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陳王的「種種聵舉」,西征夏軍中氣氛並不算好,將校不解,士卒無措,士氣並無初出長安時那般高昂。尤其是在白日,隴西護軍段煨同定西將軍徐晃請命出擊,被劉珩直接否決,引起一番爭吵,似乎為此次平涼之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入夜,在冀縣東關,城垣之外,是此次西征騎軍營寨,加上涼州駐軍的騎卒,足有七千騎,都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之卒。王昶巡視完自己麾下士卒,歸小帳。他與郭淮此次隨軍,任郎將,手下各有五百騎。
「文舒!殿下升帳議軍了!」郭淮一身戎裝,入內通知。
「走!」精神一振,王昶立時起身,取過頭盔,與郭淮步出帳去。
以王昶的聰慧,自然能夠看出劉珩另有目的,歷經沙場的陳王,這般異於尋常的表現,肯定不簡單。
大帳之內,大軍中地位足夠的將校都到齊了,王昶二人也只能居末座。
劉珩滿臉嚴肅,沒有之前表現的那般驕橫輕浮,待所有人到齊之後,劉珩直接開口了:「探子傳來消息,韓遂這段時間將其治下軍民數萬之眾大量遷往姑臧。其欲攜眾西逃,不會困守姑臧待死!」
「既如此,更當兵貴神速,陳王拖延行軍,若放跑了韓遂當如何?」馬超當即提出質疑。
冷眸盯了馬超一眼:「孤正要韓遂攜軍民西逃!」
也懶得對馬超解釋什麼,劉珩徑直看向段煨:「煩勞忠明公,連夜歸隴西,率隴西軍卒,過河水,走允吾,將剩餘金城郡縣全部拿到手中!」
「徐晃將軍,率漢陽步騎,走榆中,兵向武威!」
「遵命!」二將起身受命。
「孤將親率大軍所有騎卒,出安定,直撲姑臧!」劉珩玩味地瞄著馬超:「將軍杖傷痊癒否,是否願雖孤出戰?」
腦筋一動,馬超大概明白劉珩的打算了,迎著其目光,冷硬著一張臉:「願往!」
第二日,西征夏軍將帥鬧翻了的消息便經冀縣,向西北傳揚出去。老將段煨,怒而歸隴西,親率隴西駐軍三千餘人,北向金城。定西將軍徐晃,也自行出漢陽西進,將陳王中軍留在冀縣。
......
武威姑臧,韓遂在劉淵遷都長安後便將他的治所從金城的允吾前至此,經過這些年的潛心發展,已經成為河西雄城。
姑臧的主人,涼公韓遂脾氣最近是越來越暴躁了,時而鞭笞仆侍。夏軍出兵的消息,早早地便傳至此了。
如今,雖然夏軍還在數百里外,但姑臧城中依舊是人心惶惶。
之前有過那麼一次,夏將徐晃領軍兵臨姑臧,因道路遙遠,糧草轉運不便,無奈退兵,被韓遂死守拖過去了。
但這次,不一樣。胡夏真正發力了,來勢洶洶,沒有人認為韓遂能夠抵禦得住,包括韓遂自己。
這些年,韓遂東進是越來越沒膽子的,但向西卻將張掖、酒泉、敦煌三郡納入掌控。然此三郡人口不多,且羌胡縱橫,對韓遂實力的提升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涼州本是羌人縱橫的,但隨著東面胡夏的越發強勢,大大小小的東西羌部落,都漸臣服。西面還未臣服的,也多不敢與之作對。
如今夏軍西進,原來還與韓遂勾勾搭搭的一些部落,立刻斷絕了來往,對他借兵借馬的請求直接拒絕,還將其使者斬了首級。
納屬下趙昂之建議,韓遂有西逃的打算的,只是有些捨不得經營多年的勢力。在劉珩緩慢進軍的時候,其下令將金城、武威軍民盡數遷至姑臧。真要逃,便將兩郡搬空,給夏軍留下空地空城。有這些軍民,足以在更西方稱王稱霸!
「涼公!」趙昂入公府,拜見韓遂。
「夏軍有什麼動向了,劉珩小兒,還在冀縣?金城情況如何了?」放下手中書簡,韓遂問道。
趙昂拱手答道:「細作傳來消息,劉珩仍舊待在冀縣,未有西進動向。金城方面,段煨與徐晃合擊湟北,馬玩與張橫兩位將軍隔水以拒,夏軍勢大,馬玩上報請求後撤令居!」
「這些人是怕了!」韓遂心生慍怒:「還未交戰,就想著撤退!」
趙昂瞥了眼韓遂,自己都想著「西征」,還望屬下死戰?心裡這麼想著,嘴上勸道:「我軍僅據湟水以北之城邑,馬、張二位將軍兵寡,又迎夏軍兩路而來,確是難以抵擋。若北撤令居,背靠武威,更易於牽制夏軍,為涼公西征爭取更多的時間準備!」
「無湟水以為憑,僅靠陸上令居,能守得住?其非棄地利而令夏軍長驅直入?」韓遂當即駁斥道:「偉章,傳令馬玩、張橫,務必將夏軍阻於水南一月!」
「諾!」見韓遂反應,趙昂也不加多言,只是平靜應諾。
「還有,再多打探冀縣夏軍的消息,劉珩小兒之表現迥異當年,孤憂其暗施詭計!」韓遂眼皮一跳,補充道。
「西征的準備如何了?」將心思放到他近來最在意的事情上。
「這月余來,金城、武威共計有四萬餘軍民被集中於姑臧,然人心不穩。本地的世族豪強,對涼公西征之舉頗有微辭,極為牴觸。各地豪強結壁自守,並不受命!」
一拍大案,韓遂怒喝:「這些人,只扒雞就等著夏軍兵臨城下,好做胡虜的順臣!」
在堂上來回踱幾步,猛得一揮手:「讓程銀、李堪,給孤一家一家訪,孤一定要讓盡遷涼州軍民向西!」
隨著韓遂態度的強硬,韓遂治下,又是一陣雞飛狗跳。程銀、李堪二人,率涼州韓軍,一一登門拜訪,「說服」武威豪強,率眾與涼公西征,建立「不世功勳」。
武威豪強可不傻,自不會聽從那些鬼話,老實地待著,夏軍來了投降便是,直接以刀兵拒程李二人。外有夏軍的威脅,內有豪強牴觸,韓遂怒了。其發怒的結果便是,涼軍將士直接向境內「異心份子」發起進攻。
武威境內的豪強士族可不少,有諸多不願降夏的雍、涼士族西來。程李二人的進攻,是完全不分敵我的,從清剿「異端」,很快轉變為對武威豪強士族的洗劫。一時間,武威大亂。
韓遂對此,無動於衷,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西進的決心是越來越堅決。左右都要棄了,將武威毀了也無所謂,還籍此遲滯夏軍的追擊。韓遂此刻已經打定了注意,一旦夏軍對金城正式發起進攻,他這邊立刻率眾西去!
回到自己府中,一路所見,人皆彷徨,苟延殘喘了這許久,總算要結束了。他給韓遂進言「西征」,但對其能否逃掉,並不抱有太大期望。按他的想法,韓遂率精兵與齊心士民輕兵西進,是怎麼都能逃掉的。
但韓遂就捨不得他那點家當,硬要將所有治民一齊西遷,準備了快一月了,還未成行。想想數萬拖家帶口的百姓,那就是數萬累贅,這能跑多遠!夏軍只需以輕騎追擊,便可一舉成擒。
還有,夏軍真的是給機會讓其逃離嗎?趙昂越來越相信,劉珩是故意行此事以麻痹己方。如今的情況,哪怕夏軍真在數百里之外,按照韓遂的想法西撤,難!
而這幾日,韓遂又對境內士族豪強行「迫害」之事,更令趙昂失望不已。韓遂據河西諸郡以抗暴夏,在許多西逃士族心目中還是有一定威望的,哪怕其窮兵黷武至少在這西陲之地,韓遂保了前漢數萬遺民多年之生存。
但同樣的,韓遂也老了,雖有老當益壯之說,但這個時期的韓遂,顯然已至梟雄遲暮的境地。求生存的**依舊十足,頭腦也不算昏聵,但不復當年之氣高志遠,叱吒河渭。
「夫君!」夫人王異迎了上來,見心事重重的趙昂,喚道。
王異算是一名奇女子了,聞名於涼州,忠貞節義,氣度大方。容貌算不上傾國傾城,但也能以秀麗形容之,眉宇間有英氣。
望著夫人,趙昂嘆了口氣:「局勢危如累卵,此次怕是避不過去了!」
王異聞言,輕按其手,面上不見一絲驚慌,嘴角掛著笑意,語氣堅定:「唯與君同生共死耳!」
金城令居縣,三千餘金城涼軍聚在一起,北撤而來。根本沒有等韓遂的回覆,馬玩與張橫就撤軍了,將湟北幾縣盡數放棄,聚集所有兵馬至此,方便逃。
「韓遂老兒,還想讓你我與夏軍死戰!」從姑臧來的信使手中接過韓遂的命令,馬玩怒聲對張橫道:「他是想讓你我在金城,消耗夏軍士氣,好方便屆時老兒於姑臧防禦!」
君臣離心,將校離心,大抵就是此時涼州上下的狀態了。尤其馬玩與張橫,雖臣服於韓遂,但實際上是韓遂屬下的小軍閥勢力。在這種危急時刻,哪裡還會顧忌韓遂的命令。
「老匹夫倒是好打算!」張橫也是恨恨地吐了口唾沫,看向馬玩:「馬兄,你說韓遂將金城、武威軍民,盡遷姑臧,其欲為何?」
「大概是想加強姑臧守備力量吧!」馬玩猜測道。
「局勢如此,你我該怎麼辦!」張橫眼神閃爍,發問。
「先派人盯著夏軍動向!」馬玩瞥了眼張橫,面上也沒有多少慌忙:「再作打算!金城所有的軍力都在你我手中了,有軍隊,就有資本!」
馬玩與張橫,不聽公命,擅自北撤,段煨領軍隴西軍,兵不血刃而過湟水。消息很快傳到姑臧韓遂那兒,一面深恨馬、張二人,一面終於感到局勢終於不妙。
不再遷延,下了「西進」的命令,數萬士民,在韓軍五千餘步騎的「護衛」下,踏上了慢慢西行路。韓遂擁軍,最盛時有萬五千之眾,不過經過與夏軍交戰的損傷,再加國力貧乏養不起人,如今維繫著這五千步騎,也耗盡其力。
而在金城前線,見馬、張後撤,也不虞其有什麼詭計,沒有絲毫猶豫,率軍渡過湟水,長驅向令居。一路席捲金城北部,實際上也就是行軍趕路罷了。
即使如此,以段煨用兵一向謹慎的風格,兵臨令居城也花了整整兩個白日的時間。而走榆中的徐晃,已然先行扣關。
雙方會師,夏涼州邊軍的精華,都在此了。
「段老將軍!」
「公明將軍速度真快啊!」見著對自己行禮的徐晃,段煨不由感嘆道。
「城中有近三千餘涼軍,儘是喪家之犬!」在營門,徐晃指著令居城池對段煨道:「請段老將軍修整一夜,明日你我儘快破城,北上姑臧!」
段煨點了點頭,望向北面:「也不知陳王殿下那邊什麼情況了,這麼些時日。數百里遠途奔襲,不容易啊!」
出乎段、徐意料的是,第二日,還未發起進攻,城內的馬玩與張橫直接降了,很乾脆,棄械出城。倒讓二人驚訝不已,不過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固足欣喜,將降卒打亂裹挾在軍中以輔兵,段、徐二人領軍北向武威。
在姑臧之南五十餘里,劉珩所率精騎,終至。哪怕一人雙馬,這一路來也耗費了十餘日的時間,兜兜轉轉,繞了近千里路程,其間所遇之戈壁,過得是戰戰兢兢的,不過劉珩終究是帶頭堅持過來了。
武威的士民,大部分都被韓遷空了,一路北上,少遇人煙。遇到少部分的豪強塢堡,劉珩也不顧忌其驚訝不驚訝,大膽行軍。
「加快速度!姑臧就在前方!」劉珩奔走於各軍之間,激勵士氣,將從嚮導口中詢得的消息,通報將士。
此時的武威,顯得冷寂極了,城頭還掛著「涼」、「韓」旗幟,城中有數百人。整個城池中瀰漫著煙火的氣息,不少建築殘破,雕梁石壁被熏得烏黑。
劉珩率軍至時,便見到這幅場景。
六七千的夏騎如此之快便兵臨城下,一片慌亂過後,城門大開,一個身著儒袍的士人,牽頭出城拜倒,高聲道:「閻溫拜見將軍!」
率著數百親騎上前,低頭打量其人,表現倒是沉穩,面帶笑容,指著姑臧問道:「城裡是什麼情況?」
「涼公率軍民西逃,臨行前命在下放火焚城。」閻溫抬眼看了看這個年輕的將軍,沉聲應道:「涼公走後,在下實不忍姑臧被焚毀,故率人救火,方至於此!」
「韓遂走了多久了,有多少人?」劉珩冷聲問道。
「已有兩日,士民近七萬!」
「善!」聞言,劉珩大喜。
本章純灌水以感謝書友「裘卡金」打賞支持。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6s 3.681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