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湖底,整體的環境與天梁山島附近幾乎完全一致,但由於光線的差別——水中載浮載沉的明月,青光流轉,映得周邊纖毫畢現。也使得那一條本是完全隱藏在水中,浮游不定的半透明靈蛇,現身出來。
若昨夜觀賽的修士在,必會一眼認出,這正是赤霄天昨夜參賽的「造物」。
其實,魯連的判斷並沒有錯。這具「造物」受到天劫雷霆的轟擊,很多部位已經嚴重受損,若非念頭附著,此時也半同廢品。隨著時間的流逝,操控起來也愈發地困難。
但此時,某位依附在上面的念頭,卻盡被明月之上,流轉影像所吸引,一時忘記了艱難的處境。
明月就像是通向外界的窗口,也是區分真實和虛幻的鏡子,他雖是不怎麼精擅虛空法門,也知道其間虛空疊障,真想探過去的話,後果難測。所以,他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只是靜靜觀看。
明月之上,顯示的正是沉入湖底的天梁山島周邊環境,當然也包括蘇雙鶴與慶長老的身影。只有影像,沒有聲音,他只能通過解析唇語,知道一個大概。別的還不好說,兩人交談中,多次出現的那個「名字」,他則是確認了:
余慈……
原來竟是故人。本以為他這些年來的進境,已是罕見,卻不想還有人更在他之上!只是他的精力從來不會放在攀比之上,故而只是發了一點感慨,湖底的異變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那條爆碎的大魚,讓他心神凜然。
正沉吟之時,虛空傳音,周邊水生暗紋:「你不想說點兒什麼?」
攝他到此的大能,終於是主動與他交談了。
其實他不是不想說,而是根本找不到交流的機會。他一縷心念附著在赤霄天的傀儡之上,說弱不弱,說強也不強,憑藉著境界的壓迫,攻擊李閃還好,在這等不可思議的虛空世界中,根本就沒有放出的可能,沒有被裡面磅礴的力量反壓過來,都是值得慶幸的事。
虛空之後的大能倒是醒悟過來:「沒想到已經虛弱到這種地步了……我看你心志堅定,足以一念化生,攻伐神魂;又有金骨玉碟易髓換血,根基也是極牢,再有天紫明丹之助,渡劫應該十拿九穩,怎麼就落得這般境地?」
說話間,水中一團瑩光凝聚,生就吸力,將靈蛇傀儡吸了進去,不自主盤成一團,僅有的一縷心念卻給抽出,根本沒有抵抗之力。
然而與外界瑩光稍一接觸,仿佛是給包了一層厚重的棉衣,肉身崩解後,一念獨存、隨時可能灰飛煙滅的虛弱感,便給遮蔽乾淨,不自覺變化,凝聚周邊水流,形成軀體,依然是高瘦和尚的模樣
臨時凝成的削瘦面頰上,神色不動,只合什為禮:「小僧證嚴,謝過救命之恩。」
一聽到「金骨玉碟」之名,他心中已經有了判斷,可是慣常內斂的性格讓他只做不知,只平靜回應道:「小僧一身修為,大半不是自己得來,受制於人,不得自由。不如盡數捨棄,只余純粹之念,再做打算。」
「……好和尚!」
虛空之後,余慈也是愣怔片刻,才口發贊語。他看得出來,證嚴對他的身份,應該已經有了一些判斷,但他既然不說破,余慈也樂得如此。
畢竟當初的交情也是一般,多年不見,誰知道後續有著怎樣的變化?
至少余慈看出來了,大黑天佛母菩薩的陰影,仍然如烏雲般蓋在他頭頂,其激烈的行為,正是對此的決絕反抗。
代價太大了。
捨棄肉身,哪有這麼簡單!且不說現在如何虛弱,就算是恢復過來,世上又見過幾個純以陽神成道的例子?像辛乙那般的大能,到頭來,還不是要重煉肉身?
而且就是棄了肉身,不也是沒躲開嗎?
那條自爆的大魚就是明證。
出於對《未來星宿劫經》的熟悉,余慈一眼就看出,那是經過了「轉化」的妖物。而且從氣機的指向來看,其目標就是證嚴無疑。
顯然,那位菩薩可不怎麼相信,證嚴真的殞身在天劫之下,灰飛煙滅。
余慈本還想與這邊交流一番,不過本體那邊又有事情,便只道聲「可在此暫歇」,便斷了聯繫。而此時,島上侍婢已向他行禮通報:
「有一個叫雙木道人,欲登島拜會先生。」
余慈凝神想了片刻,才記起是在八極宗的巨艦上,遇到的一個散修,據說以其劍術得了夏夫人的垂青,成為其門客,想來,劍道造詣應該是頗高的。
事情的重點不是這個,雖說余慈對飛魂城內部局面不是太了解,但也知道,身為首席大巫的蘇雙鶴,與那位城主夫人關係很僵,幾乎是到了徹底撕破臉的邊緣,這回蘇雙鶴甚至請來天遁宗的殺手,要一勞永逸,去除後患,如此背景下,雙木道人上島來……真是勇氣可嘉!
出於這份兒心思,余慈決定和他見個面。
不一刻,島上僕從便引雙木道人過來,和昨日相比,雙木道人再無自矜之容,他面色嚴肅,行步間,腳下便似有尺子丈量一般,一方面確是修為不俗,另一方面,他也太緊張了些。
雙木道人走到近前,也不多言,躬身行禮,將一封信箋遞上來:「受夏夫人之託,送親筆信到余先生這裡。」
說罷就閉了口,仿佛多一個字,都承擔著極大的壓力。
夏夫人?
余慈「哦」了聲,他不奇怪對方消息的靈通,卻很意外這種反應速度。短短一夜時間,從聽聞消息,到親筆寫信送來,除了確實重視以往,她與此地的距離應該也不會太遠。
唔,若是有幽蕊那般的虛空挪移之術,自然是另當別論。
心中思索,也隨手接過信箋。
雙木道人如釋重負,當下又打個稽首:「事已辦完,小道就此告辭。」
余慈啞然失笑,也不挽留——若他真開口留客,恐怕雙木道人就要生不如死了。
看雙木道人消失在曲徑盡頭,余慈低頭看信封上,以莊重舒展的筆法,寫著「余先生啟」四字。
看似簡簡單單,可這般以筆墨傳書的方式,在真界絕不多見。T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7s 3.67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