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贇裝模作樣的想了一下,說出了自己早就想過的一些思路。
「我覺得可以這樣,我們先來理清楚,國家讓知青下鄉的目的是什麼,我覺得有兩點:一是要讓年輕人得到鍛煉,二是讓知青幫助農村發展。我們雙方首先要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
知青要明白,他們下鄉不是來混日子的,不是來享福的,更不是來展示自己作為城裡人的優越感的。他們是來鍛煉的!
既然來了,就要真正和農民打成一片,該下地下地,該挑糞挑糞,不要說幹不了。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幹活的,農民也是練出來的。只要知青肯練,很快就能適應。
我們大隊的幾個知青就乾的很好!白天和農民一起種地,晚上和大家一起學習,他們表現優秀,社員朋友對他們就非常尊敬。這都是相互的。
如果他們找各種藉口偷懶耍滑,那就是思想認識不到位,這樣的人我們這兒不收,聯繫他們的原籍,把人退回去,什麼時候教育好了再送來。
幫不上忙你下鄉幹什麼呢?給貧下中農添亂嗎?我們貧下中農受夠了舊社會的苦,新社會好不容易好過點了,還要讓知青來鄙視我們、禍害我們嗎?
那肯定是不能夠的!
所以,知青來了,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了。不要來了以後瞧不起農村人,不是這事就是那事,你不願意你可以不來,你自己想辦法留在城裡,又不是我們讓你來的,對不對?不要在城裡當慫貨,卻到鄉下來耍威風!
知青端正了態度,我們社員也要端正態度。人家知青是來幫我們的,別把他們當負擔,要想辦法讓人家對這裡產生歸屬感,要讓人家把這裡當成是第二故鄉,要讓他們創造價值,要讓他們創造出來的價值大於他們從隊裡分走的糧食。
這不難吧?我們每個人創造的價值都遠大於自己分到的,不然拿什麼交公糧?
我們可以坐下來討論討論,我們新一年的發展目標是什麼,五年的目標是什麼。國家都做五年計劃,我們大隊也可以做自己的五年計劃。
打個簡單的比方,我們柳樹屯今年要實現糧食增收10%,那我就可以去想,要實現這個目標,我該怎麼做,一是科學種植提高畝產,二是開荒擴大種植面積。
如果我再定一個目標,要實現總收入增加20%,或者人均收入增加20%,那我要怎麼做?除了糧食增產,我還要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可能還要想辦法建廠,怎麼做才能實現目標,需要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想辦法,知青來到農村,不光要幹活,還要動腦子。
他們來了咱們公社,本人能做什麼,有哪些特長,都要好好了解清楚,不能單純的說『我是知識青年』,你的知識要有用,要對這個社會有所貢獻,而不是一張簡單的初中畢業證、高中畢業證,有證代表不了什麼的。
我們現在大隊都能辦中學,我說句不合適的話,我們給每個社員都發一張初中畢業證,那就能證明我們都是知識分子了嗎?
不能夠呀!
城裡孩子的證件,誰知道是怎麼來的?前幾年初中和高中都沒怎麼上課,這個畢業證的知識含量到底有多少,那是要打個問號的!
它可能就是一張廢紙!
所以說,擺正位置,好好想想該如何為農村發展做貢獻,才不枉自己來農村走一遭,不枉自己在這裡度過人生中最美好的歲月。如果以後能回城,也能驕傲地說自己的青春沒有白費。自己能力不足,可以向外求助嗎?爹有沒有本事?媽有沒有本事?兄弟姐妹呢,街坊鄰居呢,所在街道呢,能不能提供點援助?
咱們都把精力放在發展上。也不要去想什麼農村人和城裡人有什麼區別,不要搞對立。總理說了,要求同存異,這個原則不光適用於外交,也適用於咱們這種情況,農村人和知青,目標一致,一起幹活。
知青下鄉,是要和社員兩好合一好,大家一起努力,把農村建設好。知青得到鍛煉,我們農村也能受益。」
鍾主任說道:「知青下鄉是國家政策,還能退回去?」
「怎麼不能?是國家政策,我們也不是不收,但是你送來的最起碼得是基本合格的人吧?不能把小混混、二流子、街溜子送來吧?那把我們農村當什麼了?來之前你教育教育,教育好了再送來。我們不能什麼人都收。咱們得有原則有底線。退一萬步講,就算咱們真把人退回去的可能性也不大,除非這個人實在是不行。但咱們可以說出來震懾一下知青們,讓他們都老實點。」
李書記說:「簡單來講,就是要設立一個發展目標,讓他們都忙起來,從早忙到晚,睡著了也得思考發展問題,把心思全用在建設農村、建設國家上,這樣大家就沒有心思搞七搞八了。」
謝贇笑道:「對!就是這個意思!還要讓他們知道,如果他們瞎搞,我們是可以制裁他們的,別以為農村人就得捧著他們敬著他們不敢把他們怎麼著,沒有這回事。大家都是人,是平等的。說起來我們貧下中農還更厲害一點,畢竟主席說了,讓他們來跟我們學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是呢,人家遠道而來,該給的尊重、照顧和保護還是要給。都是一群半大孩子,各方面都不太成熟,該包容還是要包容,該教還是要教,要給他們一點時間去適應。
而且,我們也要教育社員,不要想著知青們來到咱們的地盤上,勢單力孤,就可以隨便設計、隨便欺負了。當然了,我相信咱們的社員大部分是好的,但是該教育也得教育。」
鍾主任笑道:「年紀輕輕的城裡來的小伙子和小姑娘們,確實很容易被年輕人看上。這個問題確實要注意一下,正常談對象咱們不管,但是不能惡意糾纏陷害。」
謝贇笑著給他豎了個大拇指,說道:「對於知青們的感情問題,尤其是結婚的問題,必須嚴格管理。
我建議咱們出個《桃園公社知青管理條令》,凡是來咱們這兒的,都必須遵守。我們可以設定幾個評價標準,參加勞動的情況,思想學習的情況,貧下中農對他們的評價,知青內部評價,每年出個綜合評分,這個打分工作要公開公平公正,以後有什麼好的發展機會,優先考慮評分高的、表現好的。
對於表現特別差的,思想有問題的,要通報批評,不光在大隊批評,還要通報回他的原籍。要讓他們知道,表現不好是會影響到他們的個人前程的。
還有,我們要明確告訴他們,如果感覺自己遭受了不公平對待,可以到公社來求助,不要想著人生地不熟就忍氣吞聲,不要想著咱們公社會包庇自己人,咱們絕不是那種是非不分的公社。咱們的大隊幹部也要教育好了,別想著欺負人。
對於知青的婚事,更是要嚴格審查。我聽說有的地方,有的人結婚是迫於無奈不得不結,甚至有那種情況,有人落水了,有人見義勇為下水救人,結果救上來以後,就開始有人造謠,說他們有親密接觸,最後倆人迫於流言蜚語,不得不結婚。這都什麼陋習呀!這些人的腦子還停留在舊社會呢!
我就怕有的人會利用這種封建陋習,設計、逼迫別人結婚,給咱們桃園公社丟臉。我這兩天打算跟同事們商量一下,到大隊去做做宣傳,跟大家講講這些事,千萬不要因為一點流言蜚語就搭上自己一輩子。誰敢造謠,人民武裝部就去抓人!」
李書記笑道:「你想的還挺全面。回頭召集大隊幹部們開個會,再把知青這個問題好好說說。原來我和老鍾是完全把這當成一個政治任務,有點無奈,只想著儘量別給社員們添麻煩就行,現在看來,我們的態度還是要更積極一點,避免出亂子的同時,儘量發揮知青的作用,來都來了,不干出一番事業來怎麼行?」
謝贇笑道:「就是這個道理。畢竟是城裡孩子,上過學,見多識廣,腦子靈活,來了以後讓他們好好干,我相信肯定有那麼一些人,是能夠起到領頭羊作用的。再說了,干出一番事業,他們臉上也有光啊。以後就算回了城,這都是成績。」
☆
張光宗來的時候,三個人剛就這個問題討論完畢。
「李書記,鍾主任,斌斌。」
「大隊長。」
「老張,坐。」
謝贇起身給他倒了杯水。
張光宗問李書記:「您叫我來,是說小麥增產的事吧?」
李書記笑道:「老張啊,你很能沉得住氣啊,這麼大的事竟然沒有第一時間來報告。」
張光宗笑道:「我這不是怕我自己表現得太驕傲了,想著先沉澱沉澱嘛。這事是真的,確實增產了,至少15%。」
鍾主任笑道:「看來斌斌還是保守了,她剛才說10%。」
張光宗笑得哈哈的,「我們這也是意外收穫,本來請嚴同志來是讓他教我們養蜜蜂的,沒想到人家的專業是種地的,不光自己會種,還能教全體社員都學會種。」
他詳細的講了講嚴東生在柳樹屯幹的事,基本上把糧食增產的原因都理清楚了。
李書記問他:「那今年的玉米也是有望增收的?」
「對!」
鍾主任笑道:「之前種小麥別的大隊沒趕上趟,玉米這一波他們能趕上啊。讓嚴同志去各個大隊考察一下,給他們提提建議、出出主意,咱們全公社要是實現了玉米同時增收,那可就是一件大事了,到年底去縣裡做匯報,能跟何書記要點東西回來。聽說已經有聯合收割機了,不知道能不能弄一台回來。」
張光宗:「!!!沒問題,聽領導安排。」
喜歡回到六零年代,踹開劇情奔小康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s 3.858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