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吉站在夏國西京東城上,眺望城內。
宋軍捷報頻傳,聲聲入耳
「報!西京城內濮王府和府衙,已被我軍攻占」
「報!西京城內的三處大糧倉,已被我軍奪取」
「報!西京北城之敵已棄城而逃,北城已經被我軍占領」
「報!西京北城逃出去的殘兵敗將六千餘人,已經被种師道、种師中、郭成、韓世忠部將士合力追殺,斃敵過半
「報!劉延慶部招降了一千餘名夏軍新兵」
「報!种師中部先鋒張俊率百餘騎,與韓世忠、岳飛、王稟幾路大軍,在西京北城二里餘地外,圍殲殘剩的夏軍兩千餘騎」
「報!劉光世在圍殲戰中,招降了二百餘名夏軍騎兵」
趙吉聞聽捷報頻傳,他的臉上洋溢著勝利者的笑容,心中豪情萬丈。
他身邊的趙楷、趙構、宗澤、姚古等人,聽到宋軍接連取得大捷後,皆是欣喜若狂
他們知道,在當今趙官家的御駕親征、英明指揮下,還給宋軍帶來了那麼多的火藥熱武器後,才能取得攻克夏國陪都西京城這一壯舉,如此豐功偉績,蓋過大宋之前的所有皇帝。
隨著城內的喊殺聲漸漸平息,數批報事官回報趙官家:宋軍已經全面占領並控制了西京城
當日清晨,趙吉下旨:御駕移至城內。
保護在趙官家身邊的有,數百名皇城司的親從官。
他們身著鎧甲,手持兵器,嚴密地護衛在趙官家的周圍,確保其安全。
保護在趙官家御駕外層的是,姚古部的大軍。
趙吉率領姚古部一萬宋軍,浩浩蕩蕩地入城,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勝利者的喜悅和自豪。
趙吉騎在戰馬上,緩緩前行,他的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片狼藉。
戰後的夏國西京城內的街道上,瀰漫著硝煙和血腥的氣味。
城內的百姓們,嚇得家家閉戶,不敢外出,只有少數膽大的人扒著門縫,窺視著這支剛剛取得大勝的威武之師
街道上血流成河,到處可見沒來得及逃跑的夏軍屍體,有的橫臥在路中央,有的倒在牆角,他們的臉上還殘留著驚恐的絕望表情。
當然,在宋軍入城的短兵相接的街巷追擊戰中,也有少量宋軍士兵陣亡。
趙吉沿街而行,他也能偶爾看到二十幾個雜亂橫躺的夏軍屍體之中,也會出現一兩個宋軍兵卒的屍體。
他看到這一幕,心情沉重且複雜。
戰爭是殘酷的,打仗沒有不死人的。
不過,趙吉堅信:只有戰爭,唯有武統,才能實現華夏一統。
『也只有朕將華夏統一後,我大宋漢家王朝才能更加繁榮強盛,不會受到異族外敵的侵辱,百姓也才能過得更好。』
趙吉進城後,並未因勝利而沖昏頭腦。他立即安排兵馬,守好城池
他入坐西京的府衙主位,招來凱旋而歸的眾將士,賜坐於堂內。
在趙吉親自主持下,宗澤按照事先統計出來的各路宋軍承報上來戰功奏報,開始對此次伐夏攻取西京城的眾將士們,論功行賞
在西京城府衙內坐在末座的小校張俊,既緊張又激動。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只是种師中手下的一名小校,竟然能有幸面聖,還被趙官家賜坐!
他偷眼環視著府衙大堂內的眾多大人物們,他們人人都比自己的官職高。
宗澤按照他和趙官家一起商議後的論功封賞名單,依然對种師道、种師中、姚古、劉延慶、郭成、韓世忠、岳飛、劉光世、吳玠、吳璘、楊再興、王貴、張憲、牛皋等二十餘位將領進行了加官進爵和賞賜財物
當宗澤最後念道:
「進武校尉張俊上前聽旨」
張俊緊張地從座位站起,懷著激動的心情,跪在殿中。
「末將張俊聽旨。」
宗澤用的欣賞的目光,打量了一眼壯漢張俊,觀其容貌不凡,年齡應該在三十四五歲的樣子,跟韓世忠應該算是同齡人。
「進武校尉張俊,隨种師中部在攻打夏國西京城之戰中,身先士卒,率先攻入敵軍西城。之後,在追擊敵軍過程中,張俊率領其部百餘騎,斬殺敵軍一千餘人,張俊獨斬敵三百餘!」
「趙官家聞聽張俊如此英勇殺敵,所立戰功赫赫,特破格詔張俊入殿,面聖聽封!」
宗澤宣布到此,他還非常懂事地將擬定好的封賞名冊,呈給了趙官家。
趙吉接過封堂名冊,看著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張俊,心情是很複雜的。
在此之前,他特意先叫來种師中,核對了這個張俊的出身、從軍經歷等信息。
據种師中所奏:這位在攻打夏國西京城作戰英勇、殺敵頗多的張俊,字伯英,秦州成紀人
張俊出身貧庶,少年從軍,一十六歲便在軍中當弓箭手,至今已從軍的二十年。因前些年宋夏戰爭中,張俊多立有戰功,才從一小卒被提拔為五十三階的低等武官進武校尉。
對上了,這個張俊就歷史上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也是歷史上害死岳飛的參與者之一。
不過,趙吉還是打算重用張俊。
趙吉有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氣魄。
再說了,歷史上的張俊,絕對是站隊在南宋皇帝趙構這方的。
他是絕對忠君的。
再說,趙吉自認為不是昏君,只要這個世界裡的岳飛,如歷史上的岳飛一樣忠誠,他是絕不會對岳飛起半點加害之心的。
再說了,歷史上的張俊,開始平步青雲,是因為在靖康元年,金軍攻太原,張俊隨种師中大軍往援,才逐漸開始被重用。
等到康王趙構任兵馬大元帥時,張俊即率部前往跟從,他被擢升元帥府後軍統制。宋高宗趙構即位後,張俊任御營司前軍統制。
等到了苗傅、劉正彥兵變之後,宋高宗趙構被廢,張俊與韓世忠等在張浚節制下,平定了苗劉事變,張俊因功被升為御前右軍都統制,拜節度使
那時,張俊才開始飛黃騰達。
趙吉知道,因為他這位穿越者的到來,靖康之恥絕不會重演,那麼,張俊在仕途起飛的節點,也就沒有了。
現在,不對張俊論功讚賞,那麼其一輩子,可能永遠只是种師中手下的一名低級軍官罷了。
趙吉有能用好張俊這樣將帥大才的自信。
他也堅信自己能協調好張俊與岳飛的關係,讓其不再成為像歷史上的張俊是加害岳飛的「幫凶」。
趙吉思緒至此,翻開宗澤寫好的論功封賞名冊,高聲宣讀道:
「進武校尉張俊聽封。」
張俊緊聞聽聖言,他緊張得身體微微顫抖,跪在趙官家的面前,叩首聽封。
趙吉悠悠道:「朕按先前制定並頒布實施的《軍中賞罰條例》,因進武校尉張俊,在此戰中,斬敵頗多,立下大功,擢升張俊為武德郎,賞錢一千貫」
張俊聽到自己被趙官家親自封賞後,他激動得眼圈泛紅,聲音顫抖地謝恩道:
「微臣張俊,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張俊原本的進武校尉,按大宋武官的階制,才是區區五十三階低等級武官,而現在張俊被趙官家擢升為武德郎,那可是三十六階啊!
張俊憑著自己的本事,在戰場英勇殺敵的優秀表現,連升十七階,步入中等武將先死,令在場的眾人讚佩不已
趙吉望著被動得無比激動的張俊,他知道,這次論功對張俊的破格提拔,相當於在後世的一名連長,因功一下子被提拔到了團長。
趙吉親切地叫著張俊的字,鼓勵道:
「伯英,以後在戰場上,如今朝這般忠勇,定會前途無量的!」
張俊感動熱淚盈眶,再次叩首謝恩。
「微臣張俊,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吉在夏國西京府衙內,開始商議安排宋軍占領夏軍陪都的善後事宜
「在一百一十九年前,此地乃是我宋的靈州城。如今,朕御駕親征,眾將士奮力,攻占敵西京,光復此失地。」
「故此,朕欲將此城,復名為我大宋的靈州城,眾愛卿意下如何?」
滿臉喜悅的宗澤,立即高興地啟奏道:
「官家聖明,理應如此。名正言順,事可順遂」
种師道、种師中、姚古、劉延慶、郭成、韓世忠、岳飛、劉光世、張俊、吳玠、楊再興等二十餘位剛剛凱旋而歸在此議事的將領,紛紛表示,贊同趙官家將剛攻克的夏國陪都西京復名為靈州。
趙吉又道:「朕在今早,率軍入城時,看到因我軍攻城,嚇得此城內的數萬百姓,家家閉戶,不敢出門。」
「如今城內百姓,人心惶惶;我大軍官兵獲此大勝後,易生驕橫之情,更易發生燒殺搶掠姦淫之事。」
「故此,朕與軍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餘皆廢除夏法。」
「朕仿照當年漢高祖入咸陽,約法三章,而制此法,宣而廣之,軍民之間,相互遵守,違法必究!」
「在此過渡期間,朕用此法,不僅要讓城內百姓遵守,亦要讓我大宋官軍嚴格遵守。以此可讓我大宋剛剛光復的靈州城內,軍民歸心!」
「眾愛卿,意下如何?」
宗澤、師師道等二十多名將領,紛紛表示贊同
正直且不喜奉承的宗澤,聽到趙官家的約法三章後,他由衷地說出了讚佩之詞:
「趙官家真有漢高祖遺風也!此我大宋之所以興隆也!」
眾將領紛紛點頭贊同
趙吉道:「眾愛卿,既然一致贊同朕所制定的約法三章,那就由宗愛卿擬詔,速速頒布實施,讓我軍和城中百姓,人盡皆知,遵守此法!」
「微臣遵旨。」宗澤當場按趙官家所言,很快就擬寫好了約法三章的詔書。
趙吉接過宗澤承上來的詔書,看過無誤後,立即用玉璽蓋上紅印,交給軍中文吏抄寫多份,頒布實施
在接來的君臣議事中,宗澤提出了個棘手的問題:
「微臣宗澤啟奏官家,我大宋官軍入城後,俘獲了原夏國西京城內的文臣官吏,共計一千九百六十九人。」
趙吉頷首,表示自己之前聽過此奏報。
「微臣宗澤敢問官家,對他們如何發落?是殺?還是留呢?請官家定奪!」
趙吉微微一笑,道:
「不可盡殺,亦不可一個不殺!」
眾將疑惑地望向趙官家。
宗澤心中已能猜測出趙官家的幾分意圖,不過,他還是老老實實地等著趙官家把話說道。
「朕所言之意是:對我軍俘獲的此城內的那近兩千原夏國的文臣官吏,有誠心歸降大宋者,暫時留任原職。有誓死不降者,殺無赦!」
在場的眾將領,紛紛贊同趙官家所做出的這個正確決定。
他們紛紛讚頌道:
「官家聖明」
「此法可行!」
「以原夏陪都西京之官吏,治理我大宋剛剛光復的靈州,此乃上上策,官家聖明,萬民之福也」
「官家今日入敵國陪都,所行之善行,堪比漢高祖入咸陽之秋毫不犯且能寬宥歸降之人」
「官家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
趙吉聽著眾將領的讚美之詞,他並沒有被歌功頌德之聲迷失頭腦。
他繼續談論起正事,道:
「朕的大宋官軍入城後,奪取了此城內的數座大糧倉。」
「朕聞,那是李仁仲生前,為了能以此城池之險而據守長久,強征自收了城內所有官吏、商賈和平民家裡的糧食歸公。每家以人口數,每日按最低食用量領取糧食,以保障守城夏軍的軍糧供應充足。」
「他李仁仲卻萬萬沒有想到,此舉,把把此城弄得怨聲載道,他強征來那麼多糧食,如今皆已歸了朕的大宋官軍所有」
在場的二十多位將領中,很多人都紛紛贊喝趙官家之言,認為宋軍得到了那麼多的糧食是天佑官家,天賜宋軍的補給
可是,少數的幾人,如宗澤、种師道、韓世忠、岳飛、張俊,卻都皺起了眉頭,紛紛啟奏道:
「微臣宗澤,啟奏官家。」
「臣澤認為,李仁仲生前搜刮城內百姓之糧,我軍留用一部分後,剩餘糧食應該無償分還給城內百姓,不然百姓因無糧而飢餓後,恐生民變啊!」
「微臣种師道,贊同樞密使之言。」
「微臣韓世忠,亦贊同!」
「微臣岳飛,亦贊同」
「微臣張俊,亦贊同樞密使之言」
「哈哈哈」
趙吉朗聲大笑,故意賣關子,道:
「朕卻不贊同樞密使之言!」
「朕有更勝一籌之策!」
【再pS:感謝富平侯羿嘯、鳳嘯堂之六味地黃丸、鳳棲梧桐626的打賞!
感謝訂閱本書的親們,感謝投票的書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8s 3.768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