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在巴黎這座古老而繁華的城市中,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孕育了未來法國乃至歐洲啟蒙運動的重要人物——伏爾泰。他出生於1694年,是家中五個孩子中最年幼的一個(最終只有三個孩子存活)。父親弗朗索瓦·阿魯埃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法律公證人,後升任審計院司務,為家庭帶來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和社會地位。母親瑪莉·瑪格麗特·杜馬則來自普瓦圖省的一個貴族家庭,她的優雅和教養深深影響了伏爾泰的成長。
伏爾泰自小便在父母的呵護下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先是在巴黎耶穌會學校打下了堅實的宗教和古典文學基礎,隨後轉入著名的路易大帝高中深造。在這裡,他不僅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文這兩門古典語言,還逐漸展現出對文學和哲學的濃厚興趣。
儘管父親希望他能子承父業,成為一名法官,但伏爾泰卻懷揣著成為詩人的夢想。他渴望用自己的筆觸去描繪世界、揭露真相,為扞衛真理而「面臨一切,對抗一切」。因此,在法科學校的學習期間,他常常逃課,轉而沉浸在詩歌創作的海洋中。他的諷刺詩以其機智和犀利著稱,成為當時文壇上的一股清流。
二、成長經歷
高中畢業後,伏爾泰並沒有按照父親的意願走上法律的道路,而是繼續追求自己的文學夢想。他曾在法國駐荷蘭大使館擔任秘書一職,這段經歷不僅讓他接觸到了更廣闊的世界,還讓他與一名法國女子陷入了熱戀。然而,這段戀情並未得到父親的認可,兩人的私奔計劃最終泡湯,伏爾泰也被迫回國。
回國後的伏爾泰並未放棄自己的文學追求,反而更加堅定地走在諷刺和批判的道路上。1715年,他因寫詩諷刺當時的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而被流放到蘇里。這次流放雖然給他帶來了短暫的痛苦和困惑,但也激發了他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思和對自由的強烈渴望。
1717年,伏爾泰再次因寫諷刺詩影射宮廷的淫亂生活而被投入巴士底獄。在獄中,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劇本《俄狄浦斯王》,並首次使用了「伏爾泰」這個筆名。這部作品不僅讓他在文壇上聲名鵲起,還讓他更加堅定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立場。
出獄後,伏爾泰並沒有選擇沉默和妥協,而是繼續用筆觸去揭露和批判社會的醜惡現象。1726年,他再次因遭到貴族的污辱和誣告而被投入巴士底獄。這次囚禁時間長達一年之久,出獄後他被迫流亡英國。
在英國流亡期間,伏爾泰詳細考察了君主立憲的政治制度和當地的社會習俗,深入研究了英國的唯物主義經驗論和牛頓的物理學新成果。這些經歷不僅開闊了他的視野和思維,還讓他形成了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政治主張和自然神論的哲學觀點。他的《哲學通信》就是在英國流亡期間的觀感和心得的總結,也是他第一部哲學和政治學的專著。
三、創作經歷
1729年,伏爾泰在得到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默許後回到法國。此後,他陸續完成了多部悲劇作品和歷史著作,如《布魯特》、《薩伊》以及《查理十二史》等。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他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敏銳的歷史洞察力,還讓他在法國文壇上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1734年,伏爾泰正式發表了《哲學通信》,這本書宣揚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就,並抨擊了法國的專制政體。然而,由於書中的觀點過於激進和犀利,出版後即被查禁,伏爾泰也面臨著被捕的危險。他不得不逃至情婦夏特萊侯爵夫人在西雷村的莊園隱居起來。
隱居生活雖然讓伏爾泰暫時遠離了塵世的喧囂和紛爭,但並沒有削弱他對文學和哲學的熱愛和追求。他繼續創作了大量的史詩、悲劇、歷史、哲學著作以及哲理小說等作品。如哲學和科學著作《形上學》、《牛頓哲學原理》,戲劇《凱撒之死》、《穆罕默德》、《放蕩的兒子》、《海羅普》,哲理小說《查第格》等。這些作品的發表不僅讓伏爾泰的聲譽更上一層樓,還讓他成為了法國乃至歐洲啟蒙運動的重要領袖和代表人物。
在隱居期間,伏爾泰還一度被宮廷任命為史官,並分別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法蘭西學院院士。這些榮譽和地位不僅是對他才華和貢獻的肯定,也讓他更加堅定了為思想和言論自由而戰的信念。
四、啟蒙運動
1749年,夏特萊侯爵夫人因難產逝世後,伏爾泰短暫地回到了巴黎。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自己的鬥爭和追求。相反,他更加積極地投身於啟蒙運動中,用化名寫作和印發了大量的小冊子來抨擊天主教會和新教的宗教迫害以及專制政府的罪行。
同時,伏爾泰還支持年輕一代的啟蒙思想家特別是百科全書派的鬥爭,積極為他們撰寫條目。《哲學辭典》就是他為《百科全書》所寫的哲學條目的匯編。這部作品不僅展現了他深厚的哲學功底和敏銳的思維能力,還成為了啟蒙運動中的重要文獻之一。
除了繼續創作戲劇作品外,伏爾泰還完成了《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羅斯》、《議會史》等歷史著作和《老實人》、《天真漢》等哲理小說。這些作品不僅反映了他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還展現了他對自由和平等的堅定追求。
伏爾泰的不懈鬥爭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展,他本人也被人們尊稱為「凡爾納教長」。他用自己的筆觸和行動為法國乃至歐洲的現代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與世長辭
1778年2月10日,當84歲的伏爾泰回到闊別29年的巴黎時,他受到了人民熱烈的歡迎。這是他人生發展的最輝煌的頂點。然而,不久之後他便病倒了,並於同年與世長辭。臨終前,他對自己的後事做了囑咐:把棺材一半埋在教堂里,一半埋在教堂外。這既是對自己一生信仰和追求的總結,也是對教會和專制政府的一種無聲的反抗和嘲諷。
伏爾泰死後,仍然受到教會的迫害,以致他的遺體不得不秘密地運到香檳省安放在一個小禮拜堂內。直到1791年法國大革命期間,人民才把他的遺體運到首都巴黎,並在他的柩車上寫著:「他教導我們走向自由」。他的骨灰從此長眠在巴黎先賢祠中,永遠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憑弔和瞻仰。
喜歡古代歷史著名人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759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