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薊鐵路,地勢平坦且距離較短,之所以耗時兩年多,是因為沿途跨越了幾條河流。
雖然都是小河,但修鐵路也夠嗆,必須先把橋給修結實了。
竣工這天,小皇帝被請來觀禮,文武大臣也來了許多,另有無數百姓自發前來看熱鬧。
始發站設在北京城外東北邊,今後還會修一條鐵路,連接到北京西山那邊。西山不但有煤礦,還有石灰礦,可以燒制水泥,煤礦和水泥通過鐵路直接就能到京城。
楊廷和今天沒來,他的身體愈發衰弱,甚至都不去內閣了,現在內閣主要由王淵說了算。
只待各項清查工作完畢,楊廷和就會請求致仕,估計還要再等兩三個月。
眾人稀奇的看著兩輛火車,經過兩年來的不斷改良,如今稍微性能提高了些。但拉貨能力依舊只有8噸左右,畢竟還有自重和煤炭重量,每次出發都得帶上足夠的煤炭。
也即是說,一輛火車的運力,一次只能拉100多人,且滿載時速還不到15公里,也就比自行車的速度快一點。
王淵笑問:「陛下要不要親自試車?」
朱載堻說:「且試試。」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於是,王淵帶著小皇帝,身後又跟著一幫大臣,成群結隊的爬進車廂。
張璁說道:「陛下,請下令發車。」
朱厚照拍著木製車廂板,說道:「發車吧。」
張璁對火車司機大喊:「發車!」
工人開始往鍋爐里鏟煤,煙囪里噴出大股黑煙,火車輪子就那麼緩緩轉動起來。
「轟轟轟!」
速度非常慢,但終究開動了,朱載堻和文武官員都感覺很稀奇,就是偶爾飄來的黑煙讓人很不舒服。
朱載堻問道:「不能拉更多,跑更快嗎?」
王淵回答道:「還在繼續改良。」
大明的鐵路和火車,比歷史上的英國起點更高。
英國由於缺乏鋼鐵,初期鐵路用木軌。由於木軌損耗太快,漸漸又在木軌外邊包鐵皮,但還是難以承受太大重量,因此剛開始的幾十年,火車載貨量一直都提不上去。
哪像大明財大氣粗,一上手就是鐵軌。
君臣兜了一陣風,火車退回始發點。
兩百多號太監,被押上兩輛火車。
這些太監,大多來自皇莊,因各種罪名被楊廷和查處,現在全扔去遵化大山里燒炭或挖礦。火車把獲罪太監運去薊州城,再從薊州運送鋼鐵回來,如此來回運輸避免空車,暫時還不搞商業運營。
接下來,同時開工兩條鐵路,距離都挺短的。
一條京郊鐵路,連通京城和西山,也就幾十里而已,主要運送煤炭和水泥。
一條京津鐵路,連接北京和天津,大約有兩百里路,有任務時轉運漕糧,沒有任務時運輸旅客和商品。這一段的漕工、漕兵,留下一部分做護路工,剩下的全都轉為民戶。
火車漸漸消失於野外,君臣皆回城上班。
朱載堻非常勤政,今日沒有早朝,他卻主動召開午朝,想要熟悉各種朝政。
午朝並不正式,也就閣部和都察院官員參加,有時也會召集六軍都督府議事。
左都御史李承勛說:「南直隸巡撫,彈劾南京戶部尚書邊貢。言邊貢嗜酒礦工,一個月只有兩三天視事。南京戶部,較南京其他五部,案牘工作都更繁重,全被邊貢委託給左侍郎辦理。請責罰邊貢,以示懲戒。」
朱載堻皺眉道:「一個月只有兩三天辦事,那還留著他做什麼?趁早罷官回鄉!」
蔣冕提醒說:「陛下,邊廷實(邊貢)名望頗大,位列『弘治四傑』,又位列『復古七子』(前七子)。令其致仕可以,切莫罷官。」
朱載堻立即說:「那便令其致仕,朝廷不養閒人!」
邊貢年輕時候滿懷抱負,而且性情剛直且清廉,否則也不會列入「弘治四傑」。可惜這人挺倒霉,被劉瑾扔去地方為官。劉瑾死後,王陽明等人都復官了,邊貢卻因為父親去世,只能回家丁憂三年。
好不容易熬過三年,楊廷和獨攬朝政,對復古派沒啥好感。邊貢還是無法回京,只能去做地方官,這個時候他還比較勤政,為官也非常清明能幹。
後來梁儲上位,邊貢眼見能夠高升,突然母親又死了,再次回家守孝三年。從此,一直被晾在南京吃閒飯,整天飲酒作樂,寫許多憂國憂民的文章,偶爾提拔幾個文采斐然的年輕人。
只能說,邊貢的爹媽,都死得很不是時候。
朱載堻又問:「邊貢致仕,南京戶部尚書空缺,諸卿可以推薦人選。」
王淵突然說:「臣以為,右都御史姚鏌,才德兼備,清廉剛正,可為南京戶部尚書。」
開始了!
姚鏌大怒:「王相公,你這是在排除異己嗎?」
王淵一臉無辜:「我這是在舉薦姚公啊。」
王瓊附和得很快:「臣也認為姚御史很合適。」
蔣冕閉眼不說話,他打算跟著楊廷和一起辭職,懶得管下一屆領導班子的破事。
毛紀欲言又止,終究沒有開口,他現在不敢得罪王淵。
兵部尚書王憲說:「臣附議。」
禮部尚書嚴嵩說:「臣附議。」
工部尚書趙璜說:「臣附議。」
左都御史李承勛說:「臣附議。」
刑部尚書顏頤壽不敢說話,他是楊廷和的人,但也是主張清田的,曾經自己跑去陝西清理過軍田。
眼見午朝裡面的一大半人,都同意把自己扔去南京,姚鏌怒而呵斥:「滿朝皆王黨,社稷危矣!」
朱載堻瞬間有些懵逼,他就興起開午朝而已,咋就把一個右都御史擠去南京當尚書了呢?
朱載堻非常崇拜和信任王淵,但作為皇帝,難免有些不自在,總覺得此刻被人要挾了。
可如此多的重臣附議,朱載堻又難以反對,只能說道:「那就讓姚愛卿調任南京戶部尚書,嗯……再升姚侍講(姚淶)為侍講學士,充經筵官。」
姚淶是狀元,也是姚鏌的兒子,還是朱載堻的東宮侍班成員。
朱載堻雖然還很稚嫩,但每天都在變得成熟。給姚淶升官,是在安撫姚鏌,也是在隱隱表達自己的不滿。
王淵微笑道:「陛下聖明。」
姚鏌雖然憤怒,卻只能聽命。他站出來跟王淵作對,時間還不滿半個月,就被扔去南京養老,這尼瑪今後誰敢反對王淵啊?
權臣,活生生的權臣!
午朝散去,王淵單獨覲見皇帝,表明心跡道:「陛下當知臣的志向,掃除弊政,變法改革,便滿途荊棘也絕不退縮。」
「朕自然知道,老師以前就說過,大明弊政不改不行,」朱載堻問道,「但姚御……姚尚書反對改革嗎?」
王淵說道:「姚英之不但反對改革,而且已經開始私下串聯了。」
「原來如此。」朱載堻不知該信誰的話,但終歸相信王淵多一些。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2s 3.655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