔聲答曰。
洛陽八關之內,只需薊王無廢立之意,少帝自當穩坐大位。
三日後便是送嫁之期。
世人皆以為,董太皇賣官鬻爵,自納金錢,盈滿堂室。實則不然。何進攻打二宮時,何府死士火燒永樂宮。熊熊烈火,熔金化銅。銅錢成銅砣。悉數鑿運錢堡,兌換成四出五銖,存入貲庫。永樂宮雖關門閉戶,卻早已十室九空。董太皇棄之不惜。
饒是如此。累日來,亦不時挑燈巡視各殿。不舍之情,溢於言表。
「車班班,入河間。河間奼女工數錢。」
本以為當終老於此。豈料變生肘腋,不得不出宮辟禍。河間舊宅,已毀於王芬之亂。此去投奔薊王,當如何自處。薊王又如何以待。董太皇一時心亂如麻。
見董太皇久久不語。
永樂太僕封諝,身後進言道:「董侯貴為勃海王。傳聞薊王早在數年前,便命人重修勃海王宮。勃海相徐璆,亦有賢名。事若不濟,暫居勃海王宮,終歸有所依。」
「朕,亦如此想。」董太皇一聲嘆息:「並非不舍洛陽富貴。只是來去間,已悠悠二十載。老將至矣。『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cui)』。歲月一去,不復返矣。」
聞此言,封諝竟不由拭淚。以己度人,封諝又何嘗不是如此。如日中天十常侍,如今碩果僅存。只剩四人。老將至矣。待隨太皇北上,恐再無歸期。
便在此時,忽聞太皇言道:「若江山終歸於薊。此去河北,是福是禍,猶未可知也。」
封諝拭淚言道:「薊王並無二心。太皇當可安心。」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董太皇深長意味。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9s 3.66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