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時代
愛新覺羅·多爾袞的少年時代始於1612年10月25日,他出生在位於今遼寧省新賓縣的老城赫圖阿拉,是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的名字在滿語中的意思是「狗獾」。他的母親阿巴亥,來自烏喇那拉氏,是烏喇貝勒滿泰的女兒。阿巴亥在12歲時嫁給了努爾哈赤,比努爾哈赤年輕31歲。阿巴亥後來成為了努爾哈赤的大福晉,這使得多爾袞及其兄弟阿濟格、多鐸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並宣布了天命年號,開啟了對明朝的征戰。隨著戰爭的進行,後金內部的權力鬥爭也在加劇。到了1620年,努爾哈赤宣布廢黜大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並指定包括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德格類、岳託、濟爾哈朗、阿濟格、多鐸和多爾袞在內的九人為和碩額真,共同參與國家事務的決策。這意味著年僅8歲的多爾袞已經進入了後金的核心決策層,雖然他只是作為一個象徵性的成員。
努爾哈赤將他所統領的兩黃旗分成四個部分,其中三個部分分別授予多爾袞和他的兩個兄弟阿濟格與多鐸,但多爾袞當時並不是旗主貝勒,而是隸屬於阿濟格所領導的正黃旗下。這一時期的多爾袞還只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因此在政治地位上不如他的哥哥阿濟格,甚至也不如弟弟多鐸。在一些重大的活動中,多爾袞並沒有出現,比如1616年正月初一的朝賀典禮中,阿濟格與多鐸分別位列第六、第七位,多爾袞卻沒有資格參與。
儘管如此,多爾袞仍然是除四大貝勒和他自己的兄弟外擁有最多牛錄的主子,這顯示了他在當時的實力不容小覷。在努爾哈赤的共治體制下,多爾袞和他的兄弟們成為了平衡其他勢力的關鍵角色,尤其是在大貝勒代善失去其地位之後。多爾袞的這種早期經歷為他後來在清朝政治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打下了基礎。
二、初建勛功
多爾袞初建勛功的時期始於1626年,這一年,努爾哈赤去世,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被迫殉葬。皇太極繼位後,對權力進行了重新分配,多爾袞和他的兄長阿濟格從兩黃旗轉到了鑲白旗,而阿濟格繼續擔任旗主。不過,在1628年,由於阿濟格犯錯,多爾袞接替了他,成為了鑲白旗的旗主。
同年春天,多爾袞隨同皇太極討伐蒙古察哈爾部中的多羅特部。在這次戰役中,多爾袞表現出色,在敖穆楞擊敗敵軍,因此被皇太極授予「墨爾根戴青」的稱號,這個稱號意味著他是聰明且出色的統帥。皇太極對多爾袞十分器重,曾表示對他的寵愛超過其他子弟,並給予他豐厚的賞賜。
1629年,多爾袞隨皇太極從龍井關突入明朝邊塞,參與了對漢兒莊的攻占,並逼近了通州,威脅到北京的安全。在廣渠門外,多爾袞參與了與袁崇煥、祖大壽的戰鬥,儘管這次遭遇了一些挫折,但在隨後的薊州戰役中,他們成功殲滅了來自山海關的明軍援兵。
1630年,當攻打北京的部隊撤退時,多爾袞與莽古爾泰再次取得了勝利。接下來的一年,皇太極設立六部,多爾袞被任命負責吏部事務。在攻打大凌河的戰役中,多爾袞親自衝鋒陷陣,儘管遭遇了城上的猛烈炮火,但依然堅持戰鬥。同年,多爾袞與阿巴泰等人率領部隊偽裝成潰敗的樣子,企圖襲擊錦州,最終擊敗了迎戰的明軍。
1632年,多爾袞參與了對察哈爾的征討。1633年,皇太極與諸貝勒、大臣商討戰略方向時,多爾袞主張優先攻打明朝。他建議每年整頓兵馬,趁秋收季節深入明境,圍困北京,破壞其屯堡,削弱明朝的國力。多爾袞的戰略建議得到了皇太極的認可。
1635年,為了對付一直不肯降服的察哈爾部,多爾袞率領一萬精兵前往黃河河套地區,招撫察哈爾部眾。這次行動非常成功,多爾袞成功招降了林丹汗的妻子囊囊福晉、蘇泰福晉以及林丹汗的兒子額哲,並將林丹汗所持有的元朝傳國玉璽呈獻給了皇太極。這枚玉璽上的「制誥之寶」四字,成為皇太極稱帝的重要依據。多爾袞的這些功績進一步提升了他在皇太極心中的地位,也為他日後成為清朝重要人物奠定了基礎。
三、受封理政
多爾袞的受封和理政生涯始於1636年。這一年正月初一的新年慶典上,多爾袞首次率領諸貝勒向皇太極行禮,標誌著他的地位顯著提升。同年四月,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並稱帝,多爾袞因功被封為和碩睿親王,位列六王之第三位,當時他年僅24歲。這一時期,多爾袞開始受到更多的重視和委任。
同年十二月,皇太極親自率軍征討朝鮮,多爾袞隨行。1637年正月,多爾袞奉命攻打江華島,成功俘虜了朝鮮國王的家屬,並遵照皇太極的命令嚴格約束軍紀,避免不必要的殺戮。四月初五,多爾袞將朝鮮人質昭顯世子李??夫婦、鳳林大君李淏夫婦以及182名隨從官員、下人和家屬安全押送到盛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1638年,皇太極決定討伐喀爾喀蒙古,多爾袞被留駐國內負責留守事宜。期間,他修建了遼陽都爾弼城,並將其命名為屏城,同時還修建了一條從盛京到遼河的道路。同年八月,多爾袞被任命為「奉命大將軍」,率領大軍南征明朝。這次南徵兵分兩路,其中一路由多爾袞親自率領,從牆子嶺、董家口入關,橫掃山西,攻陷濟南,並在戰鬥中殺死了明朝宣大總督盧象升。隨後,多爾袞率軍北掠天津、遷安等地,最終於1639年三月返回盛京。在這次戰役中,清軍共攻陷36座城池,招降6座,俘獲人畜26萬。
1640年六月,多爾袞與豪格被派遣到義州,代替濟爾哈朗駐紮,負責屯田並騷擾錦州。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多爾袞和豪格每三個月與濟爾哈朗、阿濟格輪換圍困錦州。1641年三月,由於圍困錦州不力和遣兵回家等行為,多爾袞被皇太極貶為郡王,並被罰銀一萬兩,剝奪了兩牛錄戶口。同年八月,皇太極親自出征松山,與明朝將領洪承疇決戰。在這一關鍵戰役中,多爾袞與豪格被要求調兵合圍松山、杏山。儘管多爾袞與豪格起初並不贊同,但最終遵照皇太極的命令行事。松錦之戰後,多爾袞於1642年七月恢復了和碩睿親王的爵位,但這場戰役也給他留下了長期的健康問題。
在行政管理方面,多爾袞被賦予了極大的權力。皇太極在改革官制時,將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由多爾袞負責。多爾袞推薦了希福、范文程、鮑承先、剛林等文臣擔任要職,利用他們的才智治理國家。他還建議對政府機構進行重大改革,確立了八衙官制,並負責文臣武將的晉升和任命。通過這些職務,多爾袞鍛煉了自己的行政管理能力,為後來的攝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擁立幼帝
1643年八月初九,清太宗皇太極在盛京清寧宮突然去世,他生前並未明確立嗣。這一突發事件引發了一場關於繼承人的激烈爭奪。此時,代善的兩紅旗勢力已經有所削弱,而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則成為了一個有力的競爭者。豪格不僅軍功卓著,而且在皇太極稱帝之初就被晉封為肅親王,掌管戶部事務,地位與幾位叔輩相當。由於豪格在兩黃旗中的地位,兩黃旗大臣普遍希望由皇子繼位,以保持兩旗的優越地位。
另一方面,多爾袞憑藉自身的文武才能以及背後的支持者——兩白旗和兩位勇猛善戰的兄弟,也成為了一位強有力的候選人。除了兩白旗的支持外,正紅旗、正藍旗和正黃旗中也有部分宗室暗中支持多爾袞,使得他在權力爭奪中占據了有利位置。鑲藍旗主濟爾哈朗雖然不大可能直接參與競爭,但他傾向於哪一方將會對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在這一關鍵時刻,多爾袞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兩黃旗的反對聲音十分強烈,另一方面,多爾袞自立為帝的條件尚未成熟。1643年八月十四日,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豫親王多鐸、睿親王多爾袞等宗室成員齊聚崇政殿,討論皇位的歸屬問題。在激烈的辯論中,矛盾主要集中在豪格與多爾袞之間。雙方相持不下,無法達成共識。
在這種情況下,多爾袞提出讓皇太極的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即位。這一提議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特別是代善和其他幾位王爺。最終,代善等宗室成員共同奉福臨為帝,各王貝勒大臣共同簽署誓書,昭告天地,宣布以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輔政,改元順治。
多爾袞的這一方案在客觀上避免了八旗之間的內亂,同時也確保了上層統治集團的基本一致。為了穩固新的統治格局,多爾袞隨後處決了勸他自立為帝的郡王阿達禮和貝子碩託,並肅清了反對這一格局的豪格及其下屬。多爾袞的權勢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攀升,濟爾哈朗諭令諸大臣,凡事先向睿親王多爾袞匯報,文書中的簽名也以多爾袞為先。
1644年四月,順治帝在篤恭殿拜多爾袞為大將軍,並親自賜予大將軍敕印,令他統率大軍南下,開始了與李自成和南明爭奪天下的征程。
五、定鼎燕京
1644年,順治帝即位時,關內正處於一片混亂之中。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於同年三月攻克了北京城,導致崇禎帝自縊於煤山,結束了明朝長達276年的統治。然而,李自成的政權並未穩定,四月初四日,吳三桂在山海關叛明,並向清朝請求援助。
面對這一局勢,內院大學士范文程向多爾袞進言,指出這是奪取中原的絕佳時機,應當立即出兵。范文程強調,清軍必須改變以往的屠戮搶掠政策,要爭取民心,因為「戰必勝,攻必取,賊不如我;順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賊」。多爾袞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議,並同意了吳三桂的請兵請求。
李自成得知吳三桂叛變後,於四月十三日親自率領部隊前往山海關,意圖討伐吳三桂。然而,李自成仍然抱有一絲招降吳三桂的僥倖心理,因此行軍速度緩慢,直到十九日才到達山海關附近。在此期間,吳三桂已經派出使者向清軍求援,並於四月十五日見到了多爾袞,遞交了吳三桂的信函,表示願意割地酬謝清軍的援助,但尚未明確表示投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多爾袞意識到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但為了確保吳三桂徹底投降,他採取了謹慎的態度。一方面,他召集大臣謀士們商討對策;另一方面,他派人回盛京調兵,並故意放慢進軍的速度,以此來迫使吳三桂以降清為條件。由於事態緊急,吳三桂最終同意了多爾袞的要求,請求清軍儘快入關。
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與吳三桂的軍隊在山海關爆發了激烈的戰鬥。多爾袞深知吳三桂面臨的困境,因此最初並未立即投入戰鬥,而是等到雙方實力受損後才發兵。在戰鬥中,他先讓吳軍上陣,待雙方疲憊不堪之時,才下令八旗軍發起衝擊。結果,農民軍戰敗,迅速撤回北京。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的武英殿舉行了登基大典,但僅僅一天後,即四月三十日,他就以郊外祭天為名撤出了北京。五月二日,清軍順利進入北京城。多爾袞利用漢族內部的階級矛盾,成功挾制了吳三桂,並使他成為了清軍入主中原的馬前卒。
六、統一區夏
清軍占領北京後,多爾袞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穩定局勢。他禁止軍隊搶劫,暫停推行剃髮令,並為明崇禎帝朱由檢發喪,這些舉措贏得了漢族士紳的好感。緊接著,多爾袞迎請順治小皇帝前往北京登基,有效地穩定了占領區內的形勢。
1644年六月,多爾袞與諸王貝勒大臣商議決定遷都北京。這一決定既著眼於統一中原、雄霸九州的目標,也考慮到了退可出關的戰略考量。八月二十日,清朝正式開始遷都。九月,順治帝從盛京(今瀋陽)抵達北京,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並賜予他各種榮譽和禮物,包括貂蟒朝衣、冊寶、黑狐冠和黑狐裘等。與此同時,順治帝命令禮部為多爾袞建立紀念碑,以表彰他的功績。十月一日,順治帝在皇極門(順治二年改稱太和門)向全國頒布登基詔書,正式宣布清朝定都北京,開始了長達260多年的統治。
面對李自成的農民軍,多爾袞採取了堅決消滅的策略。李自成雖然在六月時積極準備反攻,但其力量在清軍的壓力下逐漸減弱。另一方面,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已在四川建立了大西國。同時,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改年號為弘光,控制了中國南方的半壁江山,成為清軍統一全國的一大障礙。
針對這種情況,多爾袞制定了「先禮後兵」的策略。他先後派遣葉臣、石廷柱、巴哈納、馬國柱、吳惟華等將領進攻山西,並於十月攻占太原,隨後包圍了陝西。與此同時,多爾袞還派遣大量降清的明官對南明君臣進行招撫,並試圖說服南明閣臣史可法接受「削號歸藩,永綏福祿」的條件。在南明派出的左懋第使團來到北京談判時,多爾袞將其軟禁,並沒有給出明確答覆。此時,清軍已經占領山東,並在十月推進到蘇北,與史可法的軍隊形成對峙。
在這一背景下,多爾袞認為已經具備了全面進攻農民軍和南明政權的條件。因此,在十月,他先後命令阿濟格和多鐸率軍出征,向農民軍和南明福王政權發起戰略總攻。多鐸於年底取得了潼關之戰的勝利,迫使李自成放棄西安並轉移。多爾袞隨即下令阿濟格追擊農民軍餘部,而多鐸則繼續南下。
到了1645年二月,農民軍連遭失敗。五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宮山犧牲。此時,多鐸的軍隊已經攻克揚州,史可法殉國。接著,清軍渡過長江,南京不戰而降,朱由崧被俘,弘光政權滅亡。這一系列的勝利讓多爾袞相信天下已定,江山歸一統。五月底,他表達了重行剃髮令的願望,六月初,正式向全國發布剃髮令。然而,這一舉措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抗。
七、權勢煊赫
順治二年(1645年),多爾袞被晉封為皇叔父攝政王后,其權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各種大禮場合,如圍獵、出師等,王公貴族都要聚集等候傳旨,並在多爾袞離開時「列班跪送」。即便是回到王府,也需要王公貴族送至府門。每逢元旦或其他慶祝活動時,文武大臣在朝賀順治帝後,還需再去朝賀多爾袞。此外,在上朝時,多爾袞可以在午門內下轎,而諸王則需在午門外下轎。這一切表明,多爾袞實際上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同時期,清初政壇出現了複雜的情況。明末黨爭激烈,清初大量引用明朝舊臣,導致明末的黨爭問題在清朝政局中顯現,並與滿洲貴族內部的矛盾交織在一起。從1645年開始,圍繞彈劾馮銓案形成了南北黨爭的核心內容。七月,浙江道御史吳達上疏彈劾閹黨餘孽,矛頭指向馮銓及其黨羽孫之獬等人。高層官員如洪承疇、金之俊等都是南方人,不太可能支持馮銓。多爾袞考慮到馮銓等人效忠滿洲貴族,如果處罰他們可能會讓南方官員得勢,不利於清朝的統治。因此,多爾袞在猶豫了十天後,決定支持馮銓一派,僅將李森先革職,而對其他人並未深究。多爾袞通過這兩派的鬥爭來達到以漢治漢的目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到了1646年五月,多爾袞認為順治帝的信符存放在皇宮中,每次調兵遣將都需要奏請鈐印,十分不便。於是,他將皇帝的璽印搬到了自己的府中收藏備用。從這一年起,多爾袞所使用的儀仗種類與皇帝相同,均為20種,只是數量上略少於皇帝。輔政王的儀仗則僅有15種,明顯低於多爾袞,顯示出多爾袞與皇帝的差距越來越小。
1647年以後,官員在奏書中如果將「皇叔父攝政王」稱為「九王爺」,或者在稱呼上遺漏了任何字眼,都將受到革職處分。而且,自此以後,在所有需要行禮的場合,「跪拜永遠停止」,多爾袞無需再向順治帝行禮。
1648年末,多爾袞的權力進一步擴張,變成了皇父攝政王。他不僅掌握了實權,還在禮儀排場上開始與皇帝比肩。多爾袞處理政務時不再謙恭請示,而是未奉皇帝旨意就以詔書的形式下達命令。他任人唯親,任意罷免和提升官員。特別是他不讓諸王、貝勒、貝子、公等進入朝廷辦事,命令他們每日在自己的王府前候命。多爾袞的行為實際上已經與皇帝無異,這標誌著他在權勢上達到了巔峰。
八、身後榮辱
順治七年(1650年),多爾袞的權勢達到了頂峰。同年八月,他追尊生母烏喇納拉氏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后」,並將她祔享於太廟。然而,就在同年十一月,多爾袞在古北口外出獵時不慎墜馬受傷。十二月初九(公元1650年12月31日),多爾袞因傷重不治,在喀喇城去世,享年三十九歲。
順治帝聞訊後非常悲痛,親自率領王公大臣身穿白色喪服前往東直門外五里迎接多爾袞的遺體。順治帝下詔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並按照帝王規格舉行喪禮。次年正月,多爾袞的正宮元妃博爾濟吉特氏被尊為義皇后,並祔享於太廟。由於多爾袞沒有子嗣,順治帝賜予豫親王的次子多爾博為多爾袞的嗣子,繼承親王爵位,其俸祿是其他親王的三倍。此外,多爾袞的近侍詹岱和蘇克薩哈被提拔為議政大臣。
然而,多爾袞去世後不久,他的政敵開始行動,揭露其所謂的「大逆之罪」。首先是處置了阿濟格,隨後恢復了兩黃旗貴族的地位,並提升了兩紅旗的一些貴族。面對這樣的形勢變化,原本屬於多爾袞陣營的兩白旗大臣蘇克薩哈等人也紛紛倒戈。在這樣的背景下,先是懲辦了羅什等五人,接著正式公布了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並追奪了他的一切封號和榮譽,甚至毀壞其墓葬,挖出屍體。緊接著,當權者又處罰了剛林、巴哈納、冷僧機、譚泰、拜尹圖等人。多爾袞多年來培養的勢力迅速瓦解。
然而,多爾袞對於清王朝建立和發展的貢獻是無可抹煞的。順治十二年(1655年),吏科副理事官彭長庚和一等子許爾安分別上疏,讚揚多爾袞的功勳,但他們的言論並未被接受,反而遭到懲罰,被流放到寧古塔充軍。
直到一百年後,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發布上諭,正式為多爾袞平反,追諡他為「忠」,並下令將其事跡補充入皇家家譜,並允許後代繼承其親王爵位,按照親王級別的規格修復其墓園。這一舉動標誌著清廷對多爾袞的評價有了最終的定論。
結語
多爾袞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既是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也是清朝統一中國的關鍵人物之一。儘管他的政策引發了諸多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多爾袞對於清朝乃至整個中國歷史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喜歡古代歷史著名人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3.784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