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的三名主帥中的兩位稀里糊塗的就這樣掛掉了。
慕容紹宗、劉豐生在東魏軍中屬於名將系列,他們的陣亡震動了整個東魏。
高岳徹底嚇破膽了,從此再也不敢主動進攻。
潁川攻城失利的消息傳到鄴城,已經進位齊王的高澄親率步騎十一萬增援高岳,東魏軍繼續築壩引水灌城。
這次高澄在新河道上築壩,待水位升高後突然掘開大壩,洪水翻滾著巨浪呼嘯著沖向長社。
北城被徹底摧毀,長社城被大水沖得七零八落,王思政率殘兵退守土山依然做困獸之鬥。
高澄對王思政簡直佩服地五體投地,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心中起了愛才之意,他擔心王思政捨身成仁,於是讓手下士兵們喊話:有能生擒王大將軍者,封侯,重賞;倘若大將軍身有損傷,親近左右,一個也不留。
王思政手下不為所動。
王思政以八千士卒,守城一年,身邊只剩下三千殘兵,眼望著援軍也不會來了,自知再守下去已經失去了意義。
他對左右說:我受國家重託,本想平難立功,但是,一片忠心卻無法感動上蒼,徒辱使命。現在力屈道窮,計無所出。而今只有一死,報答天恩。
話畢,仰天大哭,左右無不落淚。王思政面向西方深施一禮,拔刀就要自刎。
左右趕緊把他拉住,都督駱訓道:公常常對我等說,只要取我的人頭去降。不但可得富貴,也可以使一城之人活命。高相已經發話了。公不吝惜自己的性命,難道也不替城中的士卒著想嗎?
王思政長嘆一聲。將佩刀插入鞘中。
正在此時,土山下有人高喊:王大將軍慢做傻事,大魏朝通直散騎常侍趙隱來訪。
趙隱到了土山上,深施一禮,將手中的白羽扇交給王思政,開口道:「這是高丞相的信物,如大將軍肯降,必保全城士卒的性命。」
為了挽救身邊這些跟自己生死與共不離不棄的兄弟們的性命,事到如今。王思政身不由己,只好跟著趙隱下了土山來見高澄,面對勝利者,王思政仍是辭氣慷慨,涕淚交流,豪無撓屈之色。
高澄因為王思政忠心可嘉,不以為意,對他仍禮遇有加。為了獎勵趙隱說服王思政,高澄將王思政的佩刀解下送給趙隱。
然而。高澄並沒有兌現自己的諾言,長社三千守軍被分別押送到各州地牢,不出數年,全部被殺。
從此。王思政就在時代舞台消失了,終生沒有為東魏獻過一計攻過一城,一代名將最終善終。也算是不錯的結局。
宇文泰聽說潁川城破後,立即命令河南諸州的守將全部撤回關內。
得到命令後。襄州刺史杞秀大喜過望,顧不得部下們。當即收拾細軟倉皇出逃,豫州刺史權景宣整頓部眾,全師而還,宇文泰下令將杞秀問罪,對權景宣大家讚賞,命其率部駐紮於荊州,負責鴉南事宜。
東魏重新占領了河南諸州。
對於潁川陷落,宇文泰本人是有責任的,一年多的時間裡既無救兵,也不下達撤退命令,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王思政是一個人在戰鬥。
宇文泰一定心存了歉疚,王思政已經盡了力,以一城之力拖了東魏舉國之兵近一年,僅憑這一點,王思政也是有功的,至於最後投降,相互理解吧。
宇文泰沒有難為王思政的親屬,當初殺韋子粲全族是必須的,現在赦免王思政家族也是必須的,政治永遠都是對的。
在兩晉南北朝,王思政跟斛斯椿一樣,都屬於有理想的人,他常常以「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自勵,以大賊未平不准家人置辦產業。就是因功所賜的田園也禁止家人耕種,某次出征後家人覺得閒著地著實可惜,就隨便種了些桑果樹木,思政還家後命左右拔而棄之。
所以,身後家裡一點積蓄也沒有。
由於侯景在南邊折騰,梁朝內部大亂,東魏軍隊在南方戰場也節節勝利,江淮之北二十三州盡歸東魏。
打輸了,西魏這次河南地爭奪戰最終以完敗結束。而東魏不但平定了侯景叛亂,還捎帶著將版圖向南推進了不少。
不過,雖然東魏領土不可圖,但西魏的機會仍然很快就來了,因為梁朝已經被侯景糟蹋成了殘花敗柳,南邊有大片大片領土可以爭奪。
在東、西魏在潁川斗得不可開交的這段日子裡,南下的侯景已經把江南攪了個天翻地覆。
當初,慕容紹宗本來有機會滅掉侯景,但侯景又用了當年宇文泰對付彭樂的絕招:侯景若被擒,朝廷留公何用?是啊,傳說高歡把慕容紹宗留給高澄的目的就是關鍵時刻對付侯景,侯景完蛋了,高澄對公認的天下第一智將慕容紹宗能放心嗎?慕容紹宗被說動了。
侯景帶八百步騎渡江南下,一到江南就顯示出其豺狼本性,以詐計奪了壽陽,尋得一處安身之地。
就是這樣一條喪家之犬,佛門天子蕭衍卻把他當做了寶貝疙瘩,對於非法侵占壽陽的事不但沒有加罪,反而順勢授給南豫州刺史封號,正式承認了侯景對壽陽的占領,不惟如此,他還對侯景有求必應,要錢給錢,要東西給東西,生生地把餓瘦了的狼給養肥了。
侯景南渡後,老婆被高澄讓人剝去麵皮拿大鍋炸了,女兒入宮為奴,兒子也下了蠶室。侯景小日子過得滋潤,想老婆了,不要緊,跟蕭老頭要去,不是要啥給啥嘛,於是,侯景請求梁帝同意向王謝這些高門大族求親,這事太大了,大到了連皇帝也做不了主的地步。
原來。梁朝世家大族發達,國人門第觀念強。婚姻也講究門第婚,寒族和高門是不能通婚的。侯景算什麼,一個北虜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梁武帝很乾脆地拒絕了,不過,他建議侯景向朱張這些二等高門以下求婚。
侯景惱羞成怒恨恨地說:我一定把這些吳兒的女兒配給奴隸。
然而,優柔寡斷的梁武帝又想以侯景換回寒山大戰中被東魏俘虜的貞陽侯蕭淵明,侯景憤怒了,在謀士王偉的幫助下,他開始密謀對梁朝下手了。
侯景秘密派人聯絡上了臨賀王蕭正德。
蕭衍年輕時無論如何努力就是生不出兒子。只好以侄子蕭正德為養子,可惜蕭正德時運不濟,也不知道是佛祖開了眼還是蕭衍掌握了什麼秘方,居然一口氣生了八個兒子,有了一堆親生兒子,蕭正德這個乾兒子自然被冷落在一旁。
蕭正德很鬱悶,本來認老子是希望做繼承人,但希望就這樣破滅了,所以蕭正德對蕭衍心生怨恨。暗地裡練兵儲糧要造反,這事除了武帝,天下可謂路人皆知。
侯景在江南人生地不熟,真要起事誰會響應啊?所以他迫切需要拉一面旗幟。他看上了蕭正德。
聽說侯景要幫助自己奪取帝位,蕭正德很感興趣,兩人一拍即合。
一個為了活命要放手一搏。一個為了帝位想投機取巧。
有了內應,侯景放心了。他打出清君側的旗號聲言要帶甲入朝,壽陽附近馬頭、木柵等戍很快被侯景占領。
侯景叛亂的消息在建康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梁武帝根本沒拿著這件事當回事。他笑著對群臣道:就一個侯景能有多大作為,等把他抓起來折根木棍教訓他一頓。
大臣們也隨聲附和:幾百個北虜還能翻了天?
話雖如此,梁帝還是派出了平叛大軍。
梁朝以合州刺史鄱陽王蕭范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蕭正表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禮為西道都督,通直散騎常侍裴之高為東道都督,武帝第六子侍中、開府儀同三司邵陵王蕭綸持節總督眾將討伐侯景,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對壽春形成包圍之勢。
侯景用謀士王偉之計,決定趁朝廷的兵馬未到,棄淮南以奇兵奔襲建康。
侯景留中軍大都督王顯貴守城,自己打著狩獵的名義人不知鬼不覺離開壽陽,大張旗鼓要去打合肥,然後突然襲取譙州,守將董紹先投降,刺史豐城侯蕭泰被俘。接著侯景又攻打歷陽,歷陽太守莊鐵投降。
駐軍丹陽郡的蕭正德早已派出數十艘大船以裝運荻草的名義到京口接應侯景。
消息傳到建康,梁武帝沒想到侯景會用這種玩命的打法,心裡多少有點緊張,命人傳都官尚書羊侃入宮。
羊侃自泰山起兵失利後投奔江南,受到梁武帝的熱烈歡迎,拜為安北將軍、徐州刺史,隨同南奔的一兄三弟都做了刺史,從此在梁朝北伐南討,成為一時名將。
太清元年貞陽侯蕭淵明帥師北伐,羊侃隨軍負責在寒山築壩,不出兩旬修成水壩水淹彭城,但蕭淵明剛愎自用貽誤戰機,最終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唯有羊侃全軍而還。
侯景已經到了歷陽,梁武帝向羊侃問計。
預備太平寺的老寺主之所以在晚年弄成這個模樣,關鍵還是他自己太自信,而且毫無理由的自由。他的大梁帝國都亂成那樣子了,他居然還在做統一的迷夢,結果引來侯萬景,惹出這一場大亂,真是可悲。對比蕭衍,李隆基已經非常的幸運了,至少他的帝國還頑強存在了一百多年,而蕭衍的大梁帝國幾年後就徹底沒了。
羊侃認為侯景兵少,要預防他狗急跳牆從採石渡江偷襲京城。基於這個判斷羊侃請求親自帶兩千人助守採石,另外可以派邵陵王(蕭衍第六子蕭綸)襲取壽春,使侯景進不得前,退失巢穴,叛軍自然瓦解。
羊侃不愧是名將,倘若此計可施,那麼侯景必死無葬身之地,可是朝中大臣們都認為侯景一定沒有膽子渡江,於是一條可以改變歷史的上策被擱置了。
無奈,羊侃領千騎於望國門駐守。他以為,侯景徵集過江的船隻也需要時間。何況沿江還有太子家令王質巡邏,一旦真有事必能抵擋一陣。到時候再飛馬馳援也來得及。
羊侃的估計沒錯,侯景的計劃正如其所料,然而,羊侃對敵人算得很準,卻不夠了解自己人,他不知道侯景還有內應。
侯景到了京口,蕭正德派來的大船也到了,但是侯景知道對岸有王質的三千兵馬的時候,心裡有點打哆嗦。便停軍觀望。
然而沒多會,探子來報王質撤軍走了,對岸沒有一個南兵把守。
簡直是莫名其妙!侯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趕緊派出另一撥細作再探,細作過江折了南岸的柳條作為信物,這下有準信了,王質的確已經走了,沿江不設防,侯景喜出望外。
原來。王質守江防,朝中大臣們認為王質兵弱,一起推薦陳慶之的兒子臨川太守陳昕接替王質,陳慶之雖死。餘威尚存,他的兒子自然差不了。
問題在於,傳令使者派出了兩路。一路讓陳昕率所部赴採石,另一路讓王質率軍撤走。
陳昕所部還沒到。王質接到命令,大概受到輕視心裡也不痛快。沒有交接班就撤軍了,這才出了大敵當前採石江岸無兵防守的大笑話。
侯景輕鬆渡江,點了點卯,過江的士兵足有八千人,還有數百匹戰馬,他帶領騎兵主力直奔建康,同時分兵襲擊姑孰俘虜了淮南太守文成侯蕭寧。
侯景兵至慈湖。
形勢陡轉急下,敵人已經兵臨城下,梁武帝蕭衍感到了危險的迫近,他急命孫子梁太子蕭綱全面負責建康防守事宜。
蕭綱在中書省設立了指揮部,以長子蕭大器為都督城內諸軍事(前敵總指揮),以羊侃為軍師將軍(總參謀長),組織建康保衛戰。
蕭衍也閒不住,命蕭正德守朱雀航,南浦侯蕭推守東府城,西豐公蕭大春守石頭城,輕車長史謝禧守白下,太府卿韋黯與右衛將軍柳津等分守宮城諸門及朝堂。
太子蕭綱讓建康令庾信率兵千餘人駐紮在朱雀航北,讓蕭正德防守宣陽門。
侯景殺到朱雀航南,朱雀航是一座橫跨秦淮河的浮橋,使用大船連在一起的。
庾信見勢不妙,趕緊讓士兵們撤航切斷江上的通道,他們才開走一條船,侯景的前鋒已經殺到。
侯景所部一個個青袍鐵面,面目猙獰,庾信一個詩人,吟風弄月是高手,披甲上陣還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不由得膽戰心寒,手中的甘蔗被流矢擊落,也來不及繼續幹活,扔下朱雀航帶著部下倉皇而逃。
讓庾信這樣的著名書生帶兵,可見梁朝的兵備已經敗壞到何等程度。
蕭正德的人幫助侯景將航船閉合,大隊人馬迅速越過朱雀航繼續北進。
皇太子蕭綱把自己的坐騎賜予王質,令王質帥精兵三千馳援庾信,王質行至領軍府與侯軍相遇,不戰而退。
再往前走走,駐守宣陽門的蕭正德率眾在張侯橋迎接,他的部下都身穿紅袍,這時見侯景軍一色青袍,遂將袍子反穿露出綠底。兩人兵合一處,殺向闕下,西豐公蕭大春棄石頭城而走,侯景以儀同於子悅據守。謝禧也棄守白下城。
轉眼之間,建康城只剩下了皇宮所在台城未下。
大梁朝四十七年境內無戰事,崇文輕武,在位公卿士大夫從未經過戰陣者多,此時忽臨刀兵,百官百姓嚇破膽的不計其數,梁朝名將如陳慶之、蘭欽輩已過世,領兵少年皆出鎮於外,城中稱得上大將之才的唯有羊侃、柳津、韋黯三人,而柳津年老多病,韋黯懦弱無謀,城內防務蕭綱能指望的也只有羊侃了。
城中亂作一團,羊侃詐稱邵陵王、西昌侯的援兵已到,城中稍安。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溧陽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後同牆看。
歸來輾轉到五更,梁間燕子侯景縱兵繞台城奔走,一色黑旗,如黑雲壓城,城內官民皆驚。
侯景向城內射書,控訴朱異等人把持朝政作威作福,陷害忠良侯景,侯景只為清君側而來,所以只要殺了奸臣朱異等人,就會立即撤兵北走。
蕭衍問太子蕭綱可有此事,蕭綱稱是,蕭衍於是道:那就殺了吧。
蕭綱不同意如此草率行事,他認為侯景不過如此說法不過是為自己的行動找個藉口罷了,他說殺就殺,不但救不了急,將來空落笑料,即使要殺,也要等賊兵退走後再殺。
蕭衍放過了朱異。
侯景將台城包圍後,下令從四面八方一起進攻,一時間鼓聲震天,喊殺雷動。
羊侃率部曲拼死據守。
羊侃策馬提大槊到各處巡視,羊侃的大槊兩刃、長二丈四尺、圍一尺三寸,乃梁武帝御賜的兵器。
侯景火燒大司馬門、東西華門等,羊侃命人在門樓上鑿洞,從中往下倒水滅火。直閣將軍朱思領數人翻過城牆向外灑水,過了很久火才滅掉。
賊兵又去砍東掖門,羊侃在門扇上鑿了幾個小洞,從洞內伸矛刺殺數人,又引弓射殺數人,賊兵不敢再靠近城門,從東掖門退走。小勝的消息傳到宮內,宮中又傳出聖旨為羊侃加侍中並送金五千兩、銀萬兩、絹萬匹,羊侃沒有接受,卻自己掏腰包犒賞了隨自己守城的千名部曲。(未完待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6s 3.60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