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年得志
年羹堯的家族背景相當顯赫,祖上原本姓嚴,後來誤傳為「年」,從此世代以年為姓。這個家族可以追溯到明朝,其中最著名的人物當屬戶部尚書年富。隨著明朝的衰落,年氏家族遷移到了遼東廣寧地區。在明清易代之際,年羹堯的曾祖年有升一家被迫加入了滿洲八旗中的漢軍鑲白旗,這一轉變不僅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軌跡,也為家族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年羹堯的祖父年仲隆在順治十二年(1655年)通過科舉考試成為進士,並擔任知州等官職,開啟了家族的上升通道。到了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這一代,他從一個低級官員筆帖式做起,最終官至署理湖廣總督,顯示了年氏家族在清朝政治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年羹堯是年遐齡的次子,他自幼聰穎好學,對於科舉考試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年羹堯參加了順天府的鄉試,並一舉中舉,成為舉人。僅僅一年之後,即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他就順利通過了會試和殿試,雖然只是位列三甲第218名,但由於當時康熙帝特地下令「大臣子弟皆置三甲」,因此他也同樣被授予了進士身份。
成為進士之後,年羹堯與其他42名新科進士一同被康熙帝欽點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繼續深造。這一年,年羹堯年僅二十二歲(按中國傳統計算方式),可謂少年得志。他的才華很快就在翰林院內嶄露頭角,不僅因為他的博聞強記而聞名,還因為他的文章聲譽卓著。儘管年輕時有些放蕩不羈,喜好遊蕩於青樓之間,被人稱為「儇佻惡少」,但在面對一些人的規勸後,年羹堯表現出了可貴的自省能力。他開始收斂自己的行為,更加專注於學問,並時常談論宋明理學,特別是對王陽明的心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年羹堯還特別崇拜唐朝時期的名相陸贄,常引用陸宣公奏議中的言論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種對古代賢臣的推崇,不僅體現了他對傳統儒家思想的認同,也表明了他希望通過效仿古人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二、平步青雲
年羹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通過散館考試後留在翰林院,任從七品的檢討。此後幾年間,他憑藉著出眾的才能和勤奮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快速的晉升。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年羹堯被委派主持四川鄉試,這是對他學術水平的認可。回到京城後,他又先後升任正六品的侍讀和從四品的侍講學士。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年羹堯再次被委派主持廣東鄉試,這表明他在科舉制度中的權威已經得到廣泛認可。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堯的仕途迎來了一次飛躍,他被提升為正三品的內閣學士,並加禮部侍郎銜。同年四月,年羹堯作為副使隨頭等侍衛敖岱前往朝鮮,傳達了康熙帝復立太子的詔書。這次出使不僅是一次外交任務,也是對年羹堯個人能力和忠誠度的一次考驗。回國後,年羹堯被外放為四川巡撫,正式成為一名封疆大吏。
對於康熙帝的特殊提拔,年羹堯感到十分感激,並在奏摺中表達了要「竭力圖報」的決心。他在四川任職期間,積極提出了一系列興利除弊的措施,並且親自示範,拒絕收受禮物,展現出廉潔自律的態度。康熙帝對此非常滿意,並鼓勵他「始終固守,做一好官」。
然而,年羹堯在四川的任職並非一帆風順。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彝族首領羅都等人在寧番衛發起叛亂,年羹堯與四川提督岳升龍共同負責平叛。雖然岳升龍率先平定了叛亂,但年羹堯因未能及時採取行動而受到了批評。翌年,川陝總督音泰彈劾年羹堯延誤軍情,但康熙帝最終決定給予他從寬處理,讓他繼續留任。
另一次挫折發生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當時有一個名叫孟光祖的騙子冒充皇三子誠親王胤祉的使者,在各地招搖撞騙。年羹堯信以為真,給予了孟光祖財物支持。這一事件曝光後,孟光祖被處決,年羹堯也因此受到了革職留任的處分。
儘管遭遇了這些波折,年羹堯仍然得到了康熙帝的信任。在驅準保藏之役中,年羹堯展現了出色的組織能力和軍事才能,確保了清軍的後勤供應,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此期間,他還上奏指出四川軍政存在的腐敗問題,並請求獲得總督的權限以便能夠有效整頓軍務。康熙帝對此表示贊同,並提拔他為四川總督。
年羹堯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康熙六十年(1721年),他在熱河覲見康熙帝時,被升任為川陝總督,並接受了康熙帝的親自賜予的弓矢等物。這次接見不僅是對他過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對他未來的期望。年羹堯對此感慨萬千,認為自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感嘆道:「極世人之遭逢,非夢想所能到」。
三、得寵雍正
年羹堯所在的旗分佐領原本隸屬於肅親王豪格的庶支貝勒延壽。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隨著康熙帝第四子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按照慣例,胤禛獲得了鑲白旗的部分佐領,其中包括年羹堯所在的陳繼范佐領。這一變動不僅改變了年羹堯的隸屬關係,還將他與胤禛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因為不久之後,年羹堯的妹妹成為了胤禛的側妃,從而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郎舅關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然而,在年羹堯的妹妹成為胤禛側妃之後,年羹堯並沒有因此與胤禛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事實上,由於年羹堯當時正在四川任職,他與胤禛之間的聯繫並不密切。直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胤禛還曾經寫信訓斥年羹堯,指出他在給自己的信件中沒有使用謙卑的措辭,如未自稱「奴才」,並且在一些重要的家庭慶典上,年羹堯既沒有送上禮物,也沒有發去賀信。此外,胤禛還提到年羹堯在孟光祖案中的失誤,以及他在信中使用的某些可能被視為居心叵測的言辭。為了改善關係,胤禛要求年羹堯將其成年的兒子、弟侄送到京師侍奉年羹堯的父親年遐齡。
年羹堯聽從了胤禛的要求,將家人送往京師,這也表明他願意維護與胤禛之間的關係。這一舉動或許有助於緩解他們之間的緊張氣氛。隨著胤禛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即位為雍正帝,年羹堯的地位也得到了顯著提升。雍正帝即位後不久,便召胤禵還朝,並安排年羹堯協助管理西北軍政事務。這一安排可能是出於對年羹堯的信任,同時也可能是為了確保對胤禵的控制。
雍正元年(1723年),年羹堯來到北京為康熙帝奔喪,雍正帝不僅加封他為二等阿達哈哈番世職,還賜予他太保銜,並晉封為三等公。此外,年羹堯的妹妹被冊封為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他的長兄年希堯也被重新啟用,擔任署理廣東巡撫;妹夫胡鳳翬被任命為蘇州織造兼蘇州滸墅關監督;年已八旬的父親年遐齡也獲得了尚書虛銜。這一系列的舉措顯示了雍正帝對年羹堯家族的高度重視。
在年羹堯離京返回任所的路上,他還向雍正帝報告了山西的災情,並請求及時賑濟。雍正帝對此表示關切,並回覆說希望年年歲歲都能看到年羹堯呈上的平安報喜的消息。
胤禵離任後,青海地區的蒙古和碩特部酋長羅卜藏丹津開始蠢蠢欲動,意圖反抗清朝統治。西北局勢因此變得緊張,雍正帝決定繼續用兵西北,旨在穩定邊疆的同時,也希望通過一場勝利來鞏固自己的權力基礎。在當時西北有宗室延信和年羹堯兩人坐鎮的情況下,雍正帝選擇了出身漢軍旗的年羹堯掛帥。
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雍正帝下令將四川、陝西、甘肅、雲南四省的一切事務交由年羹堯辦理,顯示了對年羹堯的信任和支持。不久之後,雍正帝又以延信駐紮甘州、指揮不便為由,免去了延信的西安將軍職務,改命年羹堯繼配夫人的叔叔、缺乏軍事經驗的宗室普照署理西安將軍,實際上將西安八旗駐防軍的指揮權也交給了年羹堯。
同年八月,羅卜藏丹津正式起兵反清,雍正帝命令年羹堯等人派兵接應被襲擊的親清王公,並派遣在西寧的侍郎常壽前往羅卜藏丹津軍中宣諭,試圖令其罷兵。然而,羅卜藏丹津已決心叛亂,不僅拘禁了常壽,還率領部隊進攻西寧及周邊地區。
面對這一緊急局勢,雍正帝於同年十月正式任命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率領大軍前往西寧進行救援,並與羅卜藏丹津作戰。最初,戰局對清軍不利,年羹堯被困西寧,但他表現得鎮定自若,率領少數士兵坐在城樓上,假裝城中有大量援軍。羅卜藏丹津誤以為其中有詐,於是率軍撤退。年羹堯隨即指揮軍隊出擊,羅卜藏丹津未料到年羹堯兵力如此之少,未能做好充分準備。在戰鬥中,年羹堯命令軍隊向桌子山藏族人開炮,造成了藏族人大量的傷亡。隨著岳鍾琪的部隊到達,直接進攻敵營,羅卜藏丹津最終敗逃,僅率少數人逃離戰場。
在年羹堯困守西寧期間,國舅隆科多曾秘密向雍正帝建議,應該派人牽制年羹堯,以防他倒戈造反。然而,怡親王允祥卻持反對意見,認為既然已經將大軍交給年羹堯指揮,那麼再派人掣肘會影響軍事行動的順利進行。雍正帝最終採納了允祥的意見,繼續信任年羹堯。
年羹堯在岳鍾琪的輔助下,逐步扭轉了戰場上的被動局面。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年羹堯終於擊敗了羅卜藏丹津的主力部隊,平定了青海叛亂。捷報傳到京城時,正值清明節,雍正帝正在景陵祭奠先皇。得知這一消息後,雍正帝欣喜若狂,立即晉封年羹堯為一等公,並讚揚年羹堯及其部下不僅為他的「功臣」,更是他的「恩人」。
四、漸失信任
年羹堯平定青海後,繼續鎮守西北,處理善後事宜。在此期間,雍正帝對年羹堯的信任達到了頂峰,不僅在軍事方面依賴他,就連朝中的重大事務,無論是否與軍事有關,雍正帝都會私下與年羹堯商議。例如,在處理耗羨歸公一事上,雍正帝採納了山西巡撫諾敏的提議,但朝廷中的大臣們並不贊同。面對這種情況,雍正帝專門詢問年羹堯的意見,表示:「此事朕不洞徹,難定是非,和你商量,你意如何?」在另一件事上,雍正帝打算將周敦頤、程顥、程頤三位儒學大家入祀孔廟,但考慮到父親康熙帝已將朱熹入祀,如果將周、程置於朱熹之前,似乎不太妥當。雍正帝再次徵求年羹堯的意見,希望他能「詳細推敲奏來」。對於年羹堯的意見,雍正帝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要求大臣們仔細參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年羹堯的影響力不僅限於軍事和政務,甚至在翰林院庶吉士的散館考試中,雍正帝也會徵求年羹堯的意見,以確定考試的等第和名次。這表明年羹堯在當時的政治舞台上幾乎無所不在,其地位之高可見一斑。
然而,隨著年羹堯權勢的膨脹,他也逐漸與掌握人事權的吏部尚書隆科多以及掌握財政權的怡親王允祥產生了矛盾。年羹堯在平叛期間頻繁利用軍功保舉官員,通過密折直接向雍正帝推薦,使得他所推薦的人得以迅速升遷。這種做法導致吏部不得不為年羹堯設立專門的檔案記錄,稱之為「年選」,這顯然觸動了隆科多的利益。
在財政方面,年羹堯多次請求免除四川和陝西的賠補,並要求減輕陝西虧空官員的處罰。雍正帝批准了年羹堯的請求,這使得其他省份也開始效仿,給允祥主持的清查國庫虧空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雍正帝意識到年羹堯與隆科多、允祥之間的矛盾,試圖通過將年羹堯的兒子年熙過繼給隆科多以及通過贈送允祥主管造辦處所制的琺瑯鼻煙壺等方式來調和三人之間的關係,但年羹堯對此反應冷淡,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此外,雍正帝的政敵、康熙帝第九子允禟被安排隨從年羹堯出征,表面上是為了讓軍中有皇子坐鎮,實際上是希望年羹堯能夠監視允禟。然而,年羹堯在康熙朝與允禟有過交情,並未認真履行監視職責,也沒有羅織允禟的罪名,這讓雍正帝頗為不滿。
年羹堯自身的一些行為也逐漸引發了雍正帝的不滿。他愛慕虛名,喜歡自我標榜,並且喜歡接受奉承,不能拒絕賄賂,這導致他薦舉官員時過於泛濫,甚至出現了因受賄而推薦的情況。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他的形象,也逐漸加劇了他與雍正帝之間的嫌隙。
羅卜藏丹津之亂平息後,年羹堯以健康狀況不佳為由請求交出兵權,希望能調回京城。面對年羹堯的請求,雍正帝一方面表達了對年羹堯健康的關心,提供了藥物和療養方法,另一方面則希望年羹堯能夠繼續留在西北,以防外界對君臣關係產生猜疑。雍正帝認為年羹堯繼續留任可以成為一個「千古奇榜樣」,以此來展示君臣和睦。
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堯進京請訓,匯報西北的情況。這是他外放後第三次入朝覲見,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年羹堯此次進京,雍正帝給予了極高的重視,特意讓禮部擬定儀注。禮部侍郎三泰所擬的儀注未能滿足雍正帝的要求,結果被降級處理。
年羹堯進京時,沿途的鋪面被要求關閉,陝西巡撫范時捷、直隸巡撫李維鈞等地方官員跪地迎送。當他從廣寧門(廣安門)進入京城時,王公大臣們跪接於門外,年羹堯策馬而過,毫不動容。即便王公們下馬問候,他也只是微微點頭回應。這種行為顯示出年羹堯的傲慢與不羈,與當時的社會規範不符。
在京城期間,雍正帝對年羹堯進行了豐厚的賞賜,包括雙眼孔雀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以及金幣等物品。此外,雍正帝還讓年羹堯與總理事務王大臣及中樞近臣們一起面承上諭,下達聖旨。雍正帝稱讚年羹堯記憶力好、表達能力強,且性格直率,不徇私情,有考察年羹堯是否適合擔任中樞大臣的意圖。
然而,年羹堯長期在外任職,對於京中複雜的官場規則和禮儀並不熟悉。他在京中的行為舉止過於張揚,不僅讓同僚反感,還引起了雍正帝的不滿。年羹堯在與雍正帝會面時,甚至在御前「箕坐」,這種隨意的姿態被認為是不尊重的表現。儘管如此,雍正帝依然給予了寬容。
更嚴重的是,年羹堯在京中招攬勢力,四處插手政務,宣揚自己的權威和功績。他的家僕魏之耀也仗勢欺人,作威作福。有一次,年羹堯拜訪怡親王府後,對直隸巡撫李維鈞評論王府內部布置簡陋,顯得矯情違意。這些言行透露出年羹堯對權勢的渴望和對同僚的輕視。
雍正帝對年羹堯的行為雖有不滿,但並未直接表達出來。在一次公開的上諭中,雍正帝談到「為君難、為臣不易」,表面上是在談論君臣之道,實際上是在暗中敲打年羹堯。然而,年羹堯並未從中領悟到雍正帝的警告,沒有採取任何謝罪或請辭的舉動。
十二月,年羹堯回到了西安。據說在這次進京期間,雍正帝的一位親信(可能是禪僧文覺)曾建議扣留年羹堯,但雍正帝相信自己能夠控制局面,沒有採納這一建議。儘管如此,雍正帝已經開始對年羹堯產生了戒心,並逐漸萌生了除掉他的念頭。
五、獲罪賜死
年羹堯離京時,雍正帝雖然賜予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世職,以表彰他在平定青海和其他少數民族叛亂中的功績,但同時也對他發出了嚴厲的警告,提醒他「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這一警告意味著雍正帝已經開始對年羹堯的行為感到不滿,並對其未來的作為提出了警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與此同時,雍正帝開始在與封疆重臣們的密折批示中表達對年羹堯的不滿,並暗示相關大臣應及時表態,甚至揭發年羹堯的罪過與劣跡。這些大臣包括湖廣總督楊宗仁、河道總督齊蘇勒、直隸總督李維鈞、安徽巡撫李成龍等。從雍正三年(1725年)初開始,雍正帝公開批評年羹堯,並通過幾個具體事件進一步削弱他的威信。
首先是在金南瑛事件中,陝西巡撫胡期恆參劾了一位下屬官員金南瑛,但雍正帝認為這是「妄參」,因為金南瑛曾是怡親王保舉的官員,而年羹堯被指為幕後主使,遭到點名批評,並被交由吏部議處。
緊接著,在三月,北京城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連珠」的天象,督撫大臣紛紛上表稱賀。雍正帝特意查看了年羹堯的賀表,發現他將「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雍正帝認為這不是簡單的疏忽,而是年羹堯故意為之,以此來顯示自己的不敬之意。
為了進一步孤立年羹堯,雍正帝開始拉攏那些曾與年羹堯關係密切的大臣,如史貽直、伊都立以及年羹堯的政敵四川巡撫蔡珽等人。尤其重要的是,雍正帝拉攏了年羹堯的主要部將岳鍾琪,甚至謊稱岳鍾琪的父親岳升龍是被年羹堯陷害的,從而挑撥年、岳二人之間的關係。
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雍正帝免去了年羹堯川陝總督兼撫遠大將軍的職務,調任他為杭州將軍,而岳鍾琪則接任川陝總督。年羹堯試圖通過指使西安官民挽留自己,但雍正帝不為所動,並藉機諷刺年羹堯,稱是因為有「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的讖語,才命他前往杭州,驗證是否屬實。
在離陝之前,年羹堯與岳鍾琪有幾次私人對話,這些對話內容被岳鍾琪一一上奏給雍正帝。年羹堯在這些對話中流露出對自己前途的擔憂,岳鍾琪則試圖安撫他。然而,這些努力並未改變雍正帝的決心。
五月十七日,年羹堯離開西安,上了一道奏摺承認自己的錯誤,並請求在儀征聽旨。雍正帝並未批准,年羹堯只好前往杭州赴任。在此期間,內外官員對年羹堯的彈劾奏章如雪片般呈上,雍正帝多次要求年羹堯針對這些罪狀作出回應,儘管年羹堯盡力為自己辯護,但已無法改變雍正帝的決心。
七月初二日,年羹堯抵達杭州接任,但他仍然保持著大將軍的氣勢,隨從眾多。七月二十七日,雍正帝藉口年羹堯的奏摺中沒有謝恩之語,罷免了他的杭州將軍之職,貶為閒散章京,看守杭州東門慶春門。至此,年羹堯的權力和地位一落千丈,從一等公一路降至閒散章京,最終在九月二十二日被革去全部官爵。
隨著年羹堯與雍正帝之間的關係日益惡化,朝中官員紛紛上書請求嚴懲年羹堯。內閣、九卿、詹事、科道等官員多次奏請雍正帝對年羹堯進行懲罰。面對這一壓力,雍正帝並沒有立即做出決定,而是命令內閣下旨詢問各省將軍、督撫、提督、總兵等官員的意見,要求他們公開具題,表達對年案的態度。
在時機成熟後,雍正帝於雍正三年(1725年)十月初五日正式批准將年羹堯鎖拿進京,交由三法司問罪。然而,在此之前,即九月二十八日,散秩大臣拉錫就已經奉雍正帝密令抵達杭州,逮捕年羹堯及其家屬。
當晚,拉錫等人派去的差役來到年羹堯看守的慶春門,叫醒了已經入睡的年羹堯,並欺騙他說北京有使臣到普陀山進香,已經到達杭州滿城內的將軍衙門,讓他去見見使臣。年羹堯隨之前往將軍衙門,卻被要求跪下聽旨,拉錫隨即宣讀了收押他的聖旨,並將年羹堯鎖拿。隨後,年羹堯的家產被連夜抄沒,其妻妾子女及家奴等人也被逮捕。
在被捕過程中,年羹堯表現得十分鎮定,多次強調自己的清白,並安慰自己的兒子們不要害怕。他還與看守官兵談笑風生,表現出一種從容不迫的態度。
十一月初五日,年羹堯及其家屬被押解至京城,關入刑部大牢。十一月二十三日,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病逝。十二月十一日(1726年1月13日),即年貴妃去世後的半個月,議政王大臣、刑部上奏了年羹堯的九十二款大罪,包括大逆之罪五、欺罔之罪九、僭越之罪十六、狂悖之罪十三、專擅之罪六、貪黷之罪十八、侵蝕之罪十五、忌刻之罪六、殘忍之罪四。
其中,重罪包括與靜一道人、鄒魯等人圖謀不軌,私藏軍用物品,偽造圖讖妖言等。此外,還包括亂穿衣服、濫用龍紋、排斥異己、貪污腐敗、非法經營等各種罪狀。同日,雍正帝派遣領侍衛內大臣馬爾賽、步軍統領阿齊圖向年羹堯宣判死刑,稱九十二款大罪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三十多條。然而,雍正帝念及年羹堯平定青海的功績,最終決定開恩賜其獄中自裁。
據說當時年羹堯遲遲不肯自盡,希望能再見雍正帝一面再死。面對這種情況,蔡珽厲聲斥責,年羹堯才最終自盡。
除了年羹堯本人之外,他的父親年遐齡和哥哥年希堯也被剝奪了官職,但免於治罪。年羹堯的兒子年富被斬首,其餘年滿十五歲的兒子均被發配到雲貴、廣西等地戍邊。年羹堯的幕客鄒魯、汪景祺先後被斬首,其親屬被罰為披甲奴隸。然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帝考慮到年羹堯昔日平定青海的功績,赦免了年羹堯的諸子,並將他們交由年遐齡管束。
結語
年羹堯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既是清朝初期傑出的軍事將領,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權臣之一。他的崛起和隕落不僅反映了清朝早期皇權與臣權之間的複雜關係,也揭示了權力過度集中所帶來的危險。儘管年羹堯在軍事上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後期的行為最終導致了自己的悲劇性結局。年羹堯的故事警示後人,無論地位多麼顯赫,都不能忘記謙遜與忠誠,否則必將面臨嚴重的後果。
喜歡古代歷史著名人物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s 3.77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