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2月26日,在法國人的強烈要求下,巴黎會議在凡爾賽宮舉行。
這次會議的議題,包括了此前三國關於對義大利的占領區域劃分,當然主題還是怎麼處理賴賬的德國人!
德國人支付的戰爭賠款,主要是以工業品為主,還有一部分煤炭和牛,這些人是給法國人的。
剩下的小部分,才是以現金支付的,以德國政府現在的財力,根本就無力支付這部分現金賠款,實物充抵也不能夠再增加了,否則他們連進口原材料的錢都沒有了。
……
「德國人現在的情況,大家都非常的清楚,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我建議下調他們的戰爭賠款數額!」英國外交大臣格雷慎重的說
「反對,這筆戰爭賠款是對德國挑起戰爭的懲罰,也是用來彌補各參戰國損失的,怎麼可以輕易的下降呢?
況且德國人是真的沒有錢麼?如果沒有錢,那麼他們的社會福利是怎麼來的?
要知道德國人目前的社會福利,比我們在坐的很多國家都要高,如果因為高福利消耗了社會財富,而無錢償還賠款,也要免除的話,那麼國際秩序還不是任人挑戰?
反正戰敗了也無所謂,只要將錢都拿來給民眾發福利,就不需要承擔責任了,戰敗國過的日子比戰勝國還要好,我們該怎麼向民眾交代呢?」法國總統兼外交部長亞歷山大·米勒蘭憤怒的說
德國人的日子過的很好麼?當然不是!七層以上的德國人,都欠了銀行貸款,為了還債他們每天都有加不完班,干不完的活。
不要說普通民眾,就連很多底層的容克貴族,也欠下了巨額的債務,很多人因為債務被迫產,除了大銀行家外,誰的日子都不好過!
和歷史上幾乎是一模一樣,歷史上這也為日後希反猶埋下了伏筆。
這些情況大家都知道,但是魏瑪政府為了證明他們的執政能力,要比威廉二世政府強,他們選擇了粉飾太平,假裝沒看見這些社會現狀。
既然他們都假裝沒看見,作為宿敵法國人自然不可能幫他們糾正了,現在就好了大家都生活在天堂里,成為法國指責德國故意賴賬的最佳利器。
不願意放棄賠款的國家很多,不是誰都有英國人的家底,大家還指望德國人賠款解決國內的經濟財政呢?
「亞歷山大先生說的不錯,德國這種有錢不還的行為不能夠縱容!
縱觀世界各國,有哪個國家制定的福利計劃,有德國人高?作為世界生活最富裕的德國人,沒錢不是笑話麼?
難道他們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的有錢,支付養老金的時候有錢,到了還債的時候就沒錢了麼?」比利時外交大臣塔姆斯譏諷道
他的話令很多人感同身受,德國人搞出來的福利計劃,簡直就是把大家架在火上烤,現在還想要哭窮,這怎麼可能呢?
眾人將目光投向了保加利亞,作為歐洲三大國之一,保加利亞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到這次會議的結果。
「我們沒有意見,就算放棄戰爭賠款,也和保加利亞沒有關係,既然格雷先生建議削減德國人戰爭賠款,那麼是不是以為貴國政府已經做出了決定?
如果是的話,我建議不如就先從我們兩國的賠款中扣除吧,具體數額就由格雷先生做主好了。現在你們擁有保加利亞,和大英帝國戰爭賠款的部決定權!」梅捷夫笑眯眯的說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英國人,只不過這次是在幸災樂禍。大家都知道保加利亞已經將債權賤賣給了英國財團,作為大英帝國的外交大臣,他有權代表的權利。
只不過,後面這些財團會不會答應就很難說了,一個處理不好,倫敦政府的麻煩就大了。
不是保加利亞要給英國人找麻煩,這都是英國人自找的,既然他們在扶持奧匈帝國對抗保加利亞,那麼在國際外交上,保加利亞小小的報復一下他們,也不為過吧!
至少英國人企圖要削減德國人的戰爭賠款是沒戲了,想要通過給德國人鬆綁來保證歐洲平衡,就更加沒有可能了。
如果不是考慮到,德國人比義大利難對付多了,沒準現在法國都已經出兵占領德國的城市了。
畢竟占領義大利過後,大家都增加了一批廉價勞動力,已經為兩國的資本家賺了不少錢。
那麼價值更大的德國呢?很多人已經動心了,只不過德國人的實力猶存,法國人不敢單獨行動。
萬一德國人突然爆發了,現在的德國戰爭潛力,依然不比法國人小的多少,打個兩敗俱傷出來,法國人就不就悲劇了?
現在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德國人分明是認定了法國人不敢單獨動手,或者是說他們對英國人的信心十足,認為大英帝國會阻止法國人占領德國!
「削減賠款的問題,既然大家都反對,那麼就先從長計議。
現在我們還是說說,德國人現在欠繳1924年的戰爭賠款吧(備註戰爭賠款是在年初支付,或者是上一年度末支付)。
德國人手中有沒有錢,大家心中都有數,想要讓他們馬上支付這筆戰爭賠款,肯定是不現實的。
那麼大家有沒有考慮,讓德國人通過其他方式償還?
比如我們提供原材料,讓德國人給我們加工產品,讓德國人通過勞動力的方式來支付戰爭賠款!」格雷果斷的轉移了話題
這是倫敦政府拿出來的備選方案,自從斐迪南點起房地產那把火後,英國人的經濟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回復了過來。
「去工業化」的思想也在大英帝國開始生根發芽,通過轉移工廠廠址的方式,很多資本家在外面都發了財。
這些人都成為了這一思想的忠實擁護者,他們將口號喊得驚天動地,比如「讓所有的英國人都變成管理者!」、「消滅貧困從……」
反正就是向大家宣布去工業化的優越性。這種情況,斐迪南怎麼會不知道呢?
剛剛去工業化,還有幾年的紅利可以享受,但是千萬不要爆發經濟危機。否則你就會發現,沒有實體經濟做軀幹,在經濟危機中虛擬經濟,一點兒抗風險能力都沒有!
「這個想法不錯,可惜不適合保加利亞,我們和德國人太遠了,高額的運輸成本,就足以令我們將紅利耗盡!」梅捷夫失望的說
實際上他的心裡已經樂開花了,英國人已經跳坑裡去了,就算不能把他們埋了,也可以令他們元氣大傷!
一個德國、一個義大利,將大量的工業轉移到這兩個國家,英國人的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了。
反正英國人現在投入的越多,未來就越不能放手,在利益面前,人總是容易頭腦發熱的。
「這個計劃可以考慮,但是德國人的工資標準,必須走我們來定,工廠選址也必須由我們說了算,德國政府陛必須要無條件配合我們,不得徵收任何稅收!」亞歷山大·米勒蘭一口氣說了三個「必須」。
顯然法國人也自己跳坑裡了,本來是準備坑英國人的房地產,也被資本家們帶到了法國,民眾就業的問題解決了。
那麼這些工廠開在國內還是國外,對政府來說都無所謂,不管有任何隱患,在短期內都不會爆發出來。
對於政客來說,他們只需要在自己的任期內,不要出現問題,保持經濟繁榮發展下去就行了!
……
最後大會做出了決定,讓德國政府建立一個龐大的代工廠,專門給協約國生產工業品。
各國提供原材料,德國人負責組織生產,在一定的期限內,德國人必須要拿出相應的工業產品,給各國充當戰爭賠款。
歷史再次進入了新的一頁,德意兩國都走上了勞動力償還貸款的道路,而英法兩國則在去工業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3s 3.692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