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謙益看了看周圍,輕聲對周延儒道:「太子殿下明明是個中興的明主,卻打壓佛門、道家,還要重格物而輕儒學,那我們辛苦求學,如今算得了什麼?」
周延儒看了看對方,原來,你存的是這個心思嗎?
當即連忙道:「是啊,自漢朝以來,儒家傳承千年之久,早已經成為了治世之聖學之道,可如今,太子殿下卻要提倡什麼格物致理,講什麼事物的本質,要追本溯源。」
「你說說,儒家大道本就是治世之學的最佳選擇,也經過了千年的驗證,從未出過錯。」
「如今卻要施行新學,是何道理啊。」
錢謙益一時沉默。
且說,錢謙益今年約莫四旬,正是一個士人從政的黃金年齡,但他卻從未出仕。
之前當然是因為個人學術追求,外加對李林甫禍亂朝綱的鄙夷,之後卻是因為朝廷提倡新學,摒棄儒學的緣故。
所以才躊躇滿志到現在,終究還是忍不住,想要藉此機會,伏闕諫言、上達天聽。
可偏偏,太子殿下主張新學,而他又是師從名儒,學的是儒家學問,講究的便是天地君親師、仁義禮智信等。
說白了。
這位讀書並非是為了明志,一開始就存了達官顯貴的心思。
這些年來,也是努力為自己營造一個江南大才子的名聲,為此,那真的是虛偽到了極致,用盡一切辦法,拜師東南名儒,有時候,甚至是直接裝可憐,又或者是床前盡孝。
四十來歲,終究是混出一個江南八大才子的聲望來。
但不管如何了,這位江南八大才子之一的錢謙益當著知交好友的面,卻是不至於隱藏心思的。
也或許,他這些言語也是存了想要試探一下自己好友的心思的意思。
同樣憂心的也不止這兩個人。
他們是東南很大一部分儒生的代表,也都是處於一個讀了這麼多的書,明白了許多的道理,接受著儒學的教導,可是如今的太子殿下卻要主張新學,自然是擔心自己的所學沒了用處。
此番的座談會,怕是可能入不了太子殿下的法眼。
卻也有人自是憂心自己的家族,會不會受到影響,畢竟豐衣足食、享受著大家族帶來的好處,若是沒了背後的大家族,恐怕也和那些窮酸書生一個樣兒了。
當然,也不乏一些看不清楚時事,一點兒不為自己的家族擔憂,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便是直接在什麼雞鳴寺、報恩寺、牛首山吟詩作賦,以此揚名。
且不提這些個東南八大才子如何擔憂,世家子弟、士紳豪商如何焦急,所謂的登高也成為了他們提前商討的行動。
再看太子蕭奕這邊,在秦淮河巡視了好幾天,還帶著岳紅翎登上秦淮河上最大、也是最有名的一隻花船,聽了一晚後庭花,卻是在中秋佳節即將到來的第三天,忽然動了。
琉璃垂法相,翡翠結香菸。
監國太子帶著岳紅翎以及五天前到了金陵的燕王蕭政,還有三千鐵騎到了金陵城外的大報恩寺。
身在金陵城的東南官吏、世家家主、士紳豪商等等,全都聞風而動。
這一路上。
百姓們都是翹首以盼。
蕭奕也沒坐在車輦裡面,而是身穿玄甲,騎著駿馬,一邊走,一邊和百姓們打招呼。
身邊,是同樣穿著玄甲的岳紅翎、蕭政。
身後,是東宮衛率。
再然後,就是東南之地的官吏等等雲從者。
大報恩寺的新主持聽聞之後,差一點兒就嚇暈過去。
因為剛不久,江東監察御史、錦衣衛就對大報恩寺清查了一番,上一位主持就被問罪,三天前在金陵城的菜市場斬首示眾。
而太子殿下在洛陽白馬寺的所作所為,也都是傳得沸沸揚揚,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如今,太子殿下又是身穿玄甲,帶著三千騎兵來大報恩寺。
是不是也要來一場鴻門宴?
那他現在跑,還來得及嗎?
大報恩寺的主持只能是心懷忐忑地打開了寺廟的正門,讓人連忙清掃寺廟各處,不能見到一點兒污漬。
整個寺廟上下都有一點兒雞飛狗跳的樣子,有一些高僧,甚至是嚇得直接就跑了。
是真的跑了。
藉口要去茅廁,然後翻牆逃跑的。
不過嘛,這和尚也沒犯錯。
只是膽子太小。
蕭奕這麼一番雷厲風行,少說也殺了好幾百個和尚了。
自然就草木皆兵。
主持也沒辦法,只能是硬著頭皮,帶著一眾僧徒於大報恩寺前迎接太子大駕。
蕭奕帶著人登上了大報恩寺,面帶微笑,扶起了主持,說道:「孤此番而來,也是為了祭祀,好讓你們能在寺廟裡面供奉一座大乾戰亡的將士們的石碑,為他們誦經超度,好讓他們來生可以投個好人家。」
主持連忙道:「喏。」
「貧僧這就讓人去籌辦,必定讓殿下滿意。」
蕭奕道:「不是孤滿意不滿意,而是戰亡的將士們要滿意,是他們的家人要滿意。」
主持連忙點頭。
蕭奕自然明白,佛學東傳已經成了氣候,打壓的太過了,只會讓那些百姓心生反感。
為何?
人總是要有一點兒信仰的。
特別是中原之地,歷史悠久,人們對於很多未知的事情,又或者是死亡的想像,也就非常豐富。
在佛教東傳之前,就已經有了三皇五帝、道祖三清、神鬼誌異等等。
真要是打壓佛道之學,蕭奕也就不會寫西遊降魔篇。
畢竟,就算是他對西遊降魔篇做了一個點評,引出了西遊陰謀論的說法,可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二郎真君等等仙神,已經是深入人心,直接就填補了仙神誌異的很多空白。
蕭奕這一次來,還真的沒有鬧什麼么蛾子。
直接把準備好了的石碑,樹立在大雄寶殿後方的中院,還有一些牌位什麼的,也都放在了偏殿,讓和尚們誦經超度。
然後就是擺了一場齋宴。
又是一番君民一家親的場面,讓東南的很多豪商,獲得了好處。
這就是變相的賣官。
還是監國太子親自開口定下來的。
不過嘛。
大多都是閒職,沒有俸祿、沒有實權的那種。
但是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商人的身份就很低,他們是真的需要這樣一個虛職啊。
有了這個虛職,不管如何,後代參與科舉取士,也能和普通學士一樣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3s 3.676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