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常撤兵了,在萬分無奈之下撤兵。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而且是連夜撤兵,撤得非常果斷。
因為按照目前的局勢,已經不是王伯龍去把雲州危機解除這麼簡單了,而是要回援後,主力布防到遼東。
至此,安北府的危機全面解除。
此時的安北府,已經只剩下安北城這一座孤城,連後方的東勝城都被金軍夷平了。
到底戰死了多少宋軍,沒有人知道。
也許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只是一個故事,在尋常百姓那裡,也只是茶餘飯後的一點點談論。
八月初九,王伯龍在雲岡附近召集潰敗下來金軍,打算休整之後,捲土重來。
但此時,無論金軍再如何對抗,巨大的戰略勝利之後,時代的天平已然傾斜在了大宋這一邊。
第七次宋金之戰後,金兀朮面臨的不僅僅是重新布防的問題,金國內部將要再一次掀起一場權力鬥爭。
而此時的大宋,卻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
八月十三日,南海捷報經歷了數月,放到了趙官家的面前。
這讓趙寧激動地已經無法言表,他在文德殿內來回走動,時不時去看看那份地圖。
看看南海,再看看西北!
自安史之亂後,華夏開始全面內縮。
這種內縮不僅僅是在領土上,更體現在意識形態上。
凌牙門之戰,奠定了大宋在南海的海上強權。
自從,大宋控制了從東南沿海到凌牙門的海洋路線。
這意味著,未來東西方貿易的主動權,將掌握在他趙官家手中。
那不僅僅是源源不斷的財政收入,而是更加廣闊天地,將來會有無數人宋人沿著海線南下,甚至穿越凌牙門,進入西方海域。
而他趙官家的財政壓力,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
這將是一個新的開始。
一個前所未有的領土擴張時代將要到來。
上午,宰執們一起抵達文德殿。
張叔夜提報了關於獎賞遼東龍衛軍的奏札。
齊王被賜封為遼王。
從這個賜封來看,遼王是在齊王之上的。
畢竟遼是代指曾經強大的遼國。
韓世忠被賜封為安東侯,龍衛軍麾下諸將也都論功行賞。
張青、呼延通等人都有功勞。
楊再興則被賜正四品的忠武將軍。
趙官家御筆一批,這件事基本上就這麼定了。
但是今天要討論的卻不是這件事。
趙寧問道:「陝西六路現在總兵力是多少?」
張叔夜回答道:「回稟陛下,禁軍、廂軍、蕃兵和土軍加在一起,總兵力三十萬。」
「在不影響民生的情況下,今年能為陝西前線調度多少糧食?」
「陝西本身的糧食就比較充足,再從黃河、渭水調度,可以增加500萬石,有東南和荊湖的糧食支撐,各地糧價不會受到影響。」
「明年呢?」
「明年可調度一千萬石。」
三十萬人,理想情況下一年也就消耗三百六十萬石糧食,礙於運輸途中有耗損,就算五百萬石。
按照這個糧食需求,絕對是充足的。
這就是大宋遠遠強於金國的地方。
「國庫現在有多少錢?」
趙鼎出列說道:「國庫現在有8000萬貫,馬上要對前線陣亡將士以撫恤,還要再投入一部分進入安北府和遼東軍鎮的重建,2000萬貫足矣。」
看來賣地這件事,是真的他媽的賺錢啊!
王宗濋現在還在四京加班加點地賣地,之前核算的賣地總收入可是有一億多貫。
「那剩下的6000萬貫,滅西夏,夠不夠?」
錢喻清出列說道:「陛下,除去大約4000萬貫的日常開支,剩餘的只有2000萬貫了。」
「2000萬貫,滅夏夠不夠?」
眾人沉默了一下,一時間有些不敢接這話。
畢竟滅夏這種事,對於大宋朝的文臣們來說,實在是太過夢幻。
一個西夏,橫陳在西北一百多年!
「夠!」呂頤浩說道。
「好,那就準備出來!」
蔡懋說道:「陛下,安北府的金軍是否撤軍,這件事尚未查清,現在開始商議滅夏,是否操之過急。」
「夠了,金軍撤軍是必然。」趙寧說道,「不過卿言之有理,凡事得確認,不可貿然行事。」
趙官家話音剛落,文德殿外就傳來了王懷吉的聲音:「官家,吳帥傳來了緊急奏札。」
「拿進來。」
趙官家接過來一看,立刻笑道:「金兀朮親筆撤兵令在此,這上面可是有他的印章的,做的不假。」
眾人一時間竟然有些感慨,金軍就這樣撤兵了。
蔡懋繼續說道:「金軍撤兵,並不意味著金軍不會再一次出發安北府,朝廷出兵伐夏,用多長時間能滅夏,現在誰都不敢肯定,若是朝廷與西夏長時間作戰,而金國回過神,再一次大軍壓進安北府,有感如何?」
蔡懋提的這個問題,並非張口就來,這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金軍的實力有目共睹,金軍不南下了,並不代表金軍不能打。
如果安北府再次遭遇重創,恐怕大宋上下都將出現從安北府撤兵的聲音。
而若是伐夏中稍微出現問題,兩路受阻,都不是好事。
「卿有何高見?」
蔡懋說道:「此關鍵在於遼東,若是遼東戰線能進一步擴大,使金國不敢貿然再西進。」
趙官家點了點頭,說道:「有道理。」
「鑑於此次遼東戰況順利,臣倒是還有一個提議。」
「你且說來。」
「為了更快地調集遼東的資源,遼東需要一個更高級別的統帥,在特殊時期,不需要請示朝廷,可以從軍政、民政、財政和人事任免,四個方面做主。」
蔡懋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就差說給遼王更多的權力了。
這儼然就是一個封國。
就像漢初那些諸侯國一樣。
蔡懋見眾人都不說話,連忙補充道:「臣也是為了遼東局勢能夠更好地往前推進,為接下來伐夏減輕未知威脅,非常時刻當用非常之計。」
「胡說八道,我大宋難道要效仿那司馬的晉朝不成?」呂頤浩冷聲說道。
在大宋的士大夫們看來,分封這種事,就是歷史的倒車。
()
1秒記住品筆閣:www.pinbige.com。手機版閱讀網址:m.pinbi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69s 3.750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