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死後,秦國倒是沒有馬上向韓國出手,而是兩次攻打趙國,但都被李牧給打敗了。秦王政決定還是聽李斯的,先挑軟柿子捏,準備向韓國動手。韓王安知道秦國要來真的了,就主動把南陽獻給秦國。
南陽是韓國都城新鄭的最後一道屏障,韓王安的意思是向秦國俯首稱臣,當個小弟,以此請求秦國高抬貴手,但一個南陽怎能滿足秦王政的胃口。不過人家送上門來,不要白不要,秦王政還是接受了韓國的請求,並派官員內史騰接管南陽。內史騰並不姓內史,內史是個官職,阿騰的姓氏不詳,秦國統一天下後將阿騰封為內史,別人就稱他為內史騰了。
韓王安天真地以為秦國這下能放過自己了,秦王政就給了韓國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裡,內史騰將南陽治理得井井有條,秦國也把南陽運營成了攻打中原的前線基地。公元前230年,秦王政一聲令下,內史騰率領秦軍突襲新鄭。這是一場碾壓局,韓國就像是砧板上的肉,只能任人宰割。新鄭很快失守,韓王安被俘,內史騰隨即占領了韓國全境,韓國滅亡,秦國在韓地設置了潁川郡。
還有一種說法,內史騰是韓國人,原來是個小官。秦王政根據尉繚的建議,花了重金在間諜工作上,收買六國人心,離間君臣關係。內史騰也被秦國收買,在秦國的幫助下,逐漸當上了南陽的行政長官。掌管南陽後,內史騰主動向秦國投降並獻出了南陽,一年後領兵滅亡韓國。電視劇《大秦賦》也是這麼演的。
內史騰到底是不是內奸?無從得知。《史記》就說公元前231年,秦國接受南陽,派內史騰暫代郡守。太史公的寫法就是這麼簡單,關於內史騰倒戈的情節只出現在野史及文學小說中。個人認為內史騰是秦國官員,被派去代管南陽,如果他本來就是南陽郡守,那太史公幹嘛記「南陽假守騰」,「假守」就是臨時郡守的意思。反正不管如何,韓國滅了,內史騰是秦滅韓的大功臣。
秦滅韓之戰非常迅速,韓國守軍知道守不住,沒有做多餘的掙扎。新鄭被攻克後,韓國臣民紛紛投降。一個年輕人提著寶劍,號召大家和秦國斗到底,但沒有人理會他,只想著保全身家性命。年輕人憤憤離去,下定決心要抗秦,這名年輕人叫張良。
韓國地處中原,東南西北分別是齊、楚、秦、魏,都是大佬,根本不存在發展的空間,也就是韓哀侯、韓昭侯時期稍微國勢稍微好一點。到了戰國中後期,韓國基本上就是任人魚肉的狀態了。雖然韓國整體實力弱,但軍工業倒是極其發達,《戰國策》稱「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出自韓。」據說韓國產的弩箭,可以射出800米遠,青銅劍鋒利無比。可惜兵器厲害,沒人用也白搭。
公元前403年,韓氏受封成為諸侯,到公元前230年滅亡,韓國經歷了十一位國君,成為戰國七雄里最早滅亡的國家。韓國滅亡後,韓王安被貶為庶人,軟禁在陳縣。公元前226年,韓國舊勢力在新鄭發動叛亂。叛亂很快被秦國搞定,秦王政為了永絕後患,下令處死了韓王安。一筆閣 www.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52s 3.519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