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文娛 第221章 給大佬講故事

    這個跟林棋一起抵達京城的是虞有澄,在專業方面,由虞博士跟那些權威去溝通。

    但跟政治大佬講故事,則是由林棋來負責。

    畢竟,從國家獲得授權,優先對國內半導體產業進行整合,這件事,絕非是一件小事,這需要整個國家把產業升級的主導權交到新創業電子手中。當然了,軍用的技術還是國家掌握,全世界的軍工系統,都不是太鳥專利,只要軍工系統掌握技術,能夠生產,就可以生產,基本上,不需要別人同意。

    而如果不能整合舉國的力量,那麼,本來就跟歐美日本在技術上存在差距的新創業電子,靠著一己之力去抗衡全世界的產業巨頭,肯定是不行的!

    即使林棋的方向性正確,但是沒有整個產業鏈配合他升級,那麼,也是完全不可能跟發達國家公司長期競爭中保持不落後。因為,這已經不是涉及創意和產品設計的問題了,而是,工業升級能力的競賽!

    關於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在科學和軍事方面來看,不需要林棋著重強調,最簡短的導彈、火箭、衛星、飛機、軍艦……甚至是陸軍的指揮,也越來越里不來半導體。但問題不是這個,而是算經濟賬。如果是需要持續的投入,卻遠遠看不到經濟效益,或者經濟回報太低,那麼,恐怕國內是不會大力這這個方面發力的。

    畢竟,蘇聯和美國爭霸的過程,不斷燒錢來搞高科技競爭和軍備競賽,結果,卻是因為花錢太兇,賺錢能力不行,逐漸開始露出了疲軟敗象。正是因此,目前國內吸取了經驗教訓,開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以即時戰略遊戲的角度來看,中國這個玩家的立場並不是求速勝,而是持續的種田。原本一局要打半小時就結束的遊戲,跟中國玩家來打對手戲,結果,中國玩家一直在種田,種田三天三夜之後還在種田,國內外都瘋了,你為什麼不暴兵爽一下呢/暴兵要花錢,錢不候,繼續種田。當然了,隨著種田時間越來越長久,暴兵的經濟壓力也越來越輕。這樣賺的比花的多,自然不會出現蘇聯那樣的疲軟狀態。中國後來在90年代的教科書裡面不斷強調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本質上,就是進一步確認蘇聯模式不可持續發展。

    後世中國和美國的競爭,跟蘇美競爭的格局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蘇美競爭時代是蘇聯以軍事優勢威脅北約,別惹我,惹我萬真的要打了,而北約則是逐漸擴大經濟優勢。事實證明,經濟基礎是可持續競爭優勢,長期對峙的過程中,經濟基礎較差的對手,遲早會因為經濟問題而崩潰。

    而中美爭霸格局之下,一開始是中國戰略忽悠局和帶路黨公知藥丸黨忽悠了美國,美國信了中國要崩潰不會崛起,所以,在有機會下收的時候,卻沒有下手。結果,等到後來中國規模超過了美國之後,這時候,美國卻畏首畏尾,不能親自下場了。歷史上,美國打壓競爭對手一般是其工業規模達到美國五分之一就警惕,要是達到二分之一就拼命的用手段削弱。歷史上,德國、蘇聯和日本,都是這樣被美國針對。

    蘇聯沒有解體之前,美國大量的小動作都集中在蘇聯身上。不搞死蘇聯,美國做夢都睡不安穩。之後,則是日本經濟如日中天,gdp和工業領域爆發出了巨大的增強強力,而且還在跟美國說不,於是,日本就悲劇了!

    中國崛起的過程,主要是美國長期忽略了中國,一開始是軍事和政治上對手是蘇聯。之後,在經濟上競爭的對手日本,沒把日本的上升勢頭打壓下去之前,美國也沒把中國當首要的目標。90年代開始,蘇聯解體,日本經濟出現問題,之後,美國本來是逐漸把目光放在中國身上的。但是……好在出現了拉登、薩達姆……這兩個人一個是宗教極端分子,一個是中東地區相對世俗化的獨裁者。

    這兩個人,拉登是美國奶大的,用來在阿富汗拖垮蘇聯的工具,後來,蘇聯解體之後,脫離美國控制,反噬美國。

    薩達姆嚴格來講,長期是美國的盟友,在美國一開始要打他,他打死也不信美國真的要打他。之所以要打他不是他的態度問題,也不是他獨裁問題,關鍵的問題是,薩達姆擁有統一中東,至少是,兼併更多石油產地的野心和實力。其本人雖然一直親美,但美國不希望中東出現一個薩達姆那樣的梟雄,影響了石油美元體系,所以,也不管以前跟薩達姆關係多好,總之說打就打。

    幾次每次下場的戰爭,耗費的資金數以萬億美元。如果,這些錢用來投資經濟、科技,也許產出超過十萬億美元的效益,可以降低美國的負債率,可以增強美國的經濟規模和長期競爭力。但是,美國卻把國力白白的消耗在距離美國本土萬里之遙的滅國戰爭中。

    也正的關注的熱點太多,讓美國無暇分身關注中國。

    現在的中國,肯定不會想到不太遙遠的未來,居然真的成功了,經濟規模接近美國,工業製造能力更超過美國。當然了,後市的中國經濟和工業規模起來了,但包括半導體等等產業需要補課的東西太多了。很多東西,如果一開始就比較重視,不拉開距離的話,未來追趕就不需要那麼吃力了。

    林棋需要說服目前的國內,加大對於半導體行業的投入,經濟效益不亞於投資現階段國內發展最快的鋼鐵、服裝紡織等等產業。

    這些產業國內外都是擁有巨大的需求,雖然,技術上不先進,但一樣是有利可圖,能夠通過投入獲得產出,產出獲得利潤再投入的方式不斷的貢獻就業和經濟增長。

    要說服國內大佬,舉國力量配合新創業電子的產業升級計劃,首先要向大佬清晰展示,投入是有產出的,而且,是有極大的產出,比傳統行業的產出更多,前景更廣!

    ……

    「諸位中央領導,各位年齡都比我大的多。」林棋笑道,「如果講創業的經歷,各位革命前輩的經歷,可能比我的新創業電子公司的歷程更為傳奇,條件也遠遠比我創業時候更困難,但是,各位革命前輩和先烈的努力,好歹結束了中國近代史上百年的混亂局面,至少給國家獲得了和平發展和修生養息的寶貴時間……我今天講述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在場的諸位大領導頓時鎮住了,前面兩次科技革命,中國要麼處於閉關鎖國和動盪時期,所以不太可能抓住兩次科技革命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但如果第三次科技革命擺在眼皮底下,那麼……即使砸鍋賣鐵,也要趕上!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能源、交通、信息、教育等等促進人類生產要素大幅度提升的革命。第一次是蒸汽機、大工業生產,這次革命的效果是,人類經濟增長不再是中世紀治亂循環,長期的農業社會的經濟增長微弱的幾乎很不見,基本上都陷入治亂循環,毀滅之後再重建之後盛世的經濟規模未必比上一次盛世更強,畢竟,生產力沒有本質的改變。第一個工業革命激發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和人類消費需求的增長……在第一次革命歌名之後的一百多年之後,其升級版的第二次革命革命問世,電力、鐵路、電報、電話、飛機、輪船、電影……」


    「每一次工業革命,共同特徵是舊產業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力著巨大的提升,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比如,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前,幾乎絕大部人都是農民,他們生產效率極其低下,其產出未必能跟第一個工業革命之後,分出近半人口作為工人相比。一半人口是農民,卻比全部人口的農民產出更高。而過去可以忽略不計的工業產值,在工業革命之後,卻是遠遠超過了農業產值……而再進一步,肯定是人類不斷孵化出全新的產業,把人口導向新需求新創業……傳統的產業並不會因為資源和人口導向新產業而萎縮,實際上,我們現在一名紡織工人,生產效率跟建國初對比,怎麼樣?據我初步了解,49年國內的棉紡有500萬錠產能,現在上升到2000萬錠以上,棉花紡織生產線的工人數量是增還是減的?」

    陳雲微笑說道:「紡織工人數量比建國初有所減少的,但生產效率比建國初還是有十倍以上的提升的。原本,建國初我們紡織產品要從國外進口的,現在,每年出口40億美元,是最大宗的出口產品!第二大總出口產品,是電子產品,去年出口電子產品總額達37億美元!」

    之所以,陳雲大boss強調一下電子產業的出口總額,這也是為了配合林棋,本質上,他傾向於促成林棋的計劃的。

    在場諸多大領導們,有的感覺到意外,也有感覺到興奮,當然,也有比較沉穩的。

    但是,陳雲這麼做相當於是給林棋背書,比林棋自己不斷的鼓吹的效果好上十倍。

    「是的!正如陳老所言!」林棋說道,「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打破了生產力增長遲緩的瓶頸,每一個產業的生產力的發展都比過去要快的多。然而……新的科技產業,半導體產業的技術進步,卻是打破了傳統工業的增速格局——60年代,還在仙童公司上班的摩爾就提出了摩爾定律,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這個規律雖然未來肯定會失效,但現在看來,還一直是有效的,計算機性能還是能以18個月~24個月性能翻一番的速速,不斷的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集成電路是目前全世界新興產業中,技術進步最快最穩定的產業……這個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技術,而信息產業,絕不僅僅是看個電視、打個電話、發個電報那麼初級的應用,那些東西,在信息時代,是會被淘汰的過時技術……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個人電腦將會成為生活和生產必須工具。個人電腦未來可以做什麼事情——聯網!網際網路……」

    林棋當然光說不練,直接讓工作人員,現場組裝了十多台個人計算機和一台服務器,組建了一個簡單的局域網。

    這個局域網雖然小,但是應用卻是牛逼到爆炸——論壇、微博、****、電子郵箱、新聞網站、搜尋引擎、購物網站……

    未來的網際網路大佬見到這一幕,肯定會暈過去,還給不給活路了,這才80年代,網際網路還未商業化,不帶這麼玩的!

    當然了,思科公司如果看到了新創業電子公司的路由器和光纖,表情肯定會很精彩!跟思科公司早期的產品相比,新創業電子公司的解決方案要牛逼太多了!

    當然了,光纖不是這邊世界生產的,而是從21世紀購買的家用光纖線,雖然是家用的,但已經比這個世界各大運營商的光纖線傳輸的數據都要牛逼。這邊世界的光纖當然已經應用了,但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光纖的重要性還未上升到戰略級別,比如,光纖之父的高錕,發明光纖已經有很多年,但暫時還未獲得諾貝爾獎。直到21世紀,網際網路重要性不斷的提升,而光纖作為網際網路最基礎的技術之一,高錕憑著這項發明,獲得了諾貝爾獎。

    關於光纖方面的應用技術,新創業電子也有所布局,並且,跟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成立實驗室,聘請光纖發明者高錕擔任實驗室主任,每年向實驗室研發款項都不低於100萬美元。當然了,有光纖之父的加盟,實驗室也出了一些成果,並且,聚集了一大批光纖方面的牛人,等到將來光纖需求量爆發,新創業電子也會多了項創收項目。

    當然,盤古主機的易用性,以至於在場沒學過電腦的政治大佬也能輕易拿起鼠標進行瀏覽局域網中的網頁內容。

    在場工作人員,充分的介紹,盤古系統的計算機能做什麼,國外的pc能做的它都能做,而且,性能比pc強3倍!辦公、編程、科研計算、輔助設計等等……一些小型機才能做的工作,完全可以讓盤古主機來做。而易用性,顯然比小型機更簡單。

    世界上找不到比盤古主機更好用的個人電腦!

    從來沒有親自操作過電腦的老人家,充分感覺到成就感和興奮……

    很快,這些大佬都互相交流,即使是老年人,只要新事物足夠的簡單易用,還是能夠適應和接受的。

    林棋的感覺,就跟當初愛迪生向摩根、范德比爾特推銷電燈泡一般,把電燈裝入了頂級大佬的家中,讓這些大佬習慣用電,之後,電力就迅速的在美國獲得了推廣。

    「僅僅是盤古主機,推廣是辦公室和家庭,未來可以預見,能夠創造百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的產值——僅僅是國內!」林棋說道,「沒有需求,我們製造需求,更何況,它比電視機要強的多,電視機僅僅是娛樂工具。但它既是娛樂工具,又是生產工具……技術主導權掌握在國內,那麼,我們能夠憑空獲得萬億人民幣的產業,時間不長,甚至,十年內可以實現!新產業的出現,絕對不是跟舊產業爭消費,它只會增加人均gdp,增加人均消費總量……除此之外,在全世界範圍內,它也是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出口需求也會給國內貢獻巨額的外匯……」

    不用再多說什麼了,這些大佬們已經露出了信服的樣子。本來,林棋賺錢的能力,就讓政治高層都「服」,搞經濟本質上就是賺錢,理論再強,也不如實際賺錢能力有說服力。而現在,計算機和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前景,也能讓大佬們服。更何況,國內大佬也不是封建時代的人,是見識過工業化社會經濟增長速度的,所以,不會像封建時代的官僚,以擔心工業、商業影響農業生產的理由來抑制新產業。

    新產業的發展本身就會有產出,這些產出和收入,讓新產業的從業者會消費舊產業的產出。這麼一來,舊產業的產出不減少,用更少的人生產跟以前差不多甚至更多的產品。與此同時,從事傳統產業的人,又會消費新產業的產品……整個經濟市場的規模,會因此獲得增長,當然……也不是無中生有,實際上,會消耗更多的能源以及製造了更多的污染。

    但現在不是節能和環保的時候,而是需要增加經濟規模和生產力。

    這些大佬與其說是被新產品說服,不如說是被林棋開的經濟增長藥方說服。

    目前國內外沒誰能拿出林棋這樣具備可執行力,執行之後可以預見的未來,即可獲得龐大的新產業和新市場。再加上,林棋把真實的產品擺在大佬面前,不是純粹拿著ppt和演講稿來忽悠的騙子。

    林棋將了一堆的故事,大致上相當於是說——我們在國內建一個比ibm、英特爾、蘋果、微軟、思科、飛利浦、摩托羅拉、索尼、東芝這些企業加起來還要大的產業群體好不好啊?

    大佬當然說——好!說說他們支不支持——當然支持!



第221章 給大佬講故事  
相關:  軟件帝國  萬界佳緣系統  龍翼蒼穹  重生之娛樂鬼才  娛樂王座  黑暗課堂  香港大亨    大唐騰飛之路  四重分裂  史上最強鍊氣期  新白蛇問仙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大國文娛第221章 給大佬講故事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大國文娛"
360搜"大國文娛"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s 3.6868MB