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旭得到袁振乾的奏摺的同時,呂中天也接到了袁振乾的私人密信。
樂筆趣 m.lebiqu.com那信上,袁振乾對呂相表達的敬意和感謝。
感謝他替自己找到自己祖傳的雪霽劍,讓自己能夠彌補祖上的遺憾。
當然,最後免不了要表達一番自己的態度和忠心。
</p>呂相德高望隆,此刻正是穩定局面的中流砥柱。
呂相擔任樞密使乃眾望所歸,人心所向。
我將全力協助呂相履職,倘有需要之處,卑職責無旁貸。
我知道這麼做很多人會罵我忘恩負義,然而卑職並不在乎,卑職此言出自公心,是為了我大周江山社稷著想,縱有詆毀,亦將嗤之以鼻,漠然視之。
但問心無愧,何懼流言。
</p>在權力和地位面前,袁振乾甚至沒有太多的猶豫便做出了他認為的現實的選擇。
和利益相比,情義能值幾錢楊俊固然對自己不錯,但是他現在死了。
活著的楊俊或許值得自己敬畏,死了的楊俊便毫無用處了。
</p>朝廷提拔了自己,升官加爵封賞豐厚,這本就是給自己禮遇和尊重,自己又何必不識抬舉。
難道自己真的要為楊俊做些什麼麼自己難道真要為一個死去的楊俊去討說法,去惹怒皇上和呂中天不成難道自己還真能用這二十五萬手頭的兵馬做出什麼大事來不成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既然如此,又何必去冒犯天威和呂相,何不順水推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呂中天想要拉攏自己,自己便也順水推舟就好,這之後呂中天只會在錢糧軍餉上更加的對自己照顧,自己坐鎮這西北之地,只要兵精糧足,當個土皇帝便好。
其他的事又何必去想太多</p>郭旭和呂中天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他們擔心的便是袁振乾的態度,現在袁振乾選擇了站在朝廷這一邊,便是選擇了效忠朝廷。
那是絕對不會再有什麼異樣的舉動了。
</p>至於其他的軍隊的反應,京城禁軍是不用擔心的,因為禁軍因為地位的特殊,所以一直以來在將領的任命上的舉動都很微妙。
作為拱衛京城保衛皇上的禁軍的將領的任命,楊俊在世的時候便很是謹慎,他也沒敢大肆的安插自己的親信去掌管。
因為如果那麼做的話,便有一種心懷不軌的嫌疑。
事實上所有禁軍將領的任命都需要有一個額外的程序,便是任命中級以上將領,需得呈報皇上御覽批准。
先皇郭沖在世的時候,還自己親自任命了十多名將領。
</p>楊俊對於京城禁軍的掌控程度其實是最低的,相反,呂中天倒是頗有心計的塞了不少自己人進禁軍。
這就叫做此消彼長。
朝廷中的權力爭奪犬牙交錯,互相角力。
在你力有不逮的地方,我自然是要更進一步。
在你嚴密控制的領域,我也只能退讓三分了。
利用楊俊對于禁軍這隻兵馬為敏感性和謹慎的態度,呂中天卻安插了不少重要的職位給了自己的親信。
</p>如今,京城禁軍之中,殿前司指揮使是白奇,這是郭旭自己任命的人。
侍衛馬軍司指揮使是馮子唐,原本便是大周的樞密副使,算是半個楊俊的人。
侍衛步軍司指揮使原本是小王爺郭昆,但自其和林覺反出京城之後,此職位由另一名樞密副使李三山兼任。
但在不久前,趁著楊俊率軍出征的時候,呂中天已然建議郭旭提拔了侍衛馬軍司的都虞候吳奎勝擔任了侍衛步軍司指揮使,將李三山的兼職給撤除。
那馮子唐雖然是楊俊的人,也是樞密副使,但此人並不足為慮。
因為此人早已老邁,一年前便已經處於半病退的狀態,馬軍指揮使和樞密副使的職位也只是名義上保留,侍衛馬軍司中主事的是副都指揮使李榮,而此人則是早已是呂中天的人,是呂中天很久以前讓府中大批衛士進入禁軍之中,進行滲透禁軍計劃中的一員。
包括那位吳奎勝,都是這個計劃中的佼佼者。
在呂中天的暗中助力和他們自身的努力之下,爬到了禁軍中的高位上。
此刻,則正是他們全面掌握禁軍的時候。
</p>所以,整個京城的禁軍其實是不會因楊俊之死而產生什麼太大的騷動的。
</p>至於地方上的一些廂兵,包括東北邊鎮的數十萬兵馬,其實擔憂還是有的。
但這正是呂中天接下來要做的事。
地方上的這些楊俊的黨羽倘若要是識時務倒也罷了,倘若誰要是敢蠢蠢欲動,那麼呂中天將會毫不留情的肅清。
就算他們保持沉默,呂中天也要對他們中的一些人進行肅清。
</p>現在,袁振乾這個最大的擔憂已經不復存在,呂中天已經沒有什麼好忌憚的。
他決定開始對楊俊的黨羽動手。
如果他想要完全控制軍隊的話,有些人註定成為畔腳石,這些畔腳石是必須要被踢開的。
在得到郭旭的同意之後,呂中天開始了他的肅清行動。
</p>八月上旬,朝廷發出了召集各地駐軍指揮使以及副指揮使來京城見駕的聖旨。
名義上是說皇上要和軍中官員商討軍中之事,總結對遼作戰的戰敗原因以及當面聽取意見改進軍隊戰力的事宜。
聽起來似乎是個廣納進言,虛心聽取軍中將領意見的召見,但其實,這卻是一場鴻門宴。
因為所有通知的對象都是呂中天花了數天時間列出的一個楊俊的殘餘黨羽的名單上的將領,呂中天正是要利用這樣的一次機會進行一次大肅清和大策反。
很明顯,部分來到京城的將領將不會有機會活著回去,能活著離開的人只可能是宣布效忠皇上,或者是效忠呂中天的人。
</p></p>八月中,雖然大周大部分的地方依舊是炎炎夏日,並沒有入秋的感覺。
但是,在燕雲邊鎮之地,這裡已經有了秋天來臨的跡象。
</p>天空高遠湛藍,曠野山坡上的樹木也開始轉變顏色。
原本翠綠一片的山野,此刻卻有了五彩斑斕的跡象。
這種轉變將會變得迅速,只消過了月半,很快便會秋意濃郁,秋風蕭索。
到了九月里,天氣便會很明顯的變涼,那也便意味著寒冬不遠了。
</p>霸州,一座大周邊鎮上的雄偉城池,此刻便聳立在群山眾嶺之中。
這座大周邊鎮上的城池,經歷過的無數次的戰鬥的洗禮,高大的城牆上斑駁坑窪,渾身傷痕。
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人。
但百年來,雖然無數次遭遇襲擊和險境,卻從未被敵人攻陷過。
所以,霸州邊城,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大周東北邊境的一座心理上的圖騰。
霸州不失,邊鎮便依舊穩固,這已經是邊鎮將士們心中的一個不成文的共識。
</p>此時此刻,霸州北城的城樓上,兩個人影正站在城樓垛口處看著北邊起伏的山巒和紅黃一片的山嶺秋色交談著。
其中一人身材高大,面色黝黑,四方臉龐上帶著深深的憂慮之色,眉頭緊皺著。
他身旁站著的那名人雖然穿著盔甲,但卻體態修碩,舉止儒雅,頗有書生之氣。
不過和那黑臉壯碩大漢一樣的是,他的臉上也是陰雲密布,眉頭也緊皺成了一個疙瘩。
</p>青山老弟,對於朝廷送來的聖旨,要我們去京城見駕的事,你怎麼看的說話的人正是安肅軍指揮使韓剛,他身旁的那人便是馬青山。
</p>大軍兵敗之後,韓剛本被羈押在涿州城中,馬青山等人率領殘兵退回涿州的時候命人將韓剛釋放,那時楊俊正在昏迷之中,而白奇原本就對韓剛沒有惡感,對於馬青山的決定也沒有反對。
撤回霸州之後,馬青山建議韓剛不要跟隨楊俊回京城,因為韓剛之前被楊俊問罪,回到京城會有不利。
韓剛也不是糊塗人,他當然知道自己此刻回京城不會有好果子吃。
馬青山之所以留在霸州,卻是因為白奇要回京,敗退霸州的七萬兵馬需要有人統率休整,所以白奇請馬青山留在霸州善後,率殘兵做好禦敵準備。
</p>韓剛和馬青山兩人留在霸州城中整頓兵馬,他們收到了遼軍大軍集結於涿州的消息,在保州容城等邊鎮兵馬都極為緊張的時候,兩人坐鎮霸州確實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兩人將左近邊鎮守將召集來此告訴他們不用擔心,布置了烽火通信的安排,制定了相助救援的計劃,給這些人吃了定心丸。
</p>只不過,最終遼人似乎止步於涿州城,並沒有南下,而大周的和議使臣柳振邦從霸州經過北上,眾人也都明白了朝廷正在跟遼人和議。
對於韓剛和馬青山而言,雖然他們知道這次和議必然是不平等的和議,作為軍人,和議也是對他們最大的羞辱。
但是,作為敗軍之將,他們甚至連打聽的資格都沒有。
柳振邦從涿州議和回來路過霸州的時候,甚至都沒給他們一個好臉色,更別說跟他們說和議的內容了。
作為軍人不能戰勝對手,最終導致必須要進行和議,這正是韓剛和馬青山最為內疚和煎熬的一點。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4s 3.70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