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大儀鎮。
趙匡胤高居馬上抿著嘴,遠遠眺望著唐軍的營寨,眉頭不由自主地皺在了一起。
這位歷史上所向無敵的宋朝太祖將自己膽大心細,剛猛無措的性格本事發揮得淋漓盡致。
他以一萬兵遊走於六合、瓜步一線,甚至多次深入揚州府邸,攪得江北揚、泰兩州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甚至逼得南唐齊王李景達不敢渡江整兵,在金陵聚集了三萬大軍,方才有膽子渡河入江北。
李景達這三萬大軍自踏入江北之後,就給餓狼一般的趙匡胤死死盯住了。
只是這一次情況有些不一樣。
不知兵事的陳覺給趙匡胤一戰嚇破了膽,不敢再上前線,而是老老實實地躲在後邊。
李景達軍略一般,但相比陳覺不知兵事,胡亂指揮,強上何止一個檔次。
尤其是隨著南唐局面越發惡劣,廟堂之上那些誇誇其談之輩,已經不敢說話了。
一些不善於溜須拍馬的能戰敢戰之將因此得到了重用,李景達此刻身旁已經聚集了邊鎬、許文稹、林仁肇、陳德誠這些優秀大將,不再是一些阿貓阿狗的蠢貨。
趙匡胤面對這股南唐援兵,一時半會兒竟找不到明顯的破綻。
趙匡胤是勇,並非莽。
自然不會自詡天下無敵,看著敵人就一陣突突。
尋不到機會的趙匡胤決定退守六合,打算以守為攻,先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尋找機會破敵。
只是李景達大軍的動向並沒有如他預料的一般,直接進兵滁州,支援壽州,而是選擇了從揚州方向北上,顯然是避開六合、滁州的意思。
趙匡胤看出了李景達的心思,他是打算繞過自己,直接從揚州北上去楚州,然後西進濠州,救援壽州。
趙匡胤不甘心就這樣放了李景達,尤其是在羅幼度拿下和州,又去打舒州這種局面下。
想著自己的競爭對手有可能已經拿下三州之地,而自己儘管縱橫滁、揚之地,屢屢破敵,可手中州府依舊只有滁州一處,不免相形見絀。
為了尋獲戰機,趙匡胤親自領著十餘人來到李景達大軍駐紮的大儀鎮,探查情況。
「光義,你說我們手中的一萬兵,在這裡對上他們,能不能打!」
趙匡胤看著李景達部,有些拿不定主意,問向身旁的楊光義。
楊光義是義社十兄弟之一,也是殿前司成員,官居四直都虞候,統領著趙匡胤麾下的騎兵隊。
楊光義頷首道:「我覺得可以,他們人數在我們之上不假,可沒有騎兵。大儀鎮這個地方周邊皆是平原丘陵,最適合騎兵作戰。我們有三千騎兵,能發揮奇效。還有這周邊沒有可以走船之處,無需擔心對方的水師便利。就算打不贏,我們也可以退。」
趙匡胤不住地點頭,緊了緊握馬鞭的手,甩手一揮,發出「啪」的一聲脆響,決然道:「那就打一場!」
他已經將周邊的地形圖都刻在腦子裡了,淮南水域河流縱橫交錯,唯獨這大儀鎮這附近沒有一條像樣的河流。
一旦對方過了天長,就進了水網密布的淮泗之地,自己再無機會與之一戰了。
趙匡胤雷厲風行,當即不再猶豫,快馬返回了六合,以最快的速度將兵馬點齊,往大儀鎮與天長的交界處進兵。
趙匡胤麾下的兵士一半是他親自訓練的殿前軍,皆是精銳,行軍速度極快,先一步抵達了天長、大儀鎮的交界處橫山。
趙匡胤安排兵卒就地休息,等候南唐軍的到來。
李景達率領三萬大軍北上,在這一日的巳時時分,正面與趙匡胤所部對上。
遮天蔽日的旌旗,看著那士氣高昂的雄兵。
李景達心底忍不住湧現一股寒意。
這給打怕的豈止是陳覺?
想想瓜步山的那一戰,他脊背都冒出一股寒意。
「大王,這先鋒,就讓末將來吧!」
林仁肇首先請命,此刻他穿著一身山文鎖子甲,手中的三尖魚叉也換成了一副純鋼打造的,可謂鳥槍換炮。
李景達看著林仁肇請命,心中大喜:在金陵整頓的時候,他親眼見林仁肇在軍營展露才藝,當真是上山下水如履平地,手中魚叉勇冠三軍,還上演了以魚叉格擋箭矢的神技。
軍中公認的神射手,十矢傷不得他分毫。
想起林仁肇的表現,心底懼意消散大半,大讚:「有林虎子打頭陣,孤王放心了。」
初升的太陽,普照著大地。
林仁肇領著五千前軍向著趙匡胤逼近。
刀牌手居於前部,長矛手左右翼壓陣,弓弩手位於中心,一步一步地向前逼近。
趙匡胤眯著眼,手搭涼棚向前望去,看著對方的五千軍陣,臉色有些凝重。
對方這布陣並不驚奇,可正打在了自己的軟肋之上。
兵力的劣勢。
對方以五千兵為前部,其中弓手就占據一半。
這是算準了自己不敢以騎兵沖陣,拿住了自己不敢與之對射的命脈。
「守忠,你率刀牌手突擊,對方對面兵多,弓弩多,互射我們會吃大虧,你以最快的速度纏上對方,讓對面的弓手失去作用。」
「政忠,待守忠纏上對方前軍後,你領長槍手迅速加入戰鬥,在守忠身後布置槍陣,隨時與守忠互換方位……」
「光義你領一千五百騎兵迂迴至敵右翼,隨時聽我號令,若有機會亦可自行出擊。」
一個個命令從趙匡胤嘴裡下達。
劉守忠、王政忠、楊光義接到命令之後,立刻歸隊,調撥本部兵馬出戰。
隨著沉悶密集的戰鼓聲急促地響起,周軍陣前數以百計的旌旗開始移動。
紅胄紅甲的殿前軍在劉守忠的指揮下,四十五度角高舉著盾牌,開始徐徐助跑。
在進入對方一箭之地的時候,瞬間加速向前突擊。
無數利箭飛石宛如蝗蟲一般鋪天蓋地地飛來!
箭矢射在盾牌上好似傾盆大雨瞬間落下。
儘管盾牌抵擋了絕大多數的傷害,可依然還有許多兵士因各種原因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周軍訓練有素,根本不顧中箭的袍澤,趁著第一輪弓箭剛剛結束的空隙衝到了對方三十步之內。
然後幾個呼吸的功夫,兩軍前部狠狠撞擊在一處。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62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