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第222章 吳三桂:明末清初風雲人物的跌宕人生

    一、早年時期

    吳三桂的早期生活和軍事生涯始於遼東邊陲,這裡不僅是他家族的居住地,也是明末清初軍事衝突的前線。吳家原本是徽州人,後來遷移到高郵,再由其祖父一代遷往山海關外的前屯衛中後所,從事馬匹貿易。吳三桂出生於這樣的背景下,約在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或萬曆四十年(1612年),具體出生年份存在爭議。[1-2]

    吳三桂的家族屬於遼西的將門世家,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不僅學習文史,還熟練掌握了騎射等軍事技能。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曾奉旨調進北京,娶了祖大壽的妹妹為妻,這樁婚姻不僅鞏固了吳家的地位,也讓吳三桂與祖大壽之間建立了甥舅關係。祖大壽是遼西地區的望族,通過與祖家的聯姻,吳家找到了強大的後盾,同時也增強了祖氏家族的影響力。

    在家族的庇護和指導下,吳三桂的軍旅生涯起步於不到二十歲時的武舉考試,成功考取後,他開始跟隨父親和舅舅征戰四方。在己巳之變期間,當崇禎帝傳召袁崇煥與祖大壽時,祖大壽僅帶了吳三桂一人隨行,可見吳三桂在家族中的重要地位。

    崇禎三年(1630年)的五月,吳三桂隨祖大壽和父親吳襄參與了收復灤州、永平、遵化、遷安四城的戰役,在遵永大捷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為此在同年七月被授予守備的職位。兩年後的崇禎五年(1632年),在郵馬山之戰中,吳三桂再次表現出色,因此晉升為游擊。同年五月,他被遼東巡撫方一藻任命為游擊,負責遼東興水堡的防禦事務。

    同年六月,山東登州(今山東省蓬萊市)發生吳橋兵變,由孔有德等人領導。吳襄跟隨副將祖大弼出征平叛,雖然孔有德最終逃脫並投奔後金,但吳襄因此恢復了總兵的職務。吳三桂在這次平叛中也立下戰功,於崇禎六年(1633年)正月被加封為副總兵管事。四月,他被調任管理遼東騎兵左翼右營游擊事務。同年十二月,由於在收復登州的戰役中有功,吳三桂被加授都督僉事銜。

    二、鎮守遼東

    在崇禎八年(1635年)至崇禎十六年(1643年)間,吳三桂在遼東地區的軍事活動展現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意志。這一時期,他從游擊晉升至總兵,逐漸成為遼東防務的核心力量。吳三桂在崇禎十一年(1638年)擔任前鋒右營副將,相當於副總兵的職位,而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十月,他正式被任命為總兵團練遼東寧遠中左、中右、前屯、中後兵馬事務的總兵,這是對他軍事才能的極大認可。

    崇禎十三年(1640年)五月,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明軍出關救援被清軍圍困的錦州,吳三桂以其敢戰的名聲,被委以重任。在杏山附近的夾馬山,吳三桂採用獨特的治軍方法,挑選出精銳騎兵並組織成小隊,這種靈活機動的戰術在遭遇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戰鬥激烈,雙方互有傷亡,但吳三桂的勇猛和戰術得到了高度評價。

    次年,隨著清軍對錦州的包圍日益緊逼,吳三桂在運送糧食支援錦州的行動中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智慧。他利用春節的掩護,成功避開了清軍的監視,完成了至關重要的補給任務。然而,清軍的反應迅速,派出大軍追擊,但吳三桂的謹慎布防確保了糧食的安全送達,再次證明了他的軍事才能。

    崇禎十四年(1641年)四月,在松山東西石門的激戰中,吳三桂率部衝鋒在前,多次擊敗清軍的進攻,甚至陣斬敵騎,被洪承疇上報為首功。然而,隨著清軍的不斷施壓,明軍陷入困境。在七月,洪承疇率軍救援錦州,但最終被皇太極的清軍包圍在松山。在八月突圍過程中,吳三桂再次顯示出其領導能力,儘管損失慘重,但他成功保全了大部分兵力,逃回寧遠,成為唯一能保持建制的明軍部隊。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儘管關外的局勢惡化,松山、錦州、杏山、塔山四城相繼陷落,吳三桂依然堅守寧遠,甚至在清軍的第五次入塞劫掠(壬午之變)中,於王寶山以少數精兵和野營攜炮戰法成功擊退了清軍,彰顯了他出色的戰場指揮能力。

    面對清軍的不斷勸降,吳三桂立場堅定,拒絕了所有的誘惑。在給祖大壽的信中,他表達了對明朝的忠誠和對清軍的敵意,明確表示不會投降。即便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春季奉命入關救援京師時,吳三桂依舊展現了他對明朝的忠誠,得到了崇禎帝的高度讚賞和信任,甚至被賜予 尚 方 寶 劍 ,彰顯了其在明末軍事舞台上的核心地位。

    三、獻關降清

    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春天,明朝的命運懸於一線,而吳三桂則成為了這個搖搖欲墜王朝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隨著大順軍逼近北京,崇禎帝急召吳三桂入京勤王,加封其為平西伯,命令他率領關外重兵火速入關。然而,當吳三桂的部隊到達山海關,正準備繼續西進時,噩耗傳來——北京已經淪陷,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的崩潰迫使吳三桂重新評估局勢,尋找新的政治依靠。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吳三桂發現自己處於兩難境地,一邊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另一邊是虎視眈眈的清軍。在李自成的招降之下,吳三桂一度考慮投降,但據說當得知其寵妾陳圓圓被大順軍將領擄走,加之家人亦被挾持,吳三桂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他意識到,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抵抗李自成,也無法抵禦清軍的壓力。於是,吳三桂採取了一種複雜的策略,一方面與李自成進行表面上的議和,另一方面暗中向多爾袞的清軍求援,提出以黃河南北分治為條件。

    四月十三日,當李自成率領六萬大軍逼近山海關時,吳三桂派遣山海關的士紳和儒生作為代表,向李自成表達投降之意,以此拖延時間,等待清軍的到來。然而,李自成對吳三桂的真實意圖並不完全了解,直到接近山海關時才意識到吳三桂的欺騙,但此時已錯失了快速奪取山海關的最佳時機。

    與此同時,多爾袞收到了吳三桂的第二次求援信,迅速集結軍隊,經過一夜強行軍,於四月二十一日抵達距離山海關僅十五里的位置。此時,多爾袞利用吳三桂的危急狀況,逼迫他放棄與清軍聯合攻打李自成的想法,而是徹底投降清朝。在一片石戰役中,吳三桂與清軍聯合,最終擊潰了李自成的軍隊。清軍隨後入關,攻占北京,多爾袞將年幼的順治帝及其朝廷從盛京(今瀋陽)遷至北京,正式定都於此。作為對吳三桂協助清軍入關的回報,清廷冊封他為平西王,成為清朝初年的重要藩王之一。

    四、率兵南下

    清軍入關後,吳三桂作為降清的漢族將領,其地位和作用經歷了顯著的變化。起初,清政府對吳三桂持有戒備態度,儘管表面上給予優待,但在實際權力分配上卻有所保留。然而,隨著吳三桂在平定李自成餘部和鎮壓各地反抗勢力中展現出的效忠與軍事才能,清廷逐漸增加了對他的信任與依賴。

    順治元年(1644年),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稱帝,試圖拉攏吳三桂加入抗清行列,不僅封其為薊國公,還計劃運送大批物資犒勞吳三桂的軍隊。然而,吳三桂並未接受南明的拉攏,他以「清朝法令甚嚴,恐致嫌疑」為由,婉拒了南明的提議,顯示出他已傾向於清廷。

    吳三桂在清廷的支持下,先是出師山東,平定了李自成的殘餘勢力,隨後跟隨英王阿濟格西征,繼續清剿李自成的部眾。這些軍事行動不僅穩固了清朝在北方的統治,也確立了吳三桂在清軍中的重要地位。

    順治二年(1645年),在李自成的主力基本被消滅後,吳三桂被調回鎮守錦州,這一安排明顯透露出清廷對吳三桂的戒心。不過,吳三桂迅速調整策略,徹底放棄了先前可能存在的復明想法,轉而表示對清朝的忠誠,將崇禎帝稱為「故主」,並積極為部屬爭取封賞,進一步融入清廷體系。

    到了順治四年(1647年),清政府再次調動吳三桂,這次與八旗將領李國翰共同鎮守漢中,目標是剿滅西北地區的抗清義軍餘部。吳三桂在這一階段採取了極為嚴厲的手段,不僅殘酷鎮壓農民軍殘部,還對起兵抗清的朱明後裔毫不留情,這不僅顯示了他對清朝的絕對忠誠,也使清廷對他的信任達到了頂峰。


    順治八年(1651年),吳三桂與李國翰一同率軍入川,對抗張獻忠義軍的餘部,經過數年奮戰,成功平定了重慶、成都等重要城市。順治十四年(1657年),吳三桂以平西大將軍的身份,開始了對南明永曆政權的最後攻勢,這一次南征雲貴,標誌著吳三桂在清廷中的地位達到了巔峰,他不僅被賦予了極高的軍政權力,還直接參與了終結南明殘餘勢力的關鍵戰役,為清朝統一全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五、鎮守雲貴

    吳三桂在順治十六年(1659年)攻下雲南後,不僅鞏固了清朝對西南邊陲的控制,還被委以重任,開藩設府,總管雲南軍民事務,成為一方諸侯。順治十八年(1661年),他出師緬甸,成功俘虜了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將其押解至昆明並處死,此舉徹底終結了南明政權,為清朝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吳三桂的這一系列軍事行動,使他成為了清朝在西南地區無可爭議的統治者,同時也為他贏得了清廷的進一步信任和重用。

    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因擒殺永曆帝的功勳,被晉封為親王,並被賦予兼轄貴州的權力,其子吳應熊也得以與皇室聯姻,地位顯赫。吳三桂在雲貴地區開藩設府,權力達到了頂峰,但這也埋下了他與清廷矛盾的種子。

    隨著吳三桂權力的膨脹,他開始謀求在雲貴地區類似明朝沐英「世鎮雲南」的地位,希望成為真正的土皇帝。然而,清朝中央政府對此警惕有加,深知放任吳三桂坐大將威脅到中央集權。因此,清廷開始了一系列限制吳三桂權力的措施。

    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首先收回了吳三桂的平西大將軍印信,這標誌著吳三桂在軍事上的自主權受到了削弱。隨後,清廷進一步限制了吳三桂在人事任免方面的權力,規定所有官員的任命和調動必須由吏、兵二部掌控,而非由吳三桂個人決定。此外,清廷還控制了財政大權,戶部不再允許吳三桂隨意支配財政資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當吳三桂上書辭去總管雲貴兩省事務時,清廷順勢而為,下令雲貴兩省的督撫必須直接聽命於中央,進一步削弱了吳三桂對地方的控制。同時,清廷剝奪了吳三桂在司法領域的特權,規定其藩下的逃人案件一律由地方政府審理,不得由吳三桂的幕僚干預。

    面對清廷的步步緊逼,吳三桂採取了激進的對策,他故意挑起與當地少數民族的衝突,製造事端,藉此擴大軍隊規模,增加軍費開支,以此作為對清廷限制其權力的報復。

    六、起兵叛亂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決定撤藩,這一舉措觸動了吳三桂的根本利益。吳三桂深知,撤藩意味著失去他在雲南的龐大權力和財富,於是他採取了一個看似順從的策略,主動上書請求撤藩,實則是試探朝廷的底線,期待得到挽留。然而,康熙皇帝看穿了吳三桂的計謀,果斷同意撤藩,派遣專使赴滇,加速撤藩進程。

    吳三桂隨即於同年十一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宣布起兵,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打出「興明討虜」的旗幟,正式與清朝決裂。吳三桂的叛亂得到了其他藩王和各地黨羽的響應,包括尚可喜、耿精忠以及四川的鄭蛟麟、譚弘、吳之茂,廣西的羅森、孫延齡,陝西的王輔臣,河南的蔡祿等,一時間,叛軍聲勢浩大,幾乎席捲半個中國。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三桂自立為「周王」,其子吳應麒攻陷岳州,岳州之戰爆發,叛軍勢頭強勁,一度占據了湖南、貴州等大片領土。然而,清廷並未被叛軍的氣勢嚇倒,迅速調兵遣將,展開了大規模的鎮壓行動。

    到了康熙十五年(1676年),叛軍的形勢開始逆轉。清軍在岳樂的率領下,占領了萍鄉,圍攻長沙,而王輔臣、耿精忠先後向清廷投降,大大削弱了吳三桂的力量。次年,尚之信也歸順清廷,吳三桂的勢力遭受重創。

    為了鼓舞士氣,吳三桂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在衡州舉行祭天登極之禮,正式稱帝,國號「周」,年號昭武。他冊立妻子張氏為皇后,孫子吳世璠為皇太孫,設立六部,封賞群臣。然而,稱帝儀式當天,天象異常,風雨大作,似乎預示著不祥。

    六月,吳三桂派遣大將馬寶率軍南下,攻擊永興,連戰連捷,重創清軍,一度控制了永興周邊地區,對清軍造成了重大打擊。然而,吳三桂的皇后張氏在六月中旬病逝,這對吳三桂的精神造成了沉重打擊。七月,吳三桂親自部署對廣東、廣西的進攻,一度取得進展,尤其是在廣西,除了梧州外,大部分地區都被吳軍控制。

    七、勢窮病死

    康熙十七年(1678年),對於吳三桂而言,是充滿挑戰與悲劇的一年。隨著清廷的反攻日益猛烈,吳三桂所面臨的軍事壓力與日俱增。八月,正值酷暑,吳三桂的身體狀況急劇惡化,他先是患上「中風噎嗝」的疾病,緊接著又出現了「下痢」的症狀。儘管太醫們竭盡全力,但吳三桂的病情並未見好轉,反而日益加重。

    意識到自己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吳三桂開始安排後事。他授意身邊的心腹大臣,緊急迎請皇孫吳世璠從雲南趕來衡州,意圖讓吳世璠繼承皇位,延續「周」國的血脈。然而,吳三桂的病情發展迅速,八月十八日深夜,他就在衡州的都城中病逝,僅僅在位五個月。

    吳三桂的去世,對於反清陣營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二十二日,吳三桂的侄子、女婿以及心腹將領馬寶、胡國柱、夏國相等人齊聚衡州,經過一番討論,他們推舉吳國貴暫時總理軍務,並派遣胡國柱返回雲南,護送吳世璠前來衡州奔喪並繼承大統。

    然而,留守雲南的郭壯圖,出於保護自己勢力的考量,極力阻止吳世璠離開雲南前往衡州。郭壯圖的女兒嫁給了吳世璠,他擔心一旦吳世璠離開雲南,自己的地位和家族利益會受到影響。因此,郭壯圖堅持吳世璠應當留在雲南,而不是前往衡州。

    九月,吳國貴召集諸將召開會議,討論未來的戰略方向。吳國貴本人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銳度和膽識,提出了相應的策略,但諸將考慮到各自在雲南的家庭和財產安全,對吳國貴的提議並未給予充分支持,致使會議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直到十一月,胡國柱等人終於用棉布包裹著吳三桂的遺體,秘密地從寶慶進入貴州,大將軍馬寶則留守衡州。吳世璠在胡國柱等人的護送下,最終到達貴陽,並在那裡繼位為帝,繼續領導著對抗清廷的鬥爭。然而,吳三桂的去世和吳世璠的即位,並未能改變「三藩之亂」的最終走向,清廷的反攻勢頭越來越強,吳世璠的政權最終也在清軍的重重圍攻下走向了覆滅。

    八、結語

    吳三桂的一生,是權力與背叛的交織,是個人野心與國家命運的碰撞。他對明清兩朝的影響深遠,至今仍是中國歷史研究中的熱點話題。無論是作為明朝的忠臣、清初的藩王,還是反清復明的領袖,吳三桂都是一個複雜多面的歷史人物,值得後世不斷探討和評價。

    喜歡古代歷史著名人物



  
相關:    掛了99次之後  劫天運  神話版三國  鋼鐵蒸汽與火焰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古代歷史着名人物第222章 吳三桂:明末清初風雲人物的跌宕人生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360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3s 3.778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