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麼了 第229章顛覆如今的大小科舉制度

    見孔穎達老實,不再那麼急躁,李元吉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他可不希望這個老頭子垮掉。

    自從孔穎達來這裡,其實也帶來了不少人前來,雖然都是深受儒學薰陶,有些迂腐的人,但這些人在做教育這一塊上,李元吉都不得不承認,是真的拔尖的。

    隨著孔穎達擺正態度,李元吉趁熱打鐵,再次開口。

    「你能有這個態度,很好,證明你確實適合教育部的事情,然而這個學院制度的疏漏,除了這些,依舊還有不少。

    剛才說到招生,而這個招生,極為重要,接下來我所說的,你同樣需要記好,我可以允許提意見,但不容你反駁,以及改變方向。

    學院建立,必然無法滿足所有人進入學院,那麼學子的篩選,就顯得極為重要。

    規劃好招生人數後,這些學子有幾個渠道進入。

    首先便是軍中將士之子,凡是戰兵之子,其家中可擇其一子進入學院,記住,是戰兵之家方可。

    若是一戶人有兩個男子都在戰兵之中,那麼這一戶人,可以有兩個名額。

    這個渠道的招生,至少要達到規劃招生總額的六成,至於都是戰兵之家的子嗣如何優先,那就按照其戰功以及入伍的時間進行篩選,有軍功的,以及入伍時間久的,優先錄入。

    所以在招生之時,你需要協同兵部,兵部有花名冊,只要有籍貫,就可以很快查出,進行篩選。

    除了這個渠道,便是舉薦,下面村莊的老者,也就是德高望重之人,可以舉薦,占招生總額的一成。

    但若是舉薦人有故意隱瞞,亦或者不公正,則取消其舉薦之權,同時將會面臨懲罰。

    然後就是地方上官吏的子嗣,同樣擇其一子進入學院。

    最後則是面對所有群體的招生的名額,前提盡皆需是遵紀守法之人,沒有不良記錄者,除卻上述已經有錄入渠道的人之外的所有人,都可進行,採取搖號,也就是抽籤,抽中之後才可進入學院。

    抽籤務必保證公平進行,每年招生,要有你教育部的人在場進行監督,若是有造假、暗中更改名額等行為,凡是查出,輕者斬,重則誅族!

    這些你同樣下去後,按照我所說的,整理出一份可行方案來,呈我同意後,才能進行。」

    學院學生的招收,李元吉是非常看重的,如今他的根本是大軍,他必須要將軍人的榮譽給整理起來。

    一般招募入伍,都是很難的,越是太平盛世,越少有人願意入軍,都是通過徭役抽取,才能達成大軍招募的名額。

    如今這樣做,就是要讓他封地之中的人,主動入軍,入軍都是其次,主要是戰兵,也就是他最為看重的精銳。

    他這裡的大軍,大致已經分成了精銳戰兵,以及常備兵,常備兵更多的維護治安那種,同時還要兼顧屯田,以及適當的其他任務,可以說做得比較雜。

    雖然也有訓練,但常備軍基本不會被他主動派出作戰,更多的是防備,以及作為戰兵的儲備兵源。

    而戰兵的任務就是作戰,沒有作戰任務時,就是操練,沒有其他任何事宜,戰兵最為重要的職能,就是消滅來犯之敵,出擊之時,擊破敵軍。

    戰兵只需要幹仗,其他任何的都不需要做,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作戰而服務。

    至於其他的,更多的是為了兼顧,不讓入學的這個機會太過單調,以免被人控制。

    而遵紀守法,沒有不良前科這些嘛,純粹就是一種約束吧,只要家中有子嗣,只要有想要進入學院一飛沖天的想法,那就得安分做人,少一些破壞穩定的人。

    舉薦又是將一部分名額分配給不同的人,李元吉很清楚一件事,招生的名額分成若干,總比被一個人掌握的好,一個掌握,一旦這人壞了,那整個招生都壞了。

    分成若干,即便壞了一部分,也不至於全部都是壞了的。

    孔穎達靜靜的聽著,此刻他的手中已經拿起了筆墨在記錄著,實在是李元吉說的有些多,記錄下來以免自己忘了。

    對於李元吉說的這些,孔穎達是有些想要反對的,他要反對的就是戰兵將士這個渠道,占比實在有些多了,整整六層,他意向中的是,首先滿足家族以及豪強,而且也不是百姓。

    然而李元吉決定得堅決,且他也沒有太好的措辭,一時間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是皺著眉頭記錄著,一個無情的記錄機器一般。

    李元吉等了一會,見孔穎達寫好,放下手中的筆,才再次開口。

    「剛才說的這些,都是最為重要的,接下來要說的,就是等學院制度徹底鋪開,以後官員的錄用,將會採用科舉制度。

    凡是州學學滿五年以上者,每兩年擁有一次科舉機會,府學學子,每年都可以擁有參與科舉的機會。

    至於國學,根據學生自願,可通過科舉入仕,也可等待三年學成,達成畢業測試後,由吏部進行分配。

    科舉分為州試、府試、會試,以及殿試,每三年一次,這是所有考試一起舉行的大試。

    州試與府試,想必不用我說,你應該也能夠理解,會試就是通過府試的人全部集中來海康,進行會試。

    會試之後的殿試,則是在王宮之內,由本王親自監考,最終決出排名。

    殿試前十,本王將會親自接見,殿試前三,入仕後由本王親自安排。

    除了三年一次的大考,每年同樣要舉行小考,也就是小科舉。


    小科舉只有府試與會試,由進入府學滿三年之人,可參與。

    通過後,會由吏部直接進行人事安排。

    這個科舉制度,前隋雖有,但極為不完善,你將本王所說的這些記下,過後再重新整理出來,若是你有好的意見,單獨列出來,都寫上。」

    成立學院是為了什麼,在李元吉看來,不就是為了科舉這最後一項嗎?

    隋朝楊廣其實有實行科舉制度,但極為不完善,而且還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你連學院都沒有,你再用科舉制度,上來的依舊還是那些人。

    哪怕是李二後面的科舉制度,在前隋的基礎上完善了許多,但最為根本的,依舊沒有得到解決,那就是參加科舉的人,依舊還是那批人。

    底下的百姓,以及其他的一些階層,依舊無法觸及,在知識被世家大族掌握的時代,李二實行的那個科舉制度,更像是一種流程一般,或許是為了篩選世家大族之中更好的人進入朝堂之中吧。

    反正李元吉是極為不理解,儘管是李二率先使用,使得唐朝在後面的官員錄入上都是使用的科舉,也使得科舉向後面進行傳遞,但李元吉不得不說,李二的科舉,更像是一種兒戲。

    因為李二的那種科舉,根本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唯一有些區別的,恐怕就是加劇了世家大族之間的內卷,然後就沒了。

    而他這裡可是完全不一樣,不管你是誰的子嗣,首先都必須要進入學院,因為無論是小科舉還是大科舉,都要有學院的證明,才能參與科舉考試。

    以後想要在他這裡為官,必須要經過科舉,若是你真的天縱奇才,還怕在科舉上殺不出來?

    其實哪怕是他這種真正意義的科舉,世家子弟依舊會占據優勢,因為世家子弟在族中,還可以進行獨有的教育,相當於就是家族給他開小灶,開了一個獨有的培訓班。

    這一點,是其他學生都無法擁有與比擬的,只要世家子弟不是太差,又占據絕對的教育資源,起點依舊比普通學子要高。

    對於這點,李元吉也沒有辦法,如今他搞的這個科舉,已經是他能夠想到最為公平、公正的了,對於普通人而言,他已經給了很大的機會了。

    想要改變命運,要麼自己天資聰穎,要麼自己就腳踏實地,為以後自己的子嗣打下基礎,只要經歷幾代人,那些最先進入仕途的人的子孫,後面同樣會有那樣的小灶。

    如今他能實行這個科舉制度,都是因為他這裡幾乎沒有什麼世家,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馮氏,畢竟馮盎這麼支持他,但是馮氏一個家族,還不至於讓李元吉讓步。

    而且這裡的家族,對比起大唐之內的那些家族,是真的差遠了,他幾乎不會遇到什麼阻礙,因為哪怕是馮氏,以及寧氏、陳氏等嶺南正宗家族,放到大唐都是一個小家族。

    他這裡的學院制與科舉制,放到大唐,那才是真的難以實現的,哪怕就是科舉制,必然遭到絕大部分世家大族的反對,除非皇帝妥協,讓一部分利益給世家。

    然而即便世家同意,也不過是換一種途徑,讓世家大族的人為官罷了。

    但要是提出學院制度,除非能先將世家給滅了,不然就很難實行下去,哪怕是皇帝,難度都非常大。

    兔子急了都會咬人,世家大族急了,那就不僅是咬人那麼簡單了。

    而孔穎達此刻正在興奮的記錄著,李元吉說的這個科舉,在孔穎達眼中,這將會是一個開闢時代的官員錄取之法,這麼一個改變時代的大事,他也將會是絕對的參與以及主導者,孔穎達怎麼能不激動。

    前隋雖有科舉,但不過草草結束,大唐武德年間,也未舉行過科舉,然而如今李元吉再次提起科舉,與前隋所用的,完全就是兩種制度一般。

    尤其是學院制度的實行,這一刻孔穎達忽然發現,仿佛就是為了這個科舉制度而生的一般。

    他作為孔子之後,孔子第三十二代孫,若是能夠牽頭這樣的一種時代大事,他這個孔子後人,也將再次重振孔氏輝煌。

    將李元吉說的這些一一記錄完成,孔穎達便是興奮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這個科舉制度,當是重中之重,大王此舉,無疑是在開創先河,必然是一項利國利民,後人受益之策,臣,為之振奮!

    臣現在告退,這便下去開始整理,請大王放心,臣必定不分晝夜,儘快將大王所言,儘快整理而出,以讓這學院制度與科舉制度儘快面世!」

    孔穎達說完,收拾好做好記錄的一沓紙,匆匆忙忙的退了出去。

    李元吉看著孔穎達的樣子,他看得出來,孔穎達很興奮,很激動,想要迫不及待的將這些完善一般。

    看著孔穎達下去的身影,李元吉無奈笑了,他是真沒有想到,孔穎達也有這麼沉不住氣的時候,這麼風急火燎。

    「我都還沒有說完呢,你就下去了,不過也好,重要的基本都說得差不多了,等你整理好,到時候再補齊其他不足的地方了。」

    李元吉心中同樣高興,教育制度定下,他只要再堅持幾年,十年以後,他這裡的人才,就會越發繁多起來,到了那時,不管封地多大,都可以不用為沒有人才治理而煩憂了。

    對於這個劃時代,足以顛覆當前的學院制度與科舉制度,李元吉心中同樣萬分期待。

    期待的同時,又是感慨,果然想要有變革,還得是在亂世,亦或者新國初立之時才是最好的,因為憑藉著威望,就可以達成目的,越是和平盛世,想要有變化,就越加困難。

    因為階級已經固定,既得利益者已經確定,想要改變,就意味著變法,而每次變法,必然都將損害已經確定的既得利益者,那些人的阻攔,才是改變最為艱難的原因。

    而在亂世,亦或者他如今這個時期,他想要實行什麼,哪個敢在他面前鬧?

    只要有人敢鬧,他就敢砍人,因為既得利益者不固定,階級沒有完全固定,反對的人,不會有那麼多,態度更不會有那麼堅決。

    李元吉樂呵一陣後,也是開始想著自己要做的事情了,他可是沒有忘記,要解決紙張的問題。

    如今不是說沒有紙,只是宣紙不僅製造費用比較高,而且成型速度也比較慢。

    以往沒有這麼大規模的用紙,還能繼續使用宣紙,但以後,紙張的使用更加頻繁,且數量繁多,若是全部用宣紙,還真的是夠嗆。



第229章顛覆如今的大小科舉制度  
相關: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武逆焚天  冒牌女科學家  修羅武神  不滅武尊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麼了第229章顛覆如今的大小科舉制度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麼了"
360搜"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億點怎麼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9s 3.82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